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诸天(校对)第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621

  秦至庸的招数想要做到如流水一般轻柔和流畅,肯定还不行。真要是达到至柔,秦至庸的拳术绝对是超越了寻常武术的境界,而是上升到哲学和艺术的高度。
  开始的时候,秦至庸化解陈正英的拳劲,还很生硬,动作链接不是那么顺畅,非常吃力。好几次,他都差点被陈正英的拳劲震伤。
  好在秦至庸念头纯正,够冷静,险之又险地化解了这几次危机。
  缺乏实战,没有交手的经验,秦至庸发现,太极拳的很多招数,和陈正英对战的时候,根本就用不上。
  就像是死记硬背了数学公式,到了考试的时候,还是不能解题。因为那些公式,根本就不知道怎么运用。或者说,用不上。
  其实,是正常现象。
  因为秦至庸还没有把太极拳的招数融会贯通。还在拘泥于拳法招数。
  招数是死的,人是活的,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招数,要根据情况而定。这就需要武者有着相当高的境界才行。
  秦至庸的心没有乱。
  心不乱,呼吸就不会乱。呼吸不乱,动作和节奏,就不会乱。
  逐渐地,秦至庸的动作变得流畅了起来,化解陈正英的攻击,轻松了一些。他的动作,开始变得舒展大方,中正平和,自然和谐。步法退进有度。神态不急不躁。
  周围的村民都觉得,秦先生的太极拳,打得真漂亮。比起村长的拳法,好看多了。
  陈正英的心中,非常震惊。
  以前,他不知道秦至庸是如何进步的,但是此刻他知道了。秦至庸和自己交手三十多招,由之前的动作生硬,变成了流畅自然。
  秦至庸这样的悟性和天赋,实在是太惊人。用武术界的话来说,秦至庸就是真正的武学奇才。
  其实秦至庸的悟性和天赋,并没有陈正英想象的那么强。秦至庸的悟性和天赋,在众人当中,只能算是中等。只是他心性柔顺,性格没有什么缺陷,遇到逆境的时候,不会怨天尤人。
  学习了儒家的修身修心,他心正意诚,有了专注力,学东西,就会精进。
  学之道,贵以专。
  老祖宗们留下了的经验,弥足珍贵。
  后辈们不去学,不去做。反而对老祖宗有怨言,觉得他们的话是废话,不能给自己带来益处。
  学会了专注。
  无论干什么,都可以做到一门深入,全神贯注。这将会获得多大的益处?那是天大的益处。绝非钱财利益可比。但是,绝大多数的人,就是不明白。
  可悲,可叹,亦可恨。
  陈正英心中暗道:“秦至庸这小子,没有学到太极拳的内家精髓,可是他居然真正做到了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真是不可思议。”
  陈正英右手使出一击“单鞭”,将秦至庸横扫了出去。
  太极拳的鞭手,非常霸道。这里的鞭,不是软鞭,而是钢鞭。太极拳的单鞭,模拟的就是古代大将施展的钢鞭之术。
  秦至庸借助陈正英手臂横扫的力量,在空中倒退了接近十米。
  他在空中不像是在退,而是在“飘”。
  落地。
  秦至庸稳稳地站在地面上,身体端正。
  不过,他的呼吸有些急促,额头上冒出大量的汗水。
  秦至庸抱拳,略微恭敬地说道:“前辈拳术通玄。太极拳劲,出神入化,非晚辈可比。晚辈认输了。”
  陈正英眼光复杂地看着秦至庸,说道:“秦公子,你不用妄自菲薄。你现在虽然还不是我的对手,但是你的拳术造诣已经不浅,假以时日,你的武功超越我,是理所当然。”
  秦至庸不是陈正英的对手。但若是生死搏杀,陈正英想要击杀秦至庸,很难。因为秦至庸可以逃。能在一位内家拳宗师的手里逃走,绝对是了不起的成就。
  秦至庸谦虚道:“前辈过奖了。我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我现在要回学堂给孩子们上课。告辞。”
  陈正英现在情绪已经冷静下来,点头道:“嗯。你先去忙吧。”
  陈正英心中可惜,可惜秦至庸不是陈家沟的人。否则,他一定会把秦至庸定为衣钵传人。
  此刻,二人都没有提杨昱乾偷拳的事。杨昱乾刚来偷拳就被抓,没有偷到内家拳精髓。陈正英没有再继续追究。算是给足了秦至庸面子。
  秦至庸点了点头,转身,步伐沉稳地离开了打谷场。
  周围的村民们,一片哗然。
  他们没有想到,秦至庸竟然是一位高手!并且还把太极拳打的那么漂亮。秦至庸和陈正英交手,他们是大饱眼福,认为是一场精彩的对决。
  村民们的话,秦至庸当然听到了。
  他一边走,一边暗自摇头。
  是对决吗?
