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1178

  众人等了一会,几位大佬齐齐出现。
  “这段时间辛苦大家了,三个月,不容易啊!我们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心协力,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而奋斗,为了把这部剧拍好。
  今天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选上的继续努力,没选上的也不要灰心,毕竟你们都年轻,以后还有大把的机会。”
  王扶霖戴上眼镜,照着手里的名单道:“宝玉的候选人,我们还在寻找。所以先说黛玉的扮演者……”
  咝!
  许非忽觉被旁边扯了一下,只见那丫头一手捏着杏子,一手揪着自己的衣袖,小脸煞白,紧张的不得了。
  跟着下一秒,就听导演吐出一个名字,“陈小旭!”
  那只手猛地一松,随即又以两倍的力气揪紧。许非扭过头,她也看着他,眼波流转,似喜似泣,愈发显出那份娇柔可怜的味道。
  “别哭。”他做着口型。
  “我才没哭。”
  她低低反驳着,又慢慢松了手。
  “薛宝钗的扮演者,张俪!”王扶霖继续公布。
  嗡!
  这下就引起惊异了,因为她一直试紫鹃来着,后面才转到宝钗。当时众人都没啥指望,结果化上妆,穿上衣服一瞧,哎,这张脸太上镜了!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几乎就是书里的宝姐姐!
  张俪自然十分激动,难得的有些失态,又连忙左右寻找,看到了许非和陈小旭,仨人碰了碰眼神,互相勉励。
  “第三个,王熙凤的扮演者,邓洁!”
  嗡!
  仍然一片议论。
  乐韵走了之后,邓洁仍不是第一候选,甚至在前些天,还有新来的面试者出出入入。但剧组综合考虑,她个子虽矮,但演技最好,凤辣子的劲头抓的最准。
  邓洁直接捂住脸,差点哭出来,只有她自己知道,为了这个角色付出了多少。
  紧跟着,“元春的扮演者,成梅。”
  “迎春,金丽丽。”
  “探春,东方文樱。”
  “惜春,胡则红。”
  “史湘云,郭晓珍。”
  一提起史湘云,许非就想吐槽。
  史湘云并无具体的外貌描写,曹雪芹只说她“蜂腰猿背、鹤势螂形”。不是虎背熊腰的意思,而是背窄腰细,身材苗条瘦高。
  简单讲,就是小细腰,大长腿!
  还有一点,史湘云爱穿男装,真名士自风流,极飒爽的一个姑娘。
  不知剧组怎么考虑的,居然找了个胖乎乎的圆脸姑娘来演,一下就拐到可爱挂上了。甚至影响了后世各种版本的史湘云,都是胖乎乎的。
  其实说起来,林青霞演的贾宝玉,才是真正史湘云的样子!
  “贾琏的扮演者,高良。”
  “平儿的扮演者,沈霖。”
  “晴雯的扮演者,张静林。”
  “秦可卿的扮演者,张蕾。”
  张蕾跟陈小旭争黛玉,争到最后一刻,最终王扶霖认为她面相老气,皮肤较松弛,不符合年龄感才作罢。
  许非一直听着,跟历史中的完全相符。主要角色念完,又开始边边角角。
  “贾芸,许非。”
  第一个就是他,当然也不意外,三轮录像表现的都非常稳。
  “贾瑞,马广儒。”
  “冯紫英,吴小东。”
  马广儒脸色一白,显得十分沮丧。而吴小东是唯一一个出现偏差的,没有演贾芸,演了冯紫英。
  不过看样子,他还是会做场记和执行导演,跟沈霖的感情也稳定发展。
  这次会议开了好久,除了宝玉的所有角色已定。
  第二期培训班就在香山八大处,有个空军招待所。剧组随时可以搬进去,但考虑到大家非常辛苦,决定放假三天,自由活动。
  而散会之后,许非找到王扶霖,提出个请求。
  “你要请一个半月的假?”
  王导诧异的都想笑了,“第二期培训班一共才两个月,你的意思是不想参加了?”
  “我有件很重要的私事要处理,而且我觉得我对这个角色已经有相当的把握,几次录像您也都看见了。”
  “……”
  王扶霖考量许久,他演贾芸是没问题,而且戏份少,就算开机了也不能上,起码得等到一年以后。
  “那你八月下旬能回来么,我们还要签份合同。”
  “可以啊,我还能呆半个月呢。”
  “嗯,那你去吧。”
  随后,许非又找服装设计史岩芹聊了聊,当天买了车票回鞍城。没办法,眼瞅着七月份,有件事再不做就来不及了,只能忍痛告别了林妹妹和宝姐姐。
  至于说,他为啥不缩着,现在又敢出来蹦达了呢?
  ……
  “你看看是这意思不?”
  方姨家里,女人拿起两件缝好的衣服给对方。
  纯白色的底子,短袖,圆领,分男女款,样式非常简单,也非常熟悉,正是后来极为普遍的T恤衫。至于布料来源,张桂琴不是买了两丈白布嘛!
  “就这意思,您手艺越来越好了。”许非看着很欢喜。
  “都是托你的福,做挎包练出来的,我现在带着几个人缝衣服,一个月也不少挣。”
  如今布票取消,布料敞开供应,制衣的需求大大增加。方姨比以前敞亮多了,说话也不再唯唯诺诺。
  许非拿着两件T恤出来,去商店买了点礼物,又直奔单田芳家里。
  老爷子十分高兴,毕竟仨月没见着了,自己也忙,带队东奔西走,最远去了陕北那边。上万人的场子给他搭台,鸦雀无声,一个人对着麦克风讲评书,那气氛终身难忘。
  那边群众也热情,演完了扒车门都是惯例。
  最开心还是收益上的,资历最嫩的家伙在队里打杂,一个月都能混四百块钱,更别提这等大轴子了。
  “在培训班怎么样,都适应吧?”
  “还好,交了不少朋友,也拿下一个角色,虽然不是贾宝玉。”
  “那也挺好,饭一口口吃,路一步步走,你们什么时候拍摄?”
  “估摸得九月份了,不过前面没我的戏,还是闲着……”
  许非瞅瞅厨房,见大娘在里面忙活,遂小声道:“大爷,其实我今天来是有个事……”
  他不好意思张嘴,纠结半天才道:“您能不能,借我点钱?”
  “借钱?你想借多少?”
  “两千。”
  两千块钱在这个年代的概念不必多说,若是许孝文听到,准保抄鞋底子开削。
  单田芳也非常惊讶,但还是很稳,问:“你是不是在外面惹事了?真要惹事了跟大爷说,我还是有点人面儿的。”
  “不是惹事,我就想做个小生意。”许非把衣服亮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