从1983开始(校对)第10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7/1178

  胡君一看他,就晓得孙文应该乔装离开了,如入魔障,不断重复这句话。
  跟着二对一。
  功夫明星的缺失,带来一种尴尬:大高潮的时候,找不到人手。
  许非理想中的这场戏,应该像《杀破狼2》,吴经、托尼贾联手打张劲,那才叫精彩。
  但是呢,你找个会功夫的,名气不够,名气够的,功夫又不行。只能利用替身、设计、剪辑,来表现厉害。
  胡君便是如此。
  招招狠辣,力大无穷,随便一扫就能打飞吴经——其实是无奈的一种设计。
  那打的也很好看,气氛渲染到位。
  此人宛如金刚不坏之身,始终屹立不倒,就在快绝望时,甄子单从背后跃起,拼死控制住。
  “快啊!”
  “快啊!”
  吴经抱着炸药冲上,胡君奋力挣扎,一拳一拳锤下去。
  甄子单大口大口呕着鲜血。
  眼看那信子点燃,嗤嗤嗤越烧越短。吴经死死抵住,眼睛看着炸药,仿佛看着照相馆里的那位姑娘……
  轰!
  结尾处,音乐响起。
  孙逸仙始终没露面,背影或者侧面。一艘船上,一个人的背影望着码头,顺着码头又看到了大好河山。
  那河山遍地腥云,满街狼犬,只待星星之火便可燎原。
  慢慢的画面虚化,变成黑色背景,几行字浮现:
  “1907年5月,潮州黄岗起义。”
  “1907年6月,惠州七女湖起义。”
  ……
  “1910年2月,广州新军起义。”
  “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成功,满清王朝终被推翻……”
第八百六十二章
再破纪录
  “不知为何,看完后想起了《风声》。
  都是讲无名英雄的故事,区别是《风声》知道自己所为之奋斗的事业和信仰,《十月围城》不知道。
  他们甚至没有身为英雄的自觉,在整个过程中充满了私欲和矛盾。
  但他们仍然是英雄,或者说,在中国漫长且壮烈的革命道路上,每一位为之牺牲的人,都值得后人敬佩。
  演绎大历史中的小人物,注重人的色彩,与时代背景结合……这是国产革命题材影片所缺失的。
  其实《风声》已经做了很好的示范教材,可惜并没有什么人掌握。
  所幸还有《十月围城》,五年计划的第二部,依旧没让人失望。”
  “看完就两字,爽快!
  说复杂点,念头通达。
  无论文戏武戏,没有让观众纠结拧巴的地方,从头到尾一气呵成,节奏紧凑。用网上的话讲,全程无尿点!”
  “我很喜欢片中的女性角色。
  知道丈夫决意后毅然支持,撑起全家后勤工作的富商太太;
  为报父仇,不让须眉,死死锁住门口的戏班班主女儿;
  哪怕是隐瞒怀孕,回来要钱的那个女人,都不令人讨厌。”
  “打戏太特么过瘾了!”
  “撞马那段我差点跳起来!”
  “很久没看过这么刚猛酷烈的功夫片了,打戏各具特点,拳拳到肉,热血沸腾!”
  “之前还担心巴特会出戏,看了才知道牛逼,那个体型放在电影里太震撼了。”
  “哈哈,前有鲁智深拔柳,今有巴特尔栽葱!”
  “曹影还挺适合打戏的,吴经挺着一张娃娃脸也能这么刚猛。”
  ……
  首映过后,口碑迅速发酵。
  无论纸媒还是网络,讨论的热火朝天。只是缺乏一个专门的交流网站,还是在BBS、聊天室里谈论。
  连林觉民的《与妻书》都被翻出来,因为许老师加的台词,正是借用了《与妻书》。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
  《天下无贼》安排在香港上映过,《十月围城》由于题材特殊,准备在港台都上映,另有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许非不抱希望,这种电影成绩往往一般。港台观众口味相似,要么本港化/本岛化,要么好莱坞大片。
  而观内地:
  “新年到来前的寒流并未阻挡影迷们的热情,29号正式上映的《十月围城》佳报频传。
  仅首映日,包括京、沪、粤等在内的十大票房重镇,《十月围城》的总排片数高居榜首。
  票房也不负众望,首日票房1700万打破《天下无贼》纪录。首周两天更是取得3800万的惊人成绩!”
  “中影时代影院的票价相对较高,VIP厅更是高达180元,但观众仍然纷纷掏钱买票尝鲜。
  而在零点行动中,这一家影院就收获2万票房,超贵的VIP厅被人全部包下。”
  “‘媒体把《十月围城》说得这么热闹,我们就过来瞧瞧。’
  一位抱着拼图的女大学生表示,‘毕竟也是热点话题,早点来看,早点跟同学讲讲,也有发言权。’”
  院线制刚启动时,首批30条院线,872家影院,1581块银幕。
  一年过去,这个数据已经变成35条院线,1019家影院,1834块银幕。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世纪环球院线,为第一条非电影界资本组建的院线,主资方是中信集团。
  就是荣先生的那家公司。
  甭管怎么说,业界内外一片惊叹,《天下无贼》就够吓人的,《十月围城》更吓人。
  而由于题材的特殊性,官方出来站台,广电赵领导盛赞:“年度最佳电影!”
  各机关单位也组织观影,票房一路飘红。
  网上更热闹,各种改编,比如里面的一段台词:
  “十年前,衢云兄与我讨论何为革命。当时我说,革命,就是为了四万万同胞人人有恒业,不啼饥,不号寒……今天,再道何为革命,我会说: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这痛苦,就是革命。”
  网友就写成了:
  “十年前,室友与我讨论何为男人。当时我说,男人,就是淘米做饭,淘水洗衣,掏钱买单,有担当,有责任,不花心……今日再道何为男人,我会说:欲求男人之真谛,必经男人之痛苦。这痛苦,就是结婚。”
  ……
  “电影好看么?”
  “好看!”
  “你们喜欢么?”
  “喜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7/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