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神(精校)第1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306


王离摇头,笑道:“不,先秦铁骑虽然都是精锐,然而,这支军队乃是蒙骜将军所创,并曾追随蒙恬大将军北征匈奴,势如破竹的击溃匈奴大部军队,使得这群贼人至今不敢进入河套地带牧马,此等英雄之兵,非蒙峻将军不能带也,蒙峻,你是我的副将,又是帝国上将,须谨记,率领先秦铁骑围住东郡之后,千万不要轻举妄动,一旦发现叶扬大军回救,便立刻撤军,不要硬拼。”
蒙峻点头:“是,末将谨遵将令!”
“好!”
王离大笑,随即看向了众人,“铿”一声拔出了元帅之剑,大喝道:“三军将士听令!今日三更造饭,五更出发,蒙峻将军统帅五万先秦铁骑攻击东郡,其余人,随我一起攻杀恒山郡,一雪前耻吧!”
众人齐齐举起了兵刃,高呼万岁。
……
两日后。
“报!”
一声颇带凄厉的叫声回荡在恒山郡城主府中,传令兵连滚带爬的进入府中,大声喊道:“大事不妙了!”
叶扬正在与王烈对弈,转身道:“何事不妙?”
“大人,飞鸽传信,半日前,王离大军中的副将蒙峻率领五万先秦铁骑横跨青云山脉,气势汹汹,看起来,似乎是朝着我们的东郡方向前进,那先秦铁骑精锐无比,一旦进入东郡城下,东郡便不保了,一旦东郡落于秦军手中,我们腹地的济北郡、薛郡、临淄城等都将会暴露在秦军的兵锋之下!”
“啪嗒”一声,叶扬手中的棋子掉落在地,剑眉紧锁:“妈的,看来是真的不妙了,王烈,那先秦铁骑是什么来头,速度多快,我们现在率领朱雀铁骑前往截杀,能够来得及吗?”
王烈摇头:“已经来不及了,先秦铁骑是秦国的百战之师,由名将蒙骜所传建,近百年来未逢败绩,传说先秦铁骑的战骑都是来自北方的良种战马,常年使用寒草,拥有极强的耐力与速度,浑身披挂着专用套甲,骑兵更是精挑细选的勇士,先秦铁骑东征西讨,就是这批精悍骑兵一举扫平了陈胜吴广大军!此次,先秦铁骑倾巢而出,王离大概是想跟我们拼了,我们虽有朱雀骑,奈何数量太少,无法急战……”
第二百二十章
浴血一战
“肿么办……”叶扬抱头苦思,却无法想出破解之策。
恒山郡兵少,只有八万人马,这几乎是叶扬手里的全部精锐了,而且,真正有强横战斗力的,其实也就是五千朱雀铁骑,其余的兵力一旦碰上了蒙峻的五万先秦铁骑,肯定会瞬间分崩离析、荡然无存,这样的话,叶扬会心疼死。
如果统帅朱雀铁骑救援东郡,就算抵达了东郡也是疲劳之师,蒙峻大军先行抵达,以逸待劳的话,自己会更加的吃亏。但是,东郡是齐地面临西侧的门户,一旦被洞开,先秦铁骑只需半日时间就能兵临临淄城下,届时,整个火神氏族或许也会被连根拔起。
并且,大军前往东郡驰援的话,青山要塞就会暴露在王离的锋芒之下,王离是用兵如神的名将,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青山要塞内不但囤积了大量的粮草辎重,也囤积了不少朱雀铁骑的草料,一旦青山要塞丢了,叶扬这八万大军或许会被饿死在半路上。
思来想去,不得其解。
张天河在大厅内踱着步子,剑眉紧锁。
“天河,别走来走去,我眼都花了……”叶扬道。
张天河道:“到底怎么办,蒙峻率领的五万先秦铁骑已经前往了东郡,那东郡可是我们的西方门户啊,一旦东郡失守,我们辛苦打下来的小半片江山就全部都丢了,而且,东郡是盛产粮食与美酒的富庶之地,绝不能失守,东郡丢了,我们以后再也喝不到醇美的杏花酒了,这可如何是好……”
“杏花酒?”
