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5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9/1178

  “明天我们再谈,顺便逛一逛,这两年魔都变化很大啊。”
  “略备薄酒,不成敬意。”
  先是吃饭,席间谈笑风生,气氛热络,饭后又亲送二人回房,诸般周到无可挑剔。
  越这样,许非越觉得难搞,从里到外透着精明。
  此番来,顶着改革破冰的名头,实则各自为战。成至谷卖《狮王争霸》,不会考虑到《大撒把》,同样,他也不会顾及对方。
  像发行、分成这些谈判底牌,互相都不清楚。
  ……
  夜深,影院。
  吴孟臣率一票高层坐在观众席间,看的津津有味。大银幕上,黄飞鸿拿着一块牌子,掷地有声:
  “依小民之见,我们不只要练武强身、以抗外敌,最重要还是广开民智、智武合一,那才是国富民强之道。区区一个牌子,能否改变国运?还请李大人三思。”
  黄师傅把牌子一甩,掉在葛存壮脚底下,抹身就走,鬼脚七举着旗跟随。热血沸腾的BGM响起,“傲气傲笑万重浪……”
  “哗哗哗!”
  几个人忍不住拍起手来,纷纷称赞:“好,说的真好。”
  “打斗精彩,剧情流畅,还有爱国主义情怀,不愧是徐克。”
  “思想也挺有深度,我觉得行。”
  吴孟臣频频点头,按照以往经验,此等水准的片子在魔都本地,300万票房打底,只多不少。
  这是相当重要的信息,有300万这个数,他才知道明天怎么谈。
  “放《大撒把》。”
  “好的。”
  楼上的放映员应了声,把一卷拷贝装进去。
  90分钟的电影不长,很快结束。影院内安静了一会,吴孟臣问:“你们怎么看?”
  “呃,挺新颖。说爱情片吧,不太像,说喜剧片吧,好像也不是。”
  “非常流畅,从头到尾没有一点卡顿的地方。”
  “对对,看的过程非常舒服。故事性不强,冲突平淡,但能挠到你心里去。”
  “我喜欢葛尤的表演。”
  《大撒把》的讨论比刚才激烈,因为没见过这种类型的片子。吴孟臣不自觉的将其跟《留守女士》比较,该片由上影厂拍摄,自己经手发行。
  也是讲一个丈夫在国外的女人和一个妻子在国外的男人,发生的故事。
  而他比量一番,忽然觉得《留守女士》太旧。画面风格、服装造型、表演、故事,包括译制腔的配音,通通都很旧。
  吴孟臣沉吟不语,《大撒把》是部好片子,但他不确定是什么标准的好片子。
  ……
  许非和成至谷南下,外人并不知晓。全国电影界仍在观望,等着田领导如何破冰。
  休息了一晚,许老师次日醒来,不慌不忙的吃过早饭,挎上相机出去扫街——今天上午是成至谷的时间,下午自己才会出场。
  酒店在南京路,南京路大名鼎鼎,百乐门、和平饭店、静安寺全在这。
  他随便走了走,就瞧见一处门脸,一种很复古的洋气,上写“大光明电影院”。
  早晨并无观众,大门敞开,没有其他影院的木板海报,而是贴在里面的墙壁上。一个年岁不小的男子坐在门口,无聊张望。
  许非买了包烟过去。
  “老先生早啊!”
  “……”
  男子狐疑的看了看他,“你是做什么的?”
  “没事,我就对这电影院挺好奇,想打听打听,您了解么?”
  男子瞧那相机,接过烟点上,道:“问吧,我在这三十年了。”
  “哟,那您今年贵庚啊?”
  “再有两年退休了。”
  “您是放映员?”
  “做过,放映、跑片都干,主要是跑片。”
  过去拷贝少,经常几家影院用一个拷贝,每家都有1到2名跑片员。这家放完,马上送到下一家。
  有些大火的电影,甚至一卷放完,就得立即送过去,一部电影得送个四五趟。
  “以前放《少林寺》的时候,我一个月蹬坏一辆自行车。大家爱看,我们跑着也带劲。现在不行喽,晚点送去也没事,反正没人看。”
  几根烟抽下去,男人明显爱说,道:“瞧你岁数小,可能不知道。以前我们真火过,经常去农村放电影,各村儿排着队请,鲥鱼一上,都是五六斤一条。
  每月光补助就十块钱,那会工资才十几块。”
  “哟,这么说魔都您可太熟了。”
  “差不多吧。”
  “那现在本地有几家影院?”
  “呃……”
  男人掰着指头算,“主要放映单位有二十八家,俱乐部那些不算啊,最大的就是我们家。”
  他往后一指,特自豪,“当年梅兰芳剪彩,开幕放的是米高梅片,服务员都是白俄女郎。全上海滩就大光明有冷气,1554个座位,那叫远东第一。”
  “现在差了……”
  “谁说差了!大光明照样是第一,一看你就是外地人,你问问旁边的姑娘小伙子,能来这看场电影,那是有面子的事儿!”
  男人有点生气,问:“你到底干什么的,是不是记者?”
  “我啊,我也拍电影的,特意过来瞻仰瞻仰,您别动气。”
  “哟?你拍电影的!”
  老头顿时又乐了,道:“好,好!小子努力,等你片子在这放了,我一定给你准时送到。
  我说话算话!”
第四百五十九章
上海突破2
  前文说过,中影退出后,现在没有固定的分成比,都是靠谈。比如发行公司先跟影院谈,你们留五成,我拿五成做发行收入;然后再跟制片厂谈,这五成里面,有多少是你的。
  制片厂分的不是票房,实际是发行收入。
  后世什么样呢?院线先留下一部分,剩下的扣除发行费,最后剩的给片方。貌似相同,但里面有个主导分配的问题。
  现在主导分配的是发行公司。
  ……
  在许非逛街的时候,成至谷已赴战场。
  永乐公司的一间会议室里,一共就三个人。他比对方年长,掏出两份资料,先聊会天:“《狮王争霸》感觉怎么样?”
  “好电影。黄飞鸿三部我都看过,第一部时代感浓厚,众生相精彩。第二部差点,戏说成分太大。没想到第三部的立意又更高,最后那段台词振聋发聩。”吴孟臣赞道。
  “嗯,徐克拍家国情怀确实有一手。听他们说,黄飞鸿在海外宣传,打出的名号就是《中国往事》。”
  成至谷递给对方一份,进入正题,道:“这是香港票房分成的一些规则。我也不瞒你,现在旧制度没了,大家一头雾水,他们给我些建议,好歹是个参照。我们先谈一谈?”
  “可以。”
  “好。我们北电厂的方案,首先签订一个发行期限。”
  他一开口,就更加打破了旧制度。以前制片厂卖片,卖出去跟自己没关系了,发行爱怎么搞怎么搞,从未有期限之说。
  “我们希望是一年,在一年内,收入按两轮结算。从首映开始到四个月为止,算第一轮。这个分成比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9/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