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杨国舅(校对)第1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453

  可是杨云并未有将宝剑交还的打算。
  并非是杨云对那把剑有多喜欢,而是他觉得以盖雄的脾气,拿把剑在街上行走并非什么好事。另外他为人处世的原则是获得什么就要给予相应的报酬,不能不劳而获,否则会给人一种错觉……他这里可以白占便宜。
  升米恩斗米仇的傻事他可不会做!
  杨云道:“喜欢的话,就喝完吧,反正是我请客。”
  盖雄这才想起应该向杨云这个主人敬酒,连忙道:“杨兄弟,要不坐下来我们一起喝吧?”
  杨云摇头:“这杯中之物最易误事,这大白天的,能不饮则不饮,况且我还有要紧事办理。”
  盖雄问道:“跟迎接圣上有关?听说明日下午,銮驾便会抵达东都。”
  杨云颔首:“正是,迎驾关系重大,我这边还没做准备。”
  盖雄明白事理,深鞠一躬道:“杨兄弟有事请自便,我在这里品尝美酒,喝完就走,保证不会影响你做生意。”
  盖雄对杨云送上的两壶酒别提有多热衷了,丝毫也没有跟随杨云离开的觉悟。
  杨云简单跟盖雄说了两句,便起身下楼而去。
  到了楼下,杨云跟请来的掌柜交待两句,等盖雄喝完酒就催促其离开,不能让对方在店里耍酒疯。
  “高度酒好是好,奈何容易醉人,这年头的人酒品未必有多好,如果人人喝醉都到这里捣乱,我这醉仙楼也不用开了。”杨云心道。
  ……
  ……
  杨云上午要去见河南尹刘衡政安排他见之人。
  听说是洛阳各道观的代表。
  杨云以道士的身份迎接皇帝,河南尹刘衡政对他多有期待,杨云算是迎接圣驾的一群道士中最有话语权之人。
  杨云到了约定的地方,乃是一处茶寮,没有二楼,周围屋舍都很破旧,不远处就是横跨洛水的新中桥。
  “武尊道长高徒是吧?”
  一名长着一张国字脸,浓眉大眼的中年男子迎了过来,未如杨云想象般穿着道袍,举手投足间也无仙风道骨的气质。
  在杨云点头确认后,那人在杨云这一桌坐下来。
  中年男子道:“鄙人张茆临,来自大云观,听闻武尊道长盛名已久,未曾想能在此地见到他的得意门徒,只是你这年岁……”
  杨云道:“家师很晚才授徒,我下面倒是有不少师弟、师妹。”
  想到松梅平日的做派,杨云只能暂时把武尊这个角色跟松梅联系在一起。
  在蜀地时,松梅身边已有很多徒弟,这个谎得圆起来。
  张茆临释然点头,随即又问道:“你说自己是武尊真人大弟子,可鄙人听到的情况并非如此……听闻他有年长弟子在江南一代行走,过几天也会到洛阳来。”
  “嗯!?”杨云闻言皱眉。
  他来这个世界只有半年多时间,为了能让身份高贵些,编造了武尊真人弟子这个名头,不想后来不但有人冒充武尊名讳,还有人冒充武尊弟子。
  他心想:“道士这一行真是鱼龙混杂,好的固然有,但更多却是招摇撞骗之徒,知道谁有名声,便不顾一切冒充,等出了问题再改弦易辙,简直荒唐可笑!”
  杨云正色道:“师尊在我之前并未收弟子,这一点确认无疑。”
  张茆临道:“你是说,那人是冒充的?会不会……有何误会?”
  杨云言之凿凿:“不会有误会,如果他敢出来对质,我会当场把他揭穿。”
  之前他承认松梅,目的是要找个挡箭牌,方便自己逃离蜀地。现在居然有人冒充他“师兄”,这就不能忍了。
  揭破的方法并不复杂,用超能力轻易就可以让伪装者现形,如同当初对付青鹤一般。
  如果对方真有能耐的话,何必故弄玄虚,假借他人的名头?
