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3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0/1178

  “再见!”
  片尾音乐紧跟着响起,轻柔温暖,仿佛这两年的时光在缓缓流淌。流淌中,是每位客串演员的镜头,最后定在大杂院的一张全家福上。
  当光影消失,屏幕上出现一行字:再见,1988。
  “……”
  客厅里安静了好一会,似都沉浸在伤感的气氛中无法自拔。老妈抹着眼睛,嘟嘟囔囔:“看个电视剧还整这么煽情,一群坏蛋。”
  “唉,大过年的也不让人高兴。”
  老爸叹了口气,站起身,不知去上厕所,还是去洗脸。
  “就是故意的,等着看观众笑话。”
  于佳佳比第一部结束时更失落,满腔感情,无从诉说,因为报纸春节休刊。
  可又实在憋得慌,随手拿起本子,记了一段:“之前采访许非,他说胡同是送给观众的一份礼物。
  一直没有理解,直到大结局。
  我们挥别了胡同,就像挥别了1988。在过去的一年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过程不同,情感大抵相似。
  爱情,朋友,亲人,工作,愉快和不顺心,都能从里面找到自己的回忆。
  它告诉我们,别灰心,失败只是一时的。
  它告诉我们,别放弃,日子总会变好的。
  它就像一个许久未见的老朋友,絮絮叨叨的说着我们的一切,透着温暖和关切。说完了,它也该走了,等待着下次再见,或者不见。”
  ……
  胡同2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时间段,除夕前一天,基本全在家窝着,观众人数史无前例。
  当天晚上,京台的电话就被打爆,可怜的值班人员不仅要在新年坚守岗位,还要承受观众的无端谩骂。
  “搞那么煽情干什么?我现在都没缓过来,太伤感了!”
  “非得在这时候播,你们就是故意的,故意的,故意的!”
  “还有没有第三部?钱不够我帮你们拉投资。”
  接线员一边安抚一边告知,说我们在初一、初二、初三,还有三期《胡同人家》特别节目,留意预告,别忘观看。
  初一,新春茶话会现场录像。
  初二,幕后故事(上)
  初三,幕后故事(下)
  这当然是许老师的主意,霸屏不是简单说说就完了,得趁热打铁。
  京城,某大院。
  一位老人擦了擦眼镜,颇感意外,没成想电视剧也能拍的如此出色。他想了想,拿起电话拨了个号:
  “喂,是我……你们搞的那个故事片会议很好嘛,不过电影要重视,电视剧也不能忽略。我看也可以搞个座谈会,谈谈电视剧怎么发展。
  现在年轻的创作者越来越多,多听听,多研究,齐头并进才是好的嘛。”
第二百七十三章
除夕
  张桂琴1月31号走的,转天就2月,5号除夕。
  许非和张俪白天忙着事,小旭自己在家,傍晚回来一块吃饭,跟着在西屋作业,各忙各的。
  写着写着,不知谁起个话头,你来我往聊一会,接着又忙。一蓬炉火,三盏茶,小屋子仿佛隔绝了一切严寒,再不觉冷。
  许非回来时,还总带点东西,今儿买罐洋咖啡,明儿买点巧克力,还有窗花、春联、鞭炮、酒水,一样样往院里搬,过年的气氛也越来越浓。
  “唔……”
  早晨,张俪迷迷糊糊醒来,不用看便知炉子灭了,手往下面一划拉,打开开关。温度慢慢上来,被窝里又变得很舒服。
  她已经放假了,懒懒的不想动,睁开眼,见小旭也懒懒的看着自己。
  “不想起。”
  “总得起呀,今天除夕呢。”
  “嗯。”
  于是又躺了一会,仍然不想动。张俪敲敲额头,笑道:“不晓得怎么弄的,感觉这几天变懒了。”
  “我也是,身子骨都松泛了,睡的也好。”
  “……”
  俩人互相看了会儿,忽然都冒出一种很安逸的赶脚。
  安逸,不是说没事干,而是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有合适的人陪着,全无外界骚扰,生活节奏就会一点点放缓,身心也会软下来。
  “咚咚!”
  正躺着,外面在敲门,“起了没?大年三十还赖床。”
  “人呢?给个话!”
  “嘿,我进去了啊?”
  “我真进去了?”
  吱呀!
  “呀!”
  抿嘴装睡的俩人惊叫,赶紧用被子蒙住头,“快出去!”
  “出去!出去!”
  嘁!
  许非把一壶热水放地上,“下雪了,赶紧起吧,挺多事呢。”
  吱呀,门又关上了。
  她们这才慢吞吞爬起来,出门一瞧,果然满院银白,枯枝上挂着了雪绒,傻葫芦在雪堆里打滚,石榴在屋檐下鄙视。
  北风不大,干冷。
  许非见她们出来,才拎着铁锹除雪,发出刮棱刮棱的声响,努力堆成四堆,清出横竖两条十字路。
  陈小旭翻出春联福字,挨个屋贴,用胶水粘好,往门框上一拍,拍完一个就搓搓手,冻得通红。
  张俪则进厨房做早饭。
  除夕的早饭一般都对付,煮了锅面条。猪肉切丁,加小红辣椒一块煸,勾芡微带点黏糊,拌着吃。
  冷天吃点辣,简直尘世之福。
  许非战斗力不及小旭,也造了三碗,额头上全是汗,道:“分配一下任务,咱们做八个菜。
  鱼两道,一道红烧,一道清蒸;猪蹄一道,凉拼一道,豆腐汤一道,酸辣白菜一道,鸡肉炖土豆一道,拌银耳一道。
  不能都让一人做,团结才是力量。”
  “我拌银耳。”小旭举手。
  “我看你像个银耳!你负责切拼盘、银耳。我弄猪蹄、豆腐汤、酸辣白菜。”
  张俪无比担忧,“你俩行么?我自己做可以的。”
  “你指导一下不就行了,反正今天没事。”
  就这样愉快的决定。
  不晓得别的地方啥风俗,许非家里是白天这顿大吃,菜要丰盛,人要全。然后晚上小吃,主要是饺子,边吃边看春晚。
  约莫晌午左右,雪花住了,太阳冒出头。
  街坊邻居的孩子开始闹腾,在外面跑来跑去,叫的跟死亡乐队一样,时不时还有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鞭炮的硫磺味飘进来,混着雪天的冷,这是过年独有的味道。年味儿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这点东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0/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