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主(校对)第2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4/653

  另外,有两块是专门培育幼虫的,网眼里面有白色的蜂蛹在蠕动。据老药子说,这玩意也是大补,因为幼虫在生长的过程中,也需要喂蜂王浆。
  蜂箱里面一共有十个巢框,足足绑了八个,这才绑完,剩下的正好留着蜂群壮大的时候用。根据老吴头估计,这群蜜蜂的数量应该在三万以上。
  忙活完了,几个人都是一头大汗,因为都没啥经验,所以巢脾绑得也不大规范,勉强能装进蜂箱里面,至于后期的美化工作,只能交给蜜蜂自己完成了。
  老吴头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信心十足地说道:“咱们再试一次,这次要是再不成功,这蜜蜂也就不用养了!”
  于是,胖子只好又委委屈屈地当了一回“台柱子”,老吴头再次用草帽收蜂。车老板子和老药子干脆就把蜂箱抗在肩膀,随时做好准备。
  “下来了!”老吴头一声吆喝,草帽往蜂巢里面一抖,然后就合上蜂箱盖。车老板子和老药子把蜂箱放在地上,除了奇奇,其他人都退到三丈开外。
  果然,这一次蜂群是只进不出,很快,树上的蜂团就彻底消失,老吴头的“挪窝”计划圆满成功。
  把蜂箱的开口先用纱网封住,几个人面带笑容,相视大笑。真不容易啊,硬是把一群野蜂子成功转移到蜂箱里面,除了老吴头指挥有方之外,奇奇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愧是这支队伍的“大队长”。
  “等搅出蜂蜜,第一个就给奇奇吃!”老吴头也高度表扬了奇奇的作用。
  胖子挠挠脑瓜:“吴老,一箱蜜蜂,一年能产多少斤蜂蜜?”
  “要是年头好,蜜源足,差不多能有百八十斤,蜜蜂自己其实吃不了多少,主要都是给养蜂人收割。”老吴头叫胖子重新挑起蜂箱,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俩蜂箱呢,必须收两窝蜜蜂才成。
  胖子叹息一声:“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蜜蜂还真是好东西啊——呵呵,那啥,蜂蜜也是好东西。”
  “稳当的,别摇晃蜂箱子,把蜜蜂都晃晕了!”老吴头忍不住训了胖子一句,后者只是嘿嘿几声,根本不在乎。
  在奇奇的追踪下,很快又发现一个蜂巢,不过是在树上,只好放弃,因为大伙来的时候没带锯子,弄不开蜂巢,不能实施挪窝大计。
  一连找了好几个,这才发现一个在石堆里面筑巢的蜂群,大伙如法炮制,把这群野蜂子也收入蜂箱之中。
  下午两点多,大伙胜利返回养鸡场,两箱蜜蜂暂时就放在房子前面,便于照看。现在蜂群刚刚转移过来,需要稳定两三天,里面的蜂蜜,也足够它们消耗。
  因为是原巢搬来,所以也不用再担心蜂王逃窜。现在马上就要进入蜂群最繁盛的时期,蜂王每天都可以产卵千枚以上,蜂群的数量会极速增加,壮大指日可待。
  胖子回家在书架上查找一阵,还真找到一本有关养殖蜜蜂的书籍,于是乐颠颠给老吴头送去。老吴头也爱如至宝,结果使胖子又多搜刮了几十斤蜂蜜,虽然现在还一点产出没有。
  三天之后,把蜂箱搬到果园前面,上面的纱网取掉,那些工蜂就迫不及待飞出去劳作。它们并没有马上飞远,而是先绕着蜂箱盘旋,看样子,它们也知道换了新家,先记记道,免得以后迷路。
  两只蜂箱隔开几丈距离,箱口也各自朝向一边,免得两群蜜蜂发生火并。为了避免前一次的悲剧重演,老吴头请来奇奇亲自坐镇,应该万无一失。
  蜂群渐渐飞进果园,然后就开始忙碌起来,紧张而有序,看这意思,对这个新家都比较满意,进入蜂箱的时候,腿上的蜜棒都挂得满满两个黄色的蜜球。
  老吴头看着呵呵直乐,跟身边的胖子说道:“这样下去,用不了一个月就能搅蜜了。”
  胖子咂咂嘴:“越早越好,大伙都等着吃蜂蜜呢。前两天我拿回家点巢脾,听药子叔说也有滋补作用。放到那还没等加工呢,就叫笨笨给啃了。”
  老吴头两眼都笑成一条缝:“胖子,等我叫二柱子再做几个蜂箱,哪天咱们还上山端几窝?”
