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下(校对)第4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6/962

  因为,蓝田县的大宗粮食指的是五十万担以上的交易,才会被称之为大宗。
  少于五十万担的交易,通通属于小额交易,价格维持市价。
  这样做可以避免伤害到百姓零散售卖的粮食价格。
  天底下有能力以现银交割五十万担粮食的买主不多,不过,应天知府明显就是其中一个。
  今年,史可法遇到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南京的勋贵们统一关闭了粮仓,而是用银子支付了今年应该缴纳的不多的赋税。
  各个县里的零星小户人家多余的粮食也被他们以现银的方式购买走了,导致那些散户们也没有粮食交付官府,同样交付的是现银。
  如果是在往年,这种根据一条鞭法缴纳的赋税将是所有官员最幸福的事情。
  现在不同了,那些勋贵们断定,史可法即便是拿到了银子也没有地方收购大批的粮食,用来完成朝廷急需的军粮份额。
  而应天府附近大部分的粮食都在他们手中,给史可法的那点银子,他们自然能从抬高的粮食价格中成倍的找回来。
  他们以为,当九月的时候,史可法如果还不能凑够军粮,迎接史可法的将是一个非常悲惨的下场。
  既能除掉总是在针对他们的史可法,又能大赚一笔的事情,那些勋贵们焉能错过。
  张峰敏锐的发现,这中间似乎有一门很大的生意可以做,如果做的好,应该能给关中带来非常丰厚的收入。
  他不是这方面的专门人才,在发现应天府勋贵们的手段之后,他就以外出购买粮食的借口离开了南京,星夜回到了蓝田县。
  上百把算盘在屋子里的噼里啪啦的作响,张峰抱着一个茶碗悠闲地喝着茶水,时不时地跟脑袋刚刚结疤的杨雄说几句话。
  “据说包拯的眉心有一枚白月牙,你的眉心多了一弯黑月牙是何道理?”
  杨雄摸摸发痒的疤痕,慢条斯理的道:“有空就多请我吃饭喝酒,去明月楼听曲,观舞,看戏也不是不成,等你日后需要我眉心的这弯黑月牙救命的时候,我好帮你。”
  张峰道:“用不着,我才回玉山,你眉心这弯月牙的因由我已经知道了。
  我觉得我这辈子可能没有机会干出什么让县尊嫉妒的想要弄死我的事情。”
  “不要小看自己,我们的事业才刚刚起步,这是县尊在夜钓张国莹的晚会上说的话,你为人勤快,说不定哪一天就混到功高震主的位置上了。”
  张峰大笑道:“我们都能拿功高震主这四个字来开玩笑了,你觉得这种事会发生吗?”
  杨雄摸摸眉心的那道疤痕月牙叹口气道:“当时冲动了。”
  张峰指指屋子里面的算盘人道:“他们最后能获得多少利润?”
  杨雄抬头瞅瞅屋子里黑板上的数字道:“如果最后把粮食卖给正在跟杨嗣昌,左良玉作战的张秉忠,能获利十倍,卖给李洪基能获利三倍左右,卖给杨嗣昌这些人,会亏本,卖给蜀中,会亏损四成以上,不过也会收拢大批的蜀中流民。
  就看县尊最后怎么算这笔账了。”
  张峰道:“南方气候对于存粮不利。
  稻谷在收获时,如连遇阴雨,未能及时收割、脱粒、整晒,那么稻谷在田间、场地就会发芽。
  保管中的稻谷,如果结露、返潮或漏雨时,也容易生芽。
  稻谷脱粒、整晒不及时,连草堆垛,容易沤黄。
  生芽和沤黄的稻谷,价值不顶好粮食的一成。
  再加上,稻谷不耐高温,过夏的稻谷容易陈化,烈日下暴晒的稻谷,或暴晒后骤然遇冷的稻谷,容易出现“爆腰”。
  新稻谷入仓后不久,如遇气温下降,往往在粮堆表面结露,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地方。”
  杨雄瞅着张峰道:“计毒莫过绝粮,你们要是真的这么干了,遭殃的永远是百姓。”
  张峰笑道:“这就是我们从蓝田购粮的原因。
  周国萍已经混成白莲教的大师姐了,我们需要一场可以控制的民变,用来清理应天府勋贵们在乡野间的势力,同时也把白莲教在应天府的根子挖出来,然后进行全面管理。”
  杨雄笑着摇头道:“你们都喜欢这种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
  张峰道:“还有谁?”
