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诸天(校对)第2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7/621

  成昆、阿二、鹤笔翁等人,都站在汝阳王的身边,抱着看戏的心态,等着秦至庸出丑。
  江湖中把秦至庸传得是神乎其神。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虚成昆和玄冥二老没有见过秦至庸出手,并不觉得秦至庸是真的厉害。能让成昆和玄冥二老忌惮的人物,或许只有张三丰和阳顶天。
  可惜,阳顶天已经死了。
  方东白和阿三对视一眼,暗道:“鹿杖客铁定要吃亏。”他们二人是见识过秦至庸的恐怖。
  秦至庸的心灵之力,不再是术武功,而是仙术妖法,是属于超凡的力量。
  凡人再强,怎么能和“神仙”相比?
  “玄冥神掌不愧是武林绝学,阴寒霸道。”秦至庸同样击出了一掌。
  秦至庸没有用内力,而是运转气血,手掌顿时变得赤红,散发出阵阵炽热的气息。
  鹿杖客的脸色一变,察觉到了秦至庸的掌法正好克制自己的玄冥神掌。
  只是不知道秦至庸用的是什么掌法。
  朱砂大手印?
  燃木刀法?
  二人的手掌相撞。
  嘭!
  一声巨大的闷响。整个大殿好像都为之一震。
  鹿杖客被强大的掌力震退十多步,每后退一步,都在地面留下半寸深的脚印。
  秦至庸则是纹丝不动,衣角都没有飘一下。
  成昆和鹤笔翁惊骇。
  怎么可能?
  鹿杖客竟然不是秦至庸的一招之敌!鹿杖客的玄冥神掌大成,可是绝世高手啊。
  秦至庸轻描淡写就把鹿杖客击退,显然没有出全力。至于秦至庸到底出了几分力,只有他自己知道。
  鹿杖客感觉一股炽热的气息和力道不停地往手臂里钻,内脏火辣辣地疼。这种力道和气息不是内力,难以清除。
  噗嗤。
  鹿杖客吐出了一口鲜血,脸色变得苍白起来。
  鹤笔翁脸色大变,慌忙道:“师兄,你没事吧?”
  汝阳王说道:“鹿师父受伤,还请下去休息。来人,拿本王的手令去请御医来替鹿师父疗伤。”
  有权有势就是好,受了点伤,吐口淤血,就可以去找御医。若是普通百姓,哪里有这样的待遇。
  秦至庸说道:“王爷不用惊慌。鹿师父不过是小伤而已,草民出手有分寸,他休息两天就没事了。不用去请御医。”
  鹿杖客祛除了手臂中的炽热力道,感觉自己除了浑身被震得发麻之外,好像没什么大碍。
  鹿杖客说道:“王爷,属下没事。”
  汝阳王松了口气,说道:“鹿师父没事就好。盛名之下无虚士,秦先生,你比起传言当中还要厉害。不知秦先生可愿意来本王的府上做一位客卿?”
  客卿,是属于门客的一种,地位超然,不是家奴可比。
  鹿杖客、鹤笔翁、成昆,有些不服气,心中妒忌。他们投靠汝阳王,虽不是家奴,比起阿三他们的地位要高出许多,可不是客卿。
  没想到秦至庸刚到王府,就能做客卿,地位在他们之上了,真是不甘心啊。
  秦至庸的武功修为远在他们之上,就算不甘心也没有办法。
  想做客卿,当然没有问题,除非打赢秦至庸。
  秦至庸抱拳道:“王爷愿意赏草民一碗饭吃,草民当然可以为王爷办事。”
  秦至庸的态度很明确,只办事,不效忠。
  事情要是“棘手”,那就可以办,也可以不办。
  此时。
  宫里的太监带来皇帝的口谕:“皇上今晚设宴,请王爷和秦先生一起去赴宴。”
第212章
无欲则刚心藏刀
  皇帝请客吃饭,如果只是当作普通的聚会,那将是非常愚蠢的行为。秦至庸学习儒家学问,但其实没什么政治智慧,他对做官并不热衷。
  他会做一些对百姓有利益的事情,可是他的内心坚持,始终没有变过,要“做一个学者型人才”。
  学者的本职是探索,是求道。
  刚到大都,皇帝就来宴请,秦至庸不用猜就知道,肯定是冲着自己来的。
  只是还不清楚皇帝是什么目的,到时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随机应变就是了。
  傍晚。
  汝阳王带着秦至庸进入皇宫。
  内侍把二人带到了皇帝跟前。
  皇帝宴请的人,只有汝阳王和秦至庸。
  国师、皇后、太子作陪。
  汝阳王心中一惊,皇帝设的是家宴啊,真是恩宠荣幸之至。
  能参加皇帝家宴的人,那都不是一般人。
  皇帝说道:“汝阳王,秦先生,二位不用多礼。快入座吧。”
  秦至庸不卑不亢道:“多谢皇上。”
  国师的目光一直是放在秦至庸的身上。
  见到秦至庸的那一刻,国师还是吃了一惊,秦至庸比他想象中还要年轻。那纯洁的心灵,那活泼的气血,无疑不说明秦至庸是非常年轻有活力。
  秦至庸九成的精力,是放在了国师的身上。国师精神念头精纯,佛法高深,可惜他的身体已经老朽。秦至庸在国师的身上,嗅到了暮气沉沉的气息。
  国师真实的年纪有多大?秦至庸不知道。但以国师目前的精神和身体状态来看,最多还能活二十五年左右。
  二十五年以后,正是元朝灭亡,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时候。
  秦至庸吃饭,丝毫不客气,满桌子菜肴想吃什么,自己动手。没有一点拘束。
  皇帝,秦至庸没有见过。皇帝在秦至庸的眼中,不过是有着高级职位的普通人而已。
  天下百姓民不聊生,是皇帝的失职。对于一个失职的皇帝,秦至庸心中不会有多少敬意。
  宴席上,秦至庸的话不多,但每说一句,都是言之有物,令人耳目一新。不管皇帝和太子说到了什么问题,好像秦至庸都懂。在场的人都惊叹秦至庸的学识渊博,见多识广。
  当然,秦至庸和国师相谈得相对多一些。
  国师对佛法的研究之精深,真是令人震惊。密宗、禅宗、净土宗等各个佛门流派的理念,他都精通。对于儒家和道家学问,国师同样有着自己的独特理解。
  国师是秦至庸遇见过最精通佛法的高僧。
  吃完了饭。
  国师说道:“秦先生的学问之渊博,真是令贫僧大开眼界。秦先生年纪轻轻就有这一身精深的修为,不知是师承哪一位高人?”
  秦至庸笑着说道:“孟轲。”
  国师脸色一变。
  孟轲?孟子!先秦时代的儒家圣贤,被世人称之为亚圣。
  秦至庸怎么可能是孟子的弟子?
  国师沉声道:“秦先生可不要开玩笑。”
  秦至庸认真地说道:“我没有开玩笑。若是不拜孟子为老师,接受孟子的传承,我岂能练成浩然之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7/6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