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主(校对)第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653

  “三叔,写点啥词?”王三炮和胖子的关系不一般,当然得格外下点工夫。
  “你给编,最好弄点新鲜的,我刚才看到光是大生产、干革命就好几家。”
  胖子稍微有点不好意思地摸摸后脑勺:“没法子,人太多,我给你好好琢磨一下……你看这个咋样‘上联是一年两年三年,年年有余;下联是一炮两炮三炮,炮炮不空。’”
  王三炮当时就乐得直咧嘴:“好,就它了,快写吧。”
  胖子一找笔,没影了,再一看,毛毛拿着个竹棍满地乱蹭呢,看着好像是刚才的毛笔杆,就是一根毛也没了。
  “你以为自个是书法家啊!”胖子气个够呛,真想拔下一把猴毛绑到笔头上。
  笔虽然没了,不过胖子也有招,扒了一根高粱秆,蘸饱了墨,一样当毛笔使,而且比划刚劲有力,看着就有气势。
  王三炮看得直咂摸嘴:“胖子,行啊,估计给你个笤帚头子都能写招牌去了。”说完,又拿出半张红纸,神神秘秘地说:“今年好像风不紧了,我准备供老祖宗,你快点再给我写一个。”
  供奉祖先,这也不算迷信,胖子答应一声,不过他没写过这个,不知道咋弄。于是王三炮说,胖子写。
  最上面横着写上俩字:供奉;中间竖着写上:王门三炮之三代宗亲;左右两边分别是:清晨三叩首,早晚一炉香。
  写完之后王三炮赶紧卷好:“这个得供到下屋,胖子你千万别跟外人说。”
  胖子憨憨笑了几声:“年节祭祖很正常,谁要是忘了老祖宗,那不是白活吗。”
  王三炮也连连点头,乐乐呵呵地走了。胖子这才伸了个懒腰,准备做饭。
  奇奇仰着小脸:“胖叔叔,咱们家的对联写好了吗?”
  胖子一屁股坐在炕上:竟给别人忙乎了,自个家的反倒忘了。
第66章
啥叫忙活
  腊月二十五,靠山屯家家户户都开始张罗着过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头一年就大丰收,乡亲们都有一种大翻身的感觉,所以今年过大年也都格外有劲头。
  以前过年叫年关,过年如过关,老百姓怕过年。小孩眼巴巴地等着吃点好东西,欠债的堵门讨债,那滋味真难受啊,杨白劳不就是被这么逼死的吗?
  但是这一年情况大有改观,家家都有了点余钱,虽然不多,但是一年忙活下来,好歹没拉饥荒。
  发面、蒸馒头,烀肉,包冻饺子,早早的就忙活起来。
  最高兴的是小娃娃,一人混一套新衣服,小小子都弄了好几挂小洋鞭,麻雷子也买了几个。小丫头喜欢臭美,红头绳、绸子花,发卡啥的,也都准备齐。
  不过现在还都雪藏着,等到年三十才能装备,害得娃子们天天叨咕:“咋还不到呢!”
  这种气氛也感染了胖子和奇奇一家,虽然人口少,但是家里宠物多,也还算热闹。
  奇奇穿上一件碎花粉褂子,俩小辫上绑着绸子花,一面是红,一面是黄,透着喜气。她屋里外头一趟一趟跑,向胖子汇报情况:
  “胖叔叔,李奶奶家糊墙了?”
  “不用着急,一会咱家也糊。”
  “胖叔叔,三炮爷爷家竖起灯笼杆,上面还粘了小彩旗,可漂亮了。”
  “一会我去砍个树枝子,五彩纸都买好了。”
  “胖叔叔,二肥子他哥给他做个小灯笼,里面可以插五颜六色的小洋蜡,我也要。”
  胖子拍拍脑门子:“这过年的活计也不少啊,不过啥也不懂,那句老话怎么说的了——傻子过年看街底,我怎么感觉像说我呢?”
  正发愁呢,李大婶领着儿媳妇进来:“胖子,咋还不糊墙呢,我给你打糨子,报纸买好了没?”
