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3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6/1178

  “哪能呢,您觉得合适么?”
  “明知故问嘛!我原本准备的两个,全给比下去了。”
  “您又谦虚,您找的巩慈恩就很好啊,哎哟,怎么就那么好呢?到底怎么就那么好呢?”
  “你这小子……哈哈!”
  周游忍不住大笑。
  李沐特心酸,辛苦了小许,为了祖国的文艺事业还得以色事人……
  其实双方一接触,他就觉得许非真适合干这活,没皮没脸的哄一松狮老太太开心,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唉,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都是男足在替你,啊呸,都是小许在替你负重前行。
  ……
  长白山的雪期漫长,10月份甚至9月份,主峰就开始下雪。不过等大雪形成规模,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那种,也得等到入冬。
  周游在京城呆了好几日,一直关心那边的气候。
  当听说长白山连续数日飘雪时,大家决定启程——不能太晚,不然交通太麻烦了。
第三百二十章
公干
  饭馆,汪朔跟一帮朋友聚餐。
  冯裤子敬陪末座,递烟点火,倒酒奉茶,伺候的周周全全。大家见怪不怪,心里不齿,表面也不能说什么。
  而且冯裤子会来事,老师老师叫着,伸手不打笑脸人。
  汪朔现在挣了钱,飘,膨胀,夹了口菜道:“哎,老马,许非怎么没来?你没叫?”
  “没找着人,说是去长白山了。”马卫都道。
  “这事我知道。许老师忙活祖国统一大业呢,跟台湾合拍一剧,长白山选景去了。”冯裤子接话。
  “什么剧?”
  “《雪山飞狐》,武侠片。”
  “卧槽,这孙子还真拍武侠片,我可看不起他了啊!”汪朔骂道。
  “你那想法太极端,现在电视剧明显起势,武侠片受众多多啊,弄不好再拿俩金鹰耍耍。”
  马卫都闷了口酒,道:“说正经的,咱们海马成立快一年了,一个电视剧本都没有。得认清现实,现在小说就是干不过电视剧,不屈才。”
  海马年初成立,拿出不少电影剧本,因为电影逼格高,但看许非在金鹰奖之后无限风光,心里也痒痒。
  “马爷说的有理,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多,只要抓住一部分观众,就是海量数字……”
  冯裤子忙不迭倒酒,见瓶子空了,“哎服务员,再拿两瓶啤酒。”
  “来一打吧,今儿我请客。”马卫都招了下手。
  “马爷豪气!”有冯裤子在,话永远不会掉地上。
  “他特么现在最有钱!我一个字卖五块,他一个小瓶卖五十万,那能比么?”汪朔柠檬精。
  “就俩糟钱儿,称不上。”
  马卫都明显也飘,红光满面,叹道:“你说没钱的时候,心里想着;有钱了呢,心里还想着。总琢磨干点啥,不然就跟白瞎了似的。”
  这个话头一起,气氛热烈,朋友们各种出主意。
  冯裤子转了转眼珠,忽道:“您开一歌厅得了。”
  “歌厅?”
  “哎,还真行诶!”
  “现在歌厅挣钱,京城这几家我全去过,每次去都排队。”
  歌厅是新兴事物,能唱歌,能跳舞。京城有这么几家,门口卖票,买了票才能进。然后这张票能抵一杯饮料,或者一瓶啤酒。
  马卫都也见识过,思想松动,“真行么?”
  “绝对行!我经常去的那家,一百五十个座,每座五块钱,光这个就几大百。再加上酒水饮料,小吃零食什么的,海赚!”
  “开,开!就叫海马歌舞厅,正好帮咱们宣传宣传!”
  大伙一撺掇,老马憋不住了,“成吧,我,我先研究研究。”
  ……
  许非上次来春城还是柳理事,卖了三盆君子兰,赚了十几万。
  时隔五年没啥变化,春城在八十年代绝对算大城市,但跟京城一比,中国盆景与非盆景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
  而且他有点胆战心惊,尤其坐火车、坐客车的时候。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治安混乱,83年搞过一次严打,肃净不少。但从八十年代末开始,治安又开始糟烂,犯罪类型也越来越多。
  车匪路霸案件猛增。
  盗墓成风。比如潇湘的武冈县,一年被挖了五千三百多冢。
  卖淫、赌博、传播淫秽物品的也多了,还有山林田地引起的村与村、县与县之间的械斗也在不断发生……
  这使得国家在96年,开展了第二次严打。
  许非上辈子还小,没啥经历,但听父辈讲过,车费路霸这玩意太吓人了,而且花样极多。
  找个女人,赤裸跪在路当间,司机一停,立马窜出几个彪形大汉之类的操作,根本不算啥。
  当然这次没什么事儿,吉台同志全程陪同,毕竟有台湾同胞啊,出了事谁负责。
  人家是地头蛇,已经预备了众多方案。几人工作加旅游,到处晃荡。
  长影厂,影棚。
  通过吉台的关系,剧组可以在此搭建内景。许非拿着一摞室内设计图,正跟技术人员沟通。
  “咱们按类型搭建,我分了五类,大体相同,细节灵活,可以自由调整。
  第一类,公共场所。
  古代的公共场所很少,基本是各种商铺。我们以客栈为主体,围一圈布庄、脂粉店、药铺之类。
  客栈不用太复杂,桌椅板凳越轻越好,容易移动。还有通二楼的楼梯,我只要那一截,下面装四个轮子,用木板挡住。
  这样可以随意构造,咱不能让观众看了说,哎,这剧里的客栈怎么都一个样啊?那就丢脸了。”
  “第二类,客厅。
  客厅是待客、商讨事情的重要场所。也是以一间为主体,灵活变动。比如加个字画,挂把宝剑,桌椅换个颜色,摆个大花瓶……总之不同人家的客厅,得做出不一样的风格……”
  京台出资,由吉台负责搭景。这边的制片主任叫张松,人家一听确实服气,不愧能鼓捣出《胡同人家》。而且有礼有节,待人真诚,生活作风相当好。
  许非讲完,一转身,正瞧见一人进来,还是熟人。
  “黎黎姐,你怎么来了?”
  “你到我地头上,我还不得来瞅瞅?”
  来者是姜黎黎,合作了两部胡同,她本身就是长影厂的演员。
  许非见到老朋友很开心,又瞧对方肚子微微隆起,“哟,你这是有了?”
  “刚怀上的,大夫说情况良好,明年生。”
  “废话,肯定明年生啊!你又不是怀哪吒。”
  俩人聊了几句,姜黎黎见周游在不远处参观,把许非叫到一边。
  “姐不跟你客套,带着任务来的。这次三家合拍,你们两家都有演员上,吉省没有,脸上有点挂不住。”
  “吉台不推荐好几个么?”
  “那都是小配角,戏份重的人家都没看上,就让我来问问。”
  “我也没办法啊,选的那几个确实不咋滴。你要没怀孕,你还能试试,演个少妇什么的。”
  “少贫!赶紧想想办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6/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