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杨国舅(校对)第1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453

  尚未出嫁的杨玉环并未有为了迎合男人审美而改变体态的打算,杨云暗自为杨玉环的审美观点赞,嘴上却不赞同。
  “那是以前,现在弟弟来了,衣服方面姐姐再也不用担心……这世道更多人喜欢胖一些的美人儿,或许富家公子哥也喜欢呢?关键是那些王亲贵胄也喜欢……”
  杨玉环瘪着嘴道:“姐姐在三叔家,到底寄人篱下,别人怎会给我吃太多,让我胖起来?”
  说没上几句,杨玉环便开始诉苦。
  杨云很识相,立即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钱袋子递了过去。
  他要当个帅气多金,予取予求型的五好弟弟!
  杨玉环看到钱袋,先是不解,打开来一看,眸子满是光彩,惊喜地问道:“弟弟,你还有啊?”
  杨云挠挠头:“只要一直做生意,就会赚钱,以后肯定还会有,但这次不如昨天多,以后每个月我都会给姐姐一笔零花钱。”
  “嘻嘻。”
  杨玉环欣然道,“本来我还以为你给我钱是让我帮你存着娶媳妇儿呢,现在看来不用,四郎你可真行,很有做生意的潜质,以后姐姐就指望你了。”说完毫不客气把钱袋揣进怀里,胸前鼓囊起一块。
  杨云道:“回头姐姐需要什么,只管开个清单,我会想方设法为姐姐准备好,但洛阳我还是初来乍到,暂时有许多需要用钱的地方,可能没有能力为姐姐准备厚礼。”
  杨玉环媚笑道:“那以后姐姐的嫁妆也指望你喽。”
  “好。”
  杨云痛快地答应下来。
  杨玉环没有在酒楼多留,似乎是怕被三叔杨玄璬及其家人指责,吃过饭拿了钱没想出去游逛,准备叫杨云备车,准备回家。
  “接下来尚有贵族礼仪课,跟你几个堂姐、堂妹一块儿学……她们学得都没有我好。”杨玉环解释急于赶回杨府的原因。
  杨云恍然。
  杨玄璬在对杨家女儿投资上很舍得,既让杨玉环潜心学习道法,还请人专门教授贵族礼仪。
  杨云心想:“杨玉环能青史留名还是有原因的,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杨玉环真该感谢她这个三叔……不过现在我来了,她以后感谢的人就换成我了……”
  把人请来,钱奉上,再用马车送回家,杨云觉得自己这个弟弟当得没话说。
  他倒不是心疼那几个钱,而是事后要好好考虑一下杨玉环的性格,以及他未来的前途……现在有个情况是他准备参加洛阳礼部试,这在他看来非常有必要。
  “本来我只是以国舅的身份上位就行了,但那样的话,会完全依附这个姐姐,别人也只会认为我是靠裙带关系上位。”
  “到那时,别人认定我从政完全来自于杨玉环相助,但若是反过来,杨玉环先有个当官的弟弟,少了非议不说,我未来的仕途也会更加光明。”
  他觉得要靠自己的真本事争取,但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距离杨玉环发迹时间很近了,即便算上未来几年武惠妃死到杨玉环被唐玄宗看中等情况,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他很难在短短几年内完成从学子到朝中重臣的转变。
  “到头来还是要走外戚这条路!唉!”
  杨云无奈摇头。
  ……
  ……
  杨云亲自把杨玉环送回去,这次没有商定下次见面的时间,不过杨云知道杨玉环平时学习道法的地点,下次再去找方便许多。
  趁着大雪降临前,霍木铎那群胡商要赶回西域,所以今天一个胡商都没看到,自然也就没有人前来骚扰,要强买他的高度酒配方,杨云当前要做的,便是前往米家履约。
  在这之前,他再次打听了一下米家的情况,得知自打米家老爷子过世后,米家便陷入内乱,为当家人问题争论不休,其中还牵扯到米家嫡系长房回来争夺家产的问题,有官员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这天早晨,杨云换上一身道袍,带着同样换上道袍的安伦去了米家。
  因为米家正宅所在的景行坊也在城北,距离北市很近,这里非常繁华热闹,街道比上林坊的更宽,坊内店铺也更加规范。
  到了米家府门口,当日前来吊唁的人很多,米家老爷子过世已三天,家产分配仍旧未达成共识。
  杨云将之前米家二小姐送来的邀请函递上,门口的知客看过后直接请杨云入内,并未如想象那般需要先通传。
  知客带着杨云绕过米府正院,由一条幽静的回廊来到偏院,又接连穿过几个月门,最后进入一个有着内外两间房的院子。
  “这位道长,您在这里等等,我家主人马上来见。”知客似被提前告知相关事情,对杨云非常客气。
  杨云带着安伦走进前面那间屋子,入内后马上有丫鬟奉上茶水。
  杨云在地席上坐下,并未伸手去拿茶杯,目光四下打量。
  偌大的米府,这样的小院显得很简单朴素,更像是主人私下会客之所,会见的一定还是亲密之人,他进院子前看过,围墙很高,门一关闭,外人很难听到里边的谈话,隐秘性很强。
  不多时,一对年轻男女走了进来。
  女子杨云认得,正是北上洛阳途中同行多日的米家商队管事——米家二小姐米盈,她身旁那个男子跟她样貌有几分相似,以年岁看来应该是兄妹。
  杨云起身。
  米盈行礼后向身边人介绍:“这位就是我在回洛阳路上遇到的那位小道长……小道长,这位是家兄。”
  男子拱手:“在下姓米名原,字中柏。”
  杨云早前打听过,米中柏是过世的米家老爷子的长孙,看似很有地位,但现在各房出来争家产,根本就轮不到孙子辈做主,这也跟米中柏的父亲米桁没多大本事有关,这是逼着孙子辈出来挑大梁。
  “有礼了。”
  杨云笑着颔首示意。
  米盈道:“还未请教道长法号?”
