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诸天(校对)第6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4/621

  但是秦至庸没有这样做。
  国家有钱,非常有钱,可是国家要建设,花钱的地方更多。
  西方还不断打压华夏,给国家制造麻烦。
  谁都不容易。
  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尽量不要给国家添加麻烦。
  “靠给人治病赚钱,不是长久之计。”
  秦至庸心中暗道:“想要让南天门技术学院可持续发展,还是要有一门细水长流的生意才行。”
  既然选择做教育。
  秦至庸决定卖教材。
  教材,肯定不是新华书店里的版本,而是秦至庸自己编写的教材。
  秦至庸本来就是大教育家,他编写教材,是轻而易举。
  暂时,秦至庸只编写初中和高中的教材。当然,肯定不能说是教材,要说是辅导书才行。
  秦至庸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编写好了初中和高中各科的教材。他的这个教材版本,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主要特点是浅显易懂。
  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每一个案例,都是环环相扣。就算没有老师讲解,靠自学,都可以轻松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
  然后,再编写一个APP软件,提供可以下载电子版教材的渠道。
  准备工作,就算是完成了。
  “收费多少呢?”
  秦至庸心中暗道:“初中全套教材,收费1000元。高中全套教材,收费2000元。这样收费,比较合理。”
  合理吗?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那些补习班,动不动收费就是几千上万元。而且补习的效果,未必能有多好。
  秦至庸编写的教材,只卖这个钱,完全是良心价。
  ……
  县城里,王小波在初中三年级,成绩一直在班里中下游晃荡。父母给和老师,给了他很大的压力。
  为了提高学习成绩,王小波的父亲还给他报了补习班。每个学期要交好几千元的费用。
  王小波父母的工资不高,不但每个月要还房贷,还要还车贷。家庭收入基本上是月月光。不止是王小波有压力,父母的生活压力更大。
  王小波心里也急。他自己当然想把学习成绩提上来。可是他读书天赋有限,不是想提高成绩,就可以马上提高。
  晚上放学回来。
  王小波拿起手机刷视频,打算放松一下。手机屏幕上,突然弹出了一个软件。
  王小平神使鬼差地点了进去,并且把APP下载了。
  原来,是一个卖辅导教材的软件。
  现在网络上啥软件都有。王小波倒也不奇怪。
  翻看了一下软件中的内容,不知不觉王小波就被吸引住了。软件中的教材内容,浅显易懂,读起来一点都不吃力。
  孩子厌学,就是因为学习起来吃力,太累。要是不吃力,不累,孩子就不会有厌学的情绪。毕竟,谁不想自己的成绩好,考更好的大学。
  看了几章内容,王小波发现自己竟然几乎都看懂了。以前很多不懂的知识点,一下子融会贯通。就像是被醍醐灌顶一样。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妙了。
  嗯?
  当王小波想要再往下看的时候,软件提示,要收费。
  “什么,竟然要收1000元?太贵了吧!”
  可是,为何自己会心动了呢?
  王小波一咬牙,买!
  一定要买。
  这么好的书,不买是损失。有了这一套辅导教材,自己说不定就能考上重点高中。
  父母下班回来,王小波把要买教材的事情,向他们说了。
  买其他东西,父母可能会有迟疑,但是买辅导教材,父母是举双手赞成。
  没钱?
  借钱都要买!
  实名注册,扫二维码,付钱。
  王小波有权限查看软件上的初中全套教材了。这一晚,他学习到了半夜。从初一的数学开始看,每掌握一个知识点,他就会心里高兴。
  以前看书,王小波觉得是折磨,可是现在看书,他甘之如饴。
  把初一的数学看完,王小波觉得自己的数学基础坚实了不少。
  ……
  手机来信息提示,账户收到1000元。
  秦至庸脸上带着笑意,终于有一个购买教材的学生了。
  拿起手机,查看一下注册资料。
  “王小波,县第二中学,初三年级。”秦至庸笑着说道,“王小波同学,你买了这套教材,就能尽快把书中的知识融会贯通。”
第623章
南天门科研机构邀请你
  没有推广,没有宣传,想要把一件好的产品卖出去,是非常不容易。
  秦至庸没有打广告。他编写的教材完全是随缘,谁能购买,那完全是机缘。因为真正好的东西,是不会被埋没。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
  王小波同学第二天就到学校向自己的好朋友推荐这一套教材。不到半天的时间,就又有几个人购买。而随着口口相传,购买教材的学生会越来越多。
  不知不觉到了六月中旬。
  高考和中考之后,购买秦至庸教材的人,出现了一次暴增。很显然,之前购买了秦至庸教材的学生,都考出了不错的成绩。
  其中有一个市级理科状元,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推荐了秦至庸的APP软件。这个市级高考状元,两个月前,成绩只是班上中等层次,可是直接在APP软件上购买了全套辅导教材,包括了初中的教材。
  考不出好的成绩,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基础不行怎么办?那就从头开始学。这个学生还算有点毅力和恒心,短时间内,靠自学完成了初中了高中的课程。把中学的知识连串在了一起,形成了体系。
  高考的时候,他果然一鸣惊人,荣获了市里的理科状元,被京城一家重点大学录取。
  秦至庸的手机不断接到短信提示,不到24小时,辅导教材就卖出了近一万套。南天门技术学院的账户上,资金一下子就破了千万元。解了学校的燃眉之急。
  陈晋翻阅着辅导教材,说道:“老师,您编写得教材真的是太好了,堪称完美。要是我读中学的时候,有了这套辅导教材,何至于高考落榜啊。”
  其他的学科,陈晋只是觉得编写得好。可是好在哪里,他一时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可是数学教材,却把陈晋给惊艳到了。
  陈晋研究的就是数学。他的数学目前已经具备了专业的水准,到大学里面去数学教授完全可以胜任,可是让他来编写初中和高中的教材,他是绝对达不到秦至庸的水平。
  研究了一下初中和高中的数学辅导教材,陈晋觉得自己的逻辑体系,好像更健全了。
  要不是对数学有着深不可测的造诣,是不可能编写出这样的教材来。陈晋庆幸,自己留在老师的身边继续学习,是最明智的选择。
  秦至庸说道:“书再好,那也要学生自己愿意学才行。要是不愿意学,自甘堕落,别说是有了一套教材,就算是给再多的资源,都不能成才。对了陈晋,通知书我已经写好了,你明天去一趟镇上邮局,把这些通知书都寄出去。”
  陈晋点头说道:“是,老师。”
  ……
  南天门技术学院里的科学家,每当走了三个,就会再来三个。都是年纪非常的研究人员,精力有些跟不上了。做了一辈子的研究,退休了也闲不住。就响应国家的号召,调养好了身体,继续发光发热。
  今天,又有三位科学家来到学校。其中一个相对年轻,60岁左右。秦至庸见到他,眉头微微一皱,此人身上,没有研究人员的气质,反而更像是一个投机的官僚。
  秦至庸面带微笑地问道:“江老,不知你是做什么方面的研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4/6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