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4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9/1178

  他直接怼到北口,俩人进店。不一会李程儒也来了,难掩激动。
  “小王,统计好了么?”
  “好了,现在挂出去么?”
  “挂吧。”
  于是乎,伊莲开张,王柏琳在小黑板上写了个大大的数字。
  经过三个月的狂轰滥炸,老百姓已经审美疲劳,不像之前那么堵门。但今儿黑板一挂,乌央央又迅速聚集。
  “卧槽,我没看错吧?”
  “这么多了么?光盒饭就得多少钱啊?”
  “伊莲大出血啊!”
  所有人都被那个数字惊掉眼球,爱心盒饭,50万!
  “好了,安静一下!”
  王柏琳站出来,拿着麦克风道:“今天宣布一件事情,承蒙父老乡亲的支持与厚爱,我们的爱心盒饭在昨天晚上,达到了48万这个惊人数字。
  48,死吧,不吉利。亚运盛事,千载难逢,本着圆满的意思,我们无偿再添加2万,凑个整,50万!”
  “哗哗哗!”
  “那么到此刻为止,活动正式结束。接下来我们会着手实施,争取在开幕第一天,就让义服人员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我们会在报纸上公布消息,欢迎大家过来监督,绝对有肉!”
  “哗哗哗!”
  又是掌声如潮。
  伊莲从没明确过截止日期,但无人质疑,人家都送50万盒饭了,你还想咋滴?
  店面正常营业,许非、张桂琴、李程儒躲在小里间算账,满头大汗,情不自禁。
  “一万套珍藏版,卖了九千套。19万件普通版,卖了15万。剩下的,包括一千件高端西装,留着亚运期间销售。
  再加上别的乱七八糟,我算算啊,六,六百……”
  “七,七打头!”张桂琴道。
  “哦,七,七……”
  李程儒手都哆嗦,一遍遍按,“七百五,五十万!”
  “你连起来说。”许非笑道。
  “七百五十万!”
  李程儒恶狠狠的吐出一个数字,随即又蔫在椅子上,神经了似的,“妈耶,妈耶,我这辈子都没想过能挣这么多钱。”
  张桂琴也抖,道:“我就纳闷了,平时看都穷嗖嗖的,怎么有钱人这么多?”
  “不是有钱人多,这叫天时地利人和,想再来一次都不可能。”许非道。
  1990年,京城常住人口已达1086万人。
  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后期,国内始终是卖方市场,有货就赚钱。一千万人口的大城,区区20万件衣服,操作一下太容易了!
  当即,俩人平分。
  许非出品牌和脑力劳动,李程儒体力活,刨除成本,各拿二百八十万。每人又拿出几十万,算盒饭费用。
  加上库存,最后盈利三百万出头。
  更重要的是,许老师的原始积累才将将收尾。
  李程儒摸出手绢,擦了擦汗,抽了两口烟又被张桂琴掐住,长吁一口气,“真长见识!不过说句你不爱听的,咱们不趁热打铁,把运动服开发出来,到时候晚了怎么办?
  现在火炬传递,可全是李柠的衣服。丑是丑了点,好歹名气出来了。”
  “哟,咱们合伙就干这一单,怎么还担心起运动服了?”许非道。
  “瞧你说的!”
  李程儒不好意思的笑笑,“通过这次合作,我信任你,你也信任我。咱们得保持下去啊!”
  “……”
  许非没说话,过了会指着门外,“斜对面那二层楼知道么?”
  “知道,以前什么公司的,自己折腾黄了,空一年没人要。”
  “开完亚运,我准备买下来。”
  噗!
  噗!
  张桂琴摸摸他脑门,“小非你没事吧?咱这店不挺好么,买它干什么?”
  “你要开商场?”李程儒明白点意思。
  “这叫扩大经营。”
  许非吐出个名词,“做服装生意,无外乎一条路子,品牌有点名气后,就在各地开专卖店。这些店捆绑当地大商场,像王府井那边,一水的外国名牌。
  咱们本钱小,弄不了大商场,也冲不出京城,只能搞个小点的过过日子。
  那二层楼就不错,够用了。”
  咝!
  李程儒倒吸一口凉气,你听听这叫人话嘛?
  他脑子飞速转动,问:“开了之后,你用自己的品牌进驻?”
  “对头,但主要是自选。”
  “光卖衣服?”
  “卖别的也行啊,比如外面弄一门市,弄点餐饮项目,茶水点心,休闲卡座,见天儿营业……”
  许非敲敲桌子,“这么跟你说,什么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扩大规模。往小了说,这叫卖场,往大了讲,这叫商业地产。”
第三百五十四章
看房
  李程儒自己也能发大财。
  但他早早认识了许老师,被忽悠上车,不知幸运还是不幸。
  服装生意单调,要么像李柠,自己建工厂,全国开专卖;要么像伊莲,建个商场巩固本土优势。
  老马的歌厅有几百平,加装修才四十万。
  西单那二层楼千来平,搁后世地图看,应该紧挨着老佛爷。许非吃得下,可他愿意拉上李程儒,自己忙,得有个工具人。
  ……
  安慧桥西北,这里以前叫大屯乡,一片荒地,全是坟。
  1986年,政府在大屯乡东北侧划出一道狭长地块,起名“北小条”,盖了十栋居民楼,将村民搬迁。
  原址则建了一座弧形大楼,名五洲酒店,酒店后面有绿地,耸立着16栋高层住宅。
  这一大片,叫亚运村。
  下午,京台的新闻车停在了酒店门口。
  车门一开,刘迪领着记者、摄影师跳下来,后面蹭着一位姓许的吃瓜群众。几人进门,不废话,直接开拍。
  “再过两天,亚运村正式开村,各国运动员、官员将陆续入住。今天我们就带大家看看这里的准备情况……好了,我们先来到运动员餐厅……”
  记者在讲解,许非挂着工作证,自己瞎转悠。
  称奇不已啊!
  这餐厅的装潢格调,在后世也就稍显古板,绝称不上过时。
  空间广阔,能容纳两千多人就餐。餐巾折的一丝不苟,红色靠背的椅子,穿西装系领结的服务生,还有个西式吧台,红马甲的调酒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9/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