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4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6/1178

  许非笑笑,又道:“你们几个做的不错,现在店面小了点,将来肯定会发展。别担心特别特,那边走商场路子,这边才是品牌。”
  他训完话,去马路对面。
  二层小楼已经装修完毕,招牌上蒙着红布,围挡还没拆,李程儒正在里面忙活。
  他服装厂出身,对衣服的研究远胜于演戏,摸一摸就知道面料,进而估算出成本和售价。
  “哎哟,许老师,我现在真是如坐针毡,如芒在背。”
  这货在屋里戴一墨镜,大衣里面套西装,360度全是死角,“做生意好几年,总觉着才开端,我还有点紧张这事闹的。”
  “甭紧张,开张第二天就舒坦了。”
  许非看看场地,门口台阶有五六级,打算装个长条形台子,一条红毯从里铺到外。模特从店内走出来,到外面转一圈。
  春装夏装都有,露大腿也有。
  可以想象,必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
  他把对方叫到一边,商量道:“我忽然想起来,咱俩忘一事儿。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我们怎么处理?”
  “你想这个干嘛?”
  李程儒摘掉墨镜,奇道:“我以前倒腾衣服的时候,可没管过质量,卖出去就完。”
  现在可没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买到残次品算活该。
  “我最近琢磨的,前几天有个女的不太正常,有点担心……”
  他简单讲了一遍,对方哟了一声,“昨天也有个人鬼鬼祟祟,问我哪天开张,我说四月,那孙子就走了。
  而且我听说啊,最近西单有挺多可疑人物,进店不买,就是看,然后刨根问底。”
  嗯?
  许老师并非全知全能,挠脑袋想不通,道:“先甭管,我就觉着咱们应该重视起来,立个规矩。”
  “怎么说?”
  “如果是我们责任,我们赔;如果是生产责任,我们也赔。完了跟工厂讲明白,假如出现超过比例的残次品,赔偿之外,下次就甭合作了。”
  “忒狠点吧?”对方不理解。
  “生意越大,信誉越重要。全京城我们头一家,这叫立口碑。”
  “……”
  李程儒想了会,比较认可,“成,开张那天我一块宣传。”
  ……
  跟会做生意的人合伙,要轻松许多。
  许非决定将“伊莲”报名参赛,伊莲跟永久、健力宝、茅台比不了,但在服装界大名鼎鼎,亚运会不是白刷的。
  后世中国驰名商标不值钱,这年头很响。
  又过了几天,一直没什么动静,都以为事情过去了。
  中午,百花胡同。
  寒风料峭,枯枝作响,红灯笼摇摇晃晃,又有点鬼宅的气质。
  许老师开门进院,略显忧愁。他没去小旭那边,近来一直泡在这里——因为葫芦生了。
  石榴和葫芦已经四岁,石榴是公猫,成天外面浪,不知留了多少野种。葫芦洁身自好,这才生第一胎,相好据说是隔壁家的,青梅竹马,感情深厚。
  它们在胡同很有名,每逢许非回鞍城,直接散养,吃百家饭。
  “汪汪!”
  杂物房铺了窝,厚厚的旧棉被,葫芦pia在里面当工具狗,五只小畜生挤在身下吃奶。
  两只随母亲,黑背黄毛;一只全身披黄;两只通体漆黑,晚上都找不着。
  另有一堆污秽,臭气熏天。
  “我一百万富翁给你把屎把尿,你丫能吹一辈子。”
  许非捏着鼻子收拾,又倒了盆骨头汤,给葫芦补充营养。
  葫芦叫了两声,miamiamia开始吃。他轻抚狗头,又抱过小奶狗玩耍,肉嘟嘟的土憨憨,忽然觉得也挺可爱。
  大家好,我叫非农兄弟。
  “……”
  许老师看着它们吃饭,心中犯愁,过阵子就要搬楼上,六只狗怎么处理?
  楼房可没有好邻居帮你照顾,可送人又舍不得。
  啧!
  要不在乡下买块地,盖个天精地华动物园?
  许非眼睛一亮,还真行啊!
  就像李程儒,这货过几年会在十三陵建个樱桃园,种五百棵樱桃树。结果有些公众号瞎杰宝扯,变成了“故宫旁边有四合院,院里种五百棵樱桃树。”
  他越想越嗨,咱也买几百亩地,盖个大庄园,想吃啥种啥。
  大家好,我叫许子柒。
  “小许回来了么?小许在家么?”
  正此时,胡同口大爷在外面喊,“刚才有你电话,让你尽快回一个。”
  “好,谢谢啊!”
  许老师出门,拨了个公用电话,“喂,我是许非,请问谁找我?”
  “哦,这里是央视经济部。我们要搞一台晚会,邀请您出席。”
  “晚会?”
  “是这样。近年来国内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消费者苦不堪言。我们联合中国消费者报社、中华工商时报社、中国消费者协会举办一场大型公益晚会。
  晚会在3月15号举行,也就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我们已经调查走访了很长时间,准备现场曝光那些伪劣产品。”
  “那伊莲……你们……”
  “哦,我们会邀请几家优秀产品代表,伊莲是其中之一。”
  几分钟后,许老师揉着鼻子回来,神色微妙。
  继续摸狗,摸着摸着忍不住乐出声:还以为有人搞鬼,原来今年就是第一届3·15啊!
第三百七十九章
3·15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者之友专题晚会’晚会,将于3月15日晚8点,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现场直播。”
  “晚会由敬一丹、赵赫、王晓真担任主持。”
  “晚会准备10部热线电话,现场接听消费者的投诉和心声,电话号码xxxx”
  约莫提前一个礼拜,3·15晚会的消息开始连番报道。老百姓非常关注,他们不晓得权益日是啥东西,但明白是个打假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商品繁荣与造假并驾齐驱,法律制度又不完善,卖方市场+强势地位,买方苦不堪言。
  央视经济部本想凑个趣,结果反响颇佳,干脆连续搞下去。
  首届不成熟,曝光力度不大,第二届便有举国轰动的效果。
  不过第三届最出名的,却是一首歌《雾里看花》。
  晚会的本意,是请阎肃先生写一首打假歌。
  阎肃想,总不能写化肥是假的,农药是假的吧?也不能把手表、皮鞋、羊毛衫、热水器写进去。决定要朦胧一点,遂成了:
  “借我一双慧眼吧,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后来就忘记初心,把打假歌当成了情歌,叶赫那拉英大红大紫,拍了首MV,导演还是张国利。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6/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