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主(校对)第3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0/653

  “哎呀,地里剩下的就够我们吃了,都拉走,家里人多。”耍猴的使劲挥舞着胳膊,这家伙现在也终于把靠山屯当成自个的家,要知道,以前的他还是比较自私自利的。
  “呵呵,干脆把这个大棚挪回去得了。”胖子卡吧几下小眼睛。
  “有本事你就挪走,还真拿自个当神仙了呢,要不咱俩打赌——还是算了,以后不能跟你小子打赌。”耍猴的心里发虚,万一胖子要是找后账就麻烦了,过年就甭弄好吃的了,天天灌凉水。
  胖子心说话:你要是打赌,真就又输了,还算有自知之明,便宜你个老小子。
  等蔬菜都摘完了,小心地用棉被捂好,整个筐都得武装起来,这么好的东西,冻了实在白瞎。
  一个一个码到车厢板上,最后又苫上一层一层的苇帘子,这才算完事。虽然胖子可以很轻松地完成这个,不过他还是忍住:这些小事,还是按规矩做吧。
  马车回到靠山屯,直接就拉进生产队,大伙往屋里倒腾土篮子的工夫,大喇叭里面就传出李队长底气十足的声音:“都注意啦,各家各户马上到生产队来领鲜菜!”
  胖子心里憋不住笑:都是一个德性,发东西的时候,说话都心里有底。
  很快,二肥子就第一个跑过来,后面还跟着一帮小娃子,他们正在当街玩呢,所以成为先头部队。胖子一看他光着俩手,连忙吆喝一声:“麻溜回去,想鲜菜变冻菜咋的!”
  二肥子看到筐里花花绿绿的蔬菜,又撒丫子跑出去:“哎呀,不是咸菜,是茄子辣椒韭菜啥的啊——”
  李队长一个劲吧嗒嘴:“听三不听四的,小娃子办事就是不靠谱。”
  正说着呢,曹国救晃悠进来,他刚从猪场回来,所以顺路就跑过来:“大过年的,发咸菜干啥,谁家还吃那个!”
  “又来个不着调的啊。”李队长嘟囔一句,赶紧又用大喇叭开始吆喝:“注意啊,是新鲜的蔬菜,来的人都带好家什,别把菜冻着!”
  这回所有的人都听明白了,于是都乐乐呵呵拎兜子或者挎小筐,又用羊皮袄裹着的,也有用小棉被包着的,慢慢往家倒腾。
  一家一捆韭菜,一匝芹菜,十多个柿子,五六根黄瓜,三四斤茄子,另外还有一把小葱,凑乎到一起也不少,架不住样数多啊。
  胖子家里来了三位小将,后面两个黑保镖扛着棉被,毛毛老哥仨拎着小筐,领菜的大部队浩浩荡荡。
  按照胖子的本意,这些蔬菜不领也罢,毕竟自个木盒里面种的,比这个长的还好呢,只要借着这个名头,就可以名正言顺拿出来吃了。不过既然奇奇领着大队人马来了,也只好把戏份做足。
  “胖子家里有客,得多分点。”李队长知道胖子家里每次过年人都多,虽然这些人看似扑奔胖子来的,但是其实跟靠山屯都有密切关系,也可以说是全村的事。
  “不用,俺家不愿意吃咸菜,呵呵!”胖子特意强调了一下“咸菜”。
  “这不都剩了吗。”李队长不知内情,指着还剩下的五六个土篮子说。
  “这玩意还怕剩,等明天我拿去送礼,估计都抢着要,往咱们手里塞钱。”胖子嘿嘿两声,他早有打算,那些对靠山屯有过关照的,也都送点尝尝鲜。
  自打来到靠山屯之后,胖子觉得自个的思想越来越向农民靠拢,从来也不忘恩负义,这是农民身上最淳朴的优秀品质之一。
  “对呀。”李队长一拍大腿:“像公社的老马、小黄他们,还有县里一些人,省城的侯见喜,北京的叶海波,都应该送。”
  胖子挠挠后脑勺,咧嘴说道:“公社和县里的俺可以送到,省里和北京的就免了吧,除非俺上那过年。”
  商量一下,落实到人头,才知道原来还差不少,只能每人送一样,数量稍微多一些。
  胖子反正心里有数:“行了,你们就都不用管了,交给俺去办就成。”说完,就跟李队长往家溜达。
  “上我家喝两盅啊,正好你婶子还留着几个鸡蛋,来个韭菜炒鸡蛋。”李队长兴冲冲地跟胖子说,十冬腊月的,真要是能弄一盘黄配绿的韭菜炒鸡蛋,想想都叫人兴奋。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就发生了。
  “您那一小捆韭菜,还是留着三十晚上包饺子吧。”胖子破例摆摆手,拒绝了李队长的邀请。
  回到家里,只见大辫子正洗韭菜呢,另一边的碗里,已经打好了五六个鸡蛋。
  “哈哈,看来都想到一块去了。”胖子笑呵呵地说道,然后又挠挠脑门,低声跟大辫子说:“现在吃了,过年吃啥呀?”
