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主(校对)第3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0/653

  “街面上也花插子写点,房前屋后,有地方就写。”李队长又指挥起来。于是隔三差五的,在个人家后墙,前面的板杖子上,也都开始写标语,“计划生育,人人有责”啥的,满大街都是。
  “胖子,干啥呢,那是俺家猪圈啊。”大脚嫂在一边嚷嚷起来。
  “猪圈咋的,你没看人住的房子都得写嘛!”李队长立立起眼珠子。
  “把只生一个好写到俺家猪圈上面,想叫俺家的老母猪要是下一个猪羔子啊。”大脚嫂一边说一边笑。
  胖子一听也乐了:“队长叔,咱们赶紧挪窝。”
  到了第二天上午,全体村民都被召集到生产队,乡里的黄小伙领着一伙人来了,然后就开始用大喇叭宣传计划生育政策。
  在1982年,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提出了只生一个好的口号。其实在七十年代,就搞过一段,提倡“一个太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liao)”的方针,还专门有过一个名词“消灭小三”。
  甚至在更早之前,1957年,马寅初先生就人民日报上发表《新人口论》,主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只是因为当时那种“人多力量大”的错误观点,马先生还因此挨批。
  这样经过几个人口生育高峰,到了八十年代初期,人口急剧膨胀,人满为患,所以才会把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
  黄小伙讲了半天,又强调了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啥的,最后才宣布县里和乡里的有关规定,也就是一些土政策。
  这些措施都比较严厉,超生要罚钱,甚至是开除公职、没收自留地等等处罚。胖子这才想起来,听老爸说过,当时确实有不少国家正式职工因为超生而丢了铁饭碗。
  随后,黄小伙又宣布要实行“一环二扎”也就是家里生了一个娃的育龄妇女要带环,生俩的要结扎,而且要求今天马上统计,明天就得坐车上县里做手术。
  大伙听完了,都大眼瞪小眼,对于这些农民来说,一时还真接受不了。很多妇女都已经开始议论,准备上亲戚家里躲几天,先避避风头。要知道带环还好说,要是真结扎,这辈子就彻底别想再生了。
  胖子在下面一看苗头不对啊,这帮老娘们要是都走了,违反政策不说,村里各项生产活动也会受到影响。
  “俺也说两句。”胖子挤到前面,把黄小伙扒拉到一边,然后就滔滔不绝地讲起来,一口气说了俩多小时。大伙总算听出点滋味,有些人叭嗒叭嗒嘴,觉得胖子说的有道理。毕竟胖子亲身经历过计划生育带来的好处,现身说法,比较可信。
  一看晌午了,李队长就先宣布散会,最后他又补充了一句:“这些天谁也不许出门,尤其是老娘们,都在家老实等着,谁要是走了,以后就甭想开支。”
  忙完了正事,黄小伙这才笑吟吟地赶往胖子家蹭饭,主要是叶莺在这,吸引力比较大。
  胖子在屋里做饭,就听俩人在屋里戚戚喳喳,忽然间叶莺提高嗓门:“你急啥,刚才开会的时候不是还吵吵晚婚晚育呢吗——”
  靠山屯的动员工作还算不错,第二天早上,车老板子就开着四轮子,拉着一车老娘们上县里做手术,分期分批的,还得跑两趟呢。
  胖子正好要上县里,也就跟着搭车。大脚嫂一看,立刻眉开眼笑:“胖子,你跟着干啥,也结扎去啊?”
  妇女们立刻都肆无忌惮地大笑,这些老娘们凑到一起最疯狂,就算最尿性的老爷们,也不敢往老娘们堆里扎。
  胖子不敢正面还击,不过他卡吧几下小眼睛,还是关切地问:“大伙昨晚都洗澡没,别到那一露肚皮,黑黢黢的叫人笑话。”
  这句话还真好使,妇女都着急忙慌往家跑。胖子稳稳当当地站在车斗上一挥手:“老板叔,开路!”
  “人都没了还跑啥,到那拿你小子顶缸,真给你结扎咋整啊。”车老板子乐呵呵地说。
  “嘿嘿,俺还是骑自行车去比较好。”胖子心里还真有点没底,从车斗上跳下来,骑着大国防进城了。
第458章
魔术大家
  林泉县加工金银首饰的铺子只有一个,就在第三百货商店旁边,一间小房子,显得十分不起眼。胖子费了半天劲,这才打听到。
  推门进屋,一个满头白发的首饰匠坐在那里,戴着老花镜,手上拿着个非常袖珍的小锤子,正在不紧不慢地敲打。
  “老师傅。”胖子招呼一声,老者抬起头,从眼镜上面瞟了胖子一眼,然后问道:“小伙子,准备做点啥?”
