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主(校对)第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653

  棒打狍子瓢舀鱼,现在胖子是真正相信这句话了。看到车老板又贴着水皮把手里的鱼扔回去,胖子也不禁手痒,把手伸进水里要抓鱼。
  “先抓蚂蚁去,好钓小鲇子。”
  胖子只好悻悻地上岸,连鞋也不穿,光着脚丫子走向身后的林子。
  话说山林子蚂蚁还真不少,而且都是各霸一方,领地划分的十分清楚,一般都是把窝建在大树根附近。
  胖子以前看过的蚂蚁窝都比较小,而且是在地下开掘的蚂蚁洞。但是山林子里的蚂蚁可不一样,蚁巢修建的十分壮观,都是用树枝草梗建构,形状像个大柱子,小的半尺高,大的蚂蚁窝有一二尺。
  很快就有一个大蚂蚁窝出现在胖子前面,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红色大蚂蚁,长度足有一厘米,出出进进,忙忙活活,看得胖子头皮有点发麻。
  胖子琢磨了一下,还是没有靠近,把瓶盖拔下来,专挑跑单的大蚂蚁抓。这些蚂蚁很是生猛,在瓶子里还张牙舞爪,就像一个个小斗士。
  “哎呦——”胖子忽然觉得脚面子上传来针扎一般的疼痛,低头一看,一只大蚂蚁正在那玩命咬呢,而且,跟前的蚂蚁越聚越多,大有围攻之势。
  胖子使劲跺了两下脚,赶紧突围。他以前看电视的时候,见识过蚂蚁咬死过大蛇,蚁多啃死象啊。
  回到溪边,车老板子的鱼竿已经架好,用两个丫的树杈打斜倒插在两岸,然后把布满鱼钩的树杈子架在上面,一条条鱼线垂到水底。
  王三炮也弄回不少干树枝子,用石头垒成大半圈,上面放着个小耳朵锅。看来这俩家伙也是有备而来,临上山的时候,胖子已经跟他们打好招呼,估计要转悠十天八天的。
  把小瓶递给车老板子,只见他倒出一只红蚂蚁,在蚂蚁屁股那用手指甲轻轻一揪,揪下点东西放到嘴里,然后使劲吧嗒几下。
  “吃啥呢?”胖子瞧着有点眼晕,他还是头一回看到生吃蚂蚁的。
  “酸溜溜的,挺好吃,你要不要尝尝,而且常吃这玩意,不得风湿病,早些年跑林子的人都得吃这个。”车老板子把蚂蚁穿到鱼钩上,蚂蚁在钩上还一个劲挣扎。
  “估计吃的是蚁酸,对呀,蚂蚁也是宝啊,蚂蚁粉、蚂蚁大力丸啥的都老贵了。”胖子忽然觉得,这大青山真是遍地都是宝,就连小小的蚂蚁,都孕育着无限商机。
  十几个鱼钩都下上食,车老板子就一动不动地站在岸边,两眼盯着水底。猛然间,车老板子出手如电,提起一根鱼线。
  只见一根黑乎乎的小鱼被他拎出水面,身子使劲扭着,在空中划出一道黑线。
  “嘿嘿,上钩就别想跑,谁叫你贪吃。”车老板子把鱼甩到岸边草地上,胖子连忙上去摘钩。
  钓上来的是一种大嘴鲇鱼,半尺多长,身上没有鳞,但是却有一层黏液,滑不留手。
  把鱼钩摘下来,胖子这才注意到,这种鲇鱼后背漆黑,只有肚皮是灰白色,如果停在水底,和石头一色,还真不容易发现,难怪刚才只看到那些船丁子和白漂子。
  正琢磨着呢,车老板子两手一扬,又一条鲇鱼钓上来,在草地上啪啪直蹦。
  过瘾啊,胖子索性叫王三炮摘鱼,自己则去跟车老板子钓鱼。不用鱼竿,不用鱼漂,这种钓鱼的方式,胖子还真是头一回。
  胖子低头注视水底的鱼钩,溪水清澈,所以一眼就能看到底。很快,胖子就看到几条黑鱼在水底缓缓游动,确实非常隐蔽。
  “来了。”胖子吆喝一声,抓起一根鱼线猛提,也从水里拎出一条欢蹦乱跳的家伙。
  “三叔,赶紧摘钩!”胖子神气活现地指挥岸上的王三炮,然后又向车老板子说:“老板叔,这个挺容易啊,水这么清亮,咬钩都看得真真的——不会吧!”