  大辫子白了他一眼:“你那不是还有嘛!”
  胖子立刻咧嘴大笑:“对,使劲吃,管够吃,把那几个柿子也都切了,打点鸡蛋汤;茄子等一会炸地三鲜、辣椒炒肉丝、芹菜炒粉条,正好四菜一汤。”
  大辫子看看筐里的蔬菜,眼睛也变成两弯月牙:“大哥,一顿就被你包圆了啊!”
第497章
冬青
  咣咣咣,咚咚咚,啲啦哒——
  吃过早饭,秧歌队就在生产队场院操练起来,锣鼓喧天,唢呐穿云,立刻就把过年的气氛演奏出来。
  “练秧歌啦——”奇奇连忙把碗里的米粥扒拉到嘴里,把嘴一抹就吆喝起来:“笨笨嘟嘟大毛二毛、毛毛,都抄家伙,赶紧训练去!”
  “小奇奇,真积极,脑瓜扣个西瓜皮。”胖子用筷子敲着碗边,嘴里还阴阳怪气地念叨着。
  奇奇领着笨笨他们,也算是秧歌队的主力,当然不会跟游手好闲的胖叔叔一般见识。虽然胖子也跟着掺和,但是基本没参加排练,他装大头娃娃,除了脑袋大的出奇,没啥技术含量。
  本来伴猪八戒最恰当,不过被笨笨抢去了饭碗,他也没脸见人,只能套个大脑袋应景。
  “胖叔叔,你今天还不跟着练啊?”奇奇看到笨笨的饭盆还没吃干净呢,就站在旁边等一会,丫丫和吴琼也忙着穿衣服,她们俩也整天在场院混。
  “你们先去,等俺送完菜回来再说。”胖子重任在肩,当然不能跟她们瞎掺和。
  撂筷之后,胖子就出了家门,家家户户的灯笼杆都已经竖起来,五颜六色的过道旗也全都拉上,大伙都忙着蒸馒头,杀小鸡。烀猪肉,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忙活着。
  到车老板子家里借来马车,胖子要自个赶车上公社,然后再取道县里。
  “胖子,能不能行啊,别把马整毛喽?”车老板子把半麻袋谷草扔到车上,然后向胖子问道。
  话说牛马这些大牲口,要是受惊之后,常常会发疯,不顾一切的乱跑,横冲直撞,气势惊人,老百姓谓之“毛了”,也就是惊了的意思。
  胖子嘿嘿一笑:“放心吧,就是它毛了,俺也能把它拉住。”
  看着胖子的体格,车老板子点点头,然后把大鞭子交到他的手中。胖子接鞭在手,像模像样抡起鞭梢,在空中使劲一甩。
  想像中啪得一声脆响并没有炸出来,叫胖子多少有点没面子,于是只好吆喝了一声“驾”,用鞭杆子敲敲马屁股,那匹大辕马这才很不情愿也很不习惯地迈开蹄子,听不到清脆的鞭子响,它也有点提不起精神啊。
  车老板子咂咂嘴,叹息一声:“好马也得好人赶啊。”然后跟着胖子去了生产队,他和叶莺是秧歌队的男女领队,责任重大。
  胖子把菜篮子倒腾到马车上,用棉被捂好,抽空往场院上瞟了几眼,嘴里不满地嘟囔着:“明明新加了踩高跷,为嘛不叫俺上这个,要不耍狮子也成啊。”
  秧歌队今年也有新变化,增加了高跷和狮子,尤其是大狮子,披红挂绿,相貌威武,眨眼睛嘎巴嘴,来个狮子滚绣球,也最能吸引观众的眼球。
  胖子理所当然的认为自个能胜任这两样,不过却都被车老板子给否了:踩高跷身子太重,万一把高跷踩到地里,或者高跷喀嚓折了怎么办?
  “我至于吗?”胖子连连叫屈,这冻天冻地的,往地里钉橛子都钉不进去,俺能踩进去才厉害呢;要是怕折,高跷的绑腿粗点做着不就行了。
  更叫胖子恼火的则是不叫他耍狮子的理由,竟然是没人能跟他搭伙,因为东北舞狮子,都是俩人,一个狮头,一个狮尾。狮头比较出彩,也负责指挥;狮尾始终得猫着腰,比较挨累,而且除了跟着抖落毛,或者摇摇尾巴之外,也没啥出彩的地方。
  胖子的体格都比别人大出一号,所以不配套,自然也就遭到淘汰,连演狮尾的资格都没有,谁见过狮头不太大,却长着个大胖身子的?