  “俺要给媳妇打个金戒指。”胖子把两片扁平的小金块拿出来,递给老人。
  “嗯,成色还可以,工作证带来没有,登个记然后就可以了。”老者拿过来一个小本,然后向胖子伸出手。
  虽然胖子不知道这跟工作证有什么关系,不过还是取出来。老者一笔一画地做好记录,然后就叫胖子看看样子。
  在一个长方形的小盒里面,是一排排的金银首饰,戒指耳环项链手镯之类最多,也有一些金银锁,这类小孩子戴的最多。
  胖子选了一个上面带着“囍”字的,然后说:“老师傅,就您一个人,不怕有人来抢劫啊?”
  “呵呵,这盒子里面都是铜的,不值钱。”老者淡淡一笑,透着一股淡定,和金银打了一辈子交道,早就心如止水。
  “那俺先走了,啥时候来取货?”胖子也耍了一个心眼,假装要走。虽然这个老人看起来和蔼可亲,可是万一真要私自克扣下一点,或者用成色比较低的来个偷梁换柱,那胖子就亏了。
  “小伙子别性急,先称量一下重量。”老人取过来一架天平,然后把胖子带来的金块放到托盘里面,接着就慢慢挑选合适的砝码。
  嘴里还跟胖子唠叨着:“小伙子,这是金贵玩意,差上一点,损失就大了,我们这行在入门的时候,师傅先不教本事,领在身边干零活,有时候就要小小的考验一下,如果手脚不干净,立马打发走。想要打金戒指,先要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才行,真金才不怕火炼啊。”
  胖子连连点头受教,对老人也多出几分敬意。要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受黄白之物的考验。
  办完大事,这才去了大辫子家,已经是中午,大辫子也回家吃饭。胖子就把收据和自个的工作证都递给大辫子:“小玉,过几天你去取吧,省得我来回瞎跑。”
  “金戒指!”大辫子欢呼一声,然后目光中就露出嗔怪:“大哥,这些东西等以后条件好的时候慢慢再置办,你急什么?”
  胖子笑嘻嘻地也不吱声,然后上炕吃饭,他心里琢磨着:“等有工夫好好探察一番,怎么也得给小玉弄一身全套的黄金首饰啊。”
  吃饭的时候,大辫子有点遗憾地说:“大哥,县里来了马戏团,在西北广场上演出,要是把奇奇她们几个领来就好了。”
  “不用,奇奇她们天天在家都耍马戏,不看也罢。”
  大辫子想想也是这个理,奇奇天天跟笨笨嘟嘟毛毛它们混在一起,比耍马戏都精彩,也就不再提这事了。
  下午,胖子也就骑着大国防回家,车子大,蹬得欢,嗖嗖嗖比小四轮还快。拐到通往靠山屯的柏油路,后面传来嘀嘀的汽车喇叭声,胖子连忙靠边让道,很快就看到一辆大解放呼啸而过,但是很快就来了一个急刹车,嘎吱一声停住。
  车门一开,跳下来俩人,直奔胖子而去。胖子定睛一看,连忙片腿下车,把大国防支在路边,然后迎上去:“哈哈,老吴,小金,原来是你们啊!”
