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5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6/1178

  “又穷又大胆儿!攒了一堆停车罚单,最绝的有一次司机超速,被警察拦着,一句英文不会啊,俩人干瞪眼。
  后来说我们无照驾驶,在法庭上律师辩护,说中国是世界驾驶协会成员,有三个月的开车期限。”
  “有这事么?”许非神奇。
  “没有啊!”
  郑小龙讲到兴头,一拍大腿,“我们没加入,台湾加入了。但律师说,中美联合公报上认可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所以也算!
  美国大法官认为有理。”
  “哈哈哈哈!”
  众人大笑。
  气氛热络起来,酒过三巡,姜闻出去尿尿,刘小庆跟着,悄声道:“哎,你一会怎么说啊?”
  “就那么说呗!”
  “老郑说这小子主意特正,不好糊弄。这样,我一会先起个话头,慢慢往那边引,你见机行事。”
  “成!”
  二人前后脚回去,刘小庆开始唠,“小非啊,我自己也有家影视公司,可能不会操持,效益不怎么好。都说你是行家,能不能传授传授?”
  “您想问哪方面?”
  “拍什么片能赚钱呢?”
  “理论上,商业价值越大的电影,就越能赚钱。
  那什么叫商业价值?爱情、武打、枪战、色情等等,说白了就是大众爱看。
  然而国情不同,我们有许多特例。比如《焦书记》,1.3亿票房,可它有商业价值么?没有。它属于政治价值,全靠包场。
  《红高粱》,光发行收入就2000万,它属于大众爱看的么?不是,全靠金熊奖。
  观众还在成长期,要么商业价值高,要么有噱头,两种都能赚钱。倘若二者合一,就能赚大钱。”
  “说得好!我有部赚大钱的电影,许先生愿不愿合作?”
  听得津津有味的姜闻,冷不丁横插一句。
  “什么片子?”
  “片子不在我这儿,在你那儿。”
  “在我这儿?”
  “《动物凶猛》,能不能谈谈?”
  “怎么谈?”
  “要么您转卖给我,要么您瞧得上眼,我们合作。朔爷写的是大院,除了大院出身没人能懂大院。”
  “剧本谁写?”
  “我。”
  “导演呢?”
  “还是我。”
  “哦。”
  许老师点点头,“可以,我们合作。”
  “……”
  “……”
  “……”
  准备了一肚子话的姜闻眨巴眨巴,这特娘的叫主意正?!!!
第四百六十四章
酒局
  达成口头意向后,姜闻决定明天就闭关写剧本,并认为许老师是个好人。
  几个人吃吃喝喝,后来重新炒俩菜,白酒喝了四瓶,半夜也没散。
  冯裤子拽着汪朔单聊,道:“昨儿我看了本《上海文学》,一帮人骂你。”
  “骂我的多了。”
  “不不,这不一样。这是一帮教授写的,拿你和张艺某开刀,说现在社会出现了精神危机,说你们的作品灰暗消极,反映的全是信仰破碎,人文萎缩。”
  “怎么着?再来一遍清除精神污染?我特么写的又不是资产阶级!”汪朔不在乎。
  “哎,学术界能量大,要搞起来可不简单。”
  冯裤子去了趟美国,当了把导演,有点起范儿的意思。
  他还真没说错,正是这次由魔都学术界发起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导致汪朔后来被封杀。
  而另一边,许老师跟另几个闲聊。
  “您最近拍什么戏呢?好阵子没看着了。”
  “央视准备拍《武则天》,30集,我一直忙着呢。”
  刘小庆笑得跟大苹果似的,道:“我要从少女演到老年,你们觉得怎么样?”
  “没问题!”
  “你从少女演到少女都行!”
  男人们异口同声。刘小庆乐道:“别恭维我,我虽然天生丽质,但也得靠造型师的手艺。”
  嗯,造型师都在我这儿呢……
  许非没打算输送演员,周期太长,有这功夫他能开三部剧了。不过他忽然想起一事儿,问:“老郑,在纽约打算怎么播?”
  “现在电视剧交易挺乱的,不知道开什么价。我昨天跟央视沟通了一下,他们不想出钱买,说每集给3分钟广告,我们自己拉,拉多少钱算多少钱。”
  “3分钟够么?”
  “我还没算,央视广告什么价?”
  “我帮你问问。”
  许非给睡熟的陈老板打了电话,被骂了一通,得到指点,道:“不行,你回不了本,黄金档也不行。
  哎你这3分钟都包括什么?”
  “央视想买断国内版权加海外版权。”
  “……”
  许老师惊诧,“你善财童子啊?这也能谈?”
  “成本太高,按官方汇率也得七百万,还不上贷款单位房子就没了,只能央视兜底。”
  “也是。要不这样,我手里有两部剧,准备搞个小型交易会,你加入进来,看看市场价。如果高的话,拿去跟央视谈,也是个筹码。”
  “交易会?什么形式的?”刘小庆好奇。
  “就是把地方台代表请来,一起谈。我原本还想请企业,琢磨琢磨时机未到。”
  “怎么还请企业?”姜闻也问。
  “以前电视剧交换,1分钟15块钱,现在没了,电视台得拿钱买。电视台出价看什么?是估量这部剧能带来多少广告费。
  企业投广告看什么?看剧的影响力。
  我们跟电视台是一个环节,他们跟企业是一个环节。不如三方拎到一个平台上,直接谈。”
  “……”
  郑小龙思量,道:“现在企业趋之若鹜,用不着这样。而且会得罪电视台,人家本来压低价,你硬生生给抬上去了。
  不过以后说不准。等我们产量上来,烂剧太多,企业不想投,电视台拉不着广告,那会就行了。”
  “对,所以我说时机未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6/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