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诸天(校对)第2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9/621

  秦至庸点头道:“好。”
  坐到床边,秦至庸给张无忌把脉。
  过了半盏茶的时间,秦至庸松开了张无忌的手腕。
  殷素素立刻问道:“秦先生,无忌的情况如何?”
  秦至庸眉头微微一皱,说道:“很麻烦。”
  张三丰叹了口气,说道:“玄冥神掌阴狠霸道,寒毒入髓,贫道的纯阳无极功祛除不了这寒毒。除非能找到九阳神功,才有可能治好无忌。可惜,九阳神功已经失传了近百年。”
  张翠山有些焦急,说道:“那怎么办?”
  张三丰说道:“武当、少林、峨眉,都有九阳功,是属于九阳神功的残本。集合三派的九阳功,或许可以救无忌。大不了,贫道舍下这张老脸,去一趟峨眉和少林,望灭绝师太和空闻大师看在贫道的面子上,能救一救无忌这孩子。”
  秦至庸摇头,说道:“张真人就算去了峨眉和少林,希望也不大。峨眉和少林不会把他们的九阳功拿出来和你交换。灭绝师太的性子,咱们都知道,格局小,偏激,她可不会顾忌张真人的面子。至于少林寺,与其说是佛门圣地,还不如说是‘武林圣地’更恰当。那是少林高僧,把武功心法看得过重,反而忽略了佛法的修行。”
  少林寺的那些人,和国师相比,差远了。国师精通佛法,练出了“神通”,镇守了大元朝廷数十年。少林寺的那些人,不过是在享受达摩老祖留下的功德。没有一个人推陈出新,把禅宗思想推向更高的层次。
  玄冥神掌的寒毒和一般的阴寒之毒有些不一样,它就像是有生命的病毒,如跗骨之蛆。
  寒毒入髓,就很难祛除。就算秦至庸的医术,都感觉非常棘手。
  秦至庸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张真人,当年创出九阳神功的前辈,其武学修为和造诣,未必就在你我之上。咱们不如联手创出一门功法,让无忌修炼,以此来治疗他的寒毒。别人可以创出神功绝学,相信咱们一定也可以!”
  张翠山和殷素素眼睛一亮。对啊,武当山此刻就有两位武学造诣极高的大师,哪里还需要到处去寻找什么九阳神功?
  张三丰说道:“就不知道无忌能不能等得起?”
  秦至庸笑着说道:“以我的医术,要根治无忌的寒毒,有点困难,可是让寒毒三五年内对无忌没有影响,还是可以办到。三五年的时间,想来足够咱们创出一门可以治疗玄冥神掌寒毒的武学了。”
  创出一门和九阳神功比肩的功法,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张三丰点头道:“好。那贫道就和秦先生联手,试一试看,或许真的可以创出一门绝学。”
  ……
  做工作,需要沉迷,才能出成绩。秦至庸就沉迷在了创作功法之中。他住在了武当山,秋月和灵霜则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杨雄和杨瑾给张三丰祝寿了以后,就回海沙派。
  刘伯温在武当山住了十多天,每天抽半个时辰和秦至庸商议根据地的事情。随后也下山了。
  十年前,秦至庸和张三丰论道,探讨的只是养生方面的问题。现在,他们探讨的是内功和气血,是武学功法。
  二人都是武学大师,对武道有着独特的理解。
  创立武功,必须要确定武功的理念和特性。冰寒?阳刚?还是中正平和?
  张三丰觉得创出一门和九阳神功类似的功法比较好,用来治疗玄冥神掌的寒毒,肯定有奇效。
  至阳至刚,正好克制至阴至寒。
  此乃道家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
  秦至庸说道:“张真人,至阳至刚的功法,不是不好,我是觉得太偏激了。武功的特性,太偏激,足以影响到人的性情。玄冥神掌的寒毒歹毒,那咱们能不能顺势引导,想办法把寒毒变成‘灵药’?让坏事变成好事?”
  秦至庸的理念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尽量不搞对抗,让寒毒化为己用。到时候说不定张无忌可以得到意想不到好处。
  秦至庸想要用自己的理念在张无忌的身上做个试验。张无忌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实验体。
  其实,拿身体做试验,只要能把握住分寸,并不是什么坏事。
  秦至庸有些时候也会拿自己的身体来试验,做一些精神的微调。
  因此,秦至庸想要创一门中正平和的功法,将人体的潜能发挥到极限。看能不能打破人类的寿命极限。
  二人各抒己见。
  秦至庸和张三丰的武学理念首次出现了冲突。
第223章
第一层
  理念有了冲突,不怕,求同存异便是。
  秦至庸和张三丰为了理念之争,探讨磨合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最后,秦至庸还是说服了张三丰。
  若是只创出一门克制玄冥神掌寒毒的功法,未免太狭隘。就像是九阳神功,张无忌寒毒入髓,修炼起来固然神速,数年时间就练至大成,内力浑厚无比。
  可是其他人修炼九阳神功,进度很慢。
  以秦至庸的估计,修炼九阳神功的条件肯定苛刻。张无忌不过是契合了修炼条件,修炼起来才会快速。
  因此修炼九阳神功需要具备一些特殊性。用武林中的话来说,就是要武学奇才方可修炼。
  而秦至庸打算创出的功法,是中正平和,增强身体潜能,并且具有普遍性,人人都可以入门,人人都有机会练成。
  只有创出可以得到推广的功法,才算是功德无量。就像是后世普及的太极拳一样。
  ……
  清晨。
  秦至庸来到练武场活动筋骨,见到张无忌和宋青书正在练拳。
  秦至庸向二人招了招手,说道:“你们两个小子,过来一下。”
  张无忌和宋青书走到秦至庸的跟前,恭敬道:“见过秦先生。”
  秦至庸说道:“无忌,你刚才练的是七伤拳吧?”
