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主(校对)第4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4/653

  胖子则来回给浇水,看到战士们都小心翼翼,用手挖坑培土。胖子就使劲吆喝一声:“就当在院子里栽茄子辣椒就成,不用细摆楞——”
  战士们听了都有点哭笑不得:这可是正宗的野山参啊!
  胖子一边浇水,一边观察林子里面的野猪,一个一个地往盒子里收,还有两窝小猪崽,也被胖子毫不客气地当成囊中之物:嘿嘿,这就叫一举两得,回去正好扩大一下猪场的规模。
  等人参苗栽完了,野猪也都被胖子肃清。这玩意繁殖快,要是没有天敌,就会成灾。这几年没大规模猎杀,野猪的数量就极速增长。由此可见,胖子转移过来几头老虎,完全不用担心吃的。
  “这里就是二号参园子,啥时候要是大青山每片林子都能挖到人参,就算完成任务!”胖子豪气大发,有点指点江山的架势。
  “野猪!”伴随这一声惊呼,只见一头大野猪横冲直撞,向最前面的胖子冲去。胖子这才想起来,刚才有一窝小野猪崽,估计刚生下没几天,还吃奶呢,但是没有母猪在旁边,估计是打食回来了。要不然,看到这么多人,早就跑了。
  “都先闪开——”胖子吆喝一声,然后把扁担擎在手中,照着野猪后背就是一下子。只听咔嚓一声,扁担断成两截,大野猪嗷嗷两声,眼睛顿时就红了,掉头又向胖子冲来。
  胖子把手里的半截扁担一丢,撒腿就跑,大野猪被他打急了,盯住胖子不放。它的速度虽然也不慢,但是胖子的速度更快,还没使全劲呢,野猪就追不上。
  把野猪遛得气喘吁吁之后,胖子忽然停住,跟野猪对峙起来。只见他手里拿出来个大麻袋,屁股一扭一扭,极具挑逗性。
  野猪被他弄得火大,猛冲上来,胖子轻轻一闪身,麻袋口套进野猪的脑袋,然后趁着这家伙绊倒在地,俩眼一摸黑的工夫,直接把它收进了木盒。
  大野猪把脑袋挣扎出来,无比气愤,忽然听到身边哼哼唧唧,原来是自己那窝崽子,顿时乐坏了,把胖子那茬也就忘了,往地上一趟,小猪崽就全都上来拱奶。
  胖子拍拍两手,往回溜达,迎面碰到几个呼呼嗤嗤的战士,看到胖子安然无恙,全都蹲在地上喘气。
  金哲希断断续续地说着:“胖哥——你这速度太快了——俺们,俺们天天操练,愣是没撵上你影,咋练的啊!”
  “呵呵,天天早上要是叫比狼跑得还快的狼犬追着跑半个点,都能练出来。”胖子笑呵呵地说着。
  夕阳西下,晚霞在天,战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回走,队伍最后,几个小娃子也迈着正步,手里不是拿着一朵花就是掐着一把草,嘴里也跟着唱:“日落西山红霞飞——”
  雷达站香气飘荡,狍子肉已经烀好了,基本都是瘦肉,撕成一条一条的,蘸着蒜泥一吃,那叫一个原汁原味。
  主食是包饺子,狍子肉加点大辣椒,抱成一团一团的,胖子还是第一次吃狍子肉的饺子,感觉比牛肉馅的还好。
  餐桌上还有战士们自制的草莓酱,很受小丫头们的喜爱,丫丫一边吃,还一边叨咕:“要是有点冰淇淋放到里面,那才叫美呢。”
  胖子摸摸她的小脑瓜:“这个主意不错,以后夏天的菜肴里面,把这一道也加上。”
  吃饱喝足,外面天也黑了,一群群蝙蝠出来活动,据赵连长说,蝙蝠的数量越来越多,现在整个营地想找蚊子啥的都难,这帮家伙都得飞出去觅食。
  闲谈了一阵子,赵连长忽然向胖子说道:“我今年也要退伍了,不知道你们靠山屯要我不?”
  胖子先是一愣,然后挠挠脑袋:“俺们那还没有连级干部呢,最大的就是村长。”
  “司令员都差点在你那落户,我也不想走了。在大山上这三年多,呆出感情来喽。”赵连长抽了一口烟,然后吐出浓浓的烟雾,正如他心中的眷恋。
  胖子心头一热:“那就这么说定了,干脆就当俺们村的民兵连长,呵呵,还是连长!”
