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下(校对)第7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4/962

  孔胤植冷笑道:“云昭给自己儿子一口气请十六位先生,你可想过目的何在?”
  孔秀哼了一声道:“十六个学生,一个先生,先生值钱,十六个先生,一个学生,自然是学生值钱。”
  孔胤植点头道:“既然如此,我孔氏的脸面还是要的,不能巴结云昭巴结的太过份,你的名声在孔氏一族,外人对你知之甚少。
  我们若是大张旗鼓的把你送过去,孔氏颜面何存?
  只有派一个落魄书生过去,在一群先生中间拿下魁首,孔氏这才长气,明白不?”
  孔秀瞅了瞅孔胤植道:“咦?你以前是不要脸的,这一次怎么如此顾惜脸面了?”
  孔胤植长叹一口气道:“在你跟前我也不隐瞒了,之所以在建奴,闯贼跟前不要脸,是因为他们不讲理,之所以在云昭面前要点脸面,是因为云昭多少讲点理。
  这么说,你满意了吗?”
  孔秀点点头道:“与你相识这么多年,唯有这一句话算是真正的大实话。”
  孔胤植笑道:“现在你就放心的去蓝田当你的太傅,我这个不要脸的人看家。”
  孔秀点点头道:“这一点我不如你。”
  孔胤植道:“两百个银元,真的不能再多了。”
  “昂,昂,昂”一阵驴叫传来。
  孔秀朝门外瞅瞅,发现自己的青衣小童已经牵来了一头黑色的驴子,驴子背上已经铺好了厚厚的棉毯子,在驴子的屁。股位置上,还有一个鼓鼓囊囊的褡裢。
  “你让小青走路去关中?”
  “那就再配一头驴。”
  孔秀点点头道:“镖师也不找一队?”
  孔胤植摇头道:“放心吧,如今天下安稳着呢,能害你的大队贼寇已经被云昭杀光了,至于山东境内那些开黑店,打闷棍的小贼,这些年也被你杀掉了不少。
  快走吧!”
  孔秀长叹一声道:“大贼杀小贼,老贼杀小贼,这年头,没有千百年的贼寇经历,确实没法子好好地当一个贼寇。”
  说罢,也不理睬还留在屋子里的孔胤植,从剑座上取过一柄黑色剑鞘的宝剑挂在腰上,然后取来一顶斗篷披上,骑上那匹黑驴子,就带着小童出发了。
  “这里面最有可能成为显儿师傅的人是朱舜水,钱谦益,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余者,都是碌碌之辈。”
  钱多多这些天对儿子的老师人选费尽了心思,多方衡量之后,终于圈定了五个人。
  云昭拿掉盖在脸上的书本道:“我不喜欢钱谦益。”
  钱多多道:“可是,这个老贼的学问一等一的好,我们显儿不学老贼为人,只做学问。”
  云昭白了钱多多一眼道:“收起你见不得人的小心思,你弄来了钱谦益,准备让显儿以后跟他兄长相争是不是?”
  钱多多叹口气道:“也不能都是谦谦君子吧?”
  云昭道:“有你弟弟一个坏蛋就足够了。”
  钱多多怒道:“还不是因为要帮你干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才把一个好好地男儿给弄的人不人鬼不鬼的,等韩陵山回来了,就让少少交卸了监察部的差事。
  天下已经太平了,用不着那么多的监察。”
  云昭知道钱多多心中很是不满,云彰留在了玉山书院,一定会被知晓云显这边状况的徐元寿一群人往死里教授。
  而玉山书院出来的人物现在已经遍布整个大明。
  给云显请的先生虽然都是一时之选,可是,这些人在蓝田皇廷,不是清流官,便是一无所有的儒生,怎么算下来都是云显吃亏。
  “好的,你儿子的先生,你说了算,我不说话。”
  云昭终究还是投降了,他相信,只要钱多多肯多下功夫寻找,在大明,给云显找十六个高明的老师,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将来,老师是谁其实并不重要,假如两个孩子都有接班的想法,看他们自己的本事就是了。
  反正,时间还早的很呢。
第二百一十二章
文明从来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自从董仲舒积极推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获得汉武帝刘彻首肯之后,儒家的学问就已经彻底融入了汉族的血脉之中。
  在其中,最起作用的其实就是礼教。
  礼教是一个定人伦的东西。
  从亲族间的称谓,再到婚丧嫁娶的礼仪,都有着极为严格的界定。
  什么是文明?
