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珠似玉(校对)第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21


晋鞅坚持相信顾长龄的话,是顶着极大压力的,他深知此举十分冒险,甚至有可能得罪一些世家。可如果地动真的发生,而他又毫无作为,那么事情的结果就会更加糟糕。
他不想成为历史上“被上天谴责”的帝王。
夜已经过了大半,地动仪仍旧没有任何动静,几个重臣看向顾长龄的眼神也越来越不好,就连张仲瀚都开口道:“寿之兄,我看这次只是一个误会。现在已经快到卯时,皇上又病体刚愈,在外面守了一宿,恐有伤身体,不如……”他的话没有说话,就觉得脚底似乎颤动了一下。
“咚咚咚。”地动仪上,金龙飞凤口中衔着的铜珠先后掉进下面的铜盘中。
晋鞅猛的从椅子上站起身,这个时候大地开始剧烈的颤抖,若不是身后的白贤与顾先生扶住他,他差点摔倒在地。
整个天地轰隆作响,仿佛忽然间便陷入了炼狱。
第8章
庆幸(捉虫)
在自然灾害来临时,人类是渺小的。不管是世家或者普通百姓,在他面前,都会受到最公正的待遇。
剧烈的晃动并没有因为大地上的哭叫声而停下,反而以摧枯拉朽之势,摇晃得更加厉害,仿佛天地都要翻过来般。
人们似乎听到地下传来轰隆声,这个可怕的声音让不少逃出来的人跪倒在地,哭求苍天能饶过他们的性命。
不知道是巨龙翻身疲倦了,还是百姓们的祈求有了效果,摇晃终于停了下来。可是一些不太结实的屋子已经成了废墟,四处都是呼唤亲朋的声音。
经历过地动的可怕,百姓们虽然损失了一些财产,可是内心却满是对皇上的感激,如果不是皇上仁德,得以让先祖托梦示警,恐怕此刻他们只会在睡梦中被落下来的房梁砸死,哪里还能保住性命,甚至护住重要的财产。
不知道是谁高呼了一声“皇上万岁”,竟引得无数百姓朝着皇宫的方向磕头作揖,恨不得给皇上立下一块长生牌位。至于皇帝只有十三岁事情,于天性中就对皇家有着崇拜思想的百姓来说,根本不是什么大事。
他们才不管皇帝老还是少,丑还是美,反正皇上刚登基就受到先祖投梦,让全京城百姓都逃过一劫,那就说明皇上定是英明之主。
比起老老实实听朝廷的话,早早就躲出屋子里的普通百姓,京城里一些世家贵族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为他们打心底没有把小皇帝当一回事,所以认为地动之说不过是危言耸听。
所以他们尚在睡梦之中,便被地动摇醒,虽然大多人在忠仆的保护下逃过一劫,但仍旧有部分的伤亡,财产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司马家同样损失不小,三房人看着乱七八糟的府邸,皆都心有余悸。
站在众人中间的司马玲脸上犹带着泪痕,发髻散乱,再无平日里的冷静自傲。在一边小声安抚着她的司马香也好不了多少,不仅头发乱七八糟,衣衫上还沾着尘土,简直是说不出的狼狈。
司马家现在是有苦说不出,他们家按理虽是小皇帝的母族,可是他们与小皇帝并不太亲近,甚至不好看他的帝王之途,所以近半年来彼此间不过是守着君臣之礼,没有半点情谊可言。
更重要的是小皇帝似乎更加亲近新贵以及不太显赫的世家,这让他们心中更加不满。这次地动的事情,他们也没怎么在意。此处乃是几朝兴旺之地,近千年来,从未有过地动的记载,怎么可能说动就动了?