  胖子这下心花怒放,墙纸早就买好了,而且比较讲究,是专门糊墙用的,一张张都是方形,上面还有图案,白底蓝条。于是连忙拿出来,又找个大盆,叫李大婶打糨子。
  “还是胖子有眼光,瞧瞧这墙纸,肯定亮堂。把屋子好好拾掇拾掇,来年争取娶媳妇。”李大婶一边干活,一边跟胖子唠嗑,儿媳妇一边烧火一边抿嘴笑。
  胖子嘴里嘿嘿嘿,心里也给自己鼓劲:一定要努力啊,马上就奔三十的人了。
  先糊棚,后糊墙,李大婶刷糨子,奇奇负责递纸,胖子站到炕上,一手拿着笤帚疙瘩,托住墙纸,往棚上粘,对齐之后,用笤帚一划拉,十分平整。
  唰唰唰,一张一张也挺快。李大婶的儿媳妇则把五彩纸裁成三角形,然后砍了个榆树头拽进屋,开始往上面粘小旗。
  奇奇一看这个好玩,立刻跳槽,她原来的工作则由毛毛负责。毛毛也真是好同志,任劳任怨,两只猴爪捏着满是糨子的墙纸,拐了拐了地递给胖子,不时还伸出舌头舔一口,上面的糨子粘糊糊,跟面汤差不多,就是味道稍微有点淡。
  胖子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人家还小,要以鼓励为主。
  “你家这猴真没白养活。”李大婶看着也直乐。
  胖子这边把屋子糊完,那边的灯笼头也粘完,花花绿绿,十分鲜艳。李大婶招呼儿子过来帮忙,把灯笼头绑在一根松木杆上,上边定个三角架,绑上一个小铁圈,里面穿上绳子,然后把灯笼杆立起来。
  这灯笼杆作用不小,家家户户都挂着,晚上亮堂堂,贼有气氛。胖子抬头看了半天,也觉得不错。
  “我明白了,这就跟外国的圣诞树差不多。”奇奇想象力比较丰富,扯着小嗓子喊。
  胖子觉得也挺像:看来不同的民族,有时候也能想到一块。
  灯笼胖子已经买好,是现成的红纱灯,撑开之后挂到上面,金黄的穗子随风一飘,透着漂亮劲。
  “胖叔叔,我的小灯笼呢?”奇奇立刻又给胖子找活。
  胖子想起前两天吃罐头,还有俩罐头瓶子,玻璃的,里面点上蜡烛,肯定亮堂。于是翻找出来,瓶口绑上细铁丝,再拴上个小木棍,蜡烛往瓶底一粘就成了。
  两个罐头瓶子,另外又给二丫做了一个。奇奇心急,大白天的就把着蜡烛坐进去,拎着跑了两圈,蜡烛就倒了。
  李大婶把俩瓶子要过去:“回去交你爷爷给你弄,把瓶底烧下来,换个木头板,然后在背面钉个小钉子,把蜡烛扎住,就稳当了。”
  奇奇一听,立刻跟着李大婶去了,胖子则回屋贴年画。
  话说在胖子那个时代,年画已经不再上墙,而且也根本就不大批量印刷,想找都找不到。
  但是在80年,年画可是过年时候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东西,一般都有一米长,六七十公分宽,纸张十分厚实,颜色也鲜艳,挂上一年都不褪色。
  即使没到一年就埋汰了也不要紧,拿个馒头掰成两半,在画上蹭一遍,脏东西就都随着馒头渣子掉下来,又跟新的一样。
  胖子买的年画里面有一个是大胖娃娃抱着大鲤鱼,这也是最常见的,取其年年有余的口彩。
  另外一张是有点连环画性质的西游记三打白骨精,这主要是给奇奇准备的,当然,小毛毛也可以学习。
  这一类在当时也很受欢迎,像三国演义,岳飞传等等都有,既看画又听故事。而水浒传的一百零八条好汉也是常客,众好汉按照座次排列,印在一张画上,各具特色,最后一名是鼓上蚤时迁,很多小娃子都能从头到尾背下来,也算是阅读名著了。
  红楼梦里的大美人,金陵十二钗啥的,是几年之后才上墙,这时候还比较忌讳这个。
  整整忙活了一天,这才透出点眉目,奇奇也拎着灯笼跑回来。胖子一看,瓶底齐刷刷的没了,换上一块圆木片,中央露着一个钉子尖,两边用铁丝穿着,一直伸出瓶口,这样就把瓶子托住,然后上面系上绳,拴上木棍,果然比原来他做的那个要好很多。
  晚饭是捞二米饭,打鱼籽酱,胖子从木盒里弄出点蘸酱菜,大生菜叶子比巴掌都大,而且鲜嫩,正好用来打饭包。
  里面是米饭和鱼子酱,外面包着翠绿的生菜,连奇奇都吃了好几个。
  晚上躺在炕上,一大一小俩人开始拍肚皮。嗅着淡淡的纸浆香气,胖子咂咂嘴:“没白忙活,有点过年的气氛了。”
  奇奇看着棚顶,两眼呈斗鸡状:“胖叔叔,你看墙纸还是立体的呢,跟三维立体画差不多!”
第67章
压岁钱
  在期盼和酝酿中,大年三十终于到来。靠山屯家家张灯,户户结彩。一大早起来,胖子就贴春联,粘挂钱,好一阵忙活。
  大门上的对联很特别,上联:三十年河东,奔波庸碌;下联:三十年河西,无悔人生。也算是胖子内心的写照。
  “噼里啪啦——轰——叮当——”各式鞭炮纷纷上阵,火药味立刻弥散整个山村,除夕日正式拉开序幕。
  鞭炮一响,胖子家遭殃,威威两个小耳朵耷拉下来,趴在炕边不敢抬头,全无往日霸气;本来正在树上蹲着的阿紫化作一道紫光,钻进仓房,再也不敢出来;大花它们也呼呼乱跑,差点要发猪颠疯。
  唯一比较镇定的就是毛毛,这家伙最奸,竟然知道用爪子捂耳朵。
  奇奇一边挨个安慰这些宠物,一边说:“怪不得过年要放鞭炮,还真能把怪兽吓跑。”
  胖子刚要做饭,车老板儿家的老丫头跑来:“胖哥,我爹叫你吃饭呢。”这丫头今年也十五六,按照农村的习俗,也快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不过在胖子看来,她还稚嫩的像个小姑娘。
  胖子也不客气,抱了一坛子葡萄酒,领着奇奇就跟了去。既然人家大过年的来招呼,那就是诚心实意。
  进门一看,人还不少:车老板的大儿子、二儿子虽然都结婚,但是过年的时候在一起,一大家子十多口人。
  胖子先给大伙拜个年,然后拿出两块钱,给车老板的大孙子、小孙女:“过年了,胖叔叔给你们压岁钱。”
  “你小子见外了不是,早知道这样,就不叫你来了。”车老板子新刮了胡子,好像也年轻好几岁。
  饭菜已经准备好,炕上一桌,地下一桌,老爷们和白酒,老娘们喝葡萄酒,小孩光吃菜。一年到头,就这几天吃喝好,所以这些小家伙都甩开筷头子,吃得一个比一个香。
  就连奇奇也被带动,跟着他们一块抢,紧着往嘴里倒腾,吃得热火朝天,比平时多吃不少。
  胖子捏着小酒盅,跟车老板儿和那俩成家的儿子碰了一杯,然后吱溜一口就见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6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