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主(校对)第1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653

  看着林青山长发飘飘,胖子心中也感觉有底:相信以他的能力,一定能筹划好这个加工厂。林大哥放弃了在京的优越生活,跑到穷山沟和我们一起奋斗,这份情意,实在是太大了。
  虽然林青山、程磊、老革命以及老药子等人,都是扑奔胖子而来,不过,胖子心里很清楚,他还没有那么大的人格魅力,主要是大青山吸引着他们。
  回到屋里,只见丫丫、吴琼、奇奇三姐妹,正和毛毛老哥仨进行激战,打得乌烟瘴气,就跟猪八戒大战孙悟空似的。
  吴琼这一来,奇奇更是欢喜得没边,三个小丫头也就淘得没边了。胖子在旁边还一个劲加油助威,结果引得笨笨也加入战团,跟胖子练摔跤。被胖子连施暗算,摔得跟头把势的,就没看见过胖子这么没正溜的人。
  最后连吴老头也看不下去眼了:“胖子,咱们先上鹿场吧,我瞧瞧那些果酒去。”
  听说要去鹿场,丫丫和吴琼也非吵着要去,就连王工也想去瞧瞧梅花鹿,结果,连老带少,一大帮人,浩浩荡荡,赶奔鹿场。
  踏着地上的白雪,大伙说说笑笑,小孩打打闹闹。毛毛老哥仨有点怕冷,只有笨笨跟来,这小家伙膘厚毛长,比较抗冻,而且因为有吃有喝,所以并没有像其它狗熊那样冬眠。
  到了鹿场,自动分成两伙,一伙去参观鹿场,胖子和老吴头则直奔藏酒的地窖。
  因为地面上没有那么多放酒的地方,所以就在地下挖了一个大菜窖装酒。据吴老头说,这种保存果酒的方法最好,受外界环境影响比较小。
  地窖挖得还真不小,一共有三个,一个存放山葡萄酒,一个存放山都柿果酒,第三个则是放黑加仑果酒。
  深度则接近三米,都在冻土层以下。上面苫着麦秸,严严实实。里面则用柱子支撑着几块宽木板,免得万一出现塌方事故。
  二柱子领着俩人,顺着梯子进入酒窖,里面一点也不冷,估计温度能恒定在五六度,可以完成葡萄酒后期的慢发酵。
  一口口大缸放在那里,旁边的木头架子上还放着几个大木桶。虽然二柱子加班加点,但是也只是做出十多个橡木桶,远远不够装酒用。
  老吴头揭去一口大缸上面的牛皮纸,立刻就有一股酒香散发出来。三个人不由同时吸溜鼻子。二柱子说“香”,胖子说“醇正”,而老吴头只是说了句“一般”。
  胖子用碗舀出半下子,这个窖里装的是葡萄酒,只见色泽紫红,清明澄澈,喝上一小口,清香甘冽,胖子赞了一声:“好!”然后又转向老吴头:“吴老,这么好的酒你还说一般?”
  “这酒还差几道工序,保存是时间也稍微短点,勉强算是可以喝。”老吴头的眼界多高啊,他评判的标准和胖子当然不一样,和二柱子更不同,在二柱子看来,这玩意就跟罐头汤差不多,甜丝的。
  胖子心说话:我以前喝上百块钱一瓶的葡萄酒,也没这个味啊?
