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诸天(校对)第2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6/621

  灵霜知道自己不是殷梨亭的对手,只是有些不甘心。
  ……
  汝阳王府。
  赵敏在王府里找了一圈,硬是没有找到玄冥二老和东方白。问阿三和苦头陀,他们也不知道玄冥二老和方东白去了哪里。
  来到汝阳王的书房。
  赵敏问道:“父王,玄冥二老和阿大去了哪里?说好的傍晚来教我练功,他们竟然敢私自离开,等他们回来,本郡主一定要好好惩罚他们。”
  汝阳王盯着赵敏,脸色一沉:“玄冥二老和阿大被我派出去调查屠龙刀的下落。本王得到消息,武当的张翠山和天鹰教的殷素素出现了。敏敏,你可知道,本王这辈子几乎没有求过人,为了让你拜入秦先生的门下,我可是去求了秦先生。没想到你居然不愿意学秦先生学本领,反而要跟着阿大和苦头陀他们学什么绝世剑法。你这丫头,是要气死我!”
  玄冥二老他们在汝阳王的眼中,不过是一介武夫,只有被驱使的命。和秦至庸相比,就相当于是小鬼和圣贤菩萨的差距。
  赵敏不跟着秦至庸这尊圣贤菩萨学本事,反而和小鬼们打成一片。
  汝阳王得知了赵敏不再跟灵霜学剑,差点没被气晕过去。赵敏自小就冰雪聪明,像个小大人,谁能想到她会做出此等愚昧的事情。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以后,有她后悔的时候。
第220章
人多势众气如虹
  杨雄和杨瑾父子本来打算在大都待半个月,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秦至庸要跟殷梨亭一起前往武当为张三丰祝寿。杨雄决定跟着秦至庸一起去武当山。
  张三丰在武林中德高望重,实力高绝,犹如陆地神仙,想要见一次他老人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能跟随秦至庸去武当,杨雄觉得非常荣幸。
  秦至庸用了两天的时间,为张三丰准备了一车寿礼。
  这天上午。
  秦至庸带着秋月、灵霜、殷梨亭、杨雄、杨瑾,一同出了大都,赶往武当山。
  国师感知到秦至庸离开大都,心中一紧,暗道:“秦至庸离开大都,真的只是为了给武当的张三丰祝寿?”
  越是临近生命的大限,国师就越是不安。他佛法精深,念头纯粹,有着许多的“神通”,可是有些东西他就放不下。比如说生命。
  佛法修炼者,目的是为了登入西方极乐世界。
  可是,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真实存在?国师并不清楚。
  修行,认准了目标,就要深信不疑地走下去。心中有了怀疑自己的修行之道,是修行者的大忌。
  秦至庸留在大都,国师要防着他,秦至庸现在离开了大都,国师心中又担忧,怕秦至庸出去搞事情。总之,国师的心里患得患失。
  这样的心态,非常影响修行,更会蒙蔽心智。
  自从秦至庸来到大都,国师的心就开始乱了。
  大元朝廷供养国师,国师反过来要保护皇族和朝廷。其实国师和大元朝廷的气数相连。
  凡事皆有因果,国师和朝廷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现在朝廷腐败,气数将尽,国师的精神当然要受到负面影响。他目前的情况,用修行者的话来说,就是遭到了反噬。
  其实,国师的心境已经在开始逐渐退转。
  直到秦至庸他们出了精神感知范围,国师又闭上了眼睛,温养精神。
  ……
  秦至庸他们不赶时间,赶路的速度不快,只要张三丰百岁寿诞的时候,准时抵达武当山即可。
  秋月和灵霜是第一次出大都,她们经常听秦至庸说起,天下百姓疾苦,朝廷不作为。离开了大都,见识到了外面的世界,她们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百姓疾苦。
  哪怕是十年前,她们在汝阳王府做最低贱的婢女,但是日子也过得比百姓们强十倍。
  至少她们不用担心挨饿。
  秦至庸坐在马车上,说道:“秋月,灵霜,我这次带你们离开大都,就是要让你们见识一下外面的真实世界,来看看百姓们过的是什么日子。纸上得来终觉浅。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见识到了百姓们的疾苦,你们有什么感想?”
  秋月沉默一会儿,说道:“很震撼。先生,百姓们如此凄苦,朝廷就不管吗?”
