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2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5/1178

  耶!
  如果可以,王柏琳一定挥拳庆祝,老板在正式的福利待遇中可说了,每月有业绩考核,谁卖的多,拿的奖金也多。
  她四处瞅瞅,两位小伙伴也正尽情忽悠着,便顾不得闲,急忙又迎上一位客人。
  服装店名声不小,从早上到傍晚,始终没断过人。大部分凑热闹,少部分才是顾客,但只要肯留下,基本都能买。
  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完全是卖方市场,只要手里有货,根本不担心销路。
  这会服装的利润超过100%,许非的制作成本较高,售价却不离谱,主要面向那些有点肉痛但还买得起的女性。
  在后世市场,这叫轻奢。
  外面天色漆黑,张桂琴忙了一天完全不累,看着一抽屉人民币精神抖擞。
  好容易能喘口气,三个服务员瘫在椅子上,王柏琳道:“姨,您可别给我记错了,少一件差不少事呢。”
  “嗯嗯,可关系到我们奖金呢。”
  “错不了,要不咱再对一遍。”
  四人核对了一下各自业绩,都很满足,然后又吐槽:
  “老板也真是的,露一脸儿就没影了。”
  “就是,万一生意不好咋办?”
  “兴许人家有信心呢……哎,回来了。”
  门一开,许非冒着风寒进屋,张桂琴抱怨道:“你干嘛去了,自己店都不看着?”
  “人家过来帮忙,不得招待招待?还跟台里谈谈广告的事儿,给我个最低价。哎这会没人吧,走咱们下馆子去,庆祝庆祝。”
  三个姑娘拍手叫好,简单收拾了一下店铺,关门闪人。
  就在西单的饭馆吃,几人顺着大街往南走,人流依旧可观。还有一家新开的“大巴黎面包房”,挂着彩灯,写着“happy
new
year”。
  看着稍带后世印记的熟悉感,许非一时恍惚,遂年复一年的感叹:
  过的真快啊,才二百章就五年了!
第二百零五章
明明白白
  1月2号,晨。
  一夜没睡好的张俪再次惊醒,摸到枕边的电子表,六点半。
  阖了下眼,乏力的撑起身子,扭头一瞧,旁边空荡荡。
  嗯?
  她穿好衣裤,拢了拢头发,轻轻推开门,清早的寒风刀子一样灌进来,浑身一激灵,倒精神了不少。
  本以为小旭去厕所了,结果见厨房亮着灯,两个人影在里面忙碌。
  “呀,醒了?正好水烧好了,来洗洗脸。”
  “你们干什么呢?”
  “伺候你呢!”
  小旭打了一盆水,甚至要把牙膏挤上。张俪心慌,连忙抢过来,“你俩没事吧?”
  “你不第一天上班么,总得表示表示。”
  许非拿着筷子在锅里搅,香喷喷热腾腾,唯一拿得出手的厨艺,下面。
  “……”
  她抿抿嘴,自去洗脸刷牙。回来面条也好了,加点葱花,淋上小磨香油,还加了三个鸡蛋。
  数九寒冬,折胶堕指。
  一门隔内外,仨人围坐在厨房里,呼噜呼噜吃着面。灯光昏黄,猫和狗趴在脚边,蹭着炉火的余温。
  吃罢早饭,张俪穿上那件特供大衣,踩着小旭送的鞋子,推车出门。
  “你可好好的,别让我们担心。”
  “中午想吃点啥就买点啥,别舍不得花钱。”
  那俩货十里相送,心潮滚滚,热泪涟涟。
  “你们是送我,还是气我?”
  张俪翻了个白眼,上车走人,末了再一回头,特娘的已经没影了。
  1983年,央视电视剧部、电视艺术委员会录制部和中国广播文工团电视剧团,合并组成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是直属广播电视部的正司局级单位。
  这里更正一下,在2009年制作中心改革变企,才回归央视管理。
  距离不远,在广安门附近。八点钟左右,张俪赶到了单位,在门口撞见东方文樱,俩人领了工作牌,见过领导,以后便在生产处办公。
  其实环境还行,戴临风、阮若琳、任大惠、王扶霖等人都在这儿,不至于生疏,关键是没事干。
  参加了一个会,认识认识同事,然后就坐着。俩人一张桌,大眼瞪小眼。
  “哟,宝钗来了?探春也来了?”
  九点多钟,一位老先生晃晃悠悠进来,笑着摆手。
  “您好。”
  俩人也不认识,连忙起身。
  “坐坐坐。”
  老头招呼一声,直奔暖壶而去,倒了一大缸子茶水,顺手拿了份报纸,往自己位置上一坐,安度晚年的意思。
  “……”
  张俪眨眨眼,低声道:“东方,我怎么没见人工作?都闲着呢。”
  “工作的都在外面呢,我们这算文职。”
  “那也不能干呆着呀!”
  “走,问问阮主任。”
  《红楼梦》出来的就这点好,见的领导多,连国级的都聊过天。俩人跑到主任办公室,诉说来意。
  阮若琳扶了扶眼镜,道:“你们刚来,什么也不熟悉,先适应一段。何况现在也没工作给你们。”
  没法子,又溜溜跑回来。
  张俪只得也喝茶水,看报纸,不知不觉到中午,一帮人客客气气的去食堂。
  下午那老头还在沙发上眯一觉,醒了又开始闲聊。
  直到晚上下班,她感觉浪费一天,啥也没干,出院刚巧见王扶霖在前面,连忙追过去,“王导!”
  “哦,宝钗,在这里还适应么?”
  王扶霖的头发已经白了,不像以前那么精神。
  “不适应,什么事都没干。”
  “中心就这样,人员多,你初来乍到,习惯习惯就好。”
  “可也太清闲了,我们屋就有个老先生,看了一天报纸,喝了一天茶水。”
  “哦,那都是返聘养老的,不用理会。”
  俩人骑着自行车,张俪强行顺路,问:“那您怎么也闲着,没准备新作品?”
  “本来《红楼梦》拍完,我们打算启动《三国演义》,结果到处都在拍三国,一时不敢动了。我找人写了个本子,还没完事呢。”
  “讲什么的?”
  “孝庄你知道吗?”
  “清朝那个?”
  “对,就是讲她的故事。预计下半年开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5/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