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6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1/1178

  财务主管道:“公司共出品了三部电视剧,一部电影。《大撒把》是成立之前投资的,但也算在内了。
  说一下收支情况。
  我说的投入,指制片成本加宣传费用。《大撒把》投入240万,回收610万。《过把瘾》投入100万,回收375万。
  《欢喜姻缘》投入220万,目前回收950万。《白眉大侠》与别方合作,投入150万,春节前后拍摄结束。
  除去各项开支,公司年度净利润约1千万。”
  哇!
  演员们没有企业概念,只觉1千万超级多。
  许非摇摇头,这年头搞影视真不赚钱,道:“好了,我说说今天开会的主题,就是要实现从影视作坊到影视产业化的转变。
  不仅是今天的主题,也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的目标。
  我先讲讲概念,我们可以将影视生产分作三种模式:作坊、工厂、产业化公司。
  什么叫作坊呢?小投入,人员少,没有标准化的生产流程,甚至有很大的随意性。国内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单位,都是这种作坊化。
  工厂,具有一定标准化的生产流程,规模更大,产能更高,有自己的主打产品。
  产业化公司,在工厂的基础上,提高软性特征。比如品牌、文化、技术、人员培训和储备等等。
  我只说目前的状态,我们要从作坊转变为工厂,先定个期限,我希望是三年之内。”
  许非待众人消化一下,继续道:“下面介绍几位新同事……”
  话音方落,三位没名字的龙套起身,年纪都不小。
  “这三位都是电视台的资深前辈,制片经验丰富,我三(给)顾(的)茅(钱)庐(多)才请来的。
  还有这位,老赵,也算正式加入公司了。”
  赵宝钢起身致意。
  “首先,我准备成立电视剧制作部,由老赵负责,我的时间会更多放在电影上。
  生产方面,我今天定下核心标准:剧本。公司会成立剧本审核小组,我名义上牵头,其余由老赵、邓洁和三位老师担任。
  同时发布公告,征集优秀剧本,或者你们自己去找。
  一个本子拿来,必须经过审核小组,你们有三个人同意就可以通过。
  分歧较大、拿捏不准的,定期上报给我,免有漏网之鱼。
  通过后,你们五个人研究,谁要跟。定下负责人,电视剧立项,找导演、演员,做预算,报给财务。
  一百五十万以上的,报给我审核。
  拍摄、交易、宣传,我一概不管。播出后,我会让杂志做观众调查,收益与满意度综合评分。
  达到优秀的,除了奖金之外,下部剧的资金额度会相应提高。
  失败的,下部剧的额度会降低。两部作品为限,如果全部失败,请你走人。”
  “……”
  众人神色各异,明明跟自己无关,也觉得压力倍增。邓洁低头不语,许非之前找她谈过话,但自己不理解,怎么就让我进小组了?
  赵宝钢等人瞅了瞅她,觉得公司想培养人才。
  “此外,成立影视后勤部,分服装、造型、道具包括布景、武行四个组。以后还会有特效组。
  公司会招一批服装设计、化妆、美术、道具制作、武术相关的人员,由李、杨、毛、寇和北影厂的杨占家老师负责。
  杨老师不任职,顾问性质。
  建立人才培养制度,楼上那家的老板炒外汇跳楼,我已经租了下来,当作后勤部培训和练手的地方。
  我的要求是,自家的剧,自家全能解决。有人可能觉得没必要,还浪费钱,但我要说一点。
  隆达准备在南方靠海的一个地方,修建一座以影视城为核心的生态旅游村。
  跟过组的都知道,国内影视城少,选景麻烦。我想打造的,是一座能吸引全国剧组的影视基地。
  电视剧产量每年递增,如果70%的剧组都去那里拍戏,我会将后勤部剥离出,单独成立一家公司。
  我们培养的人才,会为全国剧组服务。”
  “……”
  众人早被这种思路和大手笔震住,不太懂,但就是觉得很厉害。
  “新时代最需要的是什么?人才!”
  你们要有敢于突破自我的勇气,谁也不是生来就会的。
  像邓洁,没当过制片人,但主动找我谈,说想试试。你看看,这就叫勇气和自信,我相信她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制片人。”
  邓洁:mmp!
  “去年公司草创,走的还是作坊化。经过一年多适应,我觉得应该跨一步了。电视剧的权力我给出去了,我希望电影也能给出去。
  而不是像现在,拍部戏我还得当制片,甚至我自己还在写剧本……拜托,怎么说我也是个老板啊!”
  砰砰砰!
  许老板把桌子敲的掷地有声。
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步前进
  说说美剧的制作流程。
  先弄个剧本出来,放在专门的招投标平台,对象是电视台或网站。如果看中你的剧本,会先拍一集试播。
  试播反响不错,再签一季的合约。
  美国也有烂剧,但平均水准较高,就是因为这种制度。韩剧就更牛逼了,编剧权力全世界最大。
  那国内什么制度呢?
  相比电影,电视剧政策非常宽松。比如立项,不需要完整剧本,拿个两千字的大纲,通过便可以立项。
  于是造成一种情况:我弄个梗概,立完项了,谈几个明星,然后直接找电视台或网站。
  平台一看,故事大方向没问题,明星也红,就可能签预购合同。也就是说,我连剧本都没有,剧已经卖出去了。
  跟着拿预购合同去谈投资,钱也有了。
  那我钱赚了,剧卖了,为啥还要费心思打磨剧本呢?
  90年代到2000年初,是国产电视剧的黄金时期。往后影视圈娱乐化,土大款越来越多,钻的就是这种漏洞。
  以至于烂剧齐飞。
  直到2020年,广电才出台针对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动画片的规定:必须拿完整剧本立项。
  WHY?
  不理解这个事情,为什么不囊括所有作品?
  再说说国内的影视公司模式,以华谊为例。
  张婧林和王晶花是中国戏曲学院的同学,把她介绍到苏越公司。王晶花跟着苏越起家,早期做歌手经纪人。
  后做演员经纪人,还开了家公司。
  2000年,华谊跟她签下一份“五五合约”,即王晶花在华谊五年,全权负责艺人经纪事务,收益五五分账。
  胡军啊,双冰啊,都是这期间红的。
  期满后,王晶花率旗下十几个明星,加入橙天娱乐,成为娱乐圈大地震。而华谊吸取教训,开始内部改革,施行大组制。
  分四个组,每组由大经纪人带领,若干明星。各组自负盈亏,同时对公司收益负责。
  而在王晶花跳槽的同年,杨思维进入橙天娱乐实习,拜入门下,为左小青、孔维、佟大为等做营销宣传。
  有一次,范小胖和孔维参加活动,杨思维发了篇通稿,让孔维艳压了范小胖。
  之后小胖抛出橄榄枝,人家没答应。
  到2008年,小胖开了个人工作室,杨思维才与其合作,变成了大名鼎鼎的杨天真,号称“八百营销号总教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1/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