  胖子瞟了一眼和几只熊蜂玩耍的奇奇,然后摇摇头:“还是你自己慢慢繁殖吧,毕竟这事透着悬乎,万一发生危险就麻烦了。”
  老吴头也点点头,打消了那种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想法。
  胖子拉着奇奇,满怀憧憬地回家,一进门,笨笨就绕着他转,吸溜着鼻子在胖子身上乱嗅。
  “真没蜂蜜啊!”胖子无可奈何地举起两只胳膊,心里暗暗担忧:这以后就算是有蜂蜜,说啥也不能往家拿啊。
第270章
开张
  收获了两箱野蜂之后,胖子就满怀着对蜂蜜的憧憬,甜蜜蜜地重新返回工地干活。厂房每一天都在增高,大伙的干劲也越来越高涨。
  刚刚进入五月份,整体框架就已经完工,屋顶上的红瓦都已经铺设完毕,加工车间,清洗车间,烘干室、配电室都已经初见规模。
  在当了一个多月小工之后,王二愣子和刘铁蛋也终于摇身变成技工,领导大伙开始组装机器。王工是总指挥,他们俩就是副总,一时间风光无限,连回胖子家吃饭的时候,都能享受叫奇奇盛饭的待遇。
  而林青山则忙着跑外交,工厂成立,涉及到很多部门。尤其是像这样以私人公司形式存在的野菜厂,在林泉县是绝无仅有,很多事情处理起来都没有先例,连主管部门都不知道该咋办。
  幸好野菜加工厂是属于出口单位,这才一路绿灯,顺利办理了相关手续。
  不过在注册野菜厂名称的时候,还要胖子来拍板。胖子在抓了两下后脑勺之后,就乐呵呵说道:“以后只要是咱们靠山屯的产品,一律都用大青山来冠名,这样才能形成一系列的品牌效应。”
  大伙听不太懂,只有林青山一个劲点头,深以为然。胖子也终于反应过来:“不对啊,林大哥的名字叫青山,啥产品都叫青山牌,好像都是他家的一样啊。”
  五月十日这天,野菜厂正式挂牌。按照林青山的意思,多邀请几位宾客,充充门面。胖子最烦的就是领导讲话,于是想出个比较实惠的法子:当晚邀请黄小伙来放一场电影,也算是慰劳一下辛苦奋战两个月的乡亲们。
  因为公路也已经重新动工,车辆不通,所以就派出几个棒小伙,挑着担子,一大早就去公社请人。
  吃过早饭,胖子做那喝了一壶茶的工夫,家里就不见人影,他也就溜溜达达,晃悠到野菜厂,准备把牌子一挂,就算正式开张。不料,一出村口,就见野菜厂前面人山人海,胖子忍不住叨咕一声:“我说这一道上怎么没碰见人影呢,敢情都跑这来了。”
  走到近前,胖子吆喝了一嗓子:“大伙注意下,咱们放电影是晚上,白天该干啥干啥去——你们这帮小子,不去上学,跑这逃学来了,信不信我告诉你们小玉老师!”
  二肥子笑嘻嘻地搭话:“胖子叔,我们老师都来了,你现在就告吧。”
  胖子仔细一瞧,大辫子果然领着两队娃子,站在大门两侧,中间留出一条通道。车老板子站在通道中央,装得板板整整,一身中山装,还是去年胖子给这老几位一家买了一套,车老板子今天是第一次穿在身上,叫胖子差点没认出来。
  可惜的就是,脚上那双黄胶鞋实在有点不配套,要是换上一双皮鞋,估计就真成老板了。
  只见车老板子清清喉咙,然后放开嗓子:“今个咱们野菜厂正式开张,俺受大伙的委托,张罗这事,也是大闺女上轿头一回啊。虽然以前当过烙头忙,那都是娶媳妇聘姑娘,今个,就算是咱们大青山野菜厂娶媳妇了——”
  原本寂静无声的人群立刻爆出一阵哄笑,李锁子嗷唠一嗓子:“老板叔,一会咱们上哪喝喜酒啊?”
