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诸天(校对)第3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7/621

  培养人才,标准化,是必不可少,但是人文和情怀,同样必不可少。两者结合,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才是最理想。秦至庸讲学,给所有的学生讲的都是一样的学问,因为学问,就是真理,是不会因为个人意志而改变。同时,秦至庸也要因材施教。就是这个道理。
  一路走来,李世民见过太多的饿殍。
  关中一带,是李家统治的区域范围,情况还算好点,出了关中,百姓们简直就是民不聊生,都已经活不下去。
  李世民说道:“秦先生,您博古通今,知识渊博,不知可否教世民兵法和治国之术?”
  秦至庸说道:“二公子少年从军,看过不少的兵书,李靖将军更是兵法大家,以后你们可以相互交流。至于治国……秦某一介书生,会点拳脚,没有治理过国家。到底该如何治国?其实秦某也不知道。”
  治国,从某种程度来说,比起做科研更难。
  科学,就像是数字,有一就是有一,不会变成二,物质能量是守恒,只要发现了某种规律,就能运用规律。
  不像是人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随着心境越来越高深,对心理学更深入的研究,秦至庸已经逐渐体会到了“治国”的难度。
  如果是以前,有人问秦至庸如何治国,秦至庸或许会夸夸其谈。可是他现在不敢了。
  《道德经》记载:“治大国如烹小鲜”。
  可见,就算是圣人谈到治国,都要小心翼翼,谨慎再谨慎。
  秦至庸再厉害,精神境界也没有达到圣贤的境界。
  秦至庸说道:“半炷香的时间已过,休息好了吧?走,咱们继续赶路。”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已经休息好了。对了,秦先生,世民有个疑惑。”
  秦至庸道:“二公子请说。”
  李世民说道:“秦先生不是朝廷官员,没有和杨广见过面,为何决定要去吊唁杨广?”
  秦至庸沉默了一下,说道:“杨广在位期间,功过我不予置评,但是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咱们华夏的皇帝。秦某好歹有些名气,是大家公认的大宗师强者。我应该去吊唁。”
  杨广三征高句丽,开凿大运河,功绩算得上是利在千秋。
  单凭这两条,秦至庸就要前往江都去参加杨广的后事。
  ……
  徐子陵带着五百多人,赶到了大隋和高句丽的边境。
  一个身材高大的光头汉子说道:“徐公子,咱们算是到地头了吧?”
  徐子陵道:“到了。你们在这里等着,我越过边境,去见高句丽那边的人。”
  光头汉子点头道:“徐公子放心,既然我们已经跟着您到了这里,就绝对不会再逃跑。”
  没有人手,徐子陵当然会自己想办法。他独自去了一个山寨,降服了山寨中的强盗。
  强盗们自称是绿林好汉,其实是乌合之众。
  打仗,强盗们肯定不行。但是押送货物,这些身强力壮的强盗们,还是能胜任。
  徐子陵施展轻功,进入高句丽境内。
  不到半里路程,就见到了关隘。
  徐子陵手握长剑,站在了城墙下。
  傅君婥站在关隘上,对身后的一个人说道:“打开关隘大门,让他进来。”
  徐子陵进入关隘,见到了傅君婥,说道:“娘……”
  傅君婥脸蛋上露出了一丝尴尬,说道:“子陵,你又长高了,以后,别再喊我娘了。你已经是大宗师的弟子,可不能再这么随意。”
  徐子陵当着关隘中的高句丽官员喊傅君婥“娘”,令她很不好意思。徐子陵也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份,不再是当初的那个小乞丐,说话需要注重言辞。
  徐子陵说道:“我拜秦先生为师的事情,已经传到高句丽了吗?”