  文明就是父亲去世了,你知道怀念,你知道把他安葬,而不是放在火上烤了吃掉!
  什么是文明?
  文明就是你知道你不能跟你的血亲成亲,交配,儿子不能娶母亲,娶自己的亲姐妹!
  什么是文明?
  文明就是你很清楚想要吃饱饭,就要自己去劳作,想要穿衣服就要自己去纺织,要把身体的隐私部位用东西遮盖起来,不能赤身裸。体的满世界遛鸟,要有羞耻感!
  所以说,礼教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一个界定人与野兽差别的分水岭。
  数千年来,礼教已经成了人们生活规范的指南。
  当然,这是最早的礼教,后来的礼教就很讨厌了,一群群的儒生,为了把所有的人都弄成儒家行为的典范,刻意在里面添加了更多的行为规范。
  然后,糟粕就出来了。
  这些内容填补的越多,对人的行为就多了更多的约束。
  直到朱熹,在将礼教彻底的发扬光大之后,礼教基本上也就变成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了。
  云昭把朱熹的行为称之为画蛇添足。
  想想就明白,在明代以前,男人跟女人的行为虽然也收到一些约束,可是,这些约束总体上来说还算是对社会有用的。
  在那个时代,男子,女子,其实都是养家糊口的主力军,在宋代,女子甚至可以孤身旅行,对自己的婚姻不满意了,甚至可以和离。
  礼教甚至说的清清楚楚——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去。
  后来就不成了……
  儒教到了大明时代,其实已经发展到了他的尽头。
  任何事物一旦发展到了尽头,又不知道寻找新的支撑点,衰败几乎是一定的。
  儒家对人性的约束是很残忍的,也是很有效的。
  玉山新学最弱的一环便是对人性的约束。
  毕竟,在一个以成功论的学堂里,人们很容易变成一个个为求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因此上,在玉山皇廷,出台的政策尽管都是光明的,可是,官员们做事情的手段,却总是显得非常阴鸷,这就是为何到了今天,云昭还不能摘掉贼寇的帽子的原因。
  当年,举世八大寇,便是在大明天空翻腾的八条毒龙,就像是老天爷养在大明这个钵盂里八条蛊虫,现如今,云昭胜出,成了新的毒王。
  人们之所以对云昭有这种印象,这就跟文化有很大的关系了。
  因为,蓝田人做事像贼寇,说话像贼寇,就连模样也像贼寇,所以,在百姓眼中,他们就是贼寇。
  想要把贼寇这顶帽子去掉,绝对离不开打家耳熟能详的传统文化。
  既然离不开,那就主动接纳好了。
  因此,在云显的教育上,云昭采用了新的教育方式。
  或者说,这是一个大的风向,一个标志着蓝田皇廷开始不排斥旧有的学说了。
  虞山县,绛云楼。
  柳如是大清早就起身,先是从乳娘那里看过闺女之后,就亲自下厨煮了一锅白粥,配了一点细点跟酱菜送回了房间。
  钱谦益已经起床,坐在窗前用梳子梳着自己的头发,见柳如是进来了,就笑道:“冬瓜儿可曾安好?”
  柳如是笑道:“应该是冬瓜儿给老爷请安才好。”
  钱谦益摇头道:“柳儒士错了,这是一个颠倒的年月,也是一个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年月,阴阳不分,四时不定,贼寇高居庙堂之上,博士隐藏于贩夫走卒之间。
  人人以得为荣,以失为耻,却不知失比得其实更加的震撼人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4/9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