  杨雄拍拍自己的嘴巴道:“从我嘴里你套不出什么话来的,干好你的事情即可。”
  张峰叹口气道:“南方百姓与北方百姓不同,他们生活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即便是地里没了食物,他们也能从密布的水网中间找到一些补充粮食。
  如果没有一场触及根本的变革,南方百姓不会跟北方百姓一样揭竿而起的。
  这需要慢慢来引导,最后形成一个僵局,让那里的百姓衡量利弊之后,再主动加入我们。”
  杨雄喝了一口茶水,放下茶碗道:“这些话你该去跟县尊亲自说,而不是跟我唠叨。”
  张峰摇头道:“我只是给你吹吹风,周国萍依仗自己国字身份,夺取了应天府属员的指挥权,她还说她做的事情自然由她来承担。”
  杨雄瞅了张峰一眼道:“县尊既然没有剥夺她的国字身份,就预料到她会夺权,如果不夺取,她就不配叫做周国萍。
  你们几个人虽然各有所长,但是论到大局观,与周国萍相差太远。
  那个女人如果不是因为阳精上脑,断然不会沦落到跟你们夺权的地步。”
  两人说话的功夫,大房间里面最后一架算盘声终于停歇下来了。
  一个手指细长,面目清癯的老人从屋子里走出来,将一页纸张交给了杨雄道:“这只是纸上筹算,我们这一次粮食之战的胜算有七成。
  这仅仅是算计了人家用正常的商贾手段得出来的结论。
  如果有权力插手此事,就会横生变化,除非你们能够应对,否则,我不建议你们进行这么大本钱的赌博。”
  “最坏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清癯老人冷声道:“货物全部损失,人员全部死光,商战并不比战场来的仁慈,这一点你们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知。”
  杨雄笑着跟老人拱手道:“多谢董老指点。”
  董老难得的露出一丝笑意道:“其实玉山书院有几个弟子已经可以出山了,你们大可向县尊要求,让他们中的两人随你们去应天府。”
  说完话,就背着手飘然而去。
  张峰嘬嘬牙花子道:“商科的人正式出道了?”
  杨雄道:“学了五年,又在各个商队,商号里打磨了三年,应该有些本事吧!
  当初县尊亲自出马邀请董老来玉山书院执教,程门立雪算不上,三顾茅庐绝对绰绰有余。
  当初我还小心思的认为,我们玉山书院乃是西北这边的名门,干嘛要一群铜臭冲天的商贾进来,现在看起来,还是县尊比较有眼光。”
  张峰笑道:“县尊的眼光之狠,之毒,堪称独步天下!”
  杨雄再次瞅了一眼董老交给他的纸张,就递给了张峰道:“七十三万担粮食可以给你准备好,不过说好的银子不能少。
  同时,为配合你们的行动,关中损失的两成银钱,需要你们将来弥补上。
  这一点你确定吗?”
  张峰长吸一口气道:“以死报之!”
  杨雄冷笑一声道:“你的尸体能当那么多的银子使唤吗?”
  张峰咬咬牙道:“全力以赴。”
  杨雄满意的点点头,双手在张峰的肩头按一下道:“保重。”
第一百零五章
好一个民不告,官不究
  农民起义最大的特点就是混乱!
  指望一群因为活不下去,只想求活的一群人有组织,有纪律这是完全不可行的。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很多农民起义在初期往往能如火如荼,到了中后期之后,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后导致起义成果被人剽窃。
  在大明所有的起义者中间,如果说李洪基是一头猛虎,张秉忠是一条毒蛇,那么,云昭就是一头潜伏在沼泽中只露出一双眼睛观察世界的巨鳄。
  他希望自己能够剽窃一下李洪基跟张秉忠的起义果实。
  所以,蓝田县最讲究的就是纪律。
  从云昭决心推翻旧有的社会体系的时候,他就把纪律的种子种在蓝田县所有人的心中。
  为此,他不惜将强大的云氏强盗拆解的七零八落,唯一的原因就是纪律对这些人不怎么起作用。
  想要平息这些盗匪们因为被排除在云氏体系之外而产生的愤怒,云昭不得不加大对他们年轻子弟的培训,而且全部收录在自己的护卫中间。
  至于老一辈的盗匪全部放下手中的武器,变成了农夫。
  对于这些人云昭使用的是家法约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6/9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