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诸天(校对)第1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3/621

  东方不败对秦至庸没有丝毫恨意,反而看他很顺眼,觉得他这个人有意思。
  秦至庸有自己的坚持,东方不败也有她自己的道。
  东方不败点头道:“秦大人身在公门,为朝廷为百姓,我能理解你的难处。秦大人,请坐吧。你站着和我说话,显得我东方不败不懂待客之道。”
  秦至庸坐到了椅子上,说道:“多谢。坐着,肯定比站着舒服。”
  东方不败放下手中的针线,说道:“秦大人穿儒衫,走路坐姿端正无比,说的话虽然像是法家做派,但其实是儒家的‘礼’。秦大人就像是个如玉君子,到不像是锦衣卫。秦大人是儒家弟子?”
  秦至庸点头,说道:“秦某的确是读书人。有个秀才功名。加入锦衣卫,不过是因缘际会。礼法,礼法,儒家的礼,法家的法,都是规矩,其实早已经融为一体。规矩,就是秩序,就是法则,就是道。秦某修的正是儒家的道。”
  东方不败说道:“看出来了。秦大人你指点盈盈的那些修炼之法,处处都是透露着儒家的味道。儒家的修心修身,的确有独到之处。要不是得了秦大人的修炼心得,我的修为也不会有所突破。”
  秦至庸给指点任盈盈武功,修炼心得能传到东方不败的手里,很正常。当时还有曲洋、平一指、绿竹翁、曲非烟在。只要有一个人把秦至庸讲解的内容传播出去,日月神教其他的人就会很快知道。
  秦至庸的修炼心得,心境低武功弱的人,看不太懂,理解不了其中的精髓。可是东方不败是天下第一高手,心境本就高深,她十年前就不再管日月神教的教务,而是选择修心养性,磨练自己的武学。
  平时,东方不败会看一些佛经。
  东方不败在武林正道的眼中,是大魔头。谁能想到,她竟然会看佛经?
  可是,事实就是如此。
  东方不败对修心有些心得,只是没有成体系,当得到秦至庸的修炼心得,相互印证,不到十天的时间,她的心境就达到了“定”的层次。
  心境的提升,让东方不败的体魄和内力同时增强。她现在的修为,比起数月之前,强了足足五成。
  秦至庸说道:“没有慧根,心性不到家,就算是圣人佛陀来指点,都没有用。东方教主的修为,能有今日的成就,是靠自己修行而来,和秦某没什么关系。”
  东方不败问道:“秦大人会下棋吗?”
  秦至庸点头道:“只会象棋和围棋。”
  象棋和围棋,秦至庸只限于知道下棋规则,要说是棋道高手,他还远远算不上。
  只能说,比起臭棋篓子要好点。
  不过,以秦至庸的心境修为和数学算计能力,真要用心下棋,肯定不会差。
  一般人,下棋走一步看三步,就算是厉害的了。秦至庸可以做到走一步,看十步。
  东方不败说道:“咱们对弈一局如何?下象棋。”
  秦至庸说道:“下围棋吧。象棋,棋子是越下越少,杀伐气息太重,我不太喜欢。围棋是棋子越下越多,感觉更平和一些。”
  东方不败笑着说道:“我倒是忘了秦大人是仁义之士,不杀人。好,咱们就下围棋。”
  东方不败从柜子里拿出围棋。
  二人边下棋,边聊天。
  他们看似是在随意聊着,其实是在论道,是在比心力,比道行。
  从对弈之中,就可以看出二人的性格和心态。
  东方不败下棋,有定式,攻击非常犀利,一般人难以招架。
  秦至庸下棋,没有定式,但是他的数学算计能力出众,善于防守,倒没有落入下风。
  秦至庸手里捏着黑子,下得很慢,每次落子,都会三思而行。
  东方不败同样如此。
  东方不败在棋盘中放下一枚白子,说道:“儒家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佛门三学戒定慧。秦大人,你说儒家的‘定’,和佛门的‘定’,有什么区别?”