叶扬猛然浑身一震,愁眉舒展,站起身,哈哈大笑道:“杏花酒,对对对!东郡不但有最美的杏花酿,还有最醇正的琼花酿,哈哈哈,太好了,是琼花酿!”
王烈愕然:“大人?”
张天河也惊然:“子羽,到底怎么了,什么事情能把你乐成这个样子?”
叶扬神秘兮兮的笑道:“你们可知道,有一个人,最爱喝琼花酿,当初就抛弃了我,一个人溜到东郡饮酒作乐去了,至今也没有回来,我想,她一定还在东郡,有她在东郡,哼,就算是五万先秦铁骑恐怕也要掂量一下到底要不要攻打东郡了……”
王烈浑身一颤:“那个人……是谁?那么厉害……”
“那是一个姑奶奶级别的高人……”叶扬看向了南方,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甑轩姐,东郡就交给你了,一定要给我守住啊,至少要守住三天!”
……
这时,又传来探报:王离十五万大军已然开始启程,从巨鹿大营开拔而出,目标直指恒山郡!
叶扬猛然击掌,笑道:“王离这个老狐狸,果然使用了声东击西的计策,哼,想让我首尾难顾,那我就给你来个以快打慢!”
王烈很兴奋,擎着战刀站了起来:“大人,我们如何厮杀?”
叶扬目光炯炯,沉声道:“立刻召集青山大营的大军,王离大军要来青山大营,必须经过豪猪岭,我们就在豪猪岭安营扎寨,以逸待劳的等待王离大军的到来,记住,青山大营只留五千人把守,其余七万人一起出征,立刻埋锅造饭,多作熟食携带上,在豪猪岭立下营寨之后,只埋锅造饭时只准用五千人口粮的锅灶,其余士卒必须吃熟食,不得生火,另外,在豪猪岭的山岭之上广立齐国旗帜,以为疑兵之用。”
“是!”
王烈是个耿直的战将,也不多问,立刻要去照办了。
赵云眉头一拧,问道:“少主,为何要只生五千人灶火,却又广布旗帜来疑兵?”
叶扬咧嘴一笑:“王离是名将,自然深知兵法之妙,我用旗帜疑兵,只为虚张声势,这一点,王离应该能看破,因为他可以清点我们的灶火,五千人的口粮足以告诉王离,这里并非我们的主力,使得王离轻敌冒进,这么一来,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赵云不禁一笑:“少主英明!”
……
一日后,豪猪岭。
这是一座峡谷式的战略地形,高耸而蔓延的山岭延绵不绝,只开了一个大约两里地长度的缺口,是个葫芦口的地形,一般的士卒无力攀登山脉,只能从这个缺口中出入,而叶扬就选择了这个缺口处安营扎寨,等待王离大军的到来。
七万大军寂静无声,十人一灶,五百道青烟袅袅升起,衬得寂静山谷更加的静谧,人马无声,大战前的宁静让人不安。
山林中,叶扬骑乘着赤炎马,一身戎装,目光眺望着远方,道:“王离大军已经距离我们不足二十里了,正午之前肯定会抵达,命令士卒们饱餐一顿,准备迎接中午这生死一战,这一战,只可胜不许败!”
“是!”王烈神色冷峻。
身后,五千名朱雀铁骑严阵以待,一个个脸色平静,缓缓的擦拭着自己的兵刃,而叶扬则声音微微激荡开来,笑道:“兄弟们,这一战,注定会青史留名,这一战,我们只有一个目标,让秦军永远记住朱雀骑这个名字,让他们因为这个名字而心惊胆寒,在深夜的梦魇中哭号!”
顿时,一群朱雀骑纷纷露出欣然跃跃欲试之态。
王烈道:“我们何时发动攻击?”
“不急。”叶扬目光凛然,笑道:“赵云、张飞两个人留守在中军帐中,届时,赵云会引一路兵马佯攻诱敌,诈败而退,将敌军主力引入山谷中,一旦王离中军进入峡谷,我们立刻从山坡上杀下去,无比全歼王离的主力精锐!”
“是!”
