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2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1/1178

  韩影一拍大腿,“说不定被爹娘给扔了,是个弃婴。奋斗啊,你这回可做了件好事,这要是让人贩子捡着,准保给人当童养媳去了。”
  “现在还有童养媳呢?”刘贝奇道。
  “怎么没有啊?重男轻女根深蒂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给儿子娶媳妇比天都大,有钱找合法的,没钱找违法的,就跟他们家有皇位要继承似的。”葛尤道。
  “这话在理,我老家就有个女的,爱人出什么事故,死了。女的带着七个孩子改嫁,那男的也穷,但愿意养活,条件就是你得给我生儿子。后来又生了俩,还是闺女。”梁贯华道。
  “天啊,九个孩子!一年一个都得九年。”姜黎黎不可思议。
  “有时候一年俩,年头一个,年尾一个。我见过这样的,肚子就没下去过。”韩影道。
  “……”
  大人们在聊天,小姑娘就坐在椅子上,安安静静,合格的花瓶。
  等拍完这条,镜头对准她,妈妈在镜头后边紧忙活,“说呀,说呀!”
  “我饿了!”
  她开口说了第一句台词。
  “再来一遍。”
  “我饿了!”
  “好,过!”
  陈彦民满意,“孩子不错,听话。”
  “哎,都是您教得好。”
  拍的很顺利,许非不用手把手传授了。第二部都懂得该怎么演,也明白他想要什么风格。
  眼下比较清闲,沏了壶茶在旁边看着。
  又过了一会,楼烨忽然凑过来,欲言又止,对方跟自己同岁,却老感觉有压力。
  “有事么?”许非扭头。
  “呃……”
  楼烨皮肤黝黑,非常瘦,吐字之前似乎要想一会,“我觉得,这个故事非常好,为什么不再深刻一些呢?”
  “怎么深刻?”
  “比如,加个人贩子的角色,谎称是亲戚,把孩子领走。之后大家反应过来,就开始找。后来抓到人贩子,发现是个失去孩子的母亲,自己女儿也被拐跑了。她没想伤害这个孩子,就是,就是很复杂的感情……”
  “嗯,不错。”
  许非点头,“但不适合这个戏。”
  “为什么?”
  “这是情景喜剧,主题可以严肃,形式一定要轻松。苦大仇深的,观众去看正剧好不好?”
  “那,那您为什么不拍一部严肃作品呢?像上部的小保姆和离婚,我觉得完全可以拓展成一部电影。”
  “我是电视剧艺术中心,我拍电影干什么?就算拍,我也不会拍这种题材。”
  他见对方不以为然,道:“你是不是觉得,严肃作品才叫作品?”
  “不,我只是觉得影视作品一定要深刻些,或者反映社会,或者寄托情感。”
  “《二子开店》你看过么?”
  “看过,题材很贴合当下,但技术不太够,故事也单薄。”楼烨十分认真的回答。
  “呵……”
  许非忽然觉得,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探讨,见王晓帅几人也被吸引过来,索性抿了口茶水,道:“现在国内文艺界,流行给导演分代,其实是挺好的事儿,界限分明,一清二楚。
  每一代导演,都有自己的时代特征。像鼎鼎大名的第五代,你们觉得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
  一时间,五人有种进京赶考的感觉。
  像此类话题,电影学院的学生自然很熟悉,平时大谈特谈。
  王晓帅顿了顿,开口道:“第五代经历那样一个特殊时期,基本每一部作品,都是对那个时期的反思,这种反思可能体现对现实的思考,对民族的思考……”
  “还有对历史的思考。”路学常补充。
  “对,所以他们的思想,总体就是寻找自己、寻找乡土的根源。”
  “那当你们这一批人成长起来,像第五代独当一面时,又会有什么共同点?”许非笑道。
  “这……”
  五人你看看我,我瞅瞅你,不知如何作答。平时同学们讨论,把别人研究透透的,唯独没说过自己。
  “如果让你们现在拍一部电影,可能去拍社会现实,可能去拍自己的情感,也可能去拍别人的情感。
  我想说,有些时候可以把眼光抬高一点,整体性的去看这个年代,并思考下一个年代可能发生什么,这样或许会从所谓的时代特色中脱离出来。”
  许非没往下继续,再继续就成天机老人了,笑道:“你们觉得影视作品需要娱乐性么?”
  “我觉得可以,但我不会去做。”王晓帅道。
  “我想拍自己想拍的东西。”路学常道。
  “娱乐化,呃,最好有一个限度吧,不要太浮夸。”曹宝平道。
  “我说说我的观点,咱们简单交流一下……”
  许非也是没事闲的,道:“首先影像从诞生那天起,就具备了艺术和商业两种属性。它具有一个相当广泛的传播形式和受众,同时又有容纳复杂情感的内涵空间。
  我们很早就接受了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但对于影视,还没有太多人认识到这点。
  艺术和商业是影视作品的两条腿,没了娱乐,曲高和寡;没了深刻,毫无灵魂。它们是并行的,有些人搞艺术就鄙视商业,搞商业就鄙视艺术,其实非常狭隘。
  那我们为什么不重视商业性?历史原因,你们应该比我懂。
  但还有一个因素,我们国内没有真正的市场,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剧。现在这种制度,压制了它的商业属性。
  如果有一天,假如统购统销取消了,假如国家开放影视市场,所有的创作者都会面临一个问题。
  钱。
  拍戏的需要钱,播出去,也要赚钱。投资人给你投资,或许是热爱艺术,但一次,两次,三次,你拍的东西都不行,下回还给不给你投呢?
  以后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这一行。
  这东西很难,基本偏向某个方面。你拍的东西能赚钱,可以。你拍的东西深刻,或者直白点能拿奖,也可以。
  而最理想的作品,就是二者合一,既有很强的艺术性,又能满足大众需求。
  我觉得这是努力的方向。”
  许非喝了半壶茶,看看时间,起身道:“好!大家表现都不错,都歇歇,一会开饭!”
  他走上前,身后是五个沉思的年轻人。
第二百二十六章
进展顺利
  开头虽然有些不顺,之后进展还是可以的。晚上七点多,首日拍摄任务完成,剧组打卡下班。
  许非当了一把手之后,做了一些细节上的规定。
  来要签到,走要打卡,迟到早退都要告知原因,这样会有一个满勤补贴。此外还有工作时长,简略分了小夜和大夜。
  七点下班正常,干到九点算小夜,大夜基本通宵——从第一部迄今还没发生过。
  大家极其响应,这是许非争取到的一种变相补贴,虽然很少。
  由于不是很晚,他没送曹影回家,直接回了百花胡同。
  张桂琴刚巧下班,一块吃了晚饭。
  席间陈小旭冲他眨眼睛,于是在饭后进了西屋,“怎么了?还神神秘秘的?”
  “北海公园答应了,开价一万。”小旭满脸凝重。
  “我去,狮子大开口啊?”许非惊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1/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