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4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9/1178

  孙嵩一扒拉,“我要转型,我,我下车就去找许老师!”
  ……
  郑小龙已经出国了,创办一家什么华艺影视录像节目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期三个月——因为签证就三个月。
  那位赵主任吹的天花乱坠,一下原形毕露。郑小龙也不在乎,主要去看女朋友,顺便为《北京人在纽约》体验生活。
  此番由鲁小威带队,主要人员全到。
  羊城不愧是狗大户,规格比前几届高多了,连宾馆都是白天鹅。许非在酒店跟剧组会师,鲁小威略感陌生。
  好久没见,总觉得这人已经不在单位了。
  “许老师,打扰您了么?”
  “有事么?”
  “嘿嘿,有个问题跟您请教。”
  当夜,孙嵩溜进许叔叔的房间,毫无保留,坦诚相对。他真的很苦恼,甚至感觉自己的演艺生涯都会断送。
  “不瞒您说,我现在都害怕了。怕出门,怕见记者,跟人一对眼就觉着要冲我喷唾沫。”
  “那有戏找你么?”
  “没有。”
  “一部都没?”
  “呃,找的全是坏人,我都没法演,王沪生跟他们一比都算九世行善。”
  许非乐了,他对孙嵩了解不多,这会一聊,发现特别逗。
  “你侧过去,我看看。”
  “……”
  对方不明所以,侧过脸。
  “再转过来。”
  “笑一下,大笑。”
  “嘿嘿!”
  孙嵩咧开嘴,露出牙缝巨大的牙齿。他的脸往里凹,法令纹深,笑起来会呈现出一种很傻缺的状态。
  “你自己什么打算?”
  “转型呗。我想试试别的角色,那些有深度的,戏少也不要紧。我慢慢积累,说不定能转变回来呢。”
  “老实说,很难。王沪生深入人心,是因为《渴望》太成功。你想转型,起码得拍一部同等级别的作品。”
  许非想了想,问:“喜剧敢演么?”
  “敢!”
  “光头敢剃么?”
  “啊?”他不解。
  “转型的本质,是让观众看到你的另一面,演喜剧最直接。你本身很幽默,也有灵性,不嫌弃的话到我下部剧来试试?就是戏少点。”
  “没问题啊!”
  孙嵩情不自禁,激动起来,“哎哟许老师,真是太谢谢你了!”
  掰扯一番,这货蹦蹦跳跳的走了。
  许非负手站在窗边,望着羊城的五光十色:唉,桃李满天下的感觉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
  “许老师!”
  “陈老师!”
  次日会场,电视界英才济济一堂,面上笑嘻嘻,心里mmp。没几个想来,碍于主办方面子才不得不来。
  陈到明带着《围城》前来,主动招呼,亲和善谈。
  “有阵子没见许老师作品了,最近拍什么戏呢?”
  “瞎忙,过段才能启动。要是有合适的角色,您可别推拒。”
  “呵呵,一定一定。”
  俩人寒暄一会,陈到明远不像后世那种劲儿劲儿的,还是个正常人。
  而许非看到他,忽然想起《北京人在纽约》的一则八卦。
  男主的媳妇儿去了美国,找一华人结婚,陈到明演的就是这个华人。同时他妻子杜献,也答应参演。
  拍了七天之后,陈到明觉得角色不好,得修(jia)改(xi)。
  郑小龙协调不成,两口子一起辞演。
  当时解约风波闹得很大,但双方只字不提。以上是该剧顾问张永京——前文出现过的市广电局局长,在文章里透露的。
  而且据说啊,据说,姜闻在其中说了一句话:“为啥找个华人结婚呢?既然要体现中西方文化冲突,嫁一老外不是更好?”
  于是这角色就变成老外了,叫大卫。
  不多时,第九届金鹰奖开幕。
  今年就有点后世晚会的意思了,歌舞有声有色,还设置了一些小环节。主办方搞的不错,可惜忽略了一点。
  最大的悬念早已心知肚明,全场都是陪跑。
  “最佳男演员:李雪建《渴望》。”
  “最佳女演员:凯丽《渴望》。”
  “最佳男配角:孙嵩《渴望》。”
  “最佳女配角:韩影《渴望》。”
  “优秀连续剧:《渴望》以及等等……”
  金鹰奖历史上第一次,被屠榜。
第三百九十九章
筹备
  次日,凡报道金鹰奖的报纸都刊登了一张照片:《渴望》十余位主创,在台上一字排开,捧着五座金灿灿的奖杯。
  此乃主办方的特殊礼遇。
  纵有《凯旋在子夜》、《胡同人家》等代表作,但这一刻,无疑达到了艺术中心的巅峰。
  其实王沪生是男一号,观众却把李雪建投成了男主,金鹰特色彰显的淋漓尽致。与之相比,飞天奖就很高冷。
  在年底举行的飞天奖,《渴望》只拿到长篇剧一等奖、男配(宋大成)、优秀音乐三个奖。
  其他的像《围城》、《轱辘、女人和井》、《宋庆龄和她的姐妹们》、《杨乃武与小白菜》等皆有斩获。
  也不知是艺术还是分猪肉。
  ……
  进入十月,京城秋凉。
  许非没刻意隔离自己与单位的关系,有事儿去,庆功宴去,可就是不出活。
  一会看看《编辑部的故事》做后期,一会跟跟《三国演义》剧组,一会又不知哪儿去了,每天贼忙。
  京城,某小区。
  售楼人员领着许非逛了一圈,在楼底下继续劝说,“我们的房子价格虽然高点,超过一千,但不像那些粗制滥造的,质量绝对可靠。”
  “户型好像小了点。”
  “哎哟,全京城除了方庄和亚运村都这么大,五十多平两居室一厨一卫。
  我说一句您别不爱听啊,这个价格,我们算最好的。您要还嫌弃,成啊,亚运村四千块钱一平,各方面一流,但它贵么不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9/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