……
相对于齐军的蓄势待发,山谷的另一侧,十五万秦国大军正在缓缓行进。
坐镇中军的不是别人,正是上将军王离,这位手握重兵的秦国上将一副悠悠然之态,手提长刀,看着远处,笑道:“命令大军全速前进!”
身侧,一名叫做涉间的将领道:“将军,前方敌情不详,叶扬手握八万重兵,不可小觑啊……”
王离咧嘴笑:“涉间,你有所不知,蒙峻将军进攻东郡的消息已经在两日前传遍恒山郡,据闻,叶扬连夜调集人马,秘密从青云山脉横插过去拦截蒙峻的五万铁骑,不出意外的话,前方必然是叶扬的疑兵。”
“将军,以何见得是疑兵?”涉间颇为不解。
王离从战车上站起身,伸手一指远处,道:“你看,山脉两侧尽插齐军旗帜,却不见有士卒走动,此乃第一疑点,再则,你仔细数一数那叶扬营寨中的灶数,最多不过五百灶,他们只设了五千人马的口粮,如何能够瞒得我?哼,叶扬小贼,以为这点伎俩就能让我止步不前吗?今日,我偏要挥军横扫恒山郡,夺回我们失却的粮草,更要斩杀那叛徒刘猛,一战破敌,以振我秦军之威!”
涉间两眼发光,连连道:“大人妙算,末将万万不及,原为先锋将军,冲杀叶扬营地!”
“好!”
王离哈哈大笑,道:“我给你一万大军为先锋,进入叶扬营寨,我们不需要俘虏,尽杀之!我随后便到,十五万大军杀他恒山郡一个片甲不留,让叶扬知道,秦国铁军之威岂是他一个毛头小子能够撼动的?”
“是!”
……
涉间拔出利剑,策动战马跑到前方,大喝道:“先锋兵马随我冲击齐军中军大帐,擒获叶扬者赏万户侯,金银一万!”
顿时,先锋人马随着涉间冲刺而出,速度极快,而王离一样挥舞将军剑,中军在左军、右军的护卫下一样疾速前行,几乎以重逢之势攻向了恒山郡!
喊杀声惊天动地,旌旗遮天,漫山遍野的秦军仿佛洪水般淹没野猪岭,兵锋所指正是峡谷出口处的齐军大营。
“嗒嗒哒……”
一飙人马飞奔而出,赫然是赵云所统领的一支兵马,那赵云一身银甲,提着龙胆枪,遥遥长枪一指,大喝道:“贼将报上名来,吾不杀无名之鬼!”
“我乃涉间,速速受死!”
涉间挥舞长枪扑杀,与赵云交马一合,长枪震得赵云连连后退,其实,这涉间也不过初入星空境界罢了,赵云故意示弱,只是为了诱敌。
一战而退,赵云大声命令道:“撤!”
拎着龙胆枪,一溜烟的逃向了大营方向。
涉间狂笑:“如此浪得虚名之辈,竟然敢掠夺我大秦粮草,简直是自寻死路,将士们,给我杀,得叶扬首级者,封万户侯!”
一群兵卒满眼血红的冲锋,一个个仿佛发了疯似的,转眼间一万人马进入峡谷。
王离挥动大军,尾随而至,中军主力由两万铁骑与五万步兵、三万弓手组成,骑兵为首,全速冲杀进入山谷!
……
山岭之上,王烈咧嘴哈哈一笑:“进去了!”
叶扬稍等一些时刻,等待王离主力进入山谷之后,立刻拔出了身后的青魂剑,嘴角带着飞扬的笑容:“三军将士,给我杀,为了苍生仁道!”
剑背轻拍战马的臀部,顿时赤炎马一声狂嘶,带着叶扬就冲突下山,身后,张天河提着重锤、王烈拿着阔刀、刘猛也提着长刀,四个将领相继冲下山,身后,五千精悍的朱雀铁骑缓缓开动,很快的进入了全速状态,轰隆隆的马蹄声震撼着整个山谷,这朱雀铁骑原本就生于林地之中,习惯山林地带的地形,毫不影响冲锋速度,这也是王离绝对想不到的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