  杨云笑道:“在下姓杨。”
  “您的俗名我们已知晓,有关情形还是刘府中人告知……道长请见谅,我们并未有冒犯之意,同行良久,多做一番问询而已。”
  米盈精明狡黠,目光凝视杨云,“其实刘家商队对道长的身份也多有疑虑……道长是从蜀地来的吧?”
  杨云微笑着点了点头。
  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米盈跟着颔首:“杨道长的本事,小女子北上途中有见识过,今日请道长前来,是有要事相请。”
  杨云早就知道对方邀自己过府的目的不简单,但他还是装作不解:“不是请在下来做法事的吗?”
  米盈没有回答,旁边米原道:“做法事只需请寻常道士、僧侣来即可,怎敢劳动道长大驾?”
  杨云笑道:“如此高帽,在下可戴不起。”
  米原道:“有关米家纷争,杨道长应该有所耳闻吧?”
  杨颖并未隐瞒这一点,点头道:“略知一二。”
  米原叹道:“怪只怪家严以前很少打理家业,这两年基本是我兄妹出来主持家族生意,长辈多有不服。”
  杨云心想,你们祖父那么强势,一辈子都在做米家的主,你父亲是纨绔子,只会坐享其成,当然难有作为。
  当你们祖父年迈后,再想让玩了大半辈子的儿子出来主持家业,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家族产业由此便交到你们两个小辈手上。
  米原续道:“但正所谓父业子承,本来米家的产业该由我米家长房继承,谁都不应抢走,谁想会变生不测?”
  杨云摊摊手:“你们米家的事,跟我无关吧?”
  米原不知该怎么说,米盈却干练地道:“这么说吧,米家有内贼勾结外人,打我们家产业的主意……我四叔盗走家中田宅契约,交与外人,他们现在靠着官府的关系,想霸占我米家产业。”
  “哦?”
  杨云面露惊讶之色。
  其实他已经听说过,米家老爷子的三儿子米通跟他大哥米桁一样不争气,跟他大哥不同的是,米通因不思进取,时常留宿花街柳巷,败坏家声,早被老爷子扫地出门。
  此番争产由米通而起。
  米通趁着老爷子过世,家中忙乱时,盗走米家田契、房契,米通心知即便有这些东西也没能力跟大房斗,干脆把这些交给米家嫡系长房,嫡系那边有人跟洛州刺史交好,现在仗着官府撑腰过来争夺产业。
  杨云听完米盈的解释,好奇地问道:“当初米家早已分家,就算他们是米家嫡房,有何脸面回来争产?”
  米盈苦笑道:“无利不起早,这世道有何规矩可讲?”
  杨云笑着摇摇头:“就算对方不占理,事情也跟我无关。”
  米盈正色道:“是这样的,现任洛阳刘太守崇尚道教,对鬼神之说深信不已,现在我们有一份家祖留下的遗书,我们想请杨道长当着刘太守的面,做一场通灵的法事,让刘太守相信是家祖亲自写的遗书……只要刘太守信以为真,定不会对外人有所偏帮。”
  杨云终于听明白了,米家兄妹请他来的目的,是想借他的能力,在崇尚鬼神之说的洛州刺史面前演一场戏,把洛州刺史给吓退。
  没能力贿赂洛州刺史,干脆使用装神弄鬼的勾当。
  杨云摇头:“你们米家的家事,外人如何牵扯其中?恕难从命,回头我便让人把五贯钱给你们送回来。”
  说完杨云便要走。
  不是说这场戏不好演,以他的手段,让一个迷信的人相信鬼神是很容易的事情,但问题是现在他要当着众人的面玩障眼法,不是老爷子写的遗书非要说是,回头被人发现遗书是伪造的,责任就在他身上,而不用米家人来承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