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1178

  张俪老实孩子,但本能的觉得不能说实话,来了句,“我看不看都行,你再问问别人吧。”
  得!
  许非拿着两张票又出来了,表情跟刚才的吴小东一样一样的。
  不去拉倒,我自己去,我一人坐俩椅子,我还能歪着,我还能大跳,我累了还能躺会儿呢!
  切!
  ……
  天桥剧场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剧院,位置特别好。前门大街靠南,天坛公园往西,北面是琉璃厂,西面是中央芭蕾舞团和几家戏楼。
  许非还真来了,孤家寡人的买了根冰棍,边嗦溜边进场。
  设施一般般,人能坐满,他本以为是什么歌舞团演出,进来听人一谈论,才知道是京城舞蹈学院的台。
  为了庆祝建校三十周年搞的活动之一,从编导到表演,都是今年即将毕业的学生一手包办。
  他一屁股往俩张椅子中间一坐,硌的生疼也不挪窝,四面八方纷纷看来,都觉着这是一病人。
  他不以为意,男人嘛,说占俩就占俩!
  没过多久,灯光暗下音乐响起,大幕布缓缓拉开,演出开始。
  《屈原》的年头很长,许非以前还真看过。他对舞蹈没兴趣,对表现的内容也没兴趣,就看舞台布景和美术设计,还有演员身上的服装装饰。
  硬件不太足,像舞台灯光就特廉价,照的色调不正,跟鬼片一样。
  周围人也差不多,有用心的,有走神的,他后面就坐着俩人,特爱讲,嘀嘀咕咕没停过,标准的京城腔儿。
  演到一半时,舞台上出现了一个动作,男主角背对观众,女主角被遮挡,跟着有个下腰的动作,观众看不见。
  “嚯,这肯定亲一嘴儿。”后面那哥们又逼逼一句。
  “你怎么这么醋啊?”
  “谁醋,谁醋,我醋谁也不能醋她啊?”
  谁啊这么烦人!许非回头瞅了瞅,乌漆嘛黑的也没看清,就俩男的。
  两个小时一晃而过,表演刚结束,他就溜了出去,莫名感觉浪费了俩钟头。看看时间还有,便到琉璃厂转了一圈。
  京城的个体户和小商贩远胜鞍城,不说随处可见,走一走也能碰着。没淘着什么好东西,就瞧见有个买芝麻烧饼的,买了四个。
  两毛钱一个。
  他边啃边摇头,烧饼都两毛钱了,这物价涨得也忒快了!
  约莫五点多钟的时候,许非才往公交车站赶,老远就瞧见站台上聚着几个人,吵吵嚷嚷颇为激烈。
  “草你↘大爷的!”
  “草你↗大爷的!”
  “你特么谁啊?搁这装什么低阶级啊,装低阶级的早特么被卖到非洲援助去了知道么,你特么就一漏网之鱼,赶紧自己报到去,居委会还没关门儿呢……”
  嚯,这词骂的又娘又硬啊!
  许非探头一瞧,只见两个男的护着一个姑娘,对着另外两个男的。
  这俩人,一个圆头圆脑,寸头,眼睛挺大;一个瘦长脸,小眼睛呈八字耷拉着,浑身透着一股肾水不足的虚弱感。
  大眼睛这哥们指着人家鼻子骂,词儿都不带重样的。对方一看文化就低,骂不出来,骂不出来就急眼,撸袖子准备干。
  “哎,我告诉你别动手啊,京城首善之地,容不得你下三滥!”
  大大出乎意料,这哥们骂的慷慨激昂,一动真章秒怂,不住往同伴背后缩。
  双方刚要撕巴起来,许非挤了进去,“哎,让一让,让一让!”
  “你特么谁啊?”
  一个腆着肚皮的胖子先是一愣,随即就推了一把。
  “我上车,让一让。”
  “让你妈……”
  砰!
