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诸天(校对)第4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2/621

  秦至庸把赵穆和连晋送出了小院,朱姬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心中都还心惊肉跳。
  刚才真的是好险,要是秦至庸没有及时赶回来,那她铁定会暴露。
  朱姬现在对秦至庸是完全信服。秦至庸说的话,她都觉得非常有道理,深信不疑。
  朱姬说道:“秦先生,赵穆还会再来吗?”
  秦至庸点头说道:“应该还会。他心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打消。这次他来,是邀请我去参加什么才士论政,下一次不知道又会找什么理由前来。”
  秦至庸和赵穆没有交情。
  赵穆想来小院,就要找一个理由。而这一次,赵穆明面上是要邀请秦至庸去参加两天后的才士论政。其实暗地里还是查朱姬的下落。
  只是,秦至庸对这所谓的才士论政没什么兴趣。
  秦至庸对朱姬说道:“夫人再等待几天,项少龙很快就能送你回秦国。赵穆虽然在去秦国的路上设了关卡,布控严密,可是以项少龙的本事想来足以应付各种危机和变故。”
  朱姬说道:“我被关在质子府十多年,不在乎多等这么几天。只是希望能早日见到我儿子。”
  秦至庸点头道:“相信你很快就能见到他。”
  ……
  赵穆和连晋坐在马车上。
  连晋说道:“侯爷,朱姬失踪,莫非真的和秦至庸无关?咱们监视小院的人,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想要隐藏一个人,不是那么容易。在一些细节上,总会露出破绽。巨鹿侯府的门客众多,各种人才都有。监视小院的几个,都是佼佼者。
  赵穆沉默了一会儿,说道:“质子府是本侯的地盘,守卫有多森严,本侯心中最清楚。连晋,以你的本事,能不能悄无声息地把一个活人带出质子府?”
  连晋是一个自负的人。可是要从质子府把朱姬带出来,他办不到。
  有些事情,不是剑术高明就能做到。
  赵穆说道:“你做不到吧。可是你做不到,不代表秦至庸就做不到。项少龙被邯郸城的人吹嘘得神乎其神,可是在本侯看来,他不过是油嘴滑舌,偷奸耍滑罢了。真正让本侯看不透的人,是秦至庸。秦至庸给本侯的感觉,有些深不可测。总之,盯着秦至庸,是不会错的。”
  ……
  邹衍是阴阳家的创始人。他的阴阳五行理论,和道家的思想融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哲学理论。
  太极、形意等内家拳术能被创立出来,就是依靠阴阳五行理论。
  邹衍的阴阳学说,在稷下学宫还是很受欢迎。
  稷下学宫的人都称他为“邹天衍”。
  为了弘扬阴阳五行学说,邹衍带着几个弟子周游列国,弘扬思想。
  邹衍这样的思想家,是真正的圣贤。
  连晋来告诉邹衍,秦至庸不会来参加才士论政。
  邹衍的几个弟子有些愤怒,觉得秦至庸架子大,没有把自己老师放在眼里。
  一个弟子说道:“老师,那秦至庸不过是荀子的学生,就算是荀子见到了老师,都要以礼相待。现在老师来邯郸城举办才士论政,秦至庸竟然推辞不来,未免太高傲了一些。”
  另一个弟子说道:“秦至庸在齐国很低调,没有展现出什么惊世的才华。反倒是他老师荀子说过,秦至庸有大智慧,大胸怀,眼光超越时代。没想到秦至庸刚到赵国,就闯出了偌大的名头。人,一旦有了名望,就眼高于顶,瞧不起咱们,是很正常的事情。”
  邹衍抚摸着胡须,一脸温和地说道:“老夫倒是不这么认为。老夫在稷下学宫见过秦至庸几次,他的心性修为不像年轻人该有的。只可惜,老夫没有和秦至庸论道。秦至庸不来参加才士论政,不是瞧不起老夫,怕是另有原因。”
  秦至庸和李斯韩非不一样,他很少参加辩论,而是默默无闻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据说,秦至庸还在稷下学宫外面开垦了几亩田地,亲自下田耕种。
  邹衍对秦至庸非常感兴趣。
  既然秦至庸不来,那邹衍就决定去拜访秦至庸。
  ……
  秦至庸把最好的茶叶拿了出来,烧开水,准备泡茶。
  朱姬说道:“秦先生,我来帮你。”
  秦至庸说道:“夫人,您先回房间。稍后有一个客人要来。”
  朱姬眉头一皱,说道:“是赵穆吗?”
