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4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8/1178

  “看明白了吧?”
  许老师合上笔,一个战术后仰,“这叫产业!”
  ……
  清晨的凉爽渐淡,夏天的气息慢慢涌上来。半透的窗帘被风吹起,阳光斜入,照着床上一个好看的男银。
  许老师睁开眼,先看见的是规整的棚顶装饰。
  这年头都是暴发户审美,往繁琐和金碧辉煌上走,一水的葡萄串灯。他最烦这种,做了个吊顶,装上几盏小灯。
  另有台灯一盏,配合亮度。
  睡不惯软床,又弄了个硬床垫,总之格格不入。
  他拱了一会才起床,坐在马桶上看着宽大的卫生间,仍忍不住感慨:妈的八年了,终于过上现代化生活了!
  两天前,他从百花胡同搬过来,四合院封存。基本不会住了,除非那片管网改造,再重新大装一次。
  洗漱完,这货坐沙发上看电视,总觉空旷。三室二厅三卫,一厨俩阳台,跟迷宫似的。
  “吱呀!”
  “嘤嘤嘤!”
  门忽然打开,几只狗崽子跑进来,另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江南的眉眼,能看出年轻时的容颜,却已被生活折磨的一身愁倦。
  “许先生早。”
  “嗯,遛狗去了?”
  “是啊,我这就准备早饭。”
  此人正是兰姐,说着好听的吴侬软语。她进到厨房,粥已经好了,自己蒸的花卷,煎了鸡蛋,拌的酸辣小咸菜。
  是贴合雇主的北方口味。
  许非相当满意,薪水毫不吝啬,呼噜呼噜喝了两碗粥,忽听电视里播报:
  “昨日下午,‘救灾紧急呼吁’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XXX向中外记者介绍灾情,并代表中国政府,紧急呼吁联合国有关机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以及国际社会各有关方面,向中国徽、苏两省提供人道主义的救灾援助。”
  他端着碗,戳在客厅门口看。
  苏省受灾人口已达4200多万,徽省达3400万。而且不仅这两地,浙、川、湘、贵、吉、黑等地也遭到了洪涝灾害。
  此乃建国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直接呼吁国际社会援助的自然灾害。
  “……”
  许非默默转回饭厅,正想跟李程儒商量商量,结果大哥大先响了。
  “喂?许老师,看新闻了吧?”
  “我刚接的帖子,李晓桦晚上摆宴,研究京城商界捐款的事儿。”
  “谁?”他一愣。
  “李晓桦啊!卧槽,你别跟我说你不知道?”
  “知道知道,成,我一定到。”
  许非挂断电话,揉了揉鼻子。
  李晓桦,这个名字后面往往跟着一个形容词——京城首富。
第三百八十九章
真大佬
  李晓桦,今年才四十岁。
  上山下乡的时候在北大荒干了八年,回京后当过锅炉工、炊事员,还卖过服装。有一次在广交会上,他看到了一台美国生产的冷饮机,遂倾其所有买了下来。
  之后到北戴河海滨卖冷饮。当时的北戴河,可是达官贵人才能去的度假胜地,他很快赚到了十万块。
  跟着又在秦皇岛开了全省第一家录像厅,后去日本留学,发现日本人脱发非常严重,便争取到了“章光101毛发再生精”的代理权,家喻户晓,据说被日本首相接见过。
  随即又去香港抄底房地产,投资东南亚某国的高速公路,结果在公路开发的时候,挖出来一个大油田……
  李晓桦到底有多少钱,没人知道,据猜测他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就可能过亿,亚运会一捐便是一百万,号称京城首富。
  后来在98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他位列第二。
  这才叫挂逼人生,后来者都是弟弟!
  ……
  夜,东三环北路,毗邻使馆区有一栋高大建筑——中国第一家五星级酒店,长城饭店。
  许非和李程儒从出租车上下来,望望门脸,一个好奇,一个紧张。
  “走,走吧,腿肚子别打转啊!”
  老李放屁瞅别人,故作轻松。
  许老师懒得理,不就长城饭店么,自己也特么没来过。
  俩人进楼,询问服务员,往西拐到西侧副楼。那边也有个大厅,电梯扶手旁边立着块牌子,上写:
  “天上人间!”
  “……”
  “看什么呢?哦,听说是一歌厅,改天来玩玩,走走!”
  李程儒不以为意,许老师冷哼,幼稚!歌厅跟歌厅能一样嘛?不过这会应该挺干净的……
  俩人上楼,来到一饭厅,出示请柬,被引到一个大屋子。门打开,空调冷气逼人,里外套间,摆了两桌。
  一人马上起身,老远就伸出手,“欢迎欢迎,李先生,许先生……二位赏光,荣幸之至。”
  此人略显发福,相貌平平,堆满和气,正是李晓桦。
  “来来,这两位是京城商界后起之秀,特别特都知道吧?如雷贯耳啊!”
  他挨个给介绍,人不多,全是非国企老板,也就是传说中的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其中还有几个香港老板,操着半生不熟的普通话。
  许非保持谦逊,少言少语,找个位置坐下。
  稍等了一会,又有一哥们进来,模样挺帅,跟李晓桦说了几句,抹身走了。
  “这是我的老街坊李纯平,刚从美国回来,今天有事不能多呆,以后有机会再认识。”
  噗!
  大佬的朋友圈果然还是大佬!
  许非喝着水,心中翻腾。
  李纯平比李晓桦更传奇,年轻时候因为碴架被劳教3年,搞的人嫌狗厌。
  出国便成了唯一目标,他每天穿着借来的西装,坐在北京饭店大堂,希望有外国人看中把他带走。
  诶,真有人看中了!
  一个比他大30多岁的美国老太太,以母子关系把李纯平带去美国,实际上是情人。
  更牛逼的是,这老太太还是身价亿万的好莱坞明星!
  俩人生活了10年,去年女星患癌,在病逝前一个月和李纯平结婚,把什么别墅庄园、房地产公司、凡高和毕加索的画、珠宝首饰等等,大部分都留给了他。
  据猜测,该老太太是演过《音乐之声》的玛丽·马汀。
  这尼玛就是“阿姨,我不想努力了”的豪华幻想版!
  后来这哥们还出了本传记,叫《忏悔无门》,书出版后,很多人都跑到饭店里头坐着,期待发财致富……
  “好了,我们人齐了。”
  两桌都没坐满,可能让大佬看上眼也不容易,李晓桦站在前方,道:“感谢诸位赏光,参加我这个小小的晚宴。
  原因大家都清楚,南方遭了灾,几千万人无家可归。我今年四十岁,从我有记忆开始,好像是咱们第一次公开对外求助。
  怎么说呢,知道国家困难,但心里不是滋味。所以我就腆着脸,请大家过来,看能不能为灾区出一份力。”
  “没啥说的,李老板您牵头,我们跟上就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8/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