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4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4/1178

  一路醉剑就势施展,闪展晃忽,如颠如狂,赏心悦目。紧跟着,那帮武术少年也在圆圈内对战,十八般兵刃眼花缭乱。
  耍完了两边一开,各入一群狮。
  南狮写意,北狮写实,在引狮人的指挥下,慵懒倦起,眨眼呵欠。一侧绣球翻滚,纵腾跳跃;一侧小狮戏大狮,大狮逗小狮,尽享天伦。
  末了聚到正中,摇头摆尾,普天同庆。
  “OH!”
  “斯巴拉稀!”
  “Perfect!”
  老外哪见过这个,惊呼不断,观众也在议论:
  “我就觉着前面缺点啥,这才叫过节呢!”
  “就是,这多热闹啊,还宣传我们文化。”
  “……”
  主席台上,曾到艺术中心视察的那位大领导笑了笑,这小子搞创意确实有一手。
  ……
  通道内,许非完全不晓得外面评价,只想让自己尽快平复。
  程东更完犊子,喘道:“穆桂英卡那一下,我,我特么都要上不来气了!卧槽,我还活着么?”
  “活着呢,就腿有点抖。”吴经道。
  “你特么更抖,还有脸说我?”
  “表演完的尽快散场,别占地方,别占地方。”
  工作人员无情驱赶,却也没办法。
  许非领着大家出去,piapia瘫倒一片,刚才的节目可以说把他们都榨干了,心理上的压力更大,终于如释重负。
  “先休息一会,盒饭马上送来了。”
  “盒饭?非哥你准备吃的了?”
  “大家相识一场,临别还能让你们饿着?”
  他招招手,“歇够了把道具收拾收拾,咱们任务算完成了。我告诉你们啊,虽然他们在内,我们在外,连现场都看不了,但其中有我们的贡献,每个人都不可或缺。”
  “非哥我知道,螺丝钉嘛!”
  “我不难过,我就挺舍不得你的。”
  “对啊,我们也舍不得。”
  “滚!要那帮小姑娘说,我还心动点,你们就算了。”
  许非筋疲力尽,又要了根烟,听着里面的动静。
  “我们是亚洲的儿女,我们有宽阔的胸怀,让世界洒满春光……”
  已到收尾阶段,场中升起一个充气式的巨大会徽,会徽呈穹顶状,顶端站着熊猫盼盼,一群人在下面载歌载舞。
  数万只气球互相簇拥着,冉冉升空,浮动出无数美丽的幻想。
  气氛达到了最高潮。
  “这是一个辉煌的时刻,它在亚运历史上记下新的一页,它将成为我们生活中一段永远美好的回忆……”
  许老师望着夜空中飘起的气球,席地而坐。
第三百五十八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许太白
  当夜,许老师睡到地老天荒。第二天尚未起床,就被外头大妈吵醒:
  “注意了,注意了!发现可疑分子赶紧向居委会报告,安全防护,人人有责。听说昨天搜着雷管了!”
  哎我去!
  许非听外面连锣都敲上了,只得闹心的爬起来。
  这帮大妈没别的,绝对负责。政府可是发动了50万街道积极分子,在各个片区巡逻,再加上公安干警、驻京部队,堪称天罗地网。
  昨天开幕式,其实已经比赛了,垒球和帆船——帆船在秦皇岛举行。
  今天全面展开,足球、篮球、体操、跳水、排球这都是热门项目,光篮球就安排了三场。没精力看,反正拿冠军了。
  许非洗脸刷牙,啃了口凉饭,忽有种无事一身轻的赶脚。
  单位没事,三国没事,亚运没事,女朋友们没事,纯闲。他索性把自己关屋里,画运动服的设计草图。
  伊莲有女装,有男装,正式推出后会将“伊莲男士”换成“伊莲Homme”。
  然后是单独的运动品牌,广告词都想好了:“人生就像一次登山,你可以领略沿途的风景,也可以享受站在巅峰时的喜悦,最重要的是一颗敢于攀登,永不退缩的心灵。
  非凡运动,勇敢前行!”
  他暂时不打算推出运动鞋,好运动鞋需要研发技术的,成本太高。像他小时候踢球,都是双星啊,大波纹啊,十几二十块一双,又丑又硬。
  谁要有一双皮足,能羡慕死小伙伴。
  许老师想让自己的品牌一亮相,就领先同行那种。
  “啪啪啪!”
  “啪啪啪!”
  正画着,外面传来许宅特有的敲门声,打开一瞧,却是郑小龙。
  “哟,什么风把你吹来了?”许非奇怪。
  “没风,路过就来瞅一眼。”
  郑小龙自顾自进院,神色郁郁,“听说你弄了点补酒,有多的没,给我拎一瓶。”
  “冯晓刚说的吧,嘴忒碎。”
  他拿了一瓶虎骨酒,问:“你这病气歪歪的,没事吧?”
  “你不知道?哦,你确实不知道……”
  对方往树底下一坐,叹道:“我女朋友不出国了么?正烦着呢。”
  “怎么回事啊?”许非有时间没去单位,消息落后。
  郑小龙有个女朋友,《人民文学》的编辑,认识好几年还没结婚。前不久,女方去美国深造,他事业在国内不能走,于是分隔两地。
  “呃……”
  许老师不是故意的,瞧瞧他头顶。
  别说没结婚,就算两口子一国一个,要么被绿,要么被绿,要么还被绿,当然也有美满的。
  总之呢,郑小龙这段郁闷,到处霍霍朋友,今儿轮到百花胡同了。
  “人都说啊,出国就等于离异,我还行,顶多算分手。”
  “那她什么态度?”
  “她送我一盒子,里面是好几十封没寄出去的信。”
  郑小龙情绪缓和了点,笑道:“当年我跟《凯旋在子夜》去老山前线,她担心我,给我写的。”
  “哦……”
  许非挠挠头,道:“你要对她没信心,谁说也不好使。你要有信心,那更不用别人说。我觉得最好把精力放在工作上,或许慢慢就调整过来了。”
  “我听八百遍了,人人都这么劝,谁苦谁知道啊!”
  郑小龙38岁,这会却跟小孩似的,折腾作人。
  抽了几根烟后,忽想起一事儿,“哎对了,今年金鹰奖在蓝鲸,11月1号,你有空就一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4/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