  正琢磨这呢,只见吴老头接过酒碗,轻轻摇晃一下,碗里的红色液体就流转起来,碗边也挂上一层粉红:“这酒是原浆,百分百用鲜果酿造,要是拿到市面上,也值五块钱一瓶。现在市面上流通的果酒,大多是用酒精勾兑出来的,跟这个本来就没法比。”
  一听这话,胖子才明白,敢情自己以前喝的,根本就不是原浆酿造,怪不得没这个味呢。
  胖子心中一动:或许,以后成立酒厂,也要走这种精品路线。法国的葡萄酒为啥在国际上走俏,除了盛产葡萄和工艺上的原因,人家那个是货真价实啊。
  想一想就可以理解,从采摘果子,到加工、酿造、保存,到最后装瓶,一道道工序下来,很是复杂;而且一般的葡萄酒要想上市,最少也要贮存一二年,无形之中也要增加很大的成本。所以胖子忍不住一个劲点头:“这样的一瓶酒卖五块钱,真是不贵啊。”
  “啥玩意,五块钱,咱们这的散白酒才一毛多,就算是茅台,我听说前几年才15块钱一瓶啊!”二柱子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抢过碗来喝了一口,就是比罐头汤多了点酒味。
  胖子也不和他争辩,又抱下来一个橡木桶,打开木头塞子。
  “嗯,有点意思!”老吴头使劲抽动两下鼻子:“这个比缸里的强多了。”
  胖子倒出一碗,从外观上看不出什么区别,喝上一口,却立刻感觉到不同,酒味之中,多了一些很特别的味道,具体又说不清楚,但是肯定和缸里的葡萄酒不同。
  “橡木桶和葡萄酒之间可以相互影响,这种影响肯定是往好的方面发展,不过,橡木的年龄、干湿程度不同,里面的酒味都会有所差别,所以说,是橡木桶缔造了葡萄酒不同的生命。”老吴头对橡木桶给与高度评价。
  二柱子挠挠脑袋:“俺做的木桶还有这么大用处,嘿嘿,以前别人买去,净用它当马桶了。”
  老吴头一口酒差点喷出来:“停,以后你记住,没事的时候多做点橡木桶,这宝贝东西,当然得用来装美酒才行。”
  胖子也认为老吴头说的有点悬乎,于是又打开了一桶,细细品尝,果然,和刚才那一桶不同,这个更加清新。
  “哈哈,你现在信了吧,好酒都是有生命的,各有各的脾气秉性,需要慢慢品味才行。以前,我曾经想过。把美酒比喻成美女最合适,有的热情奔放,有的高雅端庄,有的宁静淡雅,有的——哈哈,别叫外人听到,不然还以为我老不正经呢。”
  要是换成其他时间,胖子肯定要攻击他一句:“你以为自己还正经啊。”老吴头整天嘻嘻哈哈,确实没个正形。不过,此刻的胖子已经被老吴头“美酒如美人”的理论折服,所以也就忘记人身攻击。
  老吴头洋洋得意,指手画脚说:“把打开的都运到上面,开封之后,就不能再长时间保存了。”
  之后,胖子他们又走了另外两个酒窖,各搬出一个酒桶。山都柿酿出的果酒成蓝紫色,颜色最是美丽;黑加仑的则呈现深紫色,因为含糖量最高,所以酒味也最浓。
  “哈哈,黑加仑酿成的酒就像是小伙子,热情豪放,山都柿酿酒就像是恋爱的感觉,比较梦幻,而葡萄酒就像是少妇,令人回味无穷啊。”老吴头望着不同特点的美酒,心中也颇有成就感,不知不觉又联系到自己的理论。不过说实话,就是以前在工厂的时候,他也没能酿造出这么高品质的果酒。
  “爷爷,你叫我啊?”吴琼和奇奇她们蹦蹦哒哒跑过来。
  “没有啊?”老吴头有点纳闷:“我们刚才正谈论酒呢。”
  “呵呵,是你说回味无穷,叫小家伙误会了。”胖子乐呵呵地说着,他的心中对酒厂的前景十分看好:大青山上野果资源丰富,只要能保持下去,年年都可以酿造出风格口味不同的果酒,这种天然优势,必须好好利用。
  “吴老,以后您就是咱们青山酒坊的工程师,咱们还要多开发出一些产品,比如说五加皮酒,各种药酒,到时候,您老的大名就可以随着青山酒坊香飘全国,甚至漂洋过海都有可能啊。”胖子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又开始畅想美好的未来。
  老吴头也有些飘飘然:“呵呵,你小子还真能忽悠,不过,这话我爱听。”
  吴琼眨眨大眼睛:“爷爷,你们说的酒厂在哪啊?”
  老吴头和胖子相视大笑:“对啊,白说这么热闹了,酒厂好像还没影呢!”
第222章
大笊篱
  大部队转悠回屯里,胖子准备叫小伙子们去抬酒分酒。毕竟酿酒的时候,广大妇女同志们的功劳最大,正好又适合她们饮用。
  不料,刚进村子,就看到好几辆大解放,周围都围满了人。胖子心中大喜:准是加工山野菜的设备运来了!