  愤愤然用鞭子敲了一下马鞍子,胖子向公社进发。车上的菜篮子,被他一股脑地收进木盒,免得着冻。另外,胖子昨天晚上还给补充了一大部分,太少了也拿不出手啊。
  拉车的大青马走得慢慢腾腾,无精打采,它习惯了车老板子的驾驭,现在换成胖子,也有点闹情绪。
  胖子嘿嘿两声:“你就知足吧,货物都是俺拿着,你就拉个空车还不快点跑,别以为俺治不了你!”
  说完就跳下车,靠边把马车停下,然后拿出两把青草,扔在大青马前面。
  大青马一下子就来了精神,欢快地打了两个响鼻,几口就把青草卷进嘴里。大冬天的,马匹只能吃青草,谷草啥的,干干巴巴;突然见到青草,就跟靠山屯的老乡昨天看到青菜一样。
  胖子又给了它一把草,然后得意洋洋地说道:“马儿马儿快快跑,跑完赏你吃青草。”
  俗话说“人配衣服马配鞍,狗戴铃铛跑得欢。”这话果然不假,大青马尝到了甜头,立刻抖擞精神,呱哒呱哒一溜小跑,一个多点就到了公社。
  胖子坐在马车上,身子一颠一颠,嘴里咋咋呼呼:“俺还收拾不了你呢!”这一招,胖子是从大枣身上挪用过来的,进入冬季之后,胖子时常偷摸弄点青草出来,给大枣和白马喂食,现在就连白马,也肯叫胖子骑乘了。
  第一站先去了公社,胖子挎着俩土篮子进到书记室:“马书记,又给你送礼来了!”
  “胖子,这回又是啥东西,你这小子,整天跑这来张罗送礼,回回俺们都得乐呵呵掏钱,整个是个二道贩子。”马占山从椅子上站起来,乐呵呵地跟胖子打招呼。
  “这回不要钱。”胖子把筐上的棉被揭下来,马占山也有点傻眼,碧绿的韭菜青椒,黄澄澄的柿子,还有水灵灵的黄瓜,要是夏天见了,一点也不足为奇,但是此刻窗外北风凛冽,冰天雪地。放到这种环境之中,那就太令人震惊了。
  马占山抓抓头发:“胖子啊,你这是害我啊,这个月的工资算是保不住了。”
  “免费的,您记着给黄小伙多分点,这是乡亲们吩咐俺的。”胖子笑呵呵地从桌子上拿起一包葡萄烟,抽出一支点着。
  “看来这蔬菜大棚真是有搞头。”马占山从这两筐菜上,瞧出很大的商机:你说卖多少钱吧,贵贱不说,关键是没货啊。
  “这个也挺有技术含量的,最好能派人出去考察学习一下,或者找点这方面的资料。”胖子虽然不大懂行,但是也知道种大棚跟种园子还是有区别的,温度、水分,肥料、管理啥的,都有说道。
  马占山点点头,然后拿出来二十块钱:“等过了年就把公社农业站的技术员派出去,这个给你,俺们也不能白吃啊。”
  “拉倒吧,要是收钱,俺就把筐拎回去啦。”胖子把钱放到桌子上就转身告辞:“俺还得上县里呢,给王书记也送点青菜尝尝,我敢保证,人家县委书记肯定不会掏钱。”
  等胖子走了,马占山才咂摸出滋味:“臭小子,王书记是你老丈人,当然不用花钱!”
  胖子又赶着马车,去了一趟粮库,这也算是关系单位,大伙年年都要来卖粮,而且酒厂以后也要靠人家提供原料呢。
  和上次来的时候大有不同,卖粮的车辆都没了,不过还是有不少人推着自行车,去粮库领口粮。这些都是吃供应粮的,每个人都按照标准定量,小孩少,大人多,重体力工作更多。基本上一个成年人每月的口粮是三十斤上下。
  那时候粗粮多,细粮少,大米只有过年的时候,每个人给一斤二,不用拿袋子,用兜子就装回来了。全家合到一起,够吃一顿大米饭的。豆油每个月每人就几两,所以家家户户的油瓶子都不太大。
  领粮的时候都有专门的粮本,按月支取。一般都得排挺老长的队伍,县里上粮店,公社就在粮库,来领取每个月的口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0/6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