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1178

  “诶对,你大爷就想单独把徐良列出来,编一部新书,叫《白眉大侠》。”
  哎呀!!!
  许非眨眨眼,忙道:“那啥时候能写出来?”
  “你当出新书那么容易呢,怎么也得一年半载的。”
  徐良,最早出自清末李凤山的《小五义》、《续小五义》。到民国时期,又有《再续小五义》和《大侠白眉毛》。
  单田芳根据这些作品,自己改编再创作,完成了一部赫赫有名的《白眉大侠》。
  不听评书的可能迷糊,什么大五义、小五义、小七杰、小八义的,忒乱,但听评书的自然门儿清。
  《三侠五义》都知道,南侠展昭、北侠欧阳春、双侠丁兆兰丁兆蕙(这俩是男的),五义则是陷空岛的五只老鼠。
  而徐良,便是钻山鼠徐庆之子。
  单田芳在80年代出了《白眉大侠》评书,88年内蒙出版社又出了评书小说,然后就是95年的电视剧,98年又出了一套评书集。
  许非对这电视剧太有印象了,白云瑞啊,房书安啊,天聋地哑啊,还有那首很骚的歌:
  “刀是什么样的刀?金丝大环刀!
  剑是什么样的剑?闭月羞光剑!
  ……
  情是什么样的情?美女爱英雄!哈哈哈哈!”
  诶,最后一定要笑,不笑就木有灵魂。
  许非心思顿时活了,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兔子就吃窝边草,有现成的大爷在此,这是多好的大IP啊!
  ……
  晚饭过后,许非去了趟单田芳家里,把借的三千块钱还了。从始至终,除了这爷俩,再无第三人知道。
  他回来时,见父母守着那台14寸黑白电视看的正欢,央视重播的电视剧《血疑》。
  巅峰时的山口百惠一头短发,青春的不可方物。
  张桂琴边看边抹眼泪,“幸子太可怜了,太可怜了!”
  许孝文也铁汉柔情,“是啊,好容易有相爱的人,还是自己的亲哥哥。”
  许非:“……”
  《血凝》这部剧,可以说启蒙了中国的家庭伦理类作品。什么得了绝症啊,你爹不是你爹,你爹是我爹,我爱你,我也爱你,啊我们不可能的,我们是兄妹巴拉巴拉……
  啧,三十年前就是这个,三十年后还特么是这个,一点长进都没有!
  许非很有耐心的等到他们看完,才把电视关了,在父母诧异的眼神中道:“爸,妈,跟你们说点事。”
  嗯?
  俩人对视一眼,都非常古怪,因为太正式了!
  张桂琴就见自己的大儿子坐在对面,顿了顿,开口道:“春城现在君子兰热,您都知道吧?”
  “听说过,说是人都疯了,一盆花好几千块钱。”
  “不是几千,是几万,过阵子还可能十几二十万!”
  许非加重语气,道:“所以我想拿这几盆花,去春城试一试。”
  “不行,投机倒把的事不能干。”许孝文直接否决。
  “这怎么能叫投机倒把呢?人家春城政府都鼓励养花,君子兰都成他们市花了,这叫正常的商业行为。”
  “我说不行就不行!”
  许孝文的观念较传统,训道:“你小子年轻轻的知道啥,啥叫商业行为?你做过买卖么?我听说那边乱的很,为了一盆花都有杀人的,你去了就得让人坑死。再说这不是啥好东西,踏踏实实挣钱才叫安稳。”
  “是啊小非,那边水太深,你这么小去了能干啥?”张桂琴也道。
  “……”
  许非见父母态度坚决,低头沉默了半响,忽道:“前阵子奥运会,有个卖文化衫的新闻,你们看过么?”
  “《中国青年报》的吧,有印象,说是个外地小伙,姓……”
  张桂琴猛地反应过来,看着儿子难以置信。
  “就是我。”
  砰!
  许孝文蹭的站起来,满脸通红,“你特么说是培训去,结果给我整这歪门邪道,我……”
  “爸,这不是歪门邪道,我也没耽误培训,我都有角色了。”
  许非坐着,依旧四平八稳的解释。
  老爹先是气,随后又变成了诧异,还带着点懵逼,尤其看他稳稳当当的样子,心里更是复杂。
  老子一月八九百,你小子一月万元户?!!!
  “奥运是个好机会,君子兰也是个好机会,我真的想去试一试。”
  许非没想隐瞒,因为这事瞒不了。
  “……”
  许孝文被张桂琴拽着坐下,又把平时舍不得抽的烟掏出来,一个劲猛抽。
  不知过了多久,方道:“我陪你去。”
  “就你们俩够么,再找几个吧?”张桂琴担心。
  “还能找谁?没听一盆花都好几万了么,这种买卖除了老子儿子,谁特么也信不过,我陪你去!”
  许孝文既下了决心,果断的一面就表现出来了。
  张桂琴也不好说什么,自己嘟囔了几句,忽地又问:“哎小非,你去年千里迢迢的拿回几盆花,不会就知道它能升值吧?”
  “没有,怎么可能呢,我就觉得挺好看的。”许非顿时冒汗。
  “哦,我说也是,你又不是算命的。”
第四十六章
春城
  许非在鞍城准备了好几天,才跟许孝文踏上去春城的火车。
  两地相距四百多公里,后世俩小时就到了,现在可不行,平均时速才60公里的绿皮车,咣当咣当得走个大半天。
  这年头哪有什么供暖设备,密封性又差,小北风嗖嗖的往里灌,跟冰窖一样。许孝文裹了件大棉袄还是有点抖,一边抖一边自找台阶:“我就是最近走南闯北,把身体熬差了,想我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那锻炼的,寒冬腊月光膀子都不算事……”
  反正许非没听懂,这走南闯北是好啊还是坏啊?
  “开水来了,开水来了,有需要的么?”
  列车员推着小车慢悠悠的走过来,车里放着两个大水壶。许孝文正白话着,就像见了救星,连忙翻出一个搪瓷缸子,“给我倒点!”
  人家给倒满一缸子,他握着小口小口吸溜,顺带捂手。大缸子有年头了,掉漆严重,勉强还能认出一行字:献给最可爱的人。
  这一看,就是抗美援朝时期的产品。
  “您别喝那么急,太烫的东西喉咙容易得病。”许非忍不住道。
  “得什么病,我半辈子都这么喝,现在不还好好的?”
  许孝文呼出一口气,道:“我说你小子去趟京城,怎么这么小布尔乔维亚啊?以前可没这么多穷讲究。”
  嘁!
  许非翻了个白眼,爱喝喝吧,没人管你。
  火车开了一段,停在一个大站,呼啦啦下去不少人,空出些座位。一个哥们蹭的坐过来,捶腿捶腰,显然站很久了。
  他三十多岁的样子,脸盘挺大,小眼睛,圆溜溜的在爷俩身上一扫,开口招呼一句。
  嗯?
  这口音像是多地混杂,语速又快,乌拉乌拉的。他见俩人没懂,尽量吐字清晰,又说了一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