  灵霜说道:“我愿意把自己的干粮送给百姓。”
  杨雄说道:“秋月姑娘,朝廷少向百姓收点税,百姓们就感恩戴德了……朝廷哪里会管百姓们的死活。百姓在朝廷的眼中,是草民,是蚁民,是最卑贱的存在。灵霜姑娘,你很善良,但是送点干粮给百姓们,其实意义不大。穷苦不会离他们而去。”
  杨雄是草根阶层,哪怕他做了海沙派的帮主,但是他接触的人,依然是普通百姓。
  和那些土豪士绅们联系,是刘伯温在负责。
  百姓们不识字,百姓们的疾苦,杨雄是最清楚。
  秦至庸对秋月和灵霜说道:“刀术,剑术,想要修炼到入道的境界,心中必须要有‘道’。当有了‘道’,手中的刀剑就会誓死捍卫心中的‘道’。那个时候,你们的刀术和剑术,才能称之为刀道和剑道。你们好好观察,体会人间百态,尽快找到自己心中的‘道’。你们可以趁着赶路的时间,好好想一想,应该如何改变天下百姓的生活状况?”
  寻找心中的“道”,其实就是立志向。
  秦至庸接触了儒家学问,很快就立志,确定了心中的道。
  可是秋月和灵霜还没有志向,心中还没有道。
  她们能把刀术和剑术修炼到目前这个层次,已经是极限。想要再有所突破,就必须立志。
  志不立,心神散,天下无可成之事。
  修行,不但要修道,还要行道。
  修道难,行道更难。
  杨雄和殷梨亭在思考,自己的志向是什么?
  懂得了研究,就有了科学,懂得了思考,就有了哲学。秋月和灵霜心性好一下子沉稳了许多,不再像刚出大都的时候那样雀跃兴奋。
  就连年纪最小的杨瑾,都在思考秦至庸的话。秦至庸暗自点头,杨瑾这小子有点悟性,将来肯定比他爹强。
  ……
  张三丰百岁诞辰这天,秦至庸他们来到了武当山下。赶路的时间,秦至庸是算计好了的,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此刻赶到,正好赶得上中午的寿宴。
  只不过,武当的气氛有些和往常不一样。
  一个小道童见到殷梨亭,连忙说道:“六师叔,你可回来了。五师叔带着妻子和儿子回武当了。少林寺、峨眉派、崆峒派……得知了五师叔手里有屠龙刀,都来逼迫咱们武当派。”
  当年,殷梨亭和张翠山一起护送屠龙刀回武当山,中途遇到了天鹰教、金毛狮王谢逊、朝廷三方人马的袭击。就算听了几天秦至庸讲解武学之道,张翠山和殷梨亭对武道有了点新的感悟,可是毕竟双拳难敌四手。
  最后殷梨亭的手脚筋骨被折断。
  张翠山和屠龙刀失踪。
  殷梨亭得知张翠山还活着,立刻兴奋道:“五哥还活着!太好了。其他宗门居然敢逼迫咱们武当?真是找死。”
  武当七侠之间的兄弟情谊深厚。
  殷梨亭的心境入定,可是得知了张翠山活着回到来,还带回了妻儿,他不由自主变得兴奋。
  秦至庸说道:“殷六侠,你先上山去见张五侠。我们和这位小道长随后就到。”
  殷梨亭想见张翠山的心愿非常迫切,巴不得立刻飞上山,和张翠山见面。
  可是,秦先生是武当的贵客……
  殷梨亭说道:“秦先生,我这样做不合适吧。”
  秦至庸笑着说道:“去吧,不用管我们。殷六侠你的心早就不在此处,留下来没有意义,反倒给你自己找不痛快。”
  殷梨亭抱拳道:“那殷梨亭就失礼了。秦先生,咱们稍后武当派山顶见。”
  秦至庸挥了挥手,让殷梨亭放心离开。
  殷梨亭施展轻功,化作一道残影向山上奔去。
  杨雄说道:“殷六侠真是性情中人。”
  秦至庸笑着说道:“武当七侠之间的兄弟情谊,令人羡慕。家和万事兴。武当七侠如此和睦,没有勾心斗角,武当派岂有不兴盛的道理?走吧,咱们上山。”
  小道童说道:“请几位贵客跟我来。”
  秦至庸说道:“多谢小道长带路。”
  ……
  各大门派的高手汇聚武当,每个人的心思几乎都是放在屠龙刀上。真正来为张三丰祝寿的人,没几个。或许,一开始的时候,他们都是诚心来武当山祝寿,可是当得知张翠山带着妻儿回来,他们的心思立刻就变了。
  涉及到了利益,很少有人能克制住心中的贪念,包括少林寺的那些所谓的高僧们,都是如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6/6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