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1178

  “有想过,还是喜欢与影视艺术相关的工作。”
  他没有说传媒,这个概念在1943年才由美国人提出,国内尚未流行。别说流行,中国传媒大学还没影儿呢,还挂着京城广播学院的牌子。
  那什么叫传媒呢?就是指信息传播媒介,包括通信、数媒、广播、电视、电影、出版、广告、新闻、网络、文化产业等等。
  这定义太大了,他怕自己说出来,直接被老爷子踹出去,只好符合年代特征。这年头都叫影视艺术,他也就跟着叫。
  “嗯……”
  戴临风似在预料之中,点点头,没做任何承诺,许非也没再提。
  俩人捧着茶,轻淡淡的揭过这一篇,聊着聊着又说到电影版《红楼梦》上。电影版的拍摄,压力是直接怼到央视高层上面的。
  等于双方打擂,谁赢谁涨脸,谁输谁丢人。
  “其实我觉得没必要担心,谢铁骊导演非常优秀,但一部作品的好坏,不是看谁名气大,谁就肯定好。
  我们有自己的天然优势,就是电视这个平台。古典名著需要一集集,一点点去品味,您说观众是喜欢到电影院里看《红楼梦》,还是吃完了饭,一家老小围在电视机前看《红楼梦》呢?”
  “呵呵。”
  戴临风被说乐了,细想也是这么回事。
  “还有一点,我们的宣传也很重要。央视平台独一无二,报纸刊物的力量也要借用,哦对了,我又写了一篇东西,您给指点指点。”
  许非摸出一份文稿递过去,戴临风一瞧:《红楼梦》宣传方案建议书。
  “在电视剧播出期间,可以搞一些低成本,受众广,又具有教育意义的小栏目。”
  “举办《红楼梦》知识竞赛,先在报纸上出题目,初选参赛者,跟着电视竞赛,最终获胜的得到小奖励。”
  “每天播放之后,紧跟着一个小节目,邀请学者谈谈本集讲的内容,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亮点,甚至可以把演员找来共同交流,聊聊拍摄时的趣事等等。”
  “印些《红楼梦》的小画册,在中小学举办相关文化活动,号召写观后感,免费发放。”
  “……”
  戴临风刚看了三条,脑袋里就已发散出诸多想法,果真是成本低,受众广,配合电视剧一起搞,绝对是全民热度。
  这小子!
  年过耳顺的老人忽然激动起来,仿佛又回到当初干革命、创事业的时候。《红楼梦》就像一道道难关,自己带领一帮人去不断攻克。
  久违的兴奋感在细胞内跳动,越跳动,越觉得这个年轻人如此奇特,不慌不忙,成竹在胸。
  二人聊了好久,许非上午来,又留了顿午饭。
  末了,戴临风忽问:“对了,你对电视剧这么有研究,对电影有没有看法?”
  “电影?”
  许非怔了怔,藏了不知多少意味,“这个,我还真是无从说起了……”
  ……
  当天晚上,戴临风又看了一遍那份宣传方案,才摘掉老花镜,揉了揉眼睛。
  说起来俩人见面不多,交谈更少,思想碰撞全在这一篇篇的文稿里。他十分认可年轻人的才华,也正因如此,才愈发觉得头疼。
  这年头单位调动极为常见,而且充满魔幻色彩,像马卫都就是从工厂的机床铣工,调到了《青年文学》当编辑。
  只要找对人,就是打声招呼的事儿——好吧,后世也一样。
  那小子想留在京城从事影视相关的工作,范围并不大,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个地方。
  首先是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是自己的地盘,也是私心意愿最强的,但慎重考虑之下,还是否决掉。
  央视是国家级喉舌,政治意味浓厚,水深难测,人员复杂,论资排辈极其严重。一个年轻人闯进来,干不了事,先要做的是打杂熬资历。
  他能看出来,许非有野心,想真正做一点事情,在央视恐怕很难。
  央字头不行,那就只能往下一级,京城广播电视局、京城电视台,他都考虑过。
  前者是正儿八经的党政机关,公务员,不是事业单位能比的。自己虽有几分薄面,却也没办法,何况也不合适。
  “至于电视台……”
  戴临风摇摇头,电视台偏向保守,主要项目还是新闻。最好是那种做影视为主,结构简单,风格相对开放一些的单位。
  老头的手指在桌上敲了敲,有了点想法。
第七十五章
看房
  “嗞拉!”
  铁锅烧热,加底油,倒入红辣椒段炒香,再倒入切好的白菜片。炒至变软断生,加盐炒匀,再烹入醋急炒几下,待闻到醋味时,即可出锅。
  小院里,许老师冒着寒气做好了一盘醋溜白菜,急慌慌的端进屋,又盛了碗大米饭,摆在唯一一张非古董的凳子上,然后往那儿一蹲。
  他夹了口白菜,嚼了嚼,脸上顿时拧成一团。
  太辣,太咸,太酸,太硬……除了辣椒看着挺红亮,挑不出半分优点。
  “哎,真怀念订外卖的日子。”
  他只得把菜汤倒进碗里,跟饭拌了拌,味道反而不错,酸酸辣辣的。没办法啊,独居男人的生活一向糟糕,除了自己的两双手,谁都指望不了。
  话说许老师最近在学做饭,可惜天赋不佳,又不想在屋里炒,怕油烟熏了古董,大冬天把炉子搬到外面,每次都被大妈无情嘲讽。
  “嚯,这酸味儿,隔八百里都闻着了,你把你们家醋罐子卒瓦了吧?”
  说大妈大妈就到,溜溜的从外面经过,许非扯着嗓子回道:“我们家可没醋罐子,您这干嘛去了?”
  “买菜去了,你吃上就甭过来蹭饭了。”
  不蹭就不蹭!
  他扒着自己的酸辣汤泡饭,嚼的牙花子都在响。
  “砰砰砰!”
  “砰砰砰!”
  正吃着,院门敲响。
  他过去开门,见马卫都戳在外面,还领着个中年男人,穿的不伦不类,大冬天踩着双皮鞋,嘴上抹着一道小胡子。
  “在呢,我带人看看房子,没打扰吧?”
  “什么打扰不打扰的,进来进来。”
  许非把俩人让进院,问:“这位,您贵姓啊?”
  “免贵姓赵。”
  “哦,您想买房子?”
  “嗯那,过来先看看。”
  三人进了屋,男人一双眼睛开始四处扫射,也说不上是哪儿的口音。
  “地方不小,东西挺多,是您的还是房东的?”
  “都有。”
  “哦,这床太旧了,没法睡人……”
  他指着那张黄花梨罗汉床,“再说这是桌子还是床啊,不洋不土的,还有这柜子真破,扔出去都没人捡。”
  他又指着那张清初的云龙纹大四件柜,“要是您的我就不说了,要是房东的我得好好说道说道,必须得便宜!”
  两间房一共这么大光景,此人转了转就看罢,“还成吧,回去再说。”
  人家扭头走了。
  “哎,老马!”
  许非叫住马卫都一步,悄声问:“这哥们哪儿的?”
  “不知道,也一朋友介绍的,就说要买房子。”
  “那你告诉人家没手续了么?”
  “说了啊,但人家非要买,兴许有什么想法。我回去先探探底,要是真买,我尽量拖段日子,你赶紧找住的地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