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主(校对)第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653

  因为多了一百只鹅,所以原来准备的饲料就有点不足。鹅是大牲口,一百只鹅加起来,吃得比一千只小鸡都多。
  冬天这几个月大雪封山,根本找不到吃的,全得靠喂,这也是农户很少养过冬家禽的原因,一般的就是几只,留着下蛋自家吃。
  不过胖子也有自己的算计:整个冬天也就是有四个月的时间,需要饲料,其它八个多月就省心了,水里有都是小鱼小虾,草地有都是虫子蚂蚱,基本不用喂食。
  幸好农村不缺饲料,在大批收购谷糠麦麸子苞米之后,囤积了足够的粮食,胖子又安生起来。
  农村冬天的生活其实最写意,老话叫“猫冬”。没啥农活,外面又天寒地冻,撒泡尿马上就冻成冰坨,不招人呆,所以都躲在屋子里扯淡。
  凑在一起打打扑克,玩玩纸牌。纸牌又叫叶子牌,基本和麻将类似。只不过上面还画着水浒一百零八将,大人玩牌,小孩看画,各得其所。
  靠山屯民风淳朴,所以极少有赌博者,农村最流行的推牌九也在这里绝迹,至于后来风靡神州大地的麻将,在那个时候更是稀罕物,别说靠山屯,就算县城也没有几副。
  拥有大把空闲时间的人们,一天俩饱一倒,过得滋润。
  这种生活对胖子来说最恰当不过,更何况他一直盼望的杀年猪活动陆续展开。
  冬天有两件大事最值得期待:嫁姑娘娶媳妇和杀年猪。往年日子不宽超,自家养的猪都卖给收购站,换俩钱贴补日子。
  今年赶上丰年,家家户户手头都有点余钱,坐在炕头上一合计:把猪杀了,卖一半,剩下的一半自家吃,过个肥年。
  所以上冻之后,村里人就磨刀霍霍,不过没人敢动刀,都等着队长家呢,啥事也不能隔着锅台上炕不是。
  这天一大早,胖子刚吃完饭,二丫头就跑过来:“胖叔,我家今天杀猪,爷爷叫你吃猪肉。”说完,自己还吞了一下口水。
  这样的大事胖子岂能错过,直接跟着二丫就去了。
  李队长家当院摆着一个案子,王三炮拿着杀猪刀正在那唰唰蹭呢,一般村里杀猪,他都是操刀手。
  “胖子来了,今天你主刀啊?”王三炮打着哈哈。
  “我吃肉还成,这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还是三叔内行。”胖子也跟着扯皮。
  “抓猪。”李队长一声令下,四个棒小伙直奔猪圈。要说李队长家这头肥猪真不错,还是去年冬天抓的,属于隔年陈,已经长到二百多斤。
  或许它也感觉到今天情况有点反常,在圈里一个劲哼哼。四个小伙上去就把它放倒,一人掐着一条腿,就把猪拎上案板。
  肥猪张开大嘴,扯着嗓子嚎,声音传遍整个靠山屯,不少户人家都琢磨着:明天找王三炮动刀,咱也开杀。
  胖子算是领教为什么把难听的声音比作杀猪了,不过他的耳根子很快就清净下来。只见王三炮手中杀猪刀一闪,没入猪脖子,嚎叫声戛然而止。
  王三炮拔出刀子,旁边的大肥子早就准备了一个大盆,哗哗哗,鲜红的猪血淌了大半盆。王三炮拿着一个柳条棍子,在盆里搅和。
  猪血一会要灌血肠,里面兑些水,加上葱姜,咸盐,再剁里一些肥油,用大肠、小肠一灌,绝对是杀猪宴上一道主菜。
  然后就开始褪毛,用开水在猪身上一浇,一边用铁板刮,不一会,大猪就变得白白胖胖。
