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杨国舅(校对)第1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453

  杨云略显不耐,道:“其实第三我还没想好,但现在要你们一句承诺,以后我想好了可以随时提出来。”
  “你……”
  米原瞪着杨云,觉得这家伙不可理喻。
  杨云道:“现在我的条件开完,你们先白纸黑字写下来,签字画押。”
  米盈道:“道长莫不是信不过我们?”
  “信是信得过,但既是合作,就要把所有条件谈妥当,有个凭证,免得事后有人反悔。”杨云看了看米原,意思是我相信你妹妹,但不相信你。
  米原有些懊恼,转头去看米盈,在这件事上他更相信妹妹的判断。
  米盈快速拿来纸笔,把刚才杨云所列条件一一列出来,然后问道:“道长请看,还有何需要补充的?”
  杨云低头稍微端详,米盈的字很娟秀,楷书很严谨。
  杨云道:“既是互利互惠,还要把你们让我做的事列上去。”
  “怎么写?”
  米盈问道。
  “就写你们以这些条件,交换我替你们米家开坛做法。”杨云道。
  米原额头青筋崩裂,恼怒地质问:“只是开坛做法?若是不能说动刘太守,帮我们守住家产呢?”
  杨云语带不屑:“得不到家产,你们能兑现上面哪一条?”
  米原顿时为之语塞。
  米盈看了看上面所列条款,的确都不是直接要钱的,需要他们掌握米家基业才行。
  “嗯。”
  米盈把杨云所说列上去,检查后没问题,一式两份写好,双方签字画押。
  杨云把自己的那份揣进怀里,站起身来,大有要走之意。
  米原拦住杨云,问道:“若你无法兑现承诺呢?”
  杨云道:“只是开坛做法而已,对我来说并不复杂,为何不能实现?”
  米原突然感觉自己被骗了。
  杨云只说做法,也没说一定会帮他们得到家产,若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家产,只要杨云做了法事,他们就需兑现契约内容。
  米盈问道:“请问道长,我们需要作何准备?”
  杨云微笑道:“明天我会再来一趟,把需要准备做法的东西让你们买好,我要用的材料跟别家不同,另外……你们准备好假的房契、地契等契约,就是把被偷走的那些,原样各造出一份来。”
  “假契约?怎能蒙混过关?”米原不解道。
  杨云道:“尽量逼真一点,别管我有何用途,明天把东西准备好交给我,这些假契约总归能派上用场。”
  米家兄妹听说要造假,都持怀疑态度。
  杨云没法跟他们解释,搪塞道:“若有人当众拿出真契约,你们如何应付?”
  米家兄妹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杨云道:“到时就算天王老子想帮你们,也很困难,必须要说他拿出的那份是假的,我们的才是真的,而判断真伪是刘太守的事情,到时候我说动他,定那人伪造契约之罪,比定偷盗罪更容易。”
  “道长高见。”
  米盈终于听懂了,释然点头。
  “那就快去准备,明日我来之前一切都要备好……你们放心,这些假契约是我要的,出了事谁能赖到你们身上?”杨云道。
  米盈明白过来,只要把假契约交给杨云,出事也是杨云顶着,只要他们拒不承认这些契约是他们伪造的就行。
  ……
  ……
  简单商议过后,杨云从米府出来。
  经过前院的时候,这里热闹非凡,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从穿着看,官员和三教九流的人无所不包,米家确实交游广阔。
  杨云看了灵堂一眼,叹道:“身前事简单,身后事可就没那么容易了……自古以来财帛动人眼,利益当前,谁不卯足了劲儿往前冲?”
  “师父,我们明天还要来吗?”安伦看看左右,很不喜欢这种烟火缭绕的氛围,嘟着嘴问道。
  杨云点头:“必须来,我不但要近距离欣赏这出好戏,还要亲自参与其中,米家就是我进入洛阳商界的跳板。”
  安伦摇头道:“可是……我总觉得那兄妹二人不像好人。”
  杨云笑道:“这世上没有好人、坏人之分,只看做事讲不讲原则,我要的是契约精神,只要按照契约办事,对我而言都是好人。”
  “哦。”
  安伦似懂非懂,她是有超能力,但始终是个涉世不深的纯真少女,不了解人性险恶。
  杨云道:“这次的事,还得依靠你来好好表现,嘿,我要当众来个狸猫换太子……”
第一三〇章
计划
  杨云第一次做法事。
  他没什么经验,眼前又缺少可以请教的人,作为初入道士这一行的他来说,有些赶鸭子上架的意思。
  不过对经历过信息大爆炸的杨云而言,真要做好法事并不难,前世看了太多电影,尤其是殭尸电影,九叔开坛做法的情形历历在目。总归他是法事的主导者,只要把样子摆足,能唬住人,就万事大吉。
  想让外人相信他做法事不是虚有其表,还是得表现出一定的能力,尤其是要接触洛州刺史这级别的官员,没有一定的神通,如何让人信服?