小皇帝做了个莫名其妙的梦,又被顾家鼓吹几句,就信以为真,轻易张贴这样的告示,简直就是扰乱人心。
与司马家同样想法的还有李家,在他们两家的影响下,还有几家人也没什么动静,所以他们成为这次地动中,受损最严重的几家。
结果他们还没来得及悲伤,宫里又来人了,说是地动之后,恐地龙仍旧未沉睡,望诸君小心行事。
之前还不把小皇帝的话当一回事的几大世家,这会儿回头看了眼自家乱七八糟的府邸,老老实实的让仆从搭棚子,狼狈无比的住了进去。
果不其然,接下来的几天里,大地又摇晃了好几次,有时候重,有时候轻,弄得大家谁都不敢安心睡觉,但凡有些许的摇晃,就会从睡梦中惊醒过来。
值得庆幸的事,这次的事情因为事先有预防,加之受灾的地方只有京城地界,所以人员伤亡并不多,只是有些房舍倒塌,财产损失而已。好在大丰国库并不缺钱,户部经过大略统计以后,很快就拨出第一笔救灾款项。
这一举动,又让小皇帝得了不少的民心。甚至因为此事,他在朝中也有了话语权,不知道是因为他得了民心,还是朝臣们受到了惊吓然后对晋家先祖托梦一事深信不疑。
当下的人们,对鬼神之说,还是心怀敬畏的。便是很多读书人自诩不信神,不拜神,对自家先祖也十分崇拜。
顾长龄自从带着《奇闻录》进宫后,顾如玖就一直没有见到过他的身影,直到余震消失,她跟着母亲兄嫂坐着马车回城,才看到在城门口接他们的老爹。
经过几天的修整,京城里面已经看不出刚受灾时的杂乱,虽然街道上的行人比往日少,但是已经恢复了正常秩序,摊贩们也沿街叫卖,货物琳琅满目的堆在摊子上。
见到这个情景,顾如玖暗暗松了口气,好在这个小皇帝不是优柔寡断之人,但凡她爹遇到一个胆小怕事的皇帝,那么这次灾难带来大的后果就无法预估。
谢天谢地,她老爹看人的眼光还不错,这个小皇帝是个敢赌敢拼,并且把百姓安危放在心上的人。
如果是先帝还在世,这事她爹不一定能办得这么顺利。
宁平侯府的房屋并没有受到多少破坏,屋内的摆设物件虽有损毁,但是值钱的东西,早已经被他们带出去,所以收拾收拾就能住了。
“工部的人已经来看过了,我们的府邸可以安心居住,”见到老婆孩子,顾长龄疲倦的脸上也多了笑意,一边说着自己这几日的安排,一边把人往屋内领。
“爹爹,刚才进城的时候,我好像看见施粥的地方有我们家以及其他几个世家的族徽,”顾如玖牵着顾长龄的袖子,迈过高高的门槛,“是在免费为百姓提供饭食吗?”
“久久真聪明,”顾长龄越看女儿,越觉得女儿是大福星,这次若不是女儿提醒他,恐怕他也想不到地动这回事,“我们家以及其他几家因为早有准备,所以并没有多少损失。布粥施米,也是为后人积德。”
“嗯,”顾如玖重重的点头,用甜甜的嗓音道,“爹爹是好人。”
得到了女儿一张好人卡,顾长龄显得格外高兴,弯腰抱起女儿,让顾如玖坐在自己的臂弯上,然后笑呵呵道,“明日爹爹带你进宫去见太后与皇上。”他还没跟女儿说,太后与皇上已经知道《奇闻录》是经由她提醒后,他才去翻找到的。
“连皇上也要见吗?”说来惭愧,她这半年进宫的时间虽然不少,但是小皇帝长什么样,还真没看到过。
第一次皇帝坐在御辇里,第二次他躺在纱帐后的龙床上,都无缘得见小美男的真容。
“孩子都这么大了,你抱着像什么样子,”杨氏又好气又好笑,“还不快快放下来。”
“规矩是做给外面人看的,自家人面前,自然是怎么舒服怎么来,”顾长龄振振有词道,“我自个儿的女儿,我愿意宠着,别人能说什么。”
顾如玖闻言趴在顾长龄肩膀上吃吃的笑,杨氏看到女儿那白里透红的小脸,严肃的脸再也摆不下去,也跟着露出几分笑意。
乾坤宫中,晋鞅写完最后一笔字,搁下笔后仔细端详了好半晌,觉得仍旧没有顾先生半分风骨,于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白贤,”他朝白贤招了招手,“顾大人的女儿,你见过吗?”顾先生是他最敬重的老师,老师的女儿,他怎么也该照顾两分。前些日子母后想晋封先生的二女儿为县君,借着先生这次立下大功,倒是可以大力封赏一番。
“陛下,奴并未见顾家女眷,只是听闻顾候的长女去年嫁入张家为妇,与张家郎琴瑟和鸣,夫妻和睦。次女年方十岁,性格温婉,十分受顾候喜爱,就连太后也十分喜欢顾二小姐,所以常常宣其进宫陪伴。”白贤停顿了一下,又道,“唯有半年前,顾二小姐的车架与您御辇在宫道相遇,奴不小心瞧着一眼,生得玉雪可爱,灵气逼人,也难怪顾侯爷待她如眼珠子般,连两位公子都不及她受父母宠爱。”
听到白贤提及半年前,晋鞅便想到了那个垂首站在宫道边的小姑娘,即使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他仍旧记得那青丝间的素银发簪,被垂下的发髻遮住大半的白嫩脸颊。
难道那个小姑娘便是顾先生的女儿?