  王三炮手里的杀猪刀一转,头尾猪蹄全下来,然后从脖子一直豁下去,整个猪的内脏就全部展现出来。
  “不错,足有四指膘。”农村杀猪,都用“几指膘”来衡量肥瘦,就是手指合拢之后,肥肉部分的厚度,最肥的叫一巴掌膘。
  胖子伸出自己的手指比量一下,心里合计:在原来那个时代,基本上都是育肥猪,三四个月出栏,顶多二指膘。
  王三炮把心肝肺板油都摘出来,然后处理肠肚,剩下的事就是剔骨。只见他杀猪刀上下翻飞,看得胖子眼花缭乱,不一会,猪肉就被分割完毕。
  拉下几条子腰排拿到屋里煮,把肉切成小块,放到仓房里面一冻,外面的工作就算完活。
  胖子跟大伙进屋,只见几个妇女在锅台边切酸菜,咔嚓咔嚓好几大盆。锅里煮着肥肉,心肝和几根大骨棒,放点葱姜蒜和花椒大料,上面漂着一层油珠,肉香已经散发出来。
  胖子提着鼻子一闻,不由颇有些感慨:原来猪肉还有这么香。
  其实想想也就明白,这猪生长周期长,天天运动量大,山上的野菜、地里的粮食都没少吃,肉质当然不同。
  肉煮到八分熟,就开始下酸菜。酸菜咕嘟了两个小时之后,血肠灌好后,两头都用线系着,慢慢放到锅里。
  一边小火煮着,一边用做活的细针在上面不时扎几下,把里面的空气放出来,免得把肠子撑爆。
  屋里早就放好桌子,东西屋各一张,地上还少见的放了一个“靠边站”,就是不用的时候能合起来的桌子。
  李队长昨晚就掰着手指头算计好,今天都需要请哪些客人,一是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二是亲戚朋友。
  这些人也陆陆续续来了,进屋都说好香,然后进屋唠嗑。炕上放着烟笸箩,有的卷纸烟,有的抽眼袋。胖子撒了一圈大前门,然后就坐在那跟着一起闲扯。
  “开饭喽——”李大婶一声吆喝,人们马上各就各位,一大盆炖酸菜先上来,然后是一盘血肠,一盘白肉,一盘心肝,一大碗蒜泥。
  白肉蘸蒜泥,酸菜汇血肠,这才是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杀猪菜。
  胖子坐在炕上,食指大动,夹起一片血肠,颤颤巍巍,放到嘴里,又香又嫩,不由一个劲吧唧嘴。
  “吃肉、吃肉。”李队长忙活的满头大汉,一个劲张罗。那时候一年到头见不到多少荤腥,难得吃上一顿猪肉,大伙都甩开筷头子,没有客气的。
  夹起大片肉填到嘴里,胖子不由赞了一声,肥而不腻,肉香浓郁,绝对是他原来那个时代尝不到的。
  很快桌上的盘子就空了,不过没事,管吃管填,吃到最后,盘子里还是满的。
  胖子抹了一把脑门上的汗珠,然后盛了一碗热腾腾的酸菜汤,解解油腻。这时候,就听外屋脆生生的声音传进来:“我放学啦。”
  很快奇奇就在屋门那探出个小脑袋,冲着胖子做个鬼脸,然后就上西屋吃了。农村的习惯,东大西小,长辈住东屋,西屋是李队长儿子住。
  胖子有点坐不住炕,李队长哈哈着:“消停坐那吃,我早就告诉小玉老师了。”
  胖子嘿嘿两声,这才继续专心吃肉。心里算计一下,他自己就吃了一盘子。
  筷子的节奏慢慢放下来,大家开始张罗着喝酒,一盅一盅又一盅,胖子最后终于喝晕了。
  桌子一放,大酒一喝,小磕一唠,啥闹心事都没了。
第41章
黄大仙
  踏着清幽的月光,胖子向鹿场溜达。月亮照在雪地,格外明亮,胖子哼着小调,心里更敞亮:不知道明天有没有谁家杀猪呢?