第554章
饥荒
  三天之后,胖子一行这才回到靠山屯,人人脸上都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而收获最大的,似乎也不是胖子,而是那些小娃子,他们在精神领域里面的收获,肯定无比宝贵。
  把两窝大野猪撒到猪圈里面,另外还有五六头或公或母的家伙,它们还需要适应几天,稍微磨磨野性才行。
  等到曹国救拿着大辫子赶猪回来,也吃惊不小:“胖子,咋一下子弄回来这么多,哈哈,刚好昨天来了一拨人要买猪,死活不肯走呢。”
  胖子挠挠后脑勺:“嘿嘿,那怎么也得叫三叔动刀之后才行啊。”
  “不用,现在俺也学会劁猪了,三炮的那套家什都传给俺啦!”曹国救一撩衣襟,只见裤腰上拴着一把杀猪刀,原来是随身携带。
  “怪不得这些野猪见到你都老老实实,劁猪刀在手,执掌生杀大权,谁还敢不老实!”胖子挑起大拇指:曹国救都知道学会劁猪,大伙的干劲由此可见一斑。
  欣赏完野猪,曹国救这才一拍大腿:“胖子,小玉老师回来了,你赶紧回家瞧瞧吧。”
  胖子也使劲一拍大腿:“你咋不早说呢。”然后一溜烟就没影了。
  风风火火跑到家,果然看到小玉笑吟吟地在屋里忙着招待客人。小溜已经一个月没看见大辫子了,瞧着水水灵灵的媳妇,胖子嘿嘿傻笑,心里直痒痒。
  小玉塞给他一个黄李子,还悄声奉送了俩字:“傻样——”
  吃晚饭的时候,李队长领着王工和鲁工晃悠进来。胖子连忙张罗着添碗筷,鲁工摆了几下手:“俺们在队长家刚吃完,胖子,明天我们就回北京,第一期工程顺利完工,比计划还提前了俩月。”
  “嘿嘿,俺们村人干活,那是没得说。”胖子还不忘王婆卖瓜,自夸两句。然后又说:“不能空手回去,等一会收拾点山货,亲戚朋友啥的都给分点,就当宣传了。”
  鲁工大笑:“不用你惦心,大伙早就给准备好了,好几袋子,俺们俩还担心咋往回扛呢。”
  王工接过奇奇递过来的一碗野草莓:“明年开春还来呢,又不是不回来了。还有两样,接电和接电话线,胖子你就多费点心!”
  “呵呵,费心啥呀,俺们跟着借光才对!”胖子脸上都笑出花来,疗养院接电,正好鹅厂那边也跟着借光;电话线就更不用说了,路过靠山屯,当然得截留。不然要是靠大伙扑腾,再过五六年也接不上啊。
  疗养院还没等建成,好处就体现出来,对于发展靠山屯的经济,绝对能起到支持的作用,这才刚搭头啊。
  吃完饭,胖子神秘兮兮地从柜子里取出点东西,用黄纸包着,给王工和鲁工一人一包,小声叮嘱:“拿回去泡酒,里面都是大补,是老药子叔特意配的。”
  说完,还挤咕两下眼睛,王工鲁工也就心领神会,小心翼翼地把补药装进兜里。
  当天晚上,胖子自然跟大辫子在鹿场度过了一个美妙的夜晚,小别胜新婚,说得还真不错。
  第二天上午,车老板子开出四轮子,拉走了一车人,除了王工鲁工之外,吴树人一家三口,再加上丫丫,也全都撤离。
  看着四轮子没影了,胖子这才叨咕了一句:“总算是清净了。”
  不过胖子并没清净几天,叶莺就着吉普车回来了,一起回来的还有胖老头和小英子。大包小包拎着不少东西,胖老头一见胖子,就笑呵呵地说:“这回连家都搬来了。”
  小英子向胖子眨眨眼睛:“爷爷回家之后,茶不思,饭不想,差点憋出病来,没法子,只能又来了!”
  “嘿嘿,这说明俺们靠山屯有魅力。”胖子也跟着从吉普车上往下倒腾东西:“好家伙,真是搬家啊,大彩电都拿来啦!”
