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诸天(校对)第2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5/621

  和刘伯温谈了半个月,秦至庸和他不止是“论道”,还有一些分工。刘伯温寻找明主,秦至庸负责培养人才。
  既然打算“革命”,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那么就必须培养出人才。
  教的人多了,出现人才的概率自然就更大。
  再说了,秦至庸不怕别人学会自己的本事,他就怕别人学不会。
  秦至庸决定,自己以后在学堂不但教修行,还教儒家的君子六艺。可不能把学生们教成了食古不化的腐儒。
  杨雄惊喜道:“秦先生,你的意思是我也能来进学吗?我的年纪大了啊。”
  秦至庸笑着说道:“只要有志于学,不用担心年龄的问题。古往今来,大器晚成的人,不在少数。”
  ……
  以前,秦至庸给海沙派的孩童们讲课,因为人少,还能每个都顾及到。可是现在有了学堂,来听课的人多了,不但有孩子,还有成年人,肯定不能再一对一的辅导。
  让每个学生都成才,是理想。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
  孔圣人有三千弟子,可是他也不过教出来了七十二位贤弟子,其他弟子就比较平庸。
  清晨。
  秦至庸走进了学堂。
  此刻学堂已经座无虚席,海沙派里的孩童就有二十多个,男女都有。除了实在太小的奶娃子,能走路的孩子怕是都来了。
  前排坐着几个三四岁的小不点,其中一个虎头虎脑,大大的眼睛,正是杨雄的儿子“杨瑾”。这小子前段时间病重,差点一命呜呼,被秦至庸治好以后,能吃能睡,面色红润,脸上都长肉了。
  三四岁的孩子,年纪太小,不适合进学。不过,只要他们不吵闹,不影响其他人,秦至庸就不管了。
  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有三十多个。再加上成年人,整个学堂里,已经有了八十多人。
  最后一排的座位上,有一个漂亮的女子,是纪晓芙。
  没想到她也来了。
  秦至庸跟纪晓芙说过,想要离开,随时都可以,可是她的伤势稳定了,都还没有走。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
  站在了讲台上,秦至庸的表情由温和变成了严肃。
  学习,是非常严谨的事情,来不得半点马虎。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是天才,更不是每个孩子一开始就会主动学习。
  严师出高徒,是正理。
  人一多,不能顾及到每一个人,秦至庸必须摆出“严师”的样子。
  学堂里静悄悄的,每个人都看着秦至庸。纪晓芙心中好奇,不知道他会讲些什么学问。
  秦至庸用沉稳的声音说道:“大家能到这间学堂来,那么咱们之间有点缘分,说明你们愿意做秦某的学生。既然如此,那秦某就把一些丑话说在前头。我不管你们以前学了些什么东西,拜的是哪一派的师父,请把你学的那些东西,全部丢掉,忘掉。以后,你们只能专心学秦某的学问。不过,你们不用担心秦某会误人子弟。只要秦某会的东西,你们想要学,我都可以教你们。你们要质疑我,可以!但是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越我才行。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秦某反倒会拜你们为师。”
  秦至庸这话说得有些霸道。学生们之前学的那些东西,他都不承认,只能跟着自己学?
  简直就是“学霸”呀。
  秦至庸不是真的霸道,而是要培养学生们的定力。心性不定的时候,就必须保持心清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心性不过关,受不了诱惑,三心二意是在所难免。心不能专一,还想做学问?还想练武?那是痴人说梦。
  否则,就别在学堂里浪费时间,还是到其他地方去谋生的好。
  坐在后排的纪晓芙说道:“秦先生,你说我们想要学什么都可以,是真的吗?我想要学你的武功,你也会教?”
  众人的眼睛一亮。
  对啊。
  要是能学到秦先生的武功,那岂不是可以无敌于天下,纵横江湖!
