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主(校对)第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53

  啪——,清脆的鞭声在空中炸响,驱散清晨的薄雾,也惊飞路旁林间的宿鸟。
  太阳刚刚从山头上露出半张脸,山沟里有明有暗,白雾如带。偶尔两声悠长的“布谷——”,叫得大山更加清幽。
  一挂大马车哒哒哒在山路间行进,胖子坐在木头车板上,身子随着一起一伏。他上身就穿个背心,身上的肥肉有节奏地随着扇呼。虽然经过半个多月的风吹日晒,但是他的脸上反倒越发白嫩,着实叫村里的那些大姑娘小媳妇羡慕。
  胖子身边坐着小奇奇,一双精力过剩的小眼珠四下乱转,打量着两边的景色:“三炮爷爷,布谷鸟说什么呢?”
  王三炮在她的小脑瓜上摩挲一把:“哈哈,布谷鸟的心事,只有树林知道。”
  奇奇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就马上转换下一话题:“县里离我们这多远?”
  “一百五十里,天黑前正好能到。”车老板一边甩鞭子,一边乐呵呵说着,对于靠山屯的农民来说,一年也难得有一次进城的机会,有些妇女,活到现在还没去过县城呢。
  所以,进城对于这个时代的农民来说,无异于朝圣。
  胖子也对此行充满期待,他主要的目的是把人参卖掉,然后再好好考察一下,寻求发展之路。既然准备在这个时代混,起码要混得衣食无忧,舒舒服服过日子才行。
  王三炮之所以要随行,主要是因为城里一位朋友一直托他买野猪崽,他的枪法虽然不错,经常能打出“眼对穿”,不过想抓活猪崽还是有难度。
  跟奇奇好说歹说,嘴皮子差点磨破,这才征得她老人家批准,撒口同意让出两只。不过作为交换条件,必须以后带她去打猎。
  虽然明明知道带着小孩打猎有点不像话,但是王三炮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小孩家家啊,过两天大概就忘脑后去了。
  所以,在车老板旁边,还立着一个柳条编的大囤子,两只公猪崽在里面哼哼唧唧。
  在奇奇的要求下,王三炮拉开话匣子,白话起自己打围的情形,胖子和奇奇大眼瞪小眼,听得入神。当然,胖子是小眼,奇奇才是大眼。
  一路走下去,倒也不寂寞,唯一叫胖子不满的是道路实在难走,要想富先修路,胖子的脑海里不由浮现出这一句现在来说有点超前的经典名句。
  颠簸两个钟头,这才渐渐出了大山,道路也终于平坦,过了中午之后,竟然走上一条柏油路,偶尔有绿色小吉普呼啸而过,或者是突突突的手扶拖拉机,车头三个轮,最前面一个伸出老远,叫胖子和奇奇看得眼晕。
  当然也有慢腾腾的牛车,拉车的老牛一边迈着方步,嘴里一边有滋有味地倒嚼。
  偶尔看到一个骑着毛驴的小媳妇,就叫奇奇羡慕不已,一副跃跃欲试的劲头。要不是车老板拦着,她非骑上驾辕的马上不可。
  一直到太阳偏西,前面终于望见县城,三五个高高耸立的大烟囱就是象征。
  人也渐渐多起来,身上的衣着明显比山里人要整洁,不过也多是灰蓝两色,大夏天的,胖子竟然没看到几个穿裙子的,当然,小奇奇例外。
  胖子注意到,不少人向车上投来诧异的目光,渐渐才明白,像他这身板的人实在太少,白白胖胖一团和气的人,几乎在道上看不见。
  即使是县城,绝大部分人也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呀。