  胖子终于从侧面看到车老板子的脸,只见他闭着眼睛,两手各伸出一根手指,搭在鱼线上,就像要弹琴一样。
  “这练得是啥功夫?”胖子彻底迷糊了。
  说话间,只见车老板子左手一抖,一根黑鱼就这样被他从水里拎出来。
  简直是神乎其技,胖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全凭鱼线上细微的感觉,就能洞察鱼儿是否咬钩,没几年功夫估计练不来。
  “这家伙最愿意玩漂,你还没见过他的飞天神叉呢,更神。”王三炮一边给鱼开膛,一边搭话道。
  “真的啊,哪天一定要开开眼。”胖子心里又多了点期待。用鱼叉捕鱼,基本已经属于失传的手艺,难得一见。
  车老板子睁开眼:“现在大鱼也少了,我这手艺估计也要失传——那啥,胖子,承包荒山是不是也包括南洼子?”
  胖子知道他说得南洼子就是年前捕鱼的那个地方,于是点点头:“要包就都包,有山有水才养人。”
  “先别说那些不着边的事,能不能包下来还两说着,赶紧过来一个干活,帮我把这鱼冲冲。”王三炮自己有点忙活不过来了。
  胖子一想,还是自己上去吧,车老板这个老渔翁还是钓鱼比较合适。于是拿着水壶灌满水,把小鲇鱼冲洗干净。
  锅里的水已经要开了,王三炮把鱼放进去,然后洒了点盐面进去,就盖上锅盖,小火慢慢熬。
  胖子坐在那往锅底添柴火,这时候车老板子也转悠过来,扒拉出一堆烧过的灰炭,然后从兜子里取出一粒粒鹌鹑蛋,上面布满了褐色斑点,小巧玲珑。
  “老板叔,别吃出来小鹌鹑。”胖子以前也吃过鹌鹑蛋,觉得味道也一般般,所以兴趣并不是很大。
  “没这个眼神还敢在山里混,我敢保证,这些基本上都是没超过三天。”车老板子手里拿个马蹄针,用针鼻那头在鹌鹑蛋壳比较大的那一边捅上两个窟窿,然后立着把鹌鹑蛋放到灰堆上。
  “这又是干啥?”胖子又不懂了。
  “里面一热就该成炸蛋了,所以要有个跑气的地方。”车老板子把鹌鹑蛋都码放好,然后上面又盖上一层灰炭。
  胖子抽动一下鼻子,锅里已经散发出阵阵鱼香,丝毫没有腥气,是最原始的清香,能激发起人最原始的食欲。
  “我也得弄点啥啊。”胖子吸溜着鼻子,然后奔向自己的大背包,从里面取出一大卷干豆腐,还有小葱,大酱,甚至连香菜都有。
  “正好把香菜给我点,给鱼汤再提提鲜。”王三炮接过一小把香菜,用手撕巴两下,然后扔到锅里。
  车老板子用两个长棍子挑着小锅的俩耳朵,把它从火上撤下来。胖子凑上前一看,只见乳白色的鱼汤上面飘着翠绿的菜叶,极富食欲。
  “原来鱼汤还能和牛奶差不多,还真没喝过。”胖子感叹一句,他那个时代,吃的鱼都是塘里人工喂养的,不论是啥名贵品种,总是难以摆脱土腥味。
  车老板子拿出三个大勺子,仨人就守着锅边喝汤。胖子嘴急,先舀起一勺奶白色的鱼汤,放在嘴边吹了吹热气。
  一股香气立刻钻进鼻子,嗞嗞喝了几小口,只觉得香味醇正淡雅,但是却又余味无穷。
  鲜就是一个字,用鸡精味素人工调制出来的汤和这个一比,黯然失色。那感觉,就像是一个天生丽质的女子,和一个经过美容院加工的女子相比一样。
  胖子有个好习惯,好吃就不撒口,一勺接一勺,要不是锅里的鱼汤太热,估计就端锅灌了。
  王三炮和车老板相视而笑:“胖子,先别光顾喝汤,是不是也得喝点酒啊。”
  “你们自己没带吗?”胖子现在很忙,喝上鱼汤之后,叫他有点不想喝酒。
  王三炮站起身,直奔胖子的大背包,很快就一手拎着一瓶老白干回来:“哪次上山都是你带酒,我们还带啥。”
  说完咬开一瓶,也不用杯,就对着瓶口吹,跟喝啤酒似的。喝完之后,咬了一口卷好的干豆腐:“要说在老林子里生活也不错。”
