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1178

  “你……是谁?”欧阳愈发惊异。
  “宝叔,是我!”
  “芸儿?”
  “叔叔!”
  许非说跪就跪,扑通一声矮下身,语带哽咽。
  “你,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欧阳连忙把他扶起。
  许非站起身,把对方拉到桌旁:“叔叔,请坐!”
  二人坐下。
  许非又道:“先前在家的时候,常想孝敬叔叔,一直没个机缘,今儿……”
  他忽地顿住,二人相顾无言。
  王扶霖在旁看着,疑惑的扶了扶眼镜,“演得挺好的,有什么地方不理解么?”
  “……”
  欧阳当然没有,只瞧着某人。
  某人转过头,“导演,您就没觉着挺别扭么?”
  “前面贾芸跟小红还了帕子之后,就没再出场,书里没介绍他后来干什么,剧本里也没写。隔了这么长时间,贾芸又冷不丁冒出来了,还假作狱卒来探监,我觉得这个过程得给观众一个交待。
  而且您看,宝玉明明问了,‘你怎么到这来了?’
  贾芸不答,偏让他坐,跟着还说‘之前在家的时候’云云,明显答非所问,逻辑上也不通。
  人家问了,起码得回一句,我现在干什么,听到贾府被抄,就走通关系来看你,这样才合理啊。”
  “……”
  一番话听的欧阳直愣,还有点害怕,像黛玉啊,宝钗啊,湘云啊都是老实孩子,导演让怎么演就怎么演,根本无人异议。
  王扶霖也是一怔,随后才记起来,这小子可是帮忙补全过探春线的!
  而且此话听着有理,他本就是个虚心的,便问:“还有别的么?”
  “还有这里,宝玉回忆起贾芸给他送白海棠,还念了黛玉的诗。您看贾芸的反应,‘仿佛被感染了,眼睛里闪动着泪光。’
  贾芸是重情重义,但不代表他对谁都重情重义。他是贾家五房,生活贫苦,对贾府那帮禄蠹再了解不过,能有什么感情在里头?
  还有这首诗,他可能都没见过林黛玉,自己也说读书不多,结果听了首黛玉诗,竟会闪动着泪光……这有点太穿凿了。”
  “狱神庙整场戏,都在刻意营造一种悲凉的气氛,但其实不符合人物设定。宝玉可以悲凉,贾芸为什么要悲凉,动不动就流下泪来?
  他只有三个地方应该黯然,一个说及宝玉现状,一个提到母亲过世,一个说起小红境况。
  我觉着这样才对,这才叫世情通透,恩怨分明。”
第五十八章
缺了点东西
  王扶霖没怎么看过《红楼梦》,所以在开拍之前专门花了一年时间读书,然后才敢出来筹备。
  与少红大师比,王导绝对是专家,但其实也没有那么专精。比如他后来参加的一些节目和采访,每一次都把黛玉进府的年龄说成十一二岁,但实际是六七岁。
  想想就不可能嘛!十一二岁了还跟宝玉睡在碧纱橱里,玩闹呢?
  还有这个剧本,周领将八十回之后的内容,写的还算通顺合理。就因为王导没理解,觉得可有可无,删掉了很多重要内容。
  原本应该有十五集,结果只拍了六集,以至于潦草匆忙,毫无逻辑。
  当《红楼梦》播出之后,这六集受到了狂风暴雨般的批评,当时评论界一片倒痛骂,都以为是拍失败了。
  谁成想过了三十年,87版倒成了经典,并且有一帮子脑残粉,完全无视缺憾的吹捧。
  周汝昌有句诗叫“首尾全龙第一功”,几乎每次都被拎出来充门面,却从未有人提到前面还有一句“朱楼搬演多删落。”
  实事求是,87版很经典,但也有很多不足,以至于当年饱受批评的周领非常不理解,“人心这么善变么?艺术的标准都死了么?”
