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校对)第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1178

  陈小旭有点心动,随即又摇摇头,“不好,大家都背井离乡的,我怎么能搞特殊。再说记者团过来,一看黛玉不在,我不是成罪人了?”
  “你呀,明明心里都懂,就是爱闹别扭,活活把自己委屈死。”
  张俪现在特喜欢掐她的脸蛋,嫩嫩滑滑,一拧似能拧出水来。
  “你以为谁都像你……”
  陈小旭鼓着嘴道,“其实我挺羡慕你的,看着柔柔弱弱,比我独立多了。”
  “成长都是痛苦的,你把我从小经历的重头走一遭,你也很独立。好了不说这个,削苹果给你吃。”
  张俪跟机器猫一样,从兜里翻出个皱皱的小苹果,边削边道:“我看王导和主任就是安慰我们,剧组资金紧张,节后也不一定开拍。”
  “我觉得也是,怕是要停机了。”
  “唉,坚持了快两年,别这个时候泄了气。我看大家的状态也不好,希望能平安顺利。”
  《红楼梦》拍摄这么久,众人早过了新鲜劲,进入倦怠期。如今剧组境况不佳,人心也跟着浮动。
  在江南的时候,就有不少发家的土大款,没事就来勾搭勾搭。请吃饭,送礼物,都是很贵的漂亮衣裳,真有动心跟着走的。
  所以坚持到最后不容易,如同经历了一番大磨砺,人生境界都提升了。
  “给。”
  张俪削好苹果,切了三分之二给她,自己拿着包了一层果肉的核,小小咬一口。
  “嗯,真甜。”
  “就是皱的才好吃,放锅里煮,再加点白梨、山楂、冰糖更好吃。”陈小旭有吃的,便又开心起来。
  “哦?那可得试试了。”
  俩人的目光同时转向那个电饭锅,又转了回来,张俪顿了顿,道:“要不要打个电话?”
  “反正我不打,要去你去。”
  “那我也不打了。”
  “……”
  陈小旭抿抿嘴,“你不用顾着我。”
  “这话说的……”
  张俪又掐她的脸,“我不顾着你还能顾着谁呢?”
第八十四章
夏虫不可语冰
  许非还真不知道剧组回来了。
  他以极高的效率敲定了改编事宜,改编权加参与编剧,一共给了一千块钱,那海晏也屁颠屁颠的。
  所谓成功人士,基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甘于自己的命运。
  比如赵宝钢,他如果不去参加各种剧社,毛遂自荐参演《四世同堂》,想靠演戏改变人生,可能一辈子都是个翻砂工。
  海晏也一样,如果不向往着成为一名大作家,也不会有后来的海晏。
  而中心那边,大家都读了遍小说,发现故事性确实出色,且涉及公安行业,政治性正统,于是《便衣警察》正式成为今年的重点项目。
  其实现在还没有著作权法,所谓改编权是缺乏法律效力的,更多是靠人品保证。
  “赵哥早!”
  “冯哥早!”
  “刘老师早!”
  春节前的最后一天上班,许非依旧按照现代人的方式打着招呼。起初都不习惯,哪有说什么早的,顶多就是“主任好”。
  但他天天这么叫,也不好不回一句,“早啊!”
  许非一手拿着油纸裹的包子,一手攥着份刚改名的《中国电视报》边走边看,头题醒目的一行大字:《西游记》将于春节期间播出。
  这个播出,指的是前11集,从猴王初问世、官封弼马温,到三打白骨精和智激美猴王。
  同年,又拍完了《错坠盘丝洞》、《四探无底洞》、《传艺玉华洲》、《天竺收玉兔》、《波生极乐天》五集。
  一年拍五集你敢信?整个《西游记》拍了六年你敢信???
  他对三打白骨精印象特别深,白骨精和83版射雕里的梅超风,大概是很多人的童年阴影。
  他最喜欢的是唐僧赶悟空走那一段,悟空一直在磕头,唐僧转个身,猴子就跪在面前磕,看的哭天抹泪。
  “唉,本是哥出生的年份,结果已经21了……”
  许非摇着头,正要进技术科,迎面撞上一个灯光师同事。这人顿时语调拔高,阴阳怪气的来了一嗓子,“哟,许老师早!”
  “嗯,孙老师早!”
  他点点头,迈步进屋。
  卧槽?
  反倒把对方整的一懵逼,再瞧他该干嘛干嘛,精神抖擞,丝毫不受影响。
  “呸!装鸡毛蒜啊!”
  这人小声啐了一口。
  没办法,小许同事一战成名,在单位也愈发微妙。这帮人都是三十岁左右,本觉得自己是新一代电视人,结果闯进来一个更年轻,更有想法的。
  他们跟上一辈比,是创新者,但跟他比,又仿佛成了守旧者。
  却不知,许老师生冷不忌,胆大包天,宛如闹天宫的猢狲,这才刚开始了一点点。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冯裤子在那边抹完桌子,晃晃悠悠过来,用特有的含糊腔调道,“甭在意,不遭人妒的是庸才。”
  “我寻思我也没在意啊?”许非笑道。
  “呵呵,说实在的,我最服的就是你这份心境。别看哥哥痴长几岁,时常七情大动,情绪过激,这点得向您学习。”
  冯裤子经过最初的纠结,现在好像想明白了,时不时过来套近乎。
  明摆着啊!刚来一新丁,意见就被采纳,还自己谈妥了改编权,以后肯定重点培养,何况人家是真有本事——他就爱跟这样的人接触。
  “眼巴前就过年了,你是回老家还是留京城?”
  “不回了,折腾太麻烦,我爸妈过来。”
  “哦,那你要不嫌,我想去拜访拜访。”
  “可以啊,就在百花胡同25号。”
  “百花深处那条?”
  冯裤子目光深邃,线条分明,特文人,“住的雅致,好,到时一定拜访。”
  ……
  转眼春节放假。
  中心好歹是事业单位,发了不少福利。一箱苹果,一箱汽水,几条冻得硬梆梆的带鱼,还有米面豆油,以及一本破挂历。
  说起带鱼,许非可太有印象了。
  从八十年代到两千年初,带鱼始终是单位的主打产品,能吃到吐那种,后来又加上一样南果梨——他一直都没弄明白,是南果梨还是南国梨。
  还有那破挂历,简直都不算福利,过个节就发一本,一年下来能攒好几本。
  许孝文和张桂琴那边把馄饨店关了,已经启程出发。两口子不爱来京城过年,但没办法,儿子放假就二十九了,工作仍然忙,票还不好卖,这年头春运大军已经初现。
  今儿是2月8号,大年三十。
  许非一大早爬起来,打扫了一下院子,便坐在书房开始工作。
  他上辈子参与过影视剧拍摄,各个环节都略懂,但真正擅长的还是文字和美术。《便衣警察》小时候看过,印象模糊,只记住那首歌了。
  这剧的导演叫林汝为,是位女性,《四世同堂》的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和此剧的主题曲《少年壮志不言愁》,都是她本人作词。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1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