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2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0/1178

  模特表演结束,李铃玉上场,《月圆花好》。
  “浮云散,明月照人来,团圆美满今朝醉……这软风儿向着好花吹,柔情蜜意满人间。”
  歌甜人美,此情此景。全场宛如一个不断积聚积聚的热气球,当陈力最后亮相,带来一首《枉凝眉》时。
  砰砰砰!
  所有人的心脏都在跳动,这一晚,这一幕,花灯如昼,京城初夏。
  ……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侧台,陈小旭瘦削的身子半掩,看着陈力演唱,不自觉思绪如潮,翻滚不停。
  “又想黛玉了?”
  许非不知何时站在了旁边。
  “嗯。”
  小旭点点头,“那是我这辈子最开心的时候。”
  “你才多大,就这辈子。”
  “不管多久,都是。”
  嘁!
  许非撇嘴,看着台上的陈力,这首歌好像很久没听过了。对于《红楼梦》那三年,他也怀念,但不像小旭和张俪那般。
  红楼难醒,这是她们的毕生心结,真就到死都忘不了。可于自己而言,更像是一个开始,在这个时代的开始。
  他听着听着,不禁入了神,过了会一扭头,发现那丫头正盯着自己看,嘴角翘着。
  “你看什么?”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那你说说。”
  “我不说,反正我知道。”
  她歪了歪头,笑了出来,“我就是知道。”
  “……”
  许非有些愣,在那双眼睛里捕捉到一丝自信和调笑。
  她好像真的很了解自己,不是之前那个,是真正的自己。
第二百三十二章
京台崛起
  6月除了灯会,文艺界也有件大事,第6届金鹰奖在盛京举办。
  金鹰奖也好,飞天奖也好,都是针对去年度的作品,所以《胡同人家》没份。
  许非忙着拍摄,没有前往,李沐亲自跑了一趟,为《便衣警察》拿回一座奖杯:优秀连续剧奖。
  一共有三个,另两个是《西游记》和《雪城》。
  最佳男演员被六爷拿走,女演员是《严凤英》的马兰,男配是《乌龙山剿匪记》的申君宜,女配是《雪城》的倪萍。
  诶,没错。倪大姐正儿八经的演员出身,年轻时候贼靓,端庄大气,个子又高,可不是后世网上的某张照片,那种红颜衰老的样子。
  这年头的电视剧,除非能让央视买走,绝大多数的影响力只限于本地。
  评价一部作品是否优秀,评价一个制作单位是否有水准,自然得靠这些奖项。飞天和金鹰,金鸡和百花,在文艺工作者心中无比神圣。
  而且评选极严,比如《红楼梦》和《西游记》。
  在金鹰奖很吃香,飞天奖根本看不上,因为两部作品都遭到了学术界的严厉批评。觉得没资格拿奖,但是呢,拍了好几年,这么辛苦,不给奖又说不过去。
  于是《红楼梦》拿了个特等奖,《西游记》也拿了个特等奖,安慰安慰的意思。
  而艺术中心这边,经过近三年积累,终于在圈内占据了一座山头。一提电视剧生产大户,央视、齐鲁台、魔都台、粤省台,外加就是京台。
  京台,会议室。
  中高层坐了一屋子,李沐也在。
  他载誉而归,先说了几句场面话,随后进入正题:引进剧。
  “两岸关系解冻之后啊,先行交流的肯定是文艺界。这个东西是共通的,两岸血浓于水,不存在太多差异。
  据我所知,有意向从那边引进电视剧的,只有央视一家。
  毕竟花钱不讨好,自己拍都亏,引进更亏。地方台要么没实力,要么在观望。但我们经过几天研究,觉得可以一试,是个提升影响力的好机会。
  关键是,我们买什么样的电视剧?”
  “……”
  李沐听完领导讲话,问:“央视想买哪部?”
  “好像叫什么《一剪梅》,哦,单子上有。”
  刷刷刷!
  众人翻开一份资料,这是湾湾那边过来的名录。李沐找到《一剪梅》,看了看简介:
  1984年于中视播出,主演寇世勋、沈海蓉等。
  故事发生在一直备受缺水困扰的沙河镇。万、赵两家为世仇,为了化解两家恩怨从而齐心协力寻找水源,赵时俊忍痛放弃了爱人沈心慈而迎娶万家大小姐万秋玲。而沈心慈在生下她与赵时俊的骨肉绣云之后撒手人寰……
  咝!
  李沐瞧这一段,脑中忽然冒出某人讲过的一个名词:苦情戏。
  后边还有四字点评:又臭又长。
  《一剪梅》是大陆引进的第一部台剧。虽然台剧从最初就有拖沓的毛病,但对刚接受过港剧洗礼的内地观众而言,却是一种全新的谈情说爱的方式。
  捧红了一批明星,主题曲更广为传唱,从而认识了一代污妖王,嘿嘿嘿。
  (写到这发现前面一个错误,赵妈演的小品,当时《昨夜星辰》还没引进。)
  信息不对称,大家看了半天,没啥概念。
  李沐想了想,道:“看故事,应该是那种爱恨纠缠,生离死别的悲情风格。我们要买,不宜买类似的,不然就撞了。”
  “嗯,确实。”
  领导点点头,道:“我们的资料不如央视丰富,他们只打算买一部试水,我们也别太招风,也试验着引进一部。老李,你还有什么想法?”
  “呃,我觉得这个可以。”
  李沐从一串《新绝代双骄》、《珍珠传奇》、《烟雨濛濛》等名字上划过,指着文件道:“历史背景,有群众基础,收视率也高。而且凌风来客串的时候,我们聊了聊台湾的影视环境,他专门提到这部剧,应该有保障。”
  嗯?
  众人纷纷低头,《一代女皇武则天》。
  李沐如今面子贼大,讨论了一会,决定先从那边要点片花来看。
  “还有件事……”
  领导咳嗽一声,道:“以前我们都是当年定目标,当年拍摄。现在生产条件成熟了,提前给你们一个任务。
  今年内,把明年的拍摄计划拿出来,要求是长篇连续剧。
  《胡同人家》有点取巧,每集才三十分钟,我要那种真正的大长篇连续剧,实打实的。
  身为生产大户,这才是衡量实力的标准。你们尽快研究,有事直接跟我汇报!”
  散会后。
  李沐和郑小龙下楼往回走,满面愁容。
  可能成绩太优秀,领导野心大了,誓要带着京台崛起。可下面人难办啊,什么叫大长篇?
  拿《胡同人家》对比,意思就是,你至少得搞个四十集以上的。
  “老李,怎么着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0/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