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178

  “你们要碎布做什么?”
  胡姐也奇怪,碎布的用途有很多,但限于生产条件不足,现在基本等同于垃圾,一般无偿转给各大工厂,擦洗机械用。
  “这不开人代会了么,团里听从号召组织开会学习,还有下个月就是建党节,下下月建军节,然后国庆、中秋……您知道曲艺团活动多,我们就想买点碎布回去布置布置,搞搞气氛。”
  “碎布能搞什么气氛?”
  “用处可多了!”
  许非掰着指头给对方讲,道:“把那些碎布裁成细条,绑在一起系个结,是不能做个彩带彩绸啥的?还有几片布往起一拼,就是个衣服罩,再不济也能扎个墩布、假花……”
  “衣服罩?”胡姐又不懂了。
  “就是,呃,比如开会的时候,领导觉得热把外套脱了。就那么挂起来吧,不雅观,还容易脏,弄个像这样的布套,给它罩起来。”
  他一比划,对方马上就明白了,不由眼睛一亮。
  这可是个好点子啊!她不晓得这个年轻人是故意说的,还是无心之失,反正自己拿回去照猫画虎,肯定能出彩。
  开会学习嘛,是个单位都要搞,纺织厂也不例外,这要给领导弄个衣服套,简直四面八方露脸。
  身份没问题,理由正当,瞧着还顺眼,胡姐一下子就热情几分,“既然这样,我就领你去看看,具体到库房再说。”
  “诶,那就谢谢了。”
  俩人进了大院,拐到一间仓库,里面堆满了各式布料。
  “你来的挺是时候,明天就让机床厂拉走了。”
  胡姐指着一座小山高的碎布头,道:“我也不知道你要什么样的,自己挑吧,我就不收钱了。”
  “这可不行!”
  许非连忙摆手,道:“您心意我领了,可一码归一码,我也不想因为这点便宜就让您担责任。”
  “呵,你还挺老成的。那行,就两毛钱一麻袋,能拿多少拿多少。”胡姐看他愈发顺眼。
  当即,这货就pia在布头堆里开始划拉。
  跟没沟营的差不多,都是棉、涤纶、涤棉混纺,他心里早有主意,多挑着棉布拿,尤其是劳动布。
  不多时,就捡了四麻袋,又买了十几根松紧带。
  成本才一块钱!
  过完一套手续后,胡姐亲自送他出来,表示以后有机会再合作。许非只能默默流泪,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白瞎了十几块钱,还特么差点崩殂。
  ……
  午后,小院。
  进入六月份,天气愈发炎热,屋里基本呆不住人了。
  陈小旭靠在床上,捧着一本红楼梦已经看了两个小时,小脸白净,连滴汗珠都没有,仿佛隔绝了人间烟火。
  许是受那个讨厌的家伙影响,她最近也时常请假,别问,问就是读书备课,为拍戏做准备。
  行吧,话剧团真心希望自家能走出一个林黛玉,给予了最大限度的容忍。
  陈小旭咬着大拇指,再次读到这段贾宝玉初试云雨情,不由喃喃道:“宝玉既是喜欢黛玉,为什么又跟袭人有了肌肤之亲?后面黛玉还叫袭人好嫂子,莫非她是不介意的?”
  说罢自己摇摇头,道:“她肯定在意的,许是王夫人把袭人的月例提到二两,她才开这个玩笑。可是又不对,黛玉应该知道二两银是贾家姨娘的月例,她竟是允许男人三妻四妾的?”
  姑娘陷入了逻辑深坑,想了半天索性把书一摔,生起无缘由的闷气。
  她最初读红楼梦,纯由着自己的性子,看到的是宝黛两小无猜,情真意切;是黛玉多才多情,红颜薄命。
  但在京城听过某人的一番话后,才发现红楼梦居然可以这样剖析,于是不知不觉中,角度就发生了些许转变。
  陈小旭是个标准的闷骚性子,貌似文静娇弱,实则牙尖嘴利,对着生人老老实实,对着熟人胡天胡地。而她又不爱表达,难以付出真心,有事自己憋着。
  她窝在床上乱想,一会想到黛玉,一会想到自己,一会又想到准备考试的男朋友,如果考上了,必定天各一方,不知何日才能……
  “啪啪啪!”
  “啪啪啪!”
  姑娘正在难过,忽然身子一颤,跟着便按捺不住的抓狂——敲他们家窗户的只有那个混蛋!
  她趿拉着鞋过去,那孙子就在外面比比划划,一嘎巴一嘎巴的听不见响。
  “你来做什么?”她打开窗户。
  “哇这么热的天你还关窗户,也不怕闷死。”
  “我乐意,你……咦?”
  陈小旭见对方灰头土脸,跟从地里爬出来似的,奇道:“你干什么去了?”
  “等会再说,我问你,你们团是不有个废弃的小仓库?”
  “有啊。”
  “平时有人看着没?”
  “没,没有。”
  “那太好了,快带我过去!”
  他露出一口白牙,愈发像一只躁动的泼猴。
  “你说清楚,到底干什么?”姑娘被搞的云山雾罩。
  “自己出来看。”
  他把人叫到外面,指着院里的四个麻袋,“你可不知道我怎么扛回来的,好家伙,两辈子都没干过这体力活!”
  “这是什么?”
  “布头啊,两毛钱一袋收的。”
  “你收它做什么?”
  “当然是赚钱了,哎……”
  许非端详了对方一阵,笑道:“我正好缺个帮手,要不你帮我一块干?”
第十二章
小生意
  陈小旭觉得自己疯了。
  不仅领着许非跑到废弃小仓库,把那四麻袋碎布藏好,还鬼使神差的跟着他进了一个俏寡妇家里。
  她就觉得挺新鲜的,新鲜中还带着一丝刺激,这感觉可从来没有过。
  那女人二十多岁,精神气很差,屋里没啥摆设,唯一值钱的就是一台缝纫机。此人姓方,张桂琴的远房亲戚,不怎么来往。丈夫去年死了,孩子上小学,活得挺艰难,那缝纫机还是结婚时的彩礼。
  “姨,您看这个能做不?”
  他拿出一个图样,女人瞅了瞅,弱声道:“以前没做过,我也说不好。”
  “就是把布片拼起来,这有分解图。”
  他又取出几张小纸片,陈小旭探头观瞧,见纸上画着些宛如几何图形的东西,大小形式不一,还标着尺码。
  紧跟着,他又掏出四块蓝色的长布条,两条较深,两条较浅,按照深浅相间的顺序摆在桌上,道:“这是一个面,您先裁一裁,再拼成一块,长30cm,宽24cm。”
  女人理解了一会,才点头,“我试试吧。”
  她按照要求将布条剪裁,踩着缝纫机,咔嗒咔嗒很快就完成了。许非拿起一瞧,尺寸合适,针脚密实,深色线嵌在布条中间,很好的被蓝底掩盖。
  “难怪都夸您手艺好,不比大师傅做的差。”
  “没,没有……”
  女人性格非常内向,不过也有了点自信,跟着又做了几个面,往起一拼。
  陈小旭瞧明白了,奇道:“你是做书包么?”
  “什么书包,这叫女式单肩挎包。”
  许非拎起这个雏形包,道:“上面再加两条带子,要长一点,正好你试试,看看尺寸。”
  姑娘接过来放在腰间,感受了一下到肩头的长度,“到这差不多了,跟我身高不一样的怎么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