  张无忌点头道:“是的。七伤拳是我义父传给我的。”
  秦至庸摸了摸张无忌的头,笑着说道:“以后你别在练七伤拳了。你义父不会教弟子,你要是瞎练,肯定会把身体给练坏了。不可贪多,多了就杂,练功务必要精,要纯。来,无忌,我教你一个站桩动作。青书,你也照着做。”
  宋青书比张无忌大几岁。他一直都是父亲宋远桥在亲自教导,武学基础很扎实。只不过,宋青书不如张无忌敦厚纯良,性子比较跳脱,有些浮躁。
  秦至庸纠正了宋青书和张无忌的一些细微的动作,让他们站桩的架子更加符合人体力学。
  秦至庸说道:“闭上眼睛,自然呼吸,浑身放松,不要用力。用心感知心脏的跳动和血液的流动。”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宋青书和张无忌就开始流汗,可是他们的呼吸没有出现混乱。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感到累。
  宋青书开始有些躁动了。
  秦至庸说道:“青书,你停下吧。”
  既然不能专注,那就只能停下站桩。心意,一定要和动作相契合,做到身心合一,才能有奇效。否则强行继续练,只会适得其反。
  练功和做事一样,不是花费的时间越多,就越好。决定练功和做事的成效,是要靠专注程度。
  能专注,就一定可以把事情做好,做精致。
  宋青书站起身来,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说道:“秦先生,我只是站了一会儿,怎么就流了这么多的汗水?还有,我感觉浑身舒畅,暖洋洋的,就像是泡了温泉一样。一点都不累。以前我爹教我练功,可没有这么舒服。”
  秦至庸笑着说道:“练功,可强身健体,可温养精神,可养精蓄锐。练功感觉到舒服,说明就是练对了,若是感觉痛苦,那就是练错了。”
  张无忌出的汗水,是阴阳汗,背部的汗水是热的,小腹和胸口的汗水则是冰凉。
  张无忌打了冷颤。
  秦至庸说道:“无忌,不要想着寒毒会伤害你的身体,更别想着和寒毒对抗。你把寒毒当成是一股清凉气息,想着它可以给你带来清凉,可以让你保持心灵清净。试想一下,炎炎夏日,你身处清凉的气息之中,是不是很愉快?”
  心理暗示,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
  有些得了绝症的病人,看淡生死,心理暗示做得非常彻底,改善了内分泌,免疫力增强,病症不治而愈。
  而有些病人,本来只是小病小伤,被医生误诊,结果自己吓自己,不到半个月就死了。
  张无忌的寒毒很顽固,但它并不是真正的病毒,和那些绝症相比,玄冥神掌的寒毒肯定还是有些不如。
  秦至庸仔细观察过张无忌,其实张无忌的天赋未必就比他父亲张翠山强。可是张无忌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那就是敦厚纯良,尊师重道,学习起来用心而专注。
  有着这样的品性,将来张无忌在武学上的成就,会非常巨大。
  张无忌放弃了抵抗寒毒,任由小腹和胸部的冰寒气息向浑身游走扩散。刚开始的时候,张无忌还觉得有些冷,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张无忌感觉不再寒冷,而是浑身清凉。大脑也变得非常清明。
  当张无忌有些躁动的时候,秦至庸让他停下站桩。
  张无忌站桩的时间,比宋青书足足长了一倍有余。这说明,张无忌的心性,比起宋青书要强很多。
  秦至庸问道:“无忌,你感觉怎么样?”
  张无忌笑着说道:“很舒坦。不过,我身上的汗水,好凉啊。”
  秦至庸说道:“舒坦就好。看来我的想法,是可行的。无忌,你放宽心,玄冥神掌的一道寒气而已,没什么大不了。说不定,你以后能把这道寒气化为己用,让他成为自己的资粮。你和青书浑身是汗,衣服都被打湿了,先去洗个热水澡。无忌你去你娘那儿看看,她这个时候可能已经把你的药熬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9/6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