  不过,胖子也注意到另外一个问题,大多数人的脸上都透出一股劲,那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憧憬,绝少有他那个时代的那种颓废。
  街道方方正正,形如棋盘,大街两边也多是平房,青砖红瓦石头墙,绝少有楼房。一路走来,只有那个挂着“第一百货商店”招牌的地方是二层楼。
  无论是车老板还是王三炮,看到这个招牌的时候,脸上的神色都很期待,这里是下面公社那些供销社的总部,好东西多着呢。
  胖子从兜里掏出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记得满满:张大婶二尺白花旗,胖婶要一米二的确凉,大脚嫂要一双凉鞋,嗯,这个有点不大好买……
  看来,这些东西都得明天买了,商店已经全部关门。
  转过几道街,车老板吁了一声,马车戛然而止。胖子抬头一看,只见路旁一溜平房,上面写着“大车店”三个大字。
  大车店后面是一个空场,里面停着不少马车,车老板把人、货卸下来,就把马车赶到里面,开始卸车,辕马牵到旁边的棚子,那里横着一排木头马槽,吃料饮水都不耽误。
  几个人中午就吃了一口饼子,早就饿了,所以先开饭。方桌长凳,团团围坐,奇奇第一次做长条凳,结果坐偏到一头,差点一头栽下去。
  幸亏现在胖子眼疾手快,一把将她拉住,奇奇这才老老实实地坐在中间,手里捏着一双筷子,等着上菜。
  十几张桌子都坐得满满登登,饭菜的热气在屋中弥散,人们天南海北地聊着,十分热闹。
  很快一盘白面大馒头端上来,一个个都有碗口大小,馒头皮紧紧梆梆,闪着一层光泽,没等咬,胖子就闻到一股面香。
  奇奇咬了一口:“比面包好吃。”
  胖子吃了两口,心里也纳闷:确实不一样,馒头也没少吃,从来也没吃过这个味。
  随后一盆鸡蛋汤端上来,上面飘着点葱叶,黄白绿相映,好喝又好看。
  胖子和奇奇是吃着新鲜,可是对于车老板和王三炮这样的农民来说,只有过年的时候吃几顿白面馒头,所以两个人吃得更香。
  消灭掉五个馒头之后,胖子这才撂筷,奇奇也吃了一个,这成绩对她来说就已经算是奇迹。
  车老板从衣服的里兜掏出一个布包,打开之后,里面是十几张钞票,一元的、两元的,最大面值是五元的,被称为工农兵的那种,其中还有几个一分五分的钢镚。
  胖子虽然有二百多块钱,但是不敢拿出来,最早的是1995年版的,拿出来恐怕要惊天动地,所以就先由车老板付账,回去一起再算。
  服务员噼里啪啦一算,馒头8分一个,十六个馒头一块两毛八,鸡蛋汤两毛一盆,这顿饭一共花了一块四毛八。
  一块四毛八!三个大人一个娃娃就吃得发撑!胖子终于对这个时代的物价有了新的认识,心里由衷赞叹:“这时候的人民币真坚挺啊。”
第10章
人工和天然
  填饱肚子,王三炮叫上胖子,一起去送野猪崽。车老板领着奇奇留在大车店,门口有一帮半大小子在抠马掌钉,铁托子甩得啪啪响。奇奇看着好奇,蹲在旁边瞧,所以也就没跟着。
  王三炮将装野猪的囤子往身后一背,两个绳套往肩膀上一套,迈开大步就走,胖子要跟他抬着,人家死乞白列不让,也只好作罢。
  太阳已经落山,温度也降下来,正是一天最惬意的时候,所以大街上溜达的人很多。
  胖子施施然跟在后面,边走边看。前面忽然围着一大群人,里三层外三层,很是热闹。挤进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卖鲜桃的,地上摆着一副挑子,两大篮子鲜桃,你五个,他两个,购买十分踊跃。
  一问价,五分钱一斤。王三炮撇撇嘴:“太贵了!”