  奇奇和叶紫高兴坏了,拍着小巴掌跟在胖子左右。笨笨它们不知道咋回事啊,也跟着起哄,胖子差点绊到胖胖熊身上,把大彩电给卖喽。
  进屋之后,把黑白电视撤下来,换上大彩电,果然有点鸟枪换炮的感觉。而那台换下来的黑白电视,胖子决定直接送到鹅厂去,过几天电线接过去就能看了。在南洼子坚持战斗的那一批人,最值得尊敬。
  忙活完了,叶莺这才向胖子汇报:“林老对这事十分支持,给找了一个合作伙伴,是一家大制药厂,负责提供设备技术支持,咱们负责提供原料,对半分账。”
  胖子听了,耷拉着脑袋不吱声,并没有像叶莺想像中那么兴奋。叶丫头有点急了,这毕竟是她办的第一件大事:“胖哥,你啥意思,表个态啊。”
  “俺不同意合作,这事必须得咱们自个办!”胖子点着一根烟,抽了半截,这才张嘴说道。
  药厂将来的效益,绝对不一般,想想中华鳖精,脑白金,太太口服液啥的都能在几十年之后横行,更别说这些货真价实的东西了。
  这块大蛋糕,胖子不想叫别人插嘴,那真跟在他身上拉肉差不多,而且还是用钝刀子。
  “胖哥,要靠咱们自己发展,三年五载恐怕也不能投入生产,除了原料,剩下啥也没有。”叶莺有点起急,她没有胖子那种过来人的眼光,看不透药厂巨大的潜力。
  “那就自力更生,咱们的这些厂子,哪一样不是自己鼓捣起来的。”胖子吃了秤砣铁了心。
  看到叶丫头一副气鼓鼓的模样,胖子这才笑呵呵地说:“没钱可以赚,没技术咱们可以请明白人,只有原料才是最根本的东西,抱着金饭碗要饭吃,这事俺做不来。再说了,药厂不一定非得建在咱们屯,也没那么大的地方,我琢磨着建到县里比较合适。”
  说完,看看大辫子:“明天俺就进城,找咱爸商量商量这事,嘿嘿,寻求点支持;然后再跑趟北京,还得把这事跟林老好好说说。”
  叶莺也不好再说啥,心里埋怨胖子自己找罪遭,脸上撅嘴生闷气。胖子站起身:“我先去队长家溜达一趟,南洼子撤回那么多人呢,不能闲着。去年建酒厂,砖瓦啥的都剩不少呢,先挖地基,咱们也盖一遛家属房。人家叶丫头冬天就要结婚了,怎么也得把新房给准备出来啊!”
  这一下顿时把叶莺羞红脸,追上胖子,在他后背擂了好几拳。不过胖子根本就不在乎,就当是捶背了。
  这趟房子胖子早就要建了,只不过从去年秋天到现在,大伙一直马不停蹄的忙活,趁着秋收前这难得的空闲时间,正好把这事办了。
  比如说像胖老头,叶莺,包括将来李强他们,凡是这些外来的,都得给安排像个样才成。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点小小的私心:胖子自个家也能轻省点,别弄得搂媳妇睡个觉还得偷偷摸摸跟做贼似的。
  第二天,直接坐着送胖老头的小吉普进城,胖老头都吩咐好了,直接把胖子送进北京。
  第一次坐上专车,胖子心里也美滋滋:就是方便啊,等熬过这几年的困难时期,说啥也得弄几辆。
  虽然大掌柜的不在家,但是靠山屯各项工作依然有条不紊的进行。两天之后,施工队的赵队长来了,在生产队后院,设计了两趟大房子,一共二十间,规格都是两间房一家。室内是火炕,水泥地,正面水刷石,上面红瓦盖,全砖结构。建成之后,绝对是靠山屯最好的房子。
  十多天之后,县里传来消息:在东门外建设制药厂,据说整个投资都是有县里提供贷款,靠山屯暂时一分钱不用掏。
  整个林泉县,原来也没有一家药厂,所以这项工程绝对是破天荒的,在整个县城,都十分轰动。很多人都已经开始找关系,想往里面安插子女。
  不过最后全都失望而归,也随之传出一个劲爆的消息:药厂不是国营的,而是靠山屯成立的私营企业。
  人们再一次被震撼,上些日子,“三百万”事件就传得轰轰烈烈,对于一个小屯子能拿出这么一大笔资金,大伙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正因为如此,靠山屯的名头已经变得十分响亮。村子里的人出门,要是报一声“俺是靠山屯的”,别人都会投来羡慕的眼神。
  最高兴的还是村里原来的那些光棍,一个个都变成了香饽饽,找他们相对象有都是。只不过现在正忙着干活呢,没工夫搭理这事,等冬闲的时候再说。
  据大脚嫂保守估计,年前年后结婚的,估计得十多个。
  而这一次的药厂,据说也投入了好几十万,人们再一次惊诧于靠山屯的大手笔。原来对程磊、李强他们几个自谋之后来到靠山屯的,都羡慕不已。
  最后悔的,还是那些嫁出靠山屯的闺女:早知道这样,当初在村里找一个对象好了。不过,这话也只能烂在肚子里。
  倒是有不少靠山屯的“姑爷”,开始剜门盗洞,想要重新来个倒插门。结果,都被李队长牛哄哄地给挡驾:“早干啥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4/6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