  其实不是人心善变,只是时间过的太久。
  当人们怀念过去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将美好放大。好比我们怀念从前,也总是说,唉,那时候真好啊……
  更何况,还有那么一部满脑袋贴着黄瓜皮儿的10版做衬托。
  话说回来,周领这会还在剧组里,邓云乡也参与进来,周汝昌先生也写了几封信,研究要不要修改,怎么修改。
  因为许非提的意见,都直指命脉。
  比如贾芸救宝玉,总感觉缺少一个主要理由。
  他认宝玉当爹,是为了攀关系,送两盆白海棠,是为了讨好,但就因为这种交情,而达到舍命相救的地步么?
  其中定有一个核心因素,周领琢磨许久,才在前面加了一句:宝玉对贾芸说,“改明儿我去跟凤姐姐说说,许了你跟小红的亲事。”
  诶,这样就顺了。宝玉和凤姐许了他们的婚事,虽然由于抄家,贾芸没来得及跟小红成亲,但恩情有了。
  这两个“善于钻营,注重现实利益,有上进心,同时又重情义”的人,才会探庵救人。因为人性都是复杂的,没有谁会那么单一。
  诸如此类的细节推敲,几人删删改改,最后拿给王扶霖看。
  王导也松了口气,还好贾芸是个小配角,多句话少句话的事儿,不然拍摄进度又得受影响。
  ……
  “滋啦!”
  大勺烧热,加宽油,倒进去半盘切好的肉片。
  猛火舔着铁锅底部,带来强烈的油温,这些油包裹着肥瘦相均的肉片,在炒勺的翻动下迅速蜷缩、变色,脂肪的香气得以充分释放。
  侯昌荣颠了几下,将肉倒进盘中,开始做下一道菜。许非忍不住尝了一口,眼睛发亮,“侯哥,手艺可以啊,不做大厨可惜了。”
  “不许吃道具!”
  侯昌荣把肉抢过来,吩咐道:“那个食盒递我。”
  许非乖巧的递过食盒,见他装入四盘菜,一盘炸馒头,又切了几个咸鸭蛋进去。
  贾芸探监,带了些菜肴,便是这几盘菜,由兼职道具师侯昌荣主勺。这位帅哥也是神人,长得好看,手特别巧,烧的一手好菜,还会唱戏,简直完美!
  其实许非对他的印象,最早来自黄梅戏电视剧《孟丽君》,韩再芬主演,他在里面演皇上。
  然后便是《都挺好》,演朱丽的爸爸。
  说起来他跟苏大强同岁,怎么形象差距就这么大呢?当然品味没法比,毕竟大强只喝手磨咖啡。
  侯昌荣装好食盒,刚要递给对方,想想还是自己拎着保险点。
  许非撇撇嘴,跟在后面上了一辆很旧的大客车,抬眼见陈小旭和张俪也在,奇道:“你们今天有戏么?”
  “没呀,我们去看热闹。”
  “看什么热闹?”
  “当然是那个什么都懂什么会的许老师,到底是怎么拍戏的。”陈小旭道。
  “嗯,看他究竟是不是个光说不练的主儿……”张俪道。
  俩姑娘说完,没来由的笑作一团,仿佛真的很好笑。许老师却很郁闷,还真没啥信心。
  不多时车辆启动,嘎吱嘎吱的到了香山。
  许老师开始化妆,穿了身狱卒衣裳,他皮肤很好,不用扑厚粉,只是得稍微成熟一些——贾芸比宝玉要大几岁。
  欧阳就特惨,披头散发,留着胡茬,脸上脏兮兮的。他演宝玉起初惶惶不安,越演越有自信,不仅下了苦功,还慢慢总结出一套方法。
  比如跟黛玉对戏时,心里不断暗示,我喜欢你,我爱你,我喜欢你……如此自然而然的反映到外在,便有了宝玉看黛玉的那种又痴又干净的眼神。
  许非很快化完妆,独自到棚内转了转,见里面有床,铺着破草席,还有张桌子,墙壁上画着恶鬼阴卒,虽是搭景,也有些可怖。
  所谓狱神庙,是设在监狱里的一种庙堂,供奉狱神。罪犯刚押入,或起解赴刑前,都要祭拜一下。
  不过后世有个癸酉本《红楼梦》,指出狱神庙应为岳神庙。岳的繁体字与狱字相近,由于传抄错误或虫蛀等原因,才变成了狱神庙。
  一字之差,就是两个意思,岳神庙可是供奉山神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