  当然不是。
  陈正英心中没有杀意,秦至庸的心里没有争勇斗狠。二人交手,根本就算不上是生死对决。只能算是相互切磋,相互交流。
  秦至庸今天显露了拳术武功,他在村民们心中的地位,又会提升一些。先前,村民们尊重他,是因为他是读书人。有学问的人,应该被尊重,是共识。但是文武双全的人,更了不起。
  秦至庸秦先生,在村民们看来,恰恰就是文武双全。
  ……
  中午的时候,秦至庸带着书本和戒尺,走出学堂见到陈少琪。
  她是来特意等秦至庸。
  秦至庸笑着问道:“少琪,找我还有什么事吗?对了,杨昱乾那小子呢?”
  陈少琪说道:“我是来道谢的。真是要谢谢你,要不是你,杨昱乾肯定是完了。我已经把杨昱乾送回二叔家里。”
  秦至庸说道:“与人为善。能救人,是好事。再说了,其实杨昱乾没偷学到什么东西。你爹要废了杨昱乾,出手太重。”
  回到后山陈正洲家里。
  杨昱乾见到秦至庸回来,急忙问道:“秦先生,你和陈正英前辈比武,谁赢了?”
  事到如今,杨昱乾不考虑自己的安危,居然想的是秦至庸和陈正英谁更厉害?
  真是个武痴。
  不过也只有杨昱乾这样的人,才有成为宗师的潜质。他对武术太过于执着。
  秦至庸无悲无喜地说道:“输赢,就那么重要吗?阿乾,你太鲁莽。竟然去偷拳。真是好大的胆子。陈正英前辈没有说要赶你出村。可是你想要拜师,学得太极拳的精髓,会更加困难。”
  杨昱乾心中一慌,问道:“那……该怎么办?”
  秦至庸摇了摇头。
  陈正洲坐在门槛上,说道:“我大哥死心眼。就算阿乾偷学了一招半式,又怎么样?反正太极拳的内家精髓和缠丝劲秘技,只有他一个人会。他是掌门人。他不亲自教,谁学得会?秦至庸,你小子回来得真好。我肚子饿了。你去做午饭。菜我已经从菜园子里采摘回来,清洗干净。”
  秦至庸对杨昱乾说道:“阿乾,做午饭。你来帮忙烧火。”
第24章
上门女婿做不做?
  杨昱乾坐在灶台前烧火,秦至庸一边切菜,一边说道:“内家拳,外家拳,其实招数都是相通。不同的是,每一种拳术,都有着它独特的拳理和心法。拳理和心法,才是精髓。暂时学不到内家拳的精髓,不要强求,可以先学招式。等到有了机会,再学内家拳的拳理和心法,配合纯熟的招数,很快就可以运用自如。”
  再过两百年,中国人都知道太极拳,并且每个人都能随意比划两招。论传统拳术流传之广,太极拳是当之无愧第一。八卦掌和形意拳这两门内家拳术,都不能和太极拳相比。
  主要是太极拳中蕴含的刚柔和阴阳理论,非常适合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太极拳,到了那个时候,就不再是一门普通的拳术,而是国粹。是一种艺术和文化,更是一种传承。
  秦至庸没有门户之见。
  陈家沟的祖训,在秦至庸看来,是个陋习。但是秦至庸理解陈家先祖们立下祖训做法。
  封建年代,想要出人头地,非常艰难。世家,宗派,垄断了知识和武学。有了文化知识,有了武学修为,就能出人头地。
  肥水不流外人田。
  陈家沟的太极拳,是内家拳术,显得更为珍贵。陈家想要垄断这种紧俏资源,是在情理之中。
  只不过,这样做,会让学问和拳术有失传的风险。更不要说什么将其发扬光大。
  从先秦时期到现在,华夏不知道有多少的学问和秘技,因为固步自封,不与人交流,失传了。
  秦至庸觉得,古老的学问和秘技,都是老祖宗们留给后辈们的遗产,是非常了不起的财富和智慧。若是失传,就太可惜。
  一门学问,想要不失传,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其广为流传,人人皆知。就像是儒家的四书五经一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6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