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5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0/1178

  “投资怎么拉?人家凭什么给你钱啊?”
  “别累死累活干下来,最后分仨瓜俩枣的。”
  嘿!
  汪朔来气,道:“不信我没关系,专业人士得信吧?来来许非,你给讲讲,到底能不能赚钱?”
  许顾问站起身,也敲敲杯子,道:“首先肯定一点,能赚,而且不少。
  我简单说说吧。
  以前电视剧跟电影一样,只有专门机构才能制作。今年放开了,企业也能拍,但得跟电视台合作。
  现在电视剧成本越来越高,公家经费有限,他们愿意拉进资金。而由于《渴望》造成的全国热潮,企业都知道电视业红火,也愿意往里投钱。
  两个问题。
  一是行为定性,企业投钱,是宣传产品、扩大影响力。他们自己不明白,制作方也不懂,就知道有这么个联系。
  这叫什么呢?我从胡同就开始做了,今儿给起个名字……”
  他吐出五个字,“植入性广告。”
第四百二十五章
好司机
  “第二点,企业投资,因为性价比高。但也有风险,好剧才能热播,那怎么保证好呢?海马就是保障。
  所以诸位不用担心,我们放出消息,联系那些企业,一定会有响应。
  而且现在下海大潮,如火如荼,有钱人越来越多。我敢撂下一句,捧着钱请我们拍剧的时代马上就要来了!”
  许顾问浮夸的一挥手,像极了某种邪教教主,底下人乌拉一片,热血沸腾。
  他忽悠完,自己坐下继续吃。
  其实也不算忽悠,从92开始,一直到民营资本被允许拍剧,电视台、影视公司不知坑了多少企业。
  艺术中心最火的时候,连司机、财务都被请去当编剧。
  碰上质量还行的,算有点回报。更多是肉包子打狗,毁在一波又一波的烂剧里。比如《海马歌舞厅》拍了四十集,播到一半不让播了,说基调太灰暗。
  企业白花钱,但海马这帮人赚了几百万。
  总之,许顾问讲的通透,大家都明白了:哦,原来这模式叫植入性广告。
  老马眼珠一转,道:“我说小许,你有没有法子让双方对接一下,就是我们面对面,正式点。”
  “那开个企业见面会吧,正好我也有两部剧要谈。去年不评个十大商标么,都联系一下。”
  许非顿了顿,道:“不过我提醒一句,植入广告是为了降低风险,不能本末倒置,啥都往里加。”
  “这不废话么?肯定的啊!”
  “咱们这点节操还是有的。”
  “全是广告我还不爱看呢。”
  哟嚯!
  他还一愣,有点滑稽,行吧,这年头确实有艺术底线的。
  一帮人吃吃喝喝,定下了《海马歌舞厅》,每人一集,什么汪朔、刘振云、梁左、海晏全有。
  许非还看着余华了,这时候还没出《活着》。
  出了他也不打算跟,《活着》是禁片,他不玩禁片,又不姓褚。
  等散局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六月的京城下起了雨,笼罩着尚未成型的燕莎商圈和三环东路。
  汪朔主动搭车,歪在宽敞能跑马的后座,东摸西摸,酸道:“你这车多少钱来着?”
  “70来万吧。”
  “艹,搁你嘴里跟七块钱似的。我最近也打算买车,没想好。”
  “你会开么?”
  “我雇司机啊!哥们文集要出了,卖一本得给我一份钱,按码洋的10%走。”
  一本书的定价,叫码洋。书店跟出版社进货,有一定比例的折扣,折扣完的价格叫实洋。
  “哟,那你能赚个几百万啊。”
  “嘿嘿,差不多。我估摸怎么也得几十万套吧。”
  汪朔正处于志得意满之前的状态,半满。
  许非松开方向盘,朝后拱拱手,“佩服!您给中国作家涨钱了。想我出书那会,才卖了几千本,丢人。
  现在不打算出了,等这阵缓过来,年底整本杂志,约稿给我打折啊。”
  汪朔:emmmmm,你让我多装一会不行吗?
  “滴滴滴!”
  短暂沉默的功夫,大哥大响了。许非一接,那边好一把温柔,“你有时间么?能不能来接我?”
  “那丫头呢?”
  “她加班晚。”
  “嗯,我一会就到。”
  挂掉电话,汪朔挤眉弄眼,却是没问。
  他来搭车,肯定有话讲,又闲逼扯淡了半天,终道:“那个《动物凶猛》啊,姜闻可能看上了。”
  “姜闻?他不在纽约么?”
  “还没纽呢。这孙子原本谈《我是你爸爸》,张艺某要拍,可最近老找我聊,话里话外不太感兴趣了。
  他估摸年底走,明年能纽回来。”
  “哦,那没事。他要找我,我们俩沟通。”许非应了一句,表示知道这事了。
  汪朔点点头,算传达到了。
  有时候朋友之间,本来两个人的事,结果第三个要掺合,夹在中间的就很难做。话一定说明白,免得里外不是人。
  ……
  夜,赛特大厦。
  许是在高层,雨敲打窗户的声音显得又急又近。办公室里亮着灯,张俪从满桌资料中抬起头,疲惫中透着一丝欢喜。
  政府有规定,外资只能在涉外场所(公寓、酒店、写字楼)设立办公地点。港台参照外资待遇。
  这家地产走港资,她不能在汇宾大厦。
  路程较远,小旭每天开着小捷达送来,晚上再过来接,脱不开身时才叫许老师。
  此刻,张俪收拾东西,拎包出门。一个人都没有,空荡荡的写字间,桌上插着小旗子,印着logo:
  隆达地产。
  下了楼,在大门口张望一阵,又跑到公交车站等。雨不大不小,水气在地面弥漫,缠绕足间,有些湿凉。
  “宝钗?”
  张俪正轻轻跺着脚,忽听后面传来一声,回头一瞧,一个年轻女子撑伞过来。
  “你是?”
  “哦,我们不认识,我看过《红楼梦》。前几天上班我就看一个人像你,哎呀果然是你。”
  女子自来熟,巴拉巴拉道:“我在12楼,台湾的公司,我英语好。你在几楼啊?”
  “呃,我在17楼。”
  “那不远,改天找你玩。哎你现在怎么不拍戏了?”
  “我改行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0/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