第9章
县君
杨氏走进小女儿的院子,见里面的下人进退有度,井然有序,满意的点了点头。
自从女儿八岁后,就单独住了一个院子,院中的下人大多时候都由二女儿自己调教,她只是偶尔来查看,并没有过多插手。
“母亲?”顾如玖正沐浴完,坐在窗户边让几个丫鬟给她擦头发,见杨氏进来,便起身迎了过去。
“都这么晚了,怎么还沐浴?”杨氏接过秋罗手里的棉布,继续擦着顾如玖的头发,“夜里凉,仔细别头疼。”
“我还嫌天热呢。”顾如玖笑嘻嘻的乖乖坐着,任由杨氏一边训她,一边给她擦头发。
“再热现在也是晚上了,”杨氏又换了一块柔软的布,免得伤了头发,“明日你父亲带你进宫面见太后皇后,我不能陪你面圣,所以有些事不得不跟你说。”
宝绿等几个贴身丫鬟轻声轻脚退了出去,只余母女二人留在屋内。
“经由这次之事,皇上必会借机掌握朝中大权,原先我还担心你表姑母会与皇帝闹翻,看来是我想太多了。”如果周太后有心与皇帝闹翻,那么这次的告示就算能正式下发,内容不会对皇帝如此有利。
告示中言明,先祖给幼帝投梦,是说京中有大事发生,可没有点名是地动。如果地动没有发生,那么在京城这个地方,要发生一件所谓的“大事”并不难,所以皇帝也不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但凡周太后有半点争权的意思,就可以借由此事,把皇帝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傀儡皇帝。可是周太后并没有这么做,反而全力把皇帝往上面推,想要把他培养成一名真正的英明之主。
“皇上抓牢朝中权利后,朝中想要挤到他面前讨好卖乖的人就多了,”杨氏摸了摸女儿的头发,确定已经干了很多后,才放下手中的布,“皇帝的生母乃是司马氏一族的人,这次司马家因为地动受到不少打击,不仅珍贵古玩打碎很多,就连许多珍贵的藏书,也在地动第二天的倾盆大雨中损毁。”说到这,杨氏面上露出有些复杂的笑意,“此事过后,司马家必定会向皇帝低头,他们家三房的人还准备入朝为官,不向皇帝低头,日后怎么能爬到高位?”
顾如玖有些不解,世家人之所以面对皇室都有底气,不就是因为他们掌握着很多寒门不可能学到的东西,朝中更是世家林立,互利互助吗?怎么听她娘亲说起来,倒没有她想象中那么风光?
“现在的世家,早已经不是百年前的世家了,”杨氏叹息一声,却没有跟女儿解释这些,而是道,“我跟你说这些,不是在说司马家,而是让你明白如今的局势,心里有数。”
顾如玖眨巴着眼,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看着杨氏。
杨氏见女儿这样,无奈笑道:“罢了,左右你还小,不需要操心那些事。”
司马家有两个未出阁的姑娘,年岁与皇帝相仿,只怕司马家会起与皇家结亲的心思。
她看了眼尚且懵懵懂懂的女儿,这种乱七八糟的事情,还是不让女儿知晓才好。
母女俩说了一会儿话,杨氏见时辰不早,担心影响女儿休息,叮嘱两句后便离开了顾如玖的院子。
顾如玖躺到床上,盖着丝滑清凉的被子,迷迷糊糊的想,这个小皇帝似乎有种“谁跟他过不去谁倒霉”的体质,司马家就是活生生的样本。
第二天上午,顾如玖就跟在老爹顾长龄身后进了宫,只不过这次去的不是太后的康泉宫,而是皇帝居住的乾坤宫。
乾坤乃天地,帝王居于乾坤,便是定天下之意,从宫殿名就可以看出,一百多年前丰朝那位开国皇帝抱着怎样的野心。
乾坤宫紫宸殿外,白贤早就已经候着了,远远瞧见顾候爷带着一位小姑娘朝这边走过来,便在脸上挤出一个笑。待顾长龄走近,他上前迎了几步:“顾候有礼,女公子有礼,皇上已在殿内等候二位。”
“有劳。”顾长龄客气的对白贤颔首。
顾如玖身上没有爵位,父亲是侯爵,白贤尊称她为“女公子”便是再妥当不过。察觉到对方释放的善意,顾如玖停下脚步,朝白贤笑了笑。
时下的人对宦官大多都很轻视,世家的人更是秉持着骨子里的高高在上,不把宦官一类放在眼里,像顾长龄这般礼貌的已经十分难得。
所以当顾如玖朝白贤露出灿烂的笑颜时,历经万千的他,也不由得愣了一下。待他醒过神时,这位女公子已经跟在顾候身后朝大殿门口走去,在迈大殿的门槛时,顾候还转身牵起女公子的手,待她迈过去后,才松开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