  “不求跟急功近利的洛州太守建立起太过亲密的关系,但至少要让他投鼠忌器,同时顺带探探洛阳官场风气……这洛州太守再蛮横,始终只是个州刺史,我连节度使都不怵,还怕你个小小的太守?”
  这就是杨云孤陋寡闻了,其实早在开元初年,朝廷便升洛州为河南府,置河南牧一员,“以亲王为之,或不出阁,长史知府事”。但河南牧品阶虽高,仅为一荣职,河南府事务通常是由长史改作的河南尹料理,所以这刘太守实际上身份是河南尹,只是民间依然沿袭隋朝以及唐朝初年的习惯,把河南尹称之为洛州刺史。
  按照大唐官制,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均为从二品大员,与大都督、大都护平级,而河南尹是从三品官员,按照京官大两到三级的习惯,实际上这刘太守与剑南节度使在朝中的地位差不多。
  当然安史之乱后,节度使掌握军政大权,对辖地内的官员拥有任免大权,已经成为事实上的藩镇,官阶对他们来说已经无所谓了。
  杨云为了把法事做得“精彩”些,开始准备行头,除了桃木剑、铜钱剑、黄符、铃铛、八卦镜等常用道家法器,还特意用牛皮纸包了火药和白磷放在身上,如此做法时声光效果兼而有之,看上去极为专业,如此也避免被人笑话。
  法器这些基本拜托何五六采买,等办妥后杨云问道:“米家那边,你还知道什么情况?”
  何五六回道:“小官人,您可别掺和进去,听说这次事情闹得很大,官府都被惊动了,涉及到米家那庞大的产业,就算是一家人也会撕破脸,更何况还涉及嫡房和旁支的人?等进了衙门,有理也说不清。”
  杨云道:“怎么,这件事已经闹上公堂了?”
  “这个嘛……不好说,都是坊间传言,不过听说米家嫡房握有米家房契、地契和账册,说是米家老爷子临终前交待,要把产业交给米家嫡房的人,说什么落叶归根……这不瞎扯么?就算米家老爷子再糊涂,也不可能把辛苦半生赚来的家业交给外人,这不是让自己的儿孙喝西北风么?”
  何五六将他打听来的消息娓娓道来。
  杨云问道:“那外面的人如何评价?”
  何五六笑道:“就算都在替米家人叫屈,奈何人家米家嫡房那边有账本和田宅地契,还有官府撑腰……外面都说这官司没得打,衙门口都不用进,等着输吧。”
  杨云没有过多评价,点了点头,突然记起什么,又问道:“这位洛州刺史,也就是刘太守,官声如何?”
  “啊?洛阳刘太守?那可是大官,不好惹,我知道的情况不是很多,只知这个人很好客,听说朝中门路宽泛,也不知真假,毕竟是朝廷的事,民间不敢随便议论。”何五六道。
  有关系,有背景,崇尚道教,既迷信又贪财,这些都是赃官的特征。
  杨云心中大概有数,虽然知道来日到了米家会遇到不少变数,但还是把计划做好,对他而言随机应变即可。
  ……
  ……
  距离米家老爷子头七还有一天,杨云亲自去了一趟米家,把米家找人伪造的田契、地契和账册等物拿到手,装在木匣中带回。
  这天下午他又去找杨玉环,努力跟小姐姐打好关系。
  杨玉环见到杨云很高兴,今天下课早,她正愁是回家还是去杨云的酒楼看看,这下好了,终于不用做选择,姐弟二人从院子出来,杨玉环想了想,带杨云去附近的灵云寺逛了逛,期间问了一些蜀地的事情。
  杨云添油加醋说了一大通,杨玉环悠然神往。
  “我来洛阳好多年了,蜀地的事情只有个模糊的印象,只记得当初阿爷带咱们去蜀州州治所在的县城街上,给我们买了许多好吃的……我记得有一种叫‘叶儿粑’的小吃很好吃呢!”
  杨玉环道。
  杨云知道“叶儿粑”这种小吃,它是用糯米粉包裹猪肉馅儿或者糖心馅儿等馅心,外裹新鲜绿色粑叶,置旺火蒸制。出锅后色洁似乳,味道香醇可口,不沾盘、不沾筷、不沾牙,后世也是蜀地出名的传统小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