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3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6/1178

  顾客也不在乎,好看就行。
  张桂琴铁了心在家歇着,还没回来,许非便将王柏琳升为店长,又找了一位服务员。店里生意稳定,每月2-3万不等。
  总之,许老师的名望+1000之后,一切都很顺利。
  很快到了三月下旬,大会临近。
第二百八十五章
群贤毕至
  3月21日,火车站。
  一行四人走出站口,拎着单薄的行李,看着中国的当代盆景,车水马龙,久久不能动弹。
  四人都是浓眉黑肤,气质粗犷,一瞧就是在地里刨过食的。领头的辨认了一下方向,道:“走走,别傻站着,让人笑话。”
  “你不也傻站着,还说我?”
  “你还在京城呆过呢,不也懵。”
  “呆过是呆过,多少年没来了。”
  “招待所在哪儿呢?”
  “咱打车吧,打车走。”
  现在的出租车不像前几年那么阶级分明,但一般人也坐不起,数量还少。四个老爷们傻乎乎站了半天,没拦住一辆,最后还是问路乘公交。
  颠到了招待所,大堂全是人,排队登记。
  等轮到他们,领头的摸出介绍信,前台一看,“晋省电视台副台长XX,导演张劭林,制片人张季中,太原电视台导演李新。”
  分配房间,拎包上楼。
  一路偷摸瞧,副台毕竟见过世面,认出几个人物。魔都台的,齐鲁台的,粤省台的……好家伙,群英荟萃!
  此次大会,以各省级为单位,每家派2-6名代表,加起来一百多人。(修改一下,以地市级为单位太夸张了。)
  基本配置都是副台长领军,带几个优秀青年。
  晋台成立较早,1960年便有了太原实验电视台,后来更名太原电视台。1978年,该台单独剥离,成立晋省电视台,跟央视一个路子。
  晋台近几年贡献了一些好剧,《太阳从这里升起》、《大西北人》、《百年忧患》等等,在全国差点,地域级算比较出色。
  张绍林是当家导演,张季中最初是演员,后来转型幕后,担当《百年忧患》的制片人,都是重点培养的对象。
  至于李新,则是大热剧《新星》的导演。
  副台来过京城,张季中以前在京城念过艺校,另两位纯土憨憨,看啥都好奇。
  “明天开会我们说啥啊?”
  “不是让提意见么,我稿都写了五遍。”
  “提啥意见?现在形势这么紧张,先看别人咋说,咱们跟着就行,主要讲讲咱们的《杨家将》。”
  “对,《杨家将》得提,晋台不能丢脸。”
  “咚咚咚!”
  “请进!”
  忽然有人敲门,进来俩人,热情洋溢,“老卢!”
  “哎呀,老李!”
  副台连忙握手,介绍道:“这是潇湘台的副台长,这位……”
  “哦,这是我们对外部副主任,欧阳长林。”
  “你好你好。”
  众人问候,主要两位副台聊天,欧阳咔咔拍了几张照片,明显新闻宣传用。
  潇湘台坐会就走了,没过多久,又有人敲门。
  “哎呀,老石!”
  齐鲁台又来串门。
  齐鲁可是大名鼎鼎,《武松》、《今夜有暴风雪》、《高山下的花环》电视剧版三连发,在八十年代中前期独树一帜。
  不过末期到九十年代初,沉寂了一阵子,直到新一批人才崛起,才让全国回想起了泰山压顶的恐怖。
  一波又一波迎来送往,全是各地的青年才俊。张绍林和张季中激动的都没睡好觉,有种小说里开武林大会的赶脚。
  八方绿林,聚众滋事,共选武林盟主。
  ……
  “哗哗哗!”
  院里的水龙头淌着水,许非没拿盆,胡乱抹了一把脸。三月的冷意混在自来水中,缓解了几分熬夜的困倦。
  他自己住了一个月,孤独难耐,前几天拍电报给老妈,满地打滚。老妈见孩子可怜,答应尽快回来。
  洗漱完毕,把资料装好,正打算出去吃早点,忽听“哗啷”“哗啷”,外面有人开门。
  嗯?
  一愣神的功夫,门打开,张俪进来了。
  哎呀呀!新鲜无比。
  “终于舍得过来了?”
  许非赶紧迎上去,“我以为你把那钥匙忘了呢?”
  “你不是开会么,过来瞧瞧,还好赶的早。”
  张俪白了他一眼,进厨房,放下包子和粥。这是她搬出去后第一次回来,见锅灶冷清,不露烟火,奇道:“你一天天都吃什么?”
  “外面对付一口呗,方便。你不买我也准备吃包子去。”
  俩人坐在桌前,一块吃早点。许非仔细打量,头发挽起,系着围巾,米色大衣小皮鞋,可能工作量重,带点黑眼圈,皮肤也糙了些。
  可就是看不够,哪怕前几天刚见过。
  “改天给你们买点护肤品,年轻轻的成天熬夜,都长痘了。”
  “你不也熬夜?”
  “我男的怕什么?而且我已经很帅了,降一档才贴近群众。你们不行啊,年轻时候就得保养,老了就晚了……我是说老了我也喜欢。”
  张俪又笑又气,“我发现一个事情,我们搬出去后,你越来越油嘴滑舌了。”
  “那就对了!”
  “什么对了?”
  “距离产生美啊。”
  俩人吃完饭,推车子出门。按平面图看,租房子那地方在东边,百花胡同和央视都在西边,一个靠北,一个靠南。
  相隔也有几公里。
  张俪自去单位,许非前往广电部大院。
  比上次热闹多了,院里全是车,人来人往,胸前挂着名牌,拿照相机、摄像机的也不少,楼门口有横幅:
  “全国电视剧创作发展研讨大会。”
  进会场,正前有台子,领导席位。底下是一排排桌椅,每座贴着名签。许非找到京台地盘,李沐他们已经到了,张副台正跟一帮人寒暄。
  “小许,来的正好!”
  “来来来,我介绍一下,这是晋省的XXX,这是张劭林导演、张季中、李新。”
  “你好你好,我叫许非。”
  许老师跟人家握手,那手掌宽厚粗糙,自己一报名,瞬间紧了紧。
  “呃……”
  “叫我小许就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6/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