  胖子深有同感地点点头:哪一次上山,确实都是一次美好的回忆,当然,前提是要有王三炮或者车老板这样的人跟着,否则就只能是遭罪。
  “尝尝我这鹌鹑蛋。”车老板的鹌鹑蛋也新鲜出炉,拿在手上热乎乎,掂量几下之后,连皮也不扒,直接扔到嘴里。
  “我也来一个。”胖子也捡了一个,还想把上面的皮扒掉,却发现已经和里面粘在一起,只好连皮咬了一口。
  嗯,不错,外皮酥脆,里面的蛋清柔软而有弹性,蛋黄还十分完整,颜色黄的十分艳丽。
  人工和天然就是不一样。胖子心里赞了一句,以前吃过的鹌鹑蛋绝对没有这个味。
  三个人坐在草地上,前面是潺潺山溪,后面是苍翠的密林,抬头蓝天幽幽,低头碧草萋萋,不用喝酒,心里就先醉了。
第99章
癞蛤蟆上脚面
  胖子躺在柔柔的草地上,眼睛望着蓝天上雪白的云朵,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似乎心儿也随着白云自由飘荡。
  王三炮和车老板子凑在一起抽着小烟袋,吃饱喝足之后,三个人在溪边小憩片刻,然后在赶路。
  胖子正在神游天外的时候,忽然觉得脚上传来一种凉哇哇的感觉,于是身子不动,只抬起脑袋瞥了一眼。
  这一下可吃惊不小,只见一个四条腿的蛤蟆正大大方方地蹲在脚面子上,足有奇奇的拳头大小,脖子一鼓一鼓,大有施展沙哑派歌喉的意思。
  癞蛤蟆上脚面——不咬人膈应人啊,胖子心里多少有点添堵,刚才的悠闲完全被这个不速之客破坏。
  猛地一晃脚,那只蛤蟆就被他甩到草地上,肚皮朝天,不过很快就翻过身,两只鼓鼓的大眼睛死死盯住胖子,好像跟他运气。
  就在蛤蟆翻身的一瞬间,胖子看到它的肚皮颜色发黄,上密布着鲜红的斑点,连成一片,仿佛肚皮也是红的一般。
  红肚囊的蛤蟆,好像不是癞蛤蟆?胖子隐隐想起什么,可是又不能确定。
  “三叔,这个蛤蟆是啥品种?”胖子向王三炮请教。
  “你连哈什蟆子都不认识,亏你还是靠山屯的人。”王三炮走过来,突然出手,一下把那只蛤蟆扣住,然后捏着它两只肉鼓鼓的后腿,倒立在半空。
  “哈什蟆,是不是也叫林蛙?”胖子从地上爬起来,凑到前面,仔细观察这个哈什蟆,后背是深褐色,上面还有黑色的花纹,看起来像个“人字”。
  “这个又叫黄蛤蟆,母的肚皮上有红点,公的是白肚皮。肉也好吃,比鸡肉还香,所以也有人叫它们田鸡。你说叫林蛙,也有点道理,黄蛤蟆冬天跑到深水冬眠,其它三季都生活在林子里。”车老板子又给胖子上了一堂动物科普课。
  胖子忽然一拍大腿:“妙啊,原来大青山上还有这个宝贝!”
  “不就是黄蛤蟆吗,算啥宝贝,顶多就是吃起来比较香。”车老板子一看胖子高兴成那熊样,有点好笑。
  王三炮把手里的哈什蟆扔到溪水里,发出“不懂”一声之后,那家伙就伸腿拉胯,飞速游进水底。
  “我听老人讲过,这哈什蟆子也有名堂,在明朝清朝那时候,哈什蟆是专门给皇宫进贡的贡品,就吃里面的蛤蟆油,听说是大补。据说慈禧太后除了吃人乳之外,就喜欢这个蛤蟆油,而且专门要咱们这个地方进贡的蛤蟆油。”王三炮肚子里的老故事还真不少,不过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说道到林蛙,胖子却比他知道的更清楚,因为听说过林蛙味美,所以对饮食有偏好的胖子专门查过资料,只不过是没看过活的,所以刚才不敢确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6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