  秦至庸摇头:“不是。赵穆还不足以让我用最好的茶叶来招待。这次来的是一位圣贤。”
  朱姬刚回到房间不久,小院的大门就敲响。
  秦至庸打开大门,只见一位身穿白色长袍,面色红润,满头白发的老者站在外面。
  正是邹衍。
  秦至庸抱拳施礼,恭敬道:“晚辈秦至庸,见过邹师。”
  秦至庸的年纪,不比邹衍小,可是在学术思想上,秦至庸不能和邹衍相比。
  邹衍是一个学派的创始人,是思想的开拓者,是真正的圣贤。邹衍的心境比秦至庸还要高一线。秦至庸的知识和学问很不错,可是他的核心思想,依然是儒家。
  秦至庸就像是个富二代,继承了儒家的精髓,而邹衍才是真正的富一代。邹衍的阴阳五行理论思想,同样影响着秦至庸。
  秦至庸能把数学和奇门遁甲相结合,刻画出威力巨大的符咒和阵法,就是用阴阳五行理论做支撑。
  给人看病,秦至庸用的中医,也融合了阴阳五行理论。
  可以说,阴阳五行理论,是秦至庸精神世界的基本框架。可见,邹衍创出的理论思想,对秦至庸,甚至是对所有的华夏人,影响是何等的深远。
  邹衍这样的伟大圣贤,值得秦至庸恭敬,值得他以礼相待。
  秦至庸称呼邹衍为“邹师”,是正心诚意,不带丝毫恭维的意思。
  邹衍笑着说道:“荀子说你是他最得意的弟子,学到了儒家学问的精髓,早晚有一天,你会一鸣惊人。现在看来,荀子并未夸大其词。”
  秦至庸说道:“邹师过奖。掌握儒家的学问,晚辈还早得很。立功,立德,立言,我一件都没有做到。晚辈能在邯郸城扬名,是机缘巧合。更何况,邯郸城的百姓们能得知我秦至庸,也不是因为我的学问,而是因为我在王宫里击退了红缨公子连晋。邹师,快屋里请,我已经为您备好了清茶。”
  邹衍笑着说道:“好。老夫就不客气了,今天定要品一品你的茶。”
第437章
相互羡慕,论道之际就突破。
  邹衍对秦至庸的做派,非常好奇。秦至庸不张扬,不傲慢,心静如水。邹衍不得不承认,秦至庸这样才是真正专研学问的状态。
  可是邹衍不能像秦至庸这样,他必须张扬,必须到处宣传自己的阴阳五行理论。毕竟,邹衍是阴阳家的创始人,他要是不弘扬自己的思想和主张,那谁来弘扬?
  儒家思想经过了孔子周游列国,再由孟子传承发扬,已经得到了各大诸侯国的认可。只要儒家的精英们不自己作死,儒家就能一直传承下去。因为孔子和孟子已经把根基打好了。
  秦至庸和邹衍论道,就好像忘记了时间。
  二人可谓是无所不谈。
  邹衍能创立阴阳学派,不是运气,而是他博览群书,汲取了各家的智慧。
  秦至庸懂奇门遁甲,也研究过阴阳五行理论。
  理论上,整个宇宙都能划分为阴阳,可见这一门思想的博大。阴阳可以贯穿宇宙。
  阴阳之道,是直通宇宙尽头的真理大道。
  正负、加减、明暗……都是阴阳。
  阴阳之道,更是平衡之道。
  人生、宇宙,只有平衡,才能健康运转。否则,就会崩溃。
  和邹衍这位阴阳学派的创始人论道,秦至庸可谓是受益良多。特别是邹衍思想中的那些闪光点,更是给秦至庸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数据”。
  秦至庸以前主修心灵,做事情都是内求,因此才有了克己自律,修身自强。可是过于内求,也不行。修行,不止是要修心内求,还要外求。
  外求,就是借助工具来辅助修行。
  人能成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智慧,懂得利用和创造工具。
  秦至庸的有些言论,在邹衍看来,简直就是叛经离道。可是细想之下,却觉得是真理。
  邹衍没有像秦至庸这样刻意修心。可是邹衍的修养,就让他的心灵境界不知不觉达到了现在这样的层次。
  邹衍给秦至庸展现了什么叫做“水到渠成”,什么是真正的“顺其自然”。
  当秦至庸把自己的修行心得一说。
  邹衍顿时大笑:“老夫明白了。原来儒家的《大学》就是修行总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哈哈,小友好福气,那么早就明白了儒家的精髓所在。说实话,老夫很羡慕你,孔丘和孟轲两位前辈给儒家留下珍贵的学问财富,而秦小友算是继承了儒家的智慧。”
  邹衍现在是真正做到了明心见性,念头通达,思维运转速度顿时增强十倍。他精神层面的变化,是非常剧烈,但是用眼睛是看不见的,可是秦至庸的心灵之力却能清晰地感知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2/6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