  秦至庸点头道:“想要学我的武功,当然可以!我每天会抽出一炷香的时间来为大家讲解修行的问题。除了武功,儒家的四书五经,你们也要学。医术、数术、农学……这些杂学你们必须要学一门。杂学是手艺,是谋生手段,是生存的根本。现在讲其他的学问,你们怕是听不进去,既然如此,那么秦某就讲一讲我自己的修行历程。”
  秦至庸从自己第一次接触拳术和内功讲起。他讲得慢,也讲得很详细。随着秦至庸的讲解,大家了解到他的修行经过。
  纪晓芙张开嘴,脸上表情充满了震撼。她本以为秦至庸是出生于武学世家和书香世家,因为她的认知中,只有家学渊源,从小修炼最上乘的功法,有名师指点,才有可能培养出秦至庸这样年轻的绝世强者。
  可是……谁能想到,秦至庸只是一个普通人,二十六七岁才开始接触武功,修炼的并不是什么上乘武学,而是太祖长拳和一本《基础内功》。
  数年时间,秦至庸就成为了绝世强者!简直不可思议。
  纪晓芙当然不会认为秦至庸是在欺骗大家,武功修为到了秦至庸这个境界,已经不屑说谎。
第199章
挑拨离间
  讲完了自己的修学经历,秦至庸接着讲修行方面的学问。他没有直接讲什么功法秘籍,而是讲练功要注意的一些细节。
  大局观非常重要,但是细节更是成败的关键。
  来学堂里进学的人,除了孩童,绝大部分都是海海沙派的弟子。他们修炼的功法尽管很粗糙,不是什么上乘功法,可是武功基础比起秦至庸第一次接触武功拳术的时候,要强太多。
  练功要注意的细节,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的。
  江湖之中,把武功的练法,都称之为修炼秘法。
  秘法、秘法,就是秘而不宣的意思。
  其实秦至庸很不喜欢这种说法,修行方法最好是大众化,得到普及才好。秘而不宣,并不意味着高大上,反而会失传。
  秦至庸对修行有许多的心得,不说直指修行本质,但至少比起江湖中的人要高明数倍。他的修行,已经逐渐脱离了传统,变得更加科学高效。按照他的方法,一个不会武功的普通人,专心数年,成为绝世高手,是完全有可能。
  他讲解武术学问,是用浅显直白的话来阐述,绝不会玄之又玄,故弄玄虚。
  大家都能听懂。
  秦至庸说道:“好了,武学我今天就讲到这里。休息一刻钟,然后我继续给大家讲儒家的修身和修心。”
  ……
  纪晓芙回到厢房,坐在床边,过了许久,心情才平复下来。秦先生今天的讲学,让她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她甚至有一种错觉,自己在峨眉派里的十多年,算是白过了,直到今天才算找到了修行的真谛。
  以前,纪晓芙对武学的理解,是混乱的,是茫然的,就算练武习剑,也只是依照师父的教导,依葫芦画瓢。能练成,是运气好,算是有点天赋。练不成,那就是没有悟性,师父不会再重视。
  但是师父从来没有像秦先生这样把修行讲解得如此透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纪晓芙暗道,可能许多的道理,连师父她老人家都不知道吧,又如何给自己传道解惑呢?
  机缘!
  纪晓芙冰雪聪明,立刻就想到,听秦先生讲学,是一场大机缘。只要能把这一场机缘抓住,以后自己的成就将会不可限量。
  纪晓芙决定,先不离开海沙派,留在这里进学。
  和纪晓芙同样心思的人,可不少。
  古时候,学问的珍贵程度,是现代人无法想象和体会。古人要求学,其难度更是不亚于唐玄奘去天竺取经。
  因此,古时候的师徒关系,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关系,比起父子还要亲密。于是便有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
  二十一世纪,网络科技日新月异,知识大爆发,只要手机能联网,想要学什么知识,上网搜索即可。至少获得基础知识,是轻而易举。
  可是在知识大爆发的时代,有志于学的人,少之又少。越是知识爆发,人们就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是缺乏了求道精神。这又是一个心理学中值得研究的课题。
  纪晓芙、杨雄、杨二等人的求道精神,对学问的虔诚,秦至庸是看在眼里。
  秦至庸觉得,他们对求道的虔诚程度,值得自己学习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
  圣人之言,果然不欺我。
  ……
  秦至庸公开讲学不过数天的时间,纪晓芙的武功就有了突破。
  杨雄的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同时,大批制作的雪盐已经开始出货。
  杨雄走进秦至庸的小院,见秦至庸正在练拳,他并未打搅,而是站在旁边等着。
  秦至庸练的拳,完全没有杀伤力,动作非常缓缓,浑身好像没有骨头,柔软到了极致。他的神态、气质、动作,就像是海里的水母,呼吸吐纳,犹如水母蠕动。
  秦至庸算是把拳法的柔顺和养生功效发挥到了某种极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5/6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