  秦至庸盯着棋盘,手里捏着一枚黑子,说道:“没区别。儒释道,经过千年演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实早就成为一家。儒家的克己修身,就是佛门的戒,儒家的定,和佛门的定,是一样。”
  秦至庸对修身修心,有着独特的理解。
  特别是他的拳术理论,让东方不败耳目一新。
  东方不败对内功的修炼,很有心得,她对内力运用,可谓是达到了某种极致。
  秦至庸的内力精纯,但是在内力的运用上,非常粗糙。
  什么是道友?
  秦至庸和东方不败才算的上是道友。他们的论道,没有保留藏私,各有所得。比起闭门造车地修炼,进步快得多。
  这次论道之后,给秦至庸三个月的时间,他就能把内功修炼到东方不败的这个层次。东方不败同样只需很短的时间,就能把拳术修炼到巅峰,体能达到秦至庸目前的状态。
  二人落子,是越来越慢。
  晶莹的汗珠从秦至庸的脸颊滚落下来。
  和东方不败对弈,太消耗心力,比起大战一场,还要累。
  东方不败同样不轻松,汗水从她挺拔的鼻尖滴落下来,让她的样子,显得更加美艳,更加风华绝代。
  秦至庸放下一枚棋子之后,说道:“东方教主,你听说过活死人吗?”
  东方不败回想了一下,说道:“秦大人说的是数百年前,全真教的创派祖师王重阳吧?据说,当年王重阳在终南山掘地穴居七年,精神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境界。他在留书之中提到过,这种心境的人,被称之为‘活死人’。生死转换弹指间。活死人……如此境界,真是让人羡慕啊。”
第161章
天地大同式
  秦至庸一直在研究“活死人”是什么样的状态?
  王重阳的书,秦至庸读过,可惜的是,参悟不够透彻,心境没有达到足够的境界,终归是体会不到。
  现在,东方不败也在追求真正的“活死人”境界。秦至庸颇有点吾道不孤的感觉。
  想要找到一个知心朋友不容易,想要找个志同道合的人,更难。
  古来圣贤皆寂寞。
  心灵境界越高,接触的知识面儿越广,能找到“道友”的概率就越小。
  和东方不败论道,实在是令人喜悦的事情。
  二人相互讨论了各自对“活死人”境界的猜测。
  可惜,也只是猜测。毕竟他们的心境,都还没有达到真正的“活死人”境界。
  心灵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领悟了就是领悟了,没有领悟,就是没有领悟。否则,说再多,都没有意义。
  秦至庸和东方不败的这一棋局,足足下了三天的时间。
  以二人的精力和体能,三天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不过相当于普通人没有睡午觉,影响不大。
  但是对弈,则消耗掉了他们太多的心神和体力。
  秦至庸看着棋盘,手中捏着一枚棋子,再也落不下去。
  “我输了。”秦至庸抬头说道,“东方教主的棋力,比我想象的还要强。”
  东方不败说道:“秦大人过奖了。我不过是胜了你半子而已。我下的定式,是许多国手共同创出来的,是众人的智慧。秦大人的算计能力,才是真正的令我震撼。”
  秦至庸下棋,有着强烈的数术风格,东方不败早就主意到了。
  秦至庸说道:“不知教主用的定式叫什么名字?”
  通过一盘围棋对弈,秦至庸不说把东方不败的性格和武功了解透彻,但是也把她的底细摸得七七八八。当然,东方不败同样对秦至庸的脾性有了很深的了解。
  东方不败说道:“天地大同。”
  秦至庸盯着棋盘,说道:“天地大同?好一个天地大同式。”
  棋盘上的黑白棋子,相互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为一体。
  天地大同式的包容性,非常强。
  秦至庸采取守势,东方不败就用攻势。如果秦至庸采取攻势,那么东方不败的天地大同式,就会采取守势。
  这种棋局,符合道家的阴阳之道。好像无论秦至庸怎么算计,最后都要输半个子儿。
  掌握了天地大同定式,好似就立于不败之地。
  厉害,厉害。
  秦至庸说道:“天地大同,不正是儒家的至高理想吗?输给教主,输给天地大同定式,秦某心服口服。”
  秦至庸不在乎输赢,但是这次,他是真的心服口服。
  天地大同定式,那种包容天地的气魄,实在是太精妙。自己的算计再深,在天地大同定式面前,总是显得有些小家子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3/6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