  “胖子,你咋才来,这些东西都放哪啊?”李队长正着急,刚要撒出人马去找,胖子就来了。
  “先放生产队的大仓库吧,这些都是金贵玩意,不能在外面堆着啊。”胖子知道这些设备在当时算是最先进的了,价格肯定不低,现在厂房还没建呢。
  “那就卸车,老板子,你指挥。”队长业绩开始调兵遣将。
  胖子则和负责运送的技术员核对货物:清洗机、烘干机,脱水机,消毒柜,包装机等等,都十分齐全。
  这些设备,厂家负责安装调试。技术员一问。说是现在厂子还没建,连连苦笑:“大姑娘都上轿了,耳朵眼还没扎。”
  胖子嘿嘿笑着,要来了联系电话,并且告诉家里预备饭,还有那些司机,都是大老远来的,总不能叫人家饿着肚子离开,没好的,管饱总行吧。
  这些棒小伙就不愁干活,在车老板子的带领下,肩扛手抬,一个多点,大解放的车厢就空了,四五间房的大仓库,也装得满满登登。
  山野菜加工,季节性比较强,生产的时间短,顶多俩月,所以,要在这俩月里全力生产,设备也不能太小。
  把客人领到家,饭菜已经完毕,主菜是杀猪菜,肥肉血肠汇酸菜。司机们都不喝酒,没人吃了好几碗二米饭,都吵吵好香。
  临走的时候,胖子又给技术员带回去点土特产,毕竟以后还要麻烦人家再跑一趟呢。
  大卡车走了之后,靠山屯暂时恢复了宁静,胖子和李队长商量一下,然后就用大喇叭通知:要求各家各户早早先把家里的活计弄完,不然过些日子野菜加工厂要是忙起来,就没有工夫了。
  刚通知完,车老板子就找上来:“要过年了,这两天得闲,还捕鱼不?”
  胖子一拍大腿:“当然要进行一次冬捕,过年没鱼咋成,年年有余啊。”其实,要吃鱼,胖子的木盒里面还真不少,不过,这家伙更喜欢冬捕的那种气氛,还有收获的喜悦。
  车老板子立刻意气风发:“我这就去通知,明早咱们三点出发,还得告诉家里,明早晨包点饺子。”
  捕鱼前吃饺子,一来是抗饿,二来也讨个好口彩。
  胖子嘿嘿一笑:“老板叔,用不着遭那个罪,今年咱们那有鹅厂,一会收拾收拾就出发,晚上在鹅厂消停睡一宿多好。”
  “可不是咋的,我这都整习惯了,老脑筋也要改一改喽。”车老板子立刻乐颠颠地去张罗人马。
  因为今年总跑鹅厂,所以就压出一条道来,大马车可以通过,另外也准备几个马爬犁,这个比较轻便,适合在雪地上行走。
  胖子回家把这事一说,可坏喽,几个小丫头蹦高高嚷着要去,老吴头也开始穿衣服,就连大辫子,眼中也闪闪发亮。她去年听胖子说过冬捕的场面,也想亲身体验一下。
  “冬天捕鱼,新鲜啊,我也去开开眼界。”王工也不甘落后,拿起大衣就要穿。
  “呵呵,你这身可不行。”胖子找出来一件羊皮袄,套在王工身上,瞧了一下,又拿个狗皮帽子给他扣到脑袋上。被他这么一打扮,文质彬彬的王工,变得和老农没啥两样。
  “冰天雪地的,冷着呢,都多穿点。”胖子又叮嘱其他人。
  “噢——”小丫头们齐声欢呼,就跟过年一样,这几个小家伙,就爱凑热闹啊。
  准备妥当出了门,告诉李大婶给照顾家,就直奔场院,人马都在那里集合完毕,两辆大马车,剩下的都是爬犁。
  一看这架势,老老小小都要上阵,车老板子连忙把胖子拽到一边:“胖子啊,按照老规矩,可不能带女人上冰捕鱼啊。”
  胖子挠挠脑袋:“都啥年月了,还搞这迷信,她们就是去瞧热闹。”
  车老板子一个劲晃头:“祖上传下来的规矩,不能破啊。”
  胖子也急眼了:“你要是不叫小玉去,等你孙子来年上学,保证门门都打零蛋。”
  “不行啊,老辈子就这规矩,女人身子脏,要是上冰,保证一条鱼弄不到。”车老板子别看平时脑筋活络,但是在这个问题上还真较真。
  胖子往那边看了看,只见大辫子领着仨小丫头已经坐到车上,于是低声说:“老板叔,人家都还是大闺女,身子干净着呢。”
  “要这么说还差不多,那仨小的不用说,小玉老师——”车老板子一双眼睛盯着胖子,似乎在寻求答案。
  胖子连忙使劲拍胸脯:“放心,俺敢打包票!”
  “那成,你这么说我就放心啦。嘿嘿,那啥,其实早就不在乎这规矩,我就是想试试你小子老实不老实。”车老板子脸上挂着一丝狡黠,向马车走去。
  胖子感觉有点晕:为什么被耍的总是俺,老实人就是吃亏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6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