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11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0/1178

  “我的板儿啊,在国外上大学呢。我一直盼着今天能来,说实在来不了,哎呀……”
  埋了个小惊喜,板儿真来了。
  大家都不知道,都惊讶,嚯,一帅气小伙子。
  一老一少抱在一块流泪,气氛煽情起来。
  随后巧姐也意外上台,贾琏一家子上台,忽然团聚。
  姥姥道:“我结婚啊,都没穿过一件红衣裳。今天为了跟大家见面,我到长安商场特意买了一件红衣裳。
  20年没看见大家了,谁我都想。
  开始我以为我那孙子不能来,我就没想到,没想到你能来……”
  她拉过板儿,老太太真是动了感情,说着说着又抹眼泪。
  ……
  后台已经没人了。
  小旭坐在那里,好似放空,又似记忆飘出去很远。
  “陈总,到您了。”
  “哦。”
  “我上去了。”
  她挂断电话,对着小镜子整理一下,高跟鞋哒哒哒走出去。
  “接下来,大家一定很想见宝玉和黛玉。”
  “让我们有请二位。”
  音乐变得轻柔,键盘手按着一首改调的《枉凝眉》,欧阳先跑了上来。
  小旭走出通道,眼前灯光大亮,看到了演播厅。
  那是自己的启蒙老师,自己当年最亲近的搭档,而她再次以林黛玉扮演者的身份登上舞台。
  这种感觉久违了。
  但她觉得自己很淡定,是一种从如今的高度和充实看待事物的淡定,没有生疏、矜持、不自然。
  “大家好,我是陈小旭。”
第九百三十章
一梦二十载3
  一组组的介绍完毕,又拉了几个人单独访谈,包括邓洁、郭肖珍、欧阳、小旭、作曲王立平。
  自家的节目,当然不会没眼力见。
  聊了聊拍完戏的经历,这么多年的心境变化等等。小旭也没说自己是伊莲总裁,就说做生意。
  而且她的心境变化,她自己最清楚,没必要对外人透露,比较客套。
  到这里,已经录了一个白天,中午还休息了会。
  眼瞅着到晚上,大家都不觉累,索性录下去。
  “我们找到了20年前,央视记者刘璐去圆明园采访的一个片段,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张国利示意大屏幕,放了段年头久远的录像片。
  这段录像,许老师在网上看过八百次,这帮人却是第一次见。开头就在圆明园遗址,学习班的成员在晨练。
  “练功的这些孩子们,既不是业余体校的学生,也不是戏曲学校的学员,他们是《红楼梦》剧组的一些年轻演员……”
  “妈呀!”
  胡则红小声道:“我还记着那天电视台来,把我们折腾坏了。”
  “全程摆拍,全程摆拍!”邓洁道。
  “许老师那天不在。”
  “嗯,没拍着他。”
  小旭也记得清楚,当时钗黛角色已经确定,马上要离开圆明园学习班了,电视台忽然说来拍个片子。
  拍完就转到了香山的第二期学习班。
  她看着大屏幕中的主持人,在问一个穿着红衬衫,单辫搭在左肩,娇娇弱弱的女孩子。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陈小旭。”
  “是哪儿来的?”
  “鞍山,鞍山话剧团。”
  那是19岁时的自己。
  还有邓洁、沈霖、胡则红、东方闻樱这些已近中年的老阿姨们,盯着大屏幕,满眼都是青春的影子。
  一群姑娘在一块读书,跑步,练身段,学琴棋书画。
  里面有没来的尤二姐。
  有已经作古的顾问专家。
  有打扮土气的张俪和小旭,小旭拿着一个俄罗斯套娃:“这个像不像你?”
  “呀,这个像你!”
  “你们跟林妹妹关系怎么样啊?”记者问。
  “我们俩呀,最爱打烙了。”
  “最爱什么?”
  “打烙了,又打架,又吵架。”
  张俪操着一口川普,点点点她的脸蛋。
  现场的一台摄像机,直对准小旭,不放过一丝一毫的表情变化和小动作。
  导播忽生灵感,道:“做后期的时候,这段在底下放个小窗口,就盯她一个人。”
  “别人不用么?”
  “你说观众爱看谁?想看谁?”
  “行吧。”
  导播这点很懂。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随着熟悉的音乐,片段播放完了。
  大家都沉浸在回忆中,气氛平静又带着几分伤感。导播干脆缓了几分钟,然后才接着录。
  按照流程,已经快收尾了。
  “我想问问在场的,你们在剧组最难忘的一天是哪一天?”张国利道。
  “就是我到圆明园报到那天,那天是84年3月31号,我17岁生日,我抱着生日蛋糕去的。”
  饰演邢岫烟的李伊道,她以前叫李红红,改名了。
  “我我我!”
  胡则红举手要话筒,劲劲道:“我最难忘的是许老师买电饭锅那天!”
  “哎,对对!”
  “我也难忘!”
  “剧组之宝!”
  一言既出,群声附和,张国利还介绍一下:“许老师就是现在非常著名的电影人许非,在红楼梦饰演贾芸,今天没能到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0/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