  傅君婥说道:“秦至庸那么大张旗鼓地收下你和王玉嫣为弟子,高句丽和突厥都知道了。我没有想到秦至庸会让子陵你来押送货物。看来,秦至庸对你很重视啊。”
  徐子陵说道:“先生创了‘平安商号’,打算做买卖。我现在是商号的掌柜。以后,商号的事情,由我来管。”
  傅君婥心中暗骂,秦至庸拿高句丽的财富来做生意,真不是东西。
  傅君婥说道:“子陵,我已经让人安排了饭食,你填饱了肚子再走吧。”
  徐子陵说道:“吃饭不急,先清点货物。”
  和傅君婥做了交接,清点了货物。
  当傅君婥看着徐子陵他们押送货物远去,顿时感觉到,徐子陵和寇仲已经长大,不再对自己依赖。
  自己和他们的关系,再也回不到以前。只希望以后双方不要成为敌人。
第334章
先生的面子真大
  到了江都。
  皇帝杨广的后事根本就没有举办,宇文阀和独孤阀正忙着争权夺利。
  李世民说道:“宇文阀和独孤阀有些过分了。杨广毕竟是皇帝……”
  秦至庸说道:“不是过分,而是他们自始至终就没有把皇帝放在眼里。”
  李世民说道:“秦先生,那咱们现在怎么办?”
  秦至庸道:“我们去宇文阀。皇帝的后事,还是要办的。”
  三人来到宇文阀,着实把宇文伤和宇文化及惊得不轻。谁都没有想到,秦至庸会这个时候突然登门。
  莫非,秦至庸是来找宇文家的麻烦?
  阀主宇文伤亲自接待了秦至庸:“不知秦先生此刻来江都,所为何事?”
  秦至庸说道:“秦某是来江都吊唁先帝。我想请问,为何先帝的丧事你们没有办?”
  杨广已经驾崩,秦至庸称呼他为“先帝”,并无不妥。
  宇文伤脸色一变,说道:“皇上的后事……是独孤阀在办。”
  秦至庸冷笑道:“我现在去独孤阀,独孤阀是不是也会说,先帝的后事应该你宇文阀来办?你们争权夺利的时候,可没有丝毫退让,此刻倒是相互推诿起来。”
  宇文伤说道:“老夫这就去通知独孤阀。”
  秦至庸点头道:“秦某等着。先帝的后事,你宇文阀和独孤阀一定要办好。还有,秦某要见一见皇家的人。”
  宇文伤犹豫了一下。
  秦至庸说道:“怎么,有问题吗?还是说,宇文阀主有什么难言之隐?”
  宇文伤一咬牙,说道:“秦先生要见杨家的人,当然没有问题。老夫这就安排。”
  宇文伤是宇文家族的主事人,宇文阀和独孤阀掌控朝政,可谓位高权重。
  可是,宇文伤在秦至庸的面前,都得要低头服软。哪怕宇文伤的心中有再多的不甘和不服。
  李世民算是见识到了大宗师强者能量。
  实在是太强了。
  宇文阀势力很强,宇文伤和宇文化及都是宗师巅峰人物。好在宇文阀缺少一位大宗师。
  否则,宇文阀会更嚣张跋扈。
  秦至庸说道:“还有,通知各大宗门和军阀势力,让他们派出代表来参加皇帝的后事,就以秦某的名义发请柬。谁要是不来,就是不给秦某面子。”
  ……
  宇文化及来“请”皇后萧氏。
  萧皇后面无表情地说道:“宇文大人,不知你还有什么事情要我做?陛下驾崩,你和独孤阀已经彻底把控了朝政和大隋的军队。我现在只是一介女流,怕是没什么能帮你们了。”
  宇文化及摇头,说道:“宇文阀需要你做的事情,你已经做完。秦至庸来江都吊唁杨广,要为杨广办后事,宇文阀和独孤阀协助。秦至庸要我们通知各大宗门和军阀势力,让他们派人来参加杨广的后事。”
  萧皇后心神一震,脸上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你说的可是大宗师秦先生?他来江都吊唁陛下了?”萧皇后不敢相信地问道。
  宇文化及冷哼一声,说道:“天下叫秦至庸的人,或许有不少,但是能让宇文阀和独孤阀给面子的人,除了蓝田县的那位大宗师,还能有谁?你准备一下,秦至庸要见你。”
  自江都兵变以来,皇帝杨广驾崩,萧皇后一直都是活在恐惧之中,生怕宇文阀把自己的剩余价值利用完了,就杀人灭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7/6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