  许非能在没有绝对证据的情况下,直接干翻抢自行车的,就说明骨子里不是什么善茬。妈字后边还没出口,一记重拳从下往上,划出一个弧度,正打在胖子的下巴上。
  平时可不是白锻炼的!
  那孙子脸上的肉直颤,都颤出肉花了,身子略晃了晃,硬是没倒。但紧跟着,砰!砰!砰!
  他就跟打沙包一样,连续几拳都击在下巴的同一位置。
  “我艹!”
  同伴嘴里骂着,上来一脚飞踹,许非没躲过,也是一侧歪。那瘦长脸别看跟大烟鬼似的,关键时刻还挺仗义,从后头一把抱住。
  大眼睛却撤了几步,“干他!干他!”
  没几秒钟的功夫,胖子倒地,哎呀哎呀的捂着牙叫唤,那同伴也摔了个跟头,算是团灭。
  “你等着,你等着……”
  “等你麻痹啊,快滚!”
  短暂的热闹散了,正好公交车抵达,几人上了车。
  “可以啊哥们,豪气!”
  大眼睛的又开始装逼,那妹子倒挺懂事,很感激的冲他谢过。
  瘦长脸掏出个手绢,擦了擦汗,“你特么尽给我找事,我一文人硬让你拽的灰头土脸的,要不是这位兄弟出手,今天就栽这儿了!”
  他很讲究的样子,抹了抹手心的汗和灰土,才伸出手道:“兄弟,认识一下,我叫马卫都,那孙子叫汪朔,那是沈叙佳。”
第三十一章
大新闻
  80年代初文学热,全国三个青年,两个半搞创作。
  1981年的时候,中青社举行过一次大型座谈会,就谈一首诗和一篇小说。写诗的叫顾城,写小说的叫马卫都。
  当时还是工人的马卫都,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小说叫《今夜月儿圆》,写一个车工被车间女神爱上的故事。
  这年头爱情是个稀缺品,人见人爱。而文学被禁锢十余年,刚刚开闸放水,全民沸腾。
  《中国青年报》发行量500万,再加上传阅的次数,起码几千万,老马一夜就成了爆款,读者来信都用卡车拉。
  后来《青年文学》的主编亲自登门邀请,老马就成了杂志编辑,学历最低——小学四年级就辍了学。
  至于汪朔,以前当过兵,倒腾过彩电,卖过假药,从医药公司辞职后专业写作。这会已经写了《空中小姐》,在文坛略有薄名,但远没到养家糊口,大红大紫的地步。
  俩人都是大院子弟,认识很早。今天老马是陪汪朔来泡妞,就是那个女生沈叙佳,也是《屈原》的女主角。而起冲突的那两个人,亦是沈叙佳的仰慕者。
  却说四人上了车,互相通名。汪朔刚才怂的一逼,现在又能耐了,“哥们干嘛的,以前练过?”
  “没有,就是平时爱锻炼。”
  “那也不容易,瞧这身子骨,哪儿人啊?”
  “鞍城的。”
  “过来出差?”
  “不是,在《红楼梦》培训班当演员。”
  “哦,红楼梦啊!”
  汪朔一眨巴,有点惊讶,随即嗤笑道:“你演什么啊,红楼梦里还有练块儿的贾宝玉呢?
  我听说导演是王扶霖,这人我觉得不靠谱,他拍那《敌营18年》就不靠谱……听说你们还找了帮红学家来改,哎哟,哪有这么干的?红学家多无聊啊,一帮人全是考证索隐派,都不是正常文学评论。
  我跟你讲,中国两大不靠谱读者群,一个是吃鲁迅饭的,一个就是红学家。这帮人的话不能听,他有利益在里头,他吃这碗饭的,怎么还能改呢……”
  许非听得直乐,目光在仨人身上转来转去,新鲜又有趣。
  这货真是一话痨,逼逼个没完没了,末了一转,“不过今儿你仗义,我这人不欠人情,正巧赶上,一块去搓一顿。”
  “我还得赶回去,心意领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