  “还贵?果品公司卖八分呢,我这是从家挑来路太远,人家关门,怕明天烂掉,收购价还六分呢。”挑挑卖桃的老农大声嚷嚷,周围的人买得更欢。
  胖子却心中一动:靠山屯家家户户都有桃树,还有那些荒山坡,也都可以栽种果树苗。记得在原来那个时代,最讲究的就是那些农夫果园,农家游什么的,果子现摘现吃。
  虽然这个时代还没人往山里跑,但是从山里往外运肯定错不了。常听老爸念叨:要是倒退三十年,处处是商机。
  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多少人能有发展农林牧副渔这种超前意识。大家的劲头都放在粮食上,没办法,这时候的人都饿怕了。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在农民的意识里面,自家产的东西够自己家吃用就成了,或者可以用来换取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比如说在农村,鸡蛋就相当于货币,可以换很多东西。但是没有一家农户能想到成为养鸡大户。
  隐隐约约,胖子看到一条光明的大道,他感觉这一次确实不虚此行。不过,他毕竟没在农村生活过,也不能了解这个时代的具体情况,所以不敢确定,还需要进行一番市场调查。
  穿街过巷,最后王三炮领着胖子在一个两间瓦房前停下。房子有点旧,前面是木头仗子,也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菜园,里面的茄子黄瓜也长得挺壮。
  推开木头大门,王三炮喊了一嗓子:“家里有人没?”
  屋门吱嘎一响,走出来一个中年妇女,穿着一件灰色的确凉半截袖,整个人显得干干净净,就是脸色有点发黄。
  “三炮来了,大老远的还拿东西干啥。”中年妇女热情地招呼着。
  王三炮把柳条囤子卸下来,里面传出两声稚嫩的哼哼,中年妇女眼睛不由一亮:“是野猪崽。”然后向屋里喊道:“老头子——”
  一个穿着白背心的中年人从屋里走出来,中等身材,身上没啥肉,脸色尤其蜡黄,不过一双眉毛又黑又浓。
  在他身后,还跟着个大闺女,花布小褂,大鞭子又黑又粗,垂到屁股蛋。胖子忍不住多瞄两眼,比较翘。
  又往脸上瞅,白净脸蛋毫无脂粉,完全是本色,透出一股青春活力,一双细眉弯弯,像两条小船,叫胖子心中有点荡起一阵涟漪。
  看惯了他那个时代的人造美女,再看眼前的大姑娘,胖子心里不由对比一番:果然不一样,差别在哪呢?或许一个是人工,一个是天然吧?
  “闺女,这个是你三叔,以前来过。”妇女拉过那个大闺女,给她介绍。
  “三叔。”大闺女稍稍有些腼腆,声音有点低。不过王三炮还是听到,他哈哈一笑:“是小玉吧,一晃儿长这么大啦。”
  妇女又望向胖子:“这位是你三叔家的大哥吧?”
  “大哥。”大闺女看了胖子一眼,忍不住抿着嘴,想笑又不好意思笑,憋得脸蛋更加红润。
  胖子有个小毛病,见到女的就有点害羞,不过还是张口说:“我叫黄良,跟三炮叔是一个屯的。”
  不过他心里想不明白:有啥好笑的,没见过白白净净的胖子啊。他哪里知道,人家闺女是想起了一个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那啥——白胖子。”
  “啥眼神?一看黄同志就是下乡知青。”男子张口说话,看着胖子的目光中竟然有几分亲近。
  “胖子就是招人待见。”胖子心里小小赞美自己一声。对于“黄同志”这种称呼,更是第一次听到,很是新奇。
  “老三,这野猪崽不好抓吧,费心了。”男子又转向王三炮。
  “都是小黄抓的,还有这个猪肚子,也是小黄杀大野猪弄来的,我都给你焙干了。猪血配猪肚,肯定能治好你的老胃病,不过怎么也得半年之后再给猪抽血。”王三炮对胖子独力猎杀野猪这件事一直赞不绝口。
  那一家三口都不由多看胖子几眼,尤其是那个大闺女,抿着的小嘴渐渐张成一个好看的小圈圈。
  “小伙子枪法不错。知青能有这份胆量很难得。”男子也赞了一句。
  “说了你们不信,小黄用镰刀就杀死野猪,三百多斤呢!”王三炮眉开眼笑,好像这事是他自己干的。
  “有这事!”中年人眉毛扬了几下,不由对胖子刮目相看。
  胖子倒有点不好意思,憨憨地笑了两下,然后和王三炮一起把猪崽抓进园子前面的一个猪圈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