  张老汉和大李老头今晚打更,一人半宿。胖子在鹿场转悠一圈,然后就先上炕睡觉,这酒喝的稍微有点多。
  睡到半夜,胖子被扒拉醒了,只听外面的大鹅叫成一片,胖子连忙穿衣服。
  话说大鹅不仅可以下蛋,还是看家护院的好手,专好用嘴拧人。要是夏天的时候,拧到腿上,一拧一个紫疙瘩。经常可以看到小娃子被大鹅撵得到处跑。
  而且晚上还警醒,有点动静就叫,故此有“好鹅赛赖狗”之说。
  “妈了个巴子,准是哪个二流子又来捣乱!”张老汉骂了一声,抄起门后挂着的洋炮就冲出去。
  “一块出去。”胖子嚷了一声,和大李老头一起追出门。
  外面大月亮地,视线非常好,三个人转了大半圈,却没有看到人影。
  “鸡舍那边有动静!”胖子耳朵比较灵,红缨枪紧握手中,向鸡舍杀去。
  在鸡舍门前,一个跟兔子大小的东西和胖子狭路相逢,只见它两只前爪立起,一双大眼睛瞟了胖子一眼,然后撂下爪,旁若无人地继续往外溜达,不紧不慢,跟散布一样。
  “黄皮子!”
  “黄大仙!”
  “黄鼠狼!”
  三个人异口同声,虽然名称略有不同,但是都说出了这东西的身份。
  胖子只是在《动物世界》里看到过黄鼠狼,今天终于看到活物。这小东西长得溜光水滑,皮毛深黄,在月光映照下根根闪亮,显然营养状况非常良好,和胖子在电视里看到的那些难民同类大大不一样。
  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这股嚣张劲,黄鼠狼给鸡拜年,肯定没安啥好心眼子。可是这家伙好像不是来偷鸡,而是来赏光赴宴,架子十足。
  “我捅死你!”胖子的脾气也上来了,举枪要刺。
  “不能捅啊,黄大仙惹不得,惹毛了大仙,以后这鸡场别想安生。”张老汉手里的洋炮早就垂下,一看胖子要动手,连忙针扎火燎地劝阻。
  大李老头也在旁边掺乎:“胖子,这黄皮子打不得,这东西沾仙气。”
  胖子忽然想起来,农村崇尚萨满,基本上村里都有跳大神的,靠山屯虽小,还有“仙姑”李二婶。
  大神们神力的来源据说分成两个流派:狐黄二仙,也就是狐狸和黄皮子。所以很少有人去招惹这两类东西。
  “都是惯的!”看到小小黄鼠狼都敢在自己面前装模作样,胖子怒吼一声,一个箭步窜上去,手起枪落。
  黄鼠狼身子一扭,灵巧地躲过,然后屁股一扭,飞快向远处逃遁。胖子刚要追,忽然闻到一股恶臭,几乎把白天吃得猪肉吐出来,连忙捂住鼻子。
  “这家伙还真会放臭气!”胖子看到黄鼠狼跑没影了,忿忿地把枪戳在地上。刘老汉和大李老头有点慌神,以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打量胖子。
  “去鸡舍瞧瞧。”胖子叫张老汉打着手电筒,进到鸡舍里面,只见地上横着一只小母鸡,脖子上还汩汩冒血。
  “挨千刀的,叫我抓住给你点天灯。”胖子嘟囔一句,心中愤愤然。点天灯是当地的淘小子发明的一种玩意,比如抓住个大眼贼(一种小型鼠类)什么的,往身上浇汽油,然后用火点着。
  大眼贼就拖着一道火线乱跑,最后被活活烧死。胖子以前觉得这法子太毒,不过今天他还真想把这个黄鼠狼放天灯。
  张老汉和大李老头相视一眼,都两手合掌,嘴里连忙开始叨咕:“黄大仙恕罪,胖子不知您老人家驾到,多有冒犯,以后年节按时给您老送只活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6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