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诸天(校对)第4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5/621

  琴清冰雪聪明。
  邹衍一提醒,她立刻就反应过来,惊呼道:“老师的意思是说,秦兄要我们带朱姬和王子政去秦国?”
  朱姬和嬴政被扣押在赵国邯郸城,不是什么秘密。
  邹衍和琴清早就知道。
  邹衍说道:“能悄无声息地把人从质子府带出来,除了秦小友,怕是再没有人有这个本事。哪怕是曹秋道都不行。”
  琴清点头道:“那倒是。秦兄不止学问渊博,好似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武艺更超凡入圣。他给咱们的《太极拳论》就是博大精深。我练了太极拳之后,只觉得浑身舒畅,精神充足,好似年轻许多。”
  邹衍哈哈一笑:“老夫也有此感。”
  琴清的眼中闪过一丝担忧:“可是,邯郸城管得太严了。带着朱姬和王子政,咱们出得了城吗?”
  邹衍说道:“到时候再说吧。老夫相信秦小友会安排好。”
  ……
  秦至庸回到小院,项少龙还没有离开,他一直在这里等消息。
  “办妥了。”秦至庸说道,“才士论政结束,邹衍就会带夫人和王子政离开邯郸城。少龙你可以专心护送赵倩公主去魏国了。”
  项少龙松了口气,说道:“那就好。”
  吃晚饭的时候。
  秦至庸对善柔说道:“明天,你抽个时间去一趟邹衍先生那儿,和琴清姑娘谈一下生意上的事情。”
  善柔好奇说道:“不知是什么生意。”
  秦至庸平静地说道:“我把纸张的制造工艺给了琴清姑娘。”
  善柔大惊,丢掉了碗筷,差点跳了起来:“什么?先生,你怎么能把制造纸张的工艺交给琴清?那可是……那可是……”
  秦至庸一脸平静地说道:“我当然知道纸张是推动文明进程的东西。正因为如此,我才决定把造纸工艺给琴清。墨者行会的人,有几个会做生意?想要把纸张尽快推广开来,就必须借助琴清的经商天赋和她家族的生意渠道。”
  “还有,善柔你和琴清谈的时候,她一定会让利给墨家。墨家和阴阳家第一次合作,要公平公正,获取利润,不能超过五成。其他的事情,你自己做决定。”
  纸张的五成利润,足够赵国墨者行会吃得满口流油。
  公布了养生功,只能算是让善柔在墨者会馆里站稳了脚跟。
  为墨者行会谋取了利益,获得资源,才能真正开始执掌墨家,并且带领墨家不断前进。
  善柔冷静下来,很快就想通了秦至庸的良苦用心。
第440章
百密一疏有破绽
  才士论政的最后一天,邯郸城里有名堂的人几乎都来了。今天,邹衍先生要讲阴阳五行的学问,他们都想要来听一听。
  战国时代,别说是普通百姓,就算是王公贵族,其实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都非常有限。邹衍这样名动天下的学者来讲学,人们都是非常欢迎。
  秦至庸坐在末座,哪怕他已经对阴阳五行理论有很深刻的了解,可是他还是听得很认真。
  温故而知新嘛。
  邹衍先生这次讲的学问,更加有层次感,更加深入。可谓是直指本质。
  邹衍讲完,就是秦至庸开讲。
  许多人都开始议论纷纷。
  “怎么是他?”
  “据说秦至庸的武艺超凡,可是没有听说他的学问如何啊?”
  “嘿嘿,你们可别忘了。秦至庸是荀子的学生。想来他的学问还是不错的。”
  秦至庸面带微笑地看了在场的人一眼,有很多都是熟悉的面孔。
  项少龙、连晋、赵平,曹秋道也都在其中。
  秦至庸说道:“邹师让秦某来讲点什么。我今天就不讲儒家的学问。我要讲的是心法。”
  “何为心法?”
  “心法就是保证心灵和谐的一种办法。清静无为,中正安舒,都是对某种心灵状态的描述。人活着,就要做事情。如何才能把事情做好?做到极致?办法有。首先要从心法上来找。”
  秦至庸讲的东西,每个人都听得懂。没有玄之又玄的东西。他从心态的角度开始阐述心灵的修行,如何有效地提升心理素质。
  如何专注,做到真正的过目不忘的能力?
  如何驾驭情绪,让心灵清净,做到明心见性?
  心灵修行,各家各派都有,可是从来没有像秦至庸总结得如此透彻。修为越高的人,越能体会到秦至庸讲的这些学问是何等的博大精深。
  特别曹秋道、赵平、连晋、琴清,身上的气息在逐渐开始转变。
  这说明他们的心态在变。
  秦至庸心中惊讶,他们竟然这么快就进入了状态。
  了不起。
  项少龙来自二十一世纪,见识多一些,可是心思就杂一些。他反倒不容易进入状态。
  秦至庸讲完心法,说道:“我说的这些,都是我自己的领悟的‘真理’,不带任何偏见,更不是宣传哪一家的学术思想。希望大家都能有所得。”
  才士论政是邹衍先生的主场,是阴阳五行理论的主场。
  秦至庸在这里宣扬儒家的学问,有些不合适。因为那样会反客为主。
  邹衍说道:“秦小友讲得好啊。不再局限于某一家某一派的学说。你算是创出了自己的道。”
  秦至庸一愣,自己的“道”吗?
  并没有。
  秦至庸依然严格是按照儒家的修心标准,一直找不到突破点。
  荀子和邹衍的心灵境界都达到了“安”之境界,秦至庸哪怕再淡然,心中依然有些羡慕。
  可是这种事情,是真的羡慕不来。
  荀子和邹衍的学问之中,有属于自己的主张和“道”。秦至庸想要有所突破,必须要创新,走出自己的道路。
  秦至庸的底蕴有了,是该到了创新的时候。
  否则,儒家学派的学问,会一直约束着秦至庸的思想,限制他的格局。
  相通了这一点,秦至庸心灵上的“枷锁”好像一下子消失了。
  克己修身是自律。
  可是光有自律不行,还要有自由。特别是思想上的自由。
  自律和自由,一定要达成平衡。
  “要走出自己的道路。”
  秦至庸说道:“我明白了。多谢邹师提点。”
  顿时,秦至庸的气血更加具有活力,气息好像变得更加年轻态。
  相由心生。
  秦至庸所求的就是生命的真谛,是长生不老。
  以前,秦至庸的相貌年轻,可是气质太过于稳重。不是说稳重不好,而是不和谐。
  可是现在他的相貌和气质和谐了,他真的成了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郎。
  就算以邹衍的心灵境界,都看不出秦至庸的真实年纪来。
  邹衍抚摸着呼吸,面带微笑地点了点头。
  ……
  太亮之前,是最黑暗的时刻,是人最困乏的时候。秦至庸就是在此时带着朱姬和赵盘出了邯郸城。
  秦至庸想要出城,别说一个小小的邯郸城,就算是再高大雄伟的城墙都挡不住他。
  秦至庸一手提着朱姬,一手提着赵盘,施展身法越过城墙,缓缓降落到城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5/6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