  那两个正是胖子去草原结识的同伴:吴坤和金大力。胖子一看他们去的方向,肯定是靠山屯了,也就证明,肯定是找他来的。
  吴坤叫了一声胖子,金大力则亲亲热热叫了一声胖哥,然后又一一握手,吴坤这才说道:“胖子,这趟我们专程去靠山屯找你啊,来,把自行车弄到车斗上,坐车走。”
  胖子看到上面不少大笼子,不由摸摸后脑勺:“别费劲了,俺快点蹬就成。”
  说完飞身上车,晃着膀子骑起来,车轱辘差点甩丢,大国防就跟飞起来一样,没用上半拉点,就骑进靠山屯。
  “马戏团来喽——”野小子们一看车厢板上面写着的大字,立刻就嗷嗷怪叫起来,对于小孩子来说,看马戏那绝对是最高兴的事情。
  靠山屯人少,位置又偏僻,平时连耍猴的都不来,所以小娃子们很少有看马戏的机会——那啥,也不能这么说,还真有一个耍猴的来了,不过这家伙不务正业,跑去养大鹅了。
  很快,他们就看到车上的笼子里面空空荡荡,又全都失望起来,一个个垂头丧气,都跟霜打了似的。
  胖子嘿嘿一笑:“告诉你们,这位吴叔叔就是专门变戏法的,你们要是把他哄乐呵喽,没准给你们露一手。”
  吴坤嘴里呵呵几声:“胖子你才是此道高手,哪里用得着我献丑。”
  “嘿嘿,我那个就是哄小孩的玩意。”胖子难得谦虚两句,他心里有底,自个全凭有木盒,跟魔术的原理完全不同。效果上倒是差不多,就算是大卫科波菲尔那些变飞机,变自由女神像啥的,他也都不含糊。
  小娃子们这下可来劲了,七手八脚拉住吴坤和金大力:“叔叔,上我家。”
  “上我家,我家好吃的多。”
  吵吵巴火的,差点没打起来。
  胖子大吼一声:“先上我家,你们都先靠边,一会再说。”
  娃子们立刻都消停了,自觉地退到两边,不过谁也不肯离开,都跟在胖子的屁股后面,呼呼啦啦一大群。
  “吴叔叔,金叔叔——”奇奇正跟丫丫和吴琼还有二丫在当院玩呢,看到吴坤和金大力,也一眼认出来,小家伙的记性好着呢。
  “奇奇——”吴坤也乐呵呵地上前,伸开双臂,把奇奇抱起来。这趟来林泉县,可谓是公私兼顾,既来表演马戏,另外还有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邀请奇奇和胖子出山。
  看到胖子家的两间小草房,吴坤觉得心里的把握更大了。
  把奇奇放到地上,吴坤就见眼前黑影一晃,然后就结结实实被抱住,仔细一瞧,身前是一个黑糊糊的大脑袋在那晃悠,原来是一只狗熊。
  饶是吴坤出身马戏团,也吓了一跳。刚要挣扎,那只狗熊已经松开巴掌,奔金大力去了。吴坤刚松一口气,又一只狗熊冲上来,只能接着抱。
  终于缓过一口气来,吴坤这才仔细看看两个狗熊,都还没有成年,透着一股子憨厚劲,显然是从小豢养,根本就没有野性,不觉又动了心思:这俩黑家伙也有开发的价值啊。
  正想美事呢,忽然看到窗户上嗖嗖嗖窜出三条黑影,把他团团围在当央,毛手毛脚地就开始翻兜,结果被胖子吆喝一声:“没礼貌的东西,都上窗根罚站去!”
  毛毛老哥仨还真听话,并排站在窗台前面,耷拉着脑袋,眼睛还叽里骨碌乱转,贼溜地向这边瞟来。
  吴坤啧啧称奇:这要是好好编排几个节目,肯定受欢迎啊,看来胖子不光会变戏法,驯兽的本事肯定也不错,不会是隐藏在民间的魔术大家吧?
  胖子却一点没有大家的风范,使劲扇乎着衣襟,上面的扣子一个都没系,白肚皮时隐时现:“快请屋里坐——奇奇,你们快点沏茶去,丫丫你把水缸后面镇的果子也洗点。”
  农村有个习惯,夏天的时候,把西瓜啥的放到水缸后头,那里最是阴凉;有时候还把黄瓜洗干净,然后往水缸里一扔,吃的时候又凉快又水灵,就算是天然大冰箱了。
  当然还有一招,鱼啊肉啊啥的,就放在小篮子里面,系上绳子,然后竖进井里,离水面一米多高,那地方的井板子上就有冰,大夏天的也不化,鱼肉可以保鲜三四天。
  不过要是活鱼就得加点小心,万一扑棱到井里,那就吃不上了,这样的事,以前就发生在老板婶子身上,一时传为笑谈。
  三个小丫头接到命令,立刻就忙活开了,吴坤他们迈步进到外屋屋,就听到尖细的声音传来:“您好——”
  随后又一个嚷起来:“胖叔叔回来了,开饭——”
  吴坤抬头一看,除了他见过的那两只八哥之外,还有两只花鹦鹉,都在那嘎巴嘴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0/6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