  “那鄙人就放心了。”
  张茆临道,“明日迎接圣上的典礼,应该会在中午着手准备,陛下一行将在日落时分进城,刚刚得到的消息,圣上说不想劳民伤财,因而百姓夹道欢迎之事便免了,圣上入城后会直接前往皇宫……”
  张茆临对皇帝行程似乎很了解。
  这说明对方跟官府关系确实不错,杨云全不知情,只能洗耳恭听。
  “……至于道友你,只需跟在迎驾队伍中,不得随意靠近圣上,圣上若叫你问话,只管找好话说,切忌强行出头。”
  张茆临补充道。
第一五二章
不祥之兆
  张茆临对杨云多有“指点”,俨然他才是这次迎接圣驾的道士团队领头那个。
  最初还能保持和善的态度,到后面张茆临的语气重了许多,慢慢有了命令的意味,或是觉得杨云年岁太小,开始倚老卖老起来。
  杨云没有跟张茆临争,他想得很清楚,此人想露脸由得他去,总归我志不在此。
  张茆临交待结束,对杨云的态度很满意,微笑着点头:“小道友不必紧张,圣上亲临虽为大事,也无须看得太重,尽职尽责便可。”
  杨云问道:“说到尽职尽责,那此行我的职责究竟为何?”
  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却把张茆临给问住了。
  道士的职责本来是宣扬道法,或是做法会,但这次迎接皇帝,道士团队根本就是摆设,充其量就是地方上为迎合上意而精心准备的花瓶。
  站在那里目送銮驾到来,再看着皇帝的仪仗远去,这也算“职责”?
  张茆临板起脸来:“一切按矩行事便可。”
  到底是何规矩却说不清楚。
  二人交谈结束,张茆临起身:“你明日所着衣装,官府会派人送去你府上……可有留下地址?”
  “有的。”杨云点头。
  “那就好。”
  张茆临跟杨云作别,便往远处去了。
  看到张茆临的背影,杨云摇摇头,嘴里嘟囔:“这算什么会面?这么久到底说了些什么?还不如让我直接回去等通知呢。”
  ……
  ……
  杨云从约见处往回走,路上已能感受到皇帝驾临的热闹氛围。
  百姓们对唐玄宗到来欢欣鼓舞。
  洛阳虽为二都之一,但到底并非李唐真正的首都,皇帝前来,文武百官和御林军差不多有好几万人涌进洛阳城,极大地拉升地区消费,百姓的日子会好过许多。另外,这时代的人非常迷信,觉得皇帝到来可以沾染到龙气,遇难成祥,所以也欢迎皇帝长时间驻辇东都。
  很多店铺早早便挂起灯笼,插上彩旗,并将店面装饰一新,期冀皇帝亲临坊间曲巷,如此也有近距离瞻仰龙颜的机会。
  杨云回到酒楼已过正午。
  有人在此等候。
  一打听才知道是上林坊的坊主董奇容和几名地方士绅代表,以及官府前来送服装的官差。
  “这位就是杨道长吧?久仰大名。”
  董奇容年约五旬,长得非常富态,但因脸上的肥肉堆在一起,跟人一种凶恶之感。
  董家经营几家布庄和米行,同时还有商队活跃于大唐东西南北,为家族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董奇容从官差处听闻自己坊内出了道士名家,还得知杨云来日在迎接皇帝的迎宾队伍中排位很靠前,有可能会代表整个洛阳的道门与皇帝攀谈,所以覥着脸过来拉关系。
  作为坊主,董奇容对官场礼数很是熟稔,一来就送出两大箱礼物,虽然只是些布帛之类的东西,但价值不菲,显然有意跟杨云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明日迎圣,上面交待尽可能不扰民,不过横跨洛水的桥梁和渡船码头一律封闭,会有官兵把守,真正能接近圣上的人不多。”
  董奇容对杨云能够近距离慕天颜很是羡慕。
  董奇容没资格去面圣,在他看来,杨云算得上是整个上林坊的脸面。
  杨云道:“在下不过是按照刘府尹吩咐,完成本职工作罢了。”
  这番说辞,跟张茆临所言差不多,董奇容听了笑道:“杨道长太过自谦,能去面圣是何等荣光?以后有事,尽管开口。”
  杨云道:“我以后会长久在上林坊做生意,希望能得到董坊主支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