  车老板子一挥手:“完事都各回各家,自个吃自个的——下边,鼓乐齐奏,欢迎胖子——”
  还没等他说完,只见锣鼓家伙点就响成一片,都是过年扭秧歌的时候那一套,几十个小娃子手里扬着大红绸子,一边蹦一边嗷嗷嚷嚷,场面顿时欢闹起来。
  胖子一听这曲调,还真是秧歌调,于是从二肥子手里抢过一截红绸子,扭着秧歌步来到车老板子跟前。
  人群中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快给胖哥找个九齿耙子啊——”
  这下子场面有点失控,人群都闹哄起来,欢声笑语震天响,车老板子扯着嗓子喊了半天,人群这才渐渐平静下来。
  开业这事就是图个乐呵,也没有外人在场,当然是越闹哄越好,图个红火嘛,胖子当然知道这个理儿,所以一开始就奠定出欢乐的基调。
  车老板子又接着说:“下面欢迎野菜厂的林青山厂长——咱们就不用敲锣打鼓了,后面还不少人呢。”
  不过,他的话当然不好使,大伙都手痒呢,谁还管那个,丁丁咣咣又是一阵乱捶,林青山身上穿着一件风衣,脚上一双锃亮的皮鞋,长发飘飘,闪亮登场,就好像刚下飞机一般,绝对称得上潇洒二字。
  “林大哥好像不是野菜厂的厂长,感觉更应该是大企业的总经理。”胖子心中赞叹一声。
  车老板子挥舞了半天胳膊,然后才继续喊话:“下面,有请——有请谁了呢?”只见他从上衣口袋插钢笔的地方拽出一个半截铅笔头,然后从兜里掏出一个硬纸片,继续说:“有请我们靠山屯的李队长。”
  李队长不满地嘟囔了一句:“天天见面还想不起来。”
  “我都叫他们吵吵糊涂了。”车老板子一脸无辜地说道:“下面有请王工和建筑队的赵队长上来,他们——”
  咣咣咣的锣鼓声震天,车老板子的话淹没其中。王二愣子跟在王工身后,也昂首挺胸往前面凑乎,结果被车老板子撵下去:“下面,有请胖子讲话,大伙欢迎。”
  车老板子一看闹哄了半天也没进入正题,有点着急,连忙往下进行。
  胖子刚要张嘴说两句,却又被车老板子拦住:“错了,第二项应该是给你们戴花,等戴完花你再讲——奇奇,戴花!”
  只见奇奇领着几个小丫蛋,手里拿着碗口般的大红花走过来,非常正规地敬了队礼之后,然后翘着脚给大伙戴大红花。
  “我咋感觉还像是娶媳妇那一套呢?”胖子叨咕了一声之后,奇奇就把大红花系到衣扣上面,然后还在胖叔叔脸上香了一下。
  “下面请胖子讲话——”车老板子一看手上的纸单子,立刻又改口:“咱们第一个要请林青山厂长讲话,胖子你那个往后排。”
  “老板叔,我不讲了行不行?”胖子认认真真地问。
  “不讲不行!”车老板子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
  林青山向大伙鞠躬之后,就进行了简短的发言:“各位乡亲,大伙都知道,大青山就是我的家,也是我们大伙共有的家园,我们要开发它,利用它,更要守护它,完了。”有力地一挥手,林青山就重新退回原位。
  下面的人知道他有学问,还等着他长篇大论,愣了片刻,这才使劲鼓掌。是啊,要是把大青山当成自个的家,那肯定能守护好。
  车老板子瞟了胖子一眼,然后说道:“下面请李队长讲话,下一个胖子准备。”
  李队长今天也穿着中山装,裤线笔挺,就是头上扣着的那个蓝帽子和衣服不配套:衣服是中山装,帽子却是赵本山牌。
  “我没啥说的,以后野菜厂有啥要求,不管是老爷们还是老娘们,都必须这么干,不然,到时候分红就没他份!”
  野菜厂一年的收入,算是靠山屯最高的,属于目前的支柱产业,必须全力支持。
  大伙一轰声的答应,车老板子悄悄捅鼓一下胖子:“一会你发言的时候,长点整着,现在进行的有点太快。”
  胖子点点头,然后吼了一嗓子:“下面我宣布,大青山野菜厂正式成立,锣鼓齐奏,请厂长林青山挂牌!”
  在欢天喜地的锣鼓声中,车老板子跟胖子磨叽起来:“小子,这个应该是我说的词……”
  林青山抱着一块细长的木牌,上面搭着红绸子,呼啦一下揭去红绸,白底黑字,一行小字是“大青山股份有限公司”;中间几个大字“大青山野菜加工厂”。字体刚劲有力,铁划银钩,显然是出自王工之手。
  “下面请大伙都排好队,进厂参观!”胖子的嗓门就是比车老板子大,连车老板子也觉得,胖子干这活正合适。
  于是人群排起长龙,陆陆续续往工厂里面挪动,看这架势,没一上午参观不完,不过,大伙都兴致勃勃,耐心等待。
  衣襟大门,就看到两个大牌子,一个写着“安全生产,以厂为家”,另一面写着:“青